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全球掀复现「室温常压超导体」热潮,中国团队已肝十几小时,韩国团队却内讧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bitai.com/2023/07/7207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全球掀复现「室温常压超导体」热潮,中国团队已肝十几小时,韩国团队却内讧了

head.jpg尚恩 2023-07-28 14:56:42 来源:量子位

OpenAI奥特曼等大佬也来围观

鱼羊 尚恩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室温常压超导,这回是真的闹大了。

不止是在国内连上热搜,火速出圈引爆大众讨论。

图片

铅磷灰石价格也在24小时之内迅速被炒了起来。

图片

而物理界的科学家们,更是第一时间拉开了一场全球复现行动

知乎上,就有答主透露,一个来自安徽的实验团队已经爆肝搞了十几个小时,正在努力复现结果。

瞬间引发的关注量之大,连国外友人都被吸引了过来。

图片

有意思的是,因为论文中合成步骤看上去并不复杂,还真有国外网友准备“手搓超导体”,连夜采购了一波原材料。

图片

这位本职为航天公司工程师的大哥透露:今晚实验就开整!2-3天看结果。

图片

连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也被吸引过来,前排点赞围观。

图片

这一波,可真是把大模型的风头都给盖过去了。

全球开动复现实验

这次韩国团队的研究之所以会掀起如此“复现热潮”,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太简单了:

简单到高中实验室就能复现(若论文为真)。

而在arXiv上被热议的两篇论文中,有一篇就针对如何制备LK-99超导体给出了详细的流程。

大致分为三个大步骤:

  • 合成黄铅矿Pb₂(SO₄)O
  • 合成磷化亚铜晶体Cu₃P
  • 生成常温常压超导体Pb(10-x)Cux(PO4)6O
图片

若是按照这个方法,有网友就估算:

在材料和设备齐全的情况下,最少仅需34小时就可以合成出LK-99材料。

(国内外“选手”纷纷加班加点,似乎想要争做“复现第一人”)

例如国内玩家这边,一个名为“半导体与物理”的网友开始实验直播,还顺便把实验步骤一一都放了出来。

图片

这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及的“安徽小分队”,他们从7月26日开始熬夜搞,帖子发布后立即引起大量网友吃瓜围观。

下面是这位网友分享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合成Cu₃P,将铜和磷粉末按照比例在坩埚中混合。

第二步,压片Cu₃P。

第三步,将混合粉末密封在每克20cm的密封管中,然后用真空泵抽至绝对压强为10-3torr(约等于0.13Pa),抽真空后封管。

最后,放进马弗炉烧制,一共需要烧制3天左右。

合成黄铅矿后,还需要合成磷化亚铜晶体,进而才能生成论文里说的“常温常压超导体”。

而就在马上能见分晓的时候,这个复现实验的帖子被悄悄删除了。此举也引来不少网友吃瓜,知乎上甚至有专门话题讨论起来。

图片

对此就有网友分析认为,很大可能是纪律问题,一般实验室都会对保密有所要求。

图片

虽然热帖没了,但还是有很多网友以身试法,表示自己也在搞复现。

这不,B站科普区知名up主“真·凤舞九天”就喊话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并表示,会给大家拍个实验全流程。

图片

另外一边,海外“选手”也马不停蹄的开始实验,实时在网上直播整个实验进展,还专门给实验搞了个话题:

MeissnerEffectOrBust。

图片

不过他是个业余爱好者,刚刚开始准备基础设备,速度应该不如专业实验室的快。

比如,第一天这位老哥除了准备基础设施,就在等PbO和Pb(SO₄)的到货。

图片

一天半,东西基本到货了,Cu₃P还在发货中,估计本周五或周一到。

图片

最新进展是,老哥的团队今晚会把PbO + Pb(SO₄)放入炉中烧制。

图片

在更新进展同时,他还指出,现在多数关于烧制PbO + Pb(SO₄)方法的论文,都是在不带盖的容器进行,但韩国团队是在真空状态下操作的。

所以,团队会在“真空和开放”两种环境下都试试,看看效果。

图片

总而言之,这次“复现热潮”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简单。

而且不同于此前Dias团队那一波研究,韩国团队是把流程和证据都给了出来。

想要更深入了解相关研究,可以戳《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了解一下。

不过在一派热火朝天中,也有人呼吁冷静。

比如OpenAI CEO奥特曼:

我很想相信,但我们是不是对抗磁铁过于兴奋了。

图片

南京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闻海虎有类似的观点。他对南方都市报表示,“视频显示的磁悬浮应该是一种弱抗磁效应所致,与超导磁悬浮有明显区别。所以,我的判断是似是而非的假超导现象”。

One More Thing

具体结果,还是得等子弹飞一会儿。

不过此事热度之大,倒是先把花边新闻给拱了出来。

有网友发现,这个船新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团队,同时在arXiv上传了两篇论文:一篇列有6位作者,而另一篇只有3位。

图片

并且3位作者这篇,标题是《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诺贝尔奖最多由三人分享。

图片

还有网友八卦出了更多细节:

这项研究的两位主要作者李硕培(Sukbae Lee)和金智勋(Jihoon Kim),自1999年以来就在陆陆续续研究LK-99这种材料。

2018年,李和金拿到了外界投资,“2+1”这篇论文中的另一位作者权永万(Young-Wan Kwon)也因此加入了他们的研究。

而“2+4”论文中的金贤泰(Hyun-Tak Kim),是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物理学教授。这位万引大佬,是李和金在开始写论文时,拉过来合作压阵的。

一篇韩国报道显示,在2020年时,李硕培就向Nature提交过他们的成果,但时值另一位神人Ranga Dias搞出了大争议,Nature就婉拒了他们。作者团队决定先在其他期刊上发表这篇论文。

于是抓马就来了。按照金贤泰自己的说法,《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这篇论文,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就被传到了arXiv上。

并且这篇论文,是不带金贤泰等人的名字的。

第二篇论文随即在几个小时后,也被传到了arXiv上。这一回被“除名”的,是权永万。

正如英伟达AI科学家Jim Fan所说,这事儿发展到现在,有发现的兴奋,有被抢发的恐惧,有肾上腺激增的时刻,也不乏人与人之间的抓马。

总之,因崔斯汀。

图片

参考链接:
[1]https://twitter.com/8teAPi/status/1684385895565365248/
[2]https://n.news.naver.com/article/366/0000920152/
[3]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727824049.html/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