2

消费产品工作如何运用王兴十二字领导诀?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8888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把“想清楚,讲明白,听得懂,做到位”这四点作为企业领导的12字诀,适用于企业经营中。那么消费产品工作如何运用王兴十二字领导诀?作者总结了几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899b1896-da9e-11ed-9b82-00163e0b5ff3.png

想清楚,讲明白,听得懂,做到位。美团创始人王兴曾把这4点作为企业领导的12字诀,其实在企业经营层面同样适用。

一、想清楚,关键在有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

凭勤奋与时代的红利赚到的钱,在新时代里凭实力亏掉,这是大多数老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应运而生的企业,当下的真实现状。

在我接触的企业里,凭实力亏掉的人,大多按照以往成功的经验做事,殊不知时代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我相熟的一个企业,深耕消费电子行业二十余年,初创时所推出的产品,以技术著称,物美价廉,是当年的市场爆品。二十年后的现在,企业在所处的行业丧失了技术优势。企业有尝试过做新的产品,可新产品,目标用户群体不买单。凭着家大业大有底子,尝试过其他行业,定睛一看,伸脚一踩,其他行业的水更深。

这家企业的团队有想清楚嘛?有想,但想的方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判断,团队往往会说: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得出的结论自然离当下残酷的现实十万八千里。以至于,现在这家企业的产品,除了老品还是自己当年研发的,新的产品全靠选品,并且为什么选,依然是依靠经验,什么经验?看看其他家卖爆了什么,我就选什么,至于为什么好卖的,不知道。

经验固然是重要的,想清楚,不仅仅依靠经验,而是要有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单纯依靠经验,往往会陷入路径依赖,当市场环境巨变,企业会跟不上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想清楚,选择什么赛道,选择大于努力。怎么想?从三个方面去想,我能,用户要,对手难。

其次是想清楚,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产品,一款产品够吗?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为什么这么做。知道了表象,得知道底层的逻辑,才能举一反三。

如果想不清楚,跟团队沟通时也就讲不明白,成员听不懂,执行时往往容易错位。

二、讲明白,听得懂,关键是要有同频的语言框架

在与多位老板沟通时,经常会问到我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现在的产品经理,经常听不懂他在讲什么,我们很难沟通。我问他,你的产品经理之前的经历是什么,对方回答,是做研发的,后来做项目经理。

我一下就明白了,他为什么很难沟通的原因。没有同频的语言,就像一个讲中文,一个讲日语,看起来有很多相近的汉字,真正的结果是,双方都听不懂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场景也经常会出现在市场和研发的平行沟通里,市场的文案想了解产品满足了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的需求,研发回答的是,我这有什么功能,参数很厉害。

简而言之,这两种状况,都出现在一个问题上—没有同频的语言框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沟通起来很痛苦。

消费类产品,是有一套产品的语言框架的。

譬如,产品是由技术,场景,用户三要素构成。技术是基石,场景是在什么地点(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而任务还可以细分为功能任务和情感任务,再浅显一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感到快乐还是兴奋。用户,则是是指具备什么样特征的人。

我们常说的需求,容易把它单纯的理解需要什么。真正理解需求二字,则应该把需求二字拆开来理解,需要什么(功能任务),是为了求得什么(情感人物)

乔布斯说“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实际上他想表达的是,科技与人文,一个都不能少。

企业产品团队,只有在同一个语言频道的基础上,才能讲事情真正做到讲明白,听得懂。

三、做到位,不止是能复制,还得能适应变化

在与朋友的交流中,经常会被问到,像用户调研这样的事情,我的团队也做了呀,可是为什么没用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做而做,和明确的知晓为什么而做,是两回事。前者是完成工作任务,后者是奔向高质量的结果。只有明白为什么而做,一件事情才算真正做到位。

做到位,有三个层次,一是完成工作任务,完成的很仔细,二是明确的知晓为什么而做,有目标有结果,三是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反脆弱,在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考验。

譬如用户调研这件事,第一层是完成工作的任务,也许做个调研问卷,列了很多看起来专业的词汇,收集了很多用户完成的问卷,经过统计,描绘了一个用户画像,好像对产品工作有用,可是用处不多。

二是,明确的知晓本次的用户调研是为未来3年的产品规划而做,从而很明确的知道调研的重点是什么,针对重点列出问题,并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置问题,在回收问卷时,会经过交叉的验证分析,去得到一个相对严谨的定性结论,用这个结论再去看是否跟定量的调研相符。

当你按照第二个层次做得越多,就会为发现,一切都是回归到常识的,这时候,你就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譬如,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或者是大学生,没钱,可大品牌都想去做年轻人的生意。因为他们的生命周期还很长,并且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敢于借贷,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

想清楚,讲明白,听得到,做到位,这十二个字,不仅仅是这寥寥的一篇文章所能概述。它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帮助企业在当下的竞争环境里,选择适合自己优势能力的赛道,搭建同频的团队,真正了解用户需求,赢得市场竞争。

作者:我是清松;公众号 :可否产品人

本文由 @我是清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