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科院物理所已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苦干20年,终于完成导师临终遗愿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618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中科院物理所已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苦干20年,终于完成导师临终遗愿

作者:新智元 2023-07-28 14:19:15
现在,室温超导复现已经进入最后24小时的倒计时,手快的第一拨实验室,预计今天就要出结果了。

前几日,两篇室温超导的论文在arXiv上先后发出,震惊了全世界。

而现在,据说中科院物理所已成功复现韩国的室温超导体?

从昨天下午,这个消息开始从网上传出后,网友们立马沸腾了,激动地奔走相告。

图片

e415aa490de8b5ba9943039283c1abb5c2376f.png

根据网友爆料,中科院物理所已制备好样品,可以确定磁化率与韩国团队发布的文章一致。

来源:豆拌姜
来源:豆拌姜

不过暂未观察到悬浮现象,或许是由纯度问题导致,现在团队在卯足了劲加班加点提高样品纯度。

来源:胡希伟_HUST

目前,中科院物理所对此已经进行了辟谣,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实验的消息,请大家以公开发布的论文为准。

e1e541616d3f2c6539e27928ba0a840a3cda03.jpg

现在,全世界都在激动地等待。

LK-99最快3天就能制造出来,如果三天内没有被证伪,韩国团队发现的室温超导很可能就是正确的!

596c11a345492782a5b63709e00520c5a62247.png
图片

看起来越来越真了?

同时,有越来越多人发现了第三篇已在韩国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它用韩语写成,里面提出的室温超导体临界温度是97度,而不是127度。

测量结果也和专家们预想的更加一致,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材料的比热不连续性,和其他主要变化。

041b25432a67220db6d8117b80c2d57ae9e178.png

网友直呼:「这太让人震惊了,也让我困惑,毕竟以前别人的造假让我心碎过。」

而此前岌岌无名的韩国团队如今已然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MIT的专家昨天已经飞到韩国,与团队展开合作。

65caa9a1343533919d53331824fac0eddfbaf5.png

一名物理学家也表示,自己MIT的同事、超导界大牛确认:「我正在和韩国团队在一起复现实验。」

532c0d210bb7de25385222f343850e634bc6c5.png
587b39d57608356a1625460128c891a0355b50.png

这位MIT专家表示:我知道有很多实验室正在复现结果,我可以发誓,只要有正确的实验器材和炉子,结果很快就会出来。

当然,不建议业余爱好者在自家车库做实验,这太危险了。

a6ae10804ef7d5a947e7571d524fd94359b8e8.png

复现很「简单」,各大实验室都在冲了!

总之,韩国团队关于室温超导的论文发表后,学材料的和不学材料的都震惊了。

图片

解锁科技树,迎接超导体宇宙——任何A和B的组合会有不同的属性和用途

合成室温超导的材料如此常见,铜、磷、铅都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矿物和原料。

如果论文结果为真,人类将在有生之年进入超导时代,进入石器、青铜、铁器、蒸汽机、电气信息之后的新纪元。

e7279d1180ec6b1cc3b6642ead813d2b453260.png

网上已经有无数实验室摩拳擦掌,准备不眠不休冲一波了!

韩国团队的第一篇论文被大规模传开是在27日早晨,算一算时间,过不了几天,结果马上就能见分晓。

国内这边,论文刚一发布,各大实验室纷纷连夜做起了实验。

图片
图片

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据传,一些组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但没能复现超导性。

图片

来源:amita

与此同时,国外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和爱好者们也加入了复现的行列。

工程师「Andrew McCalip」已经收到他的设备,并且开始了第一次PbO+PbSO4的热合成。

据称,Cu3P的制作需要大概需要2-3天的时间。

备选方案 #2,从波兰进口Cu3P。

备选方案 #3,与供应商谈判更大批量的99.99% Cu3P

f856537814d30c1127d68172f0abcff69e7f03.png
图片

不过,他们第一次得出的结果似乎和论文不太一样。

对此,该团队猜测,或许这是一个「复制粘贴」失误?

46e1b0696fb12c2a1f014153235c9388148e6a.png

同样跃跃欲试的网友,也已经下单购买原料准备和朋友们一起烧一烧LK-99了。

276a9f613fd33bd844c57991704d5987b956d9.png

但在此前一直关注LK-99的网友Alex Kaplan,却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这是个坏消息,我越来越相信LK-99只是抗磁性的,而不是超导的。它与现有抗磁材料的数据非常吻合。

27ae45a307a30fe9987981a0bb0683e61d605a.png

毕竟,制备LK-99的流程也极其简单,只需三步:

71fda9c5799b73a281e9811943736214e0386e.png

来源:「暗中观察」

整个实验中,最高端的设备就是能加热到925℃的炉子和一个真空密闭管。

朴素的设备,简单的流程,都用不上大学实验室,在初高中的实验室中就可以制备出室温超导材料。

这步骤、这流程,让小编想起把大象关进冰箱三步走的段子。

图片

怪不得网友们看到LK-99的诞生过程不由得惊呼:这是和胶带撕出石墨烯一样的「手搓超导」了。

图片

来源:新智元读者留言

听起来像是个炼金术士?

没错,就是纯纯的炼金术士。

a7c48f230cca9a7d023050841d43cd3d283db3.png

同时,「Ate-a-Pi」表示,找到室温超导体需要的技术非常简单,只是个技能问题。只要一名化学家在19年内做1000次实验,总能手搓出来,任何人都能做到。

e8264bc184bc72cbbe4081e0faa847bca4cd1a.png

当然,对于室温超导这样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大发现,材料学领域的大牛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7月22日论文在arXiv上发布,两三天后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海啸式的讨论。

连就OpenAI CEO Altman都跳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他非常想相信LK-99的真实性。

c4720b686c7ebd77b5016237c8ccd8f6312afd.png

毕竟,人工智能消耗电力将随着算力的增长将达到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而室温超导将为人工智能的进步加上火箭助推器!

7月26日,Derek Lowe博士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

e2f565230268f350be35034ae8f1879d721247.png

Derek Lowe表示,LK-99是一个开创性的发现,很可能会改变世界。论文作者提供的LK-99具有超导性的机制和证据之间符合逻辑,其简单的合成方法也能让全球实验室很快复现出这一结果。

如果LK-99的超导性得到确认,它可能对各种行业和技术产生巨大影响,如电力发电、传输、储存、天线、磁体应用和电动机等。

Derek Lowe在最后表示:在实验结果复现和进一步验证之前,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再合理地评价LK-99的影响。

然而,来自牛津大学的教授认为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室温超导。

114d7d170e2df68aefc578037c179a9e53de27.png

教授Susannah Speller和教授Chris Grovenor认为这些报道中提供的数据尽管显示了该材料的电阻率有明显下降,与超导性相符。

但他们认为还应该观察到材料的磁化率变化和特定热容,而这两个特征在数据中并未明显展现。

因此,LK-99的超导性还不能就这样盖棺定论。

同时,来自韩国国内的教授也对Lee和Kim再论文中提到的LK-99超导性提出了质疑。

成均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元秉木表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整个论文尚未完成,研究的真实性确实受到质疑。

对此,Lee的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会用充足的数据进行验证。

完成导师临终遗愿,在实验室埋头苦干20年

室温超导的圣杯,现在很大概率是首先被韩国科学家摘下了。

事情刚曝出时,还有颇多质疑的声音:这座圣杯怎么可能被一个岌岌无名的韩国团队轻易拿下呢?

图片
图片
486a11415c535179145014346b51ff4475f3a2.png

英伟达首席科学家Jim Fan评价:这简直是「学术圈豪华体验套餐」——发现的兴奋,成果被窃取的恐惧,arXiv的肾上腺素激增,作者身份的戏剧性和复制的噩梦。看起来最drama的,或许就是最真的

但随着深入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篇论文背后,是一个长达几十年在实验室辛勤耕耘的故事。

昨天,推友「Ate-a-Pi」发表数条推文,详细解释了此次同一研究却在arXiv上同日里先后发表两篇论文背后的复杂隐情。

简单概括,就是两个无名无姓的底层科研打工人,多年来一直在埋头研究室温超导,为了获得科研资助,不得不接受学术大佬A的空降。随后,为了文章顺利发表,又吸纳进了学术大佬B。

今年,斯里兰卡科学家Ranga Dias在美国学术圈闹出大动静,但随后撤稿。

趁此时机,两位底层科研打工人害怕学术成果被窃取,希望尽快发表,但大佬B认为论文还需改进。

大佬A自作主张,在7月22日选择把论文发上arXiv,只署了自己和两位小白打工人的名字。

95689d883ccf39f371760193af4ef9222ac481.png

大佬B震怒,在2.5小时后,也在arXiv上发表了论文更详尽的一个版本(署名6人,不带大佬A)。

a6cd8927226fef48c1d858c860f88b82bed4e7.png

就在我们发文后,「Ate-a-Pi」又对于韩国团队的成员曝出了更多的内幕故事,个中缘由,颇让人感慨。

a4b7cd63692fad92ee31999c653919d9e29bd5.jpg

为什么研究来自一个无名实验室?朋友,如果你是一个地位低下、为公司或公立研究机构工作的博士,你就别无选择

两篇论文的一作和二作Lee和Kim,是高丽大学化学系主任TS Chair的弟子。

在1994年,TS Chair就提出了室温超导理论。Lee接过了导师的衣钵,在1995年发表了硕士论文《ISB理论对于超导性的解释》。

1996年,Lee认识了实验化学家、合成专家Kim。两人在1999年发现了超导材料的痕迹。

2004年,Lee取得了博士学位,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论文《新型聚合物超导体的理论提出和合成》终于发表。同年,Kim取得博士学位。

图片

网友对此锐评道: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花9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还是比较罕见的

然而两人相当清苦。为谋生计,Kim入职一家电池材料公司,Lee成为兼职教授。

2008年,Lee成立了Q Center,从事超导研究,同时也为大型财阀提供咨询服务。 

期间,TS Chair过世了,他临终的遗愿,就是弟子们能够找到室温超导体,并且证明他的理论。

a4f228096986bd67a9314433d3ef65cd4f27bd.png

2017年,Lee和Kim有了足够的成果,筹集到了资金,终于走上了上坡路。 物理学教授YH Kwon于2018年初加入该团队,担任CTO。 

到2019年,他们已经确认得到了一个室温超导体,并在韩国申请了「生产低电阻陶瓷化合物」专利。

2020年疫情期间,工作暂停下来。最终,他们成功分离出了室温超导体晶体,并分析出结果。

c8a74a499600b159c40275419602e866eb7a3c.png

团队向Nature提交了论文,但是由于Ranga Dias的争议闹出的风波,论文被拒了。Nature提出要求:论文需要先在韩国本地发表,并且获得同行评审。

c6d8600571ce294198168071893dbe7e519d1c.png

这哥们害人不浅啊

为了获得帮助,他们从美国请来的学术大牛HT Kim。

789bbc290d77e8858068155ae0e879b4a97043.png

网友们已经发现了这篇于今年4月发表于「Journal of the Korean Crystal Growth and Crystal Technology」的室温超导体论文,它已通过同行评审,测量结果要更详尽

2023年3月,团队为室温超导体申请了国际专利。就在同一时间,Ranga Dias宣称制造出室温超导体,轰动物理学界。

所以,谁又会相信一个韩国团队呢?

图片

在LinkdIn上,JH Kim对于Ranga Dias的撤稿事件评论道:「苦乐参半,我希望他的发现是真的」

而在6位作者合著的论文中,他们十分详细地列出了大家的贡献份额。

3556da44870afa630e77974dd2fd2e6a365071.png

如此清晰地列出每个人的贡献,还是比较少见的。

看来,早在几年前,几人就提前预测到,这个诺奖是不好分了。🤣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新智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