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柔性脑机接口取得里程碑,国内这次也跟上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cn.technode.com/post/2023-06-02/neuralink-flexible-bci-fda/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前沿创新如同摸着石头趟过不知深浅的河流,其过程往往伴随着探索的艰辛与失败的苦涩,对于这一点,应该没有人比坐拥多家科技公司的“硅谷钢铁侠”体会更深。

在因涉嫌虐待动物被调查、人体实验时间表一再被推迟后,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最终在成立的第七年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进行人体临床实验。

作为横跨了多个学科的研究方向,脑机接口的未来是星辰大海:除了帮助无自主活动能力的病人改善生活,脑机接口还有望应用于商业、工业、娱乐等领域,乃至最终实现元宇宙世界中的数字孪生。

研究机构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17.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6.92亿美元,而2023年-2024年内,多家头部企业将进入临床阶段,这也将会是脑机接口走向商业市场的关键一年。

七年烧掉3.56亿美元,终至“人脑”

人工智能大模型风靡全球的同时,其招致的担忧正与日俱增。今年3月,包括马斯克在内的1000多名行业高管和专家签署公开信,呼吁在6个月内暂停高级AI的开发。马斯克等人在信中写道,高级AI可能会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深远的风险。

早在ChatGPT掀起的AI热潮来临之前,马斯克就一直对人工智能保持谨慎的态度。2017年,马斯克曾预言,各国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与对抗,很有可能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对Neuralink员工的演讲中,马斯克甚至表示,防止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只有5%-10%。事实上,马斯克创立Neuralink的初衷也是增强人类对AI的控制,帮助人脑与AI相结合以防止人类被AI淘汰。

2016年夏天,马斯克在美国加州成立了脑计算公司Neuralink,旨在开发可植入人类大脑并与计算机无线连接的电极设备。成立之初,Neuralink的首批员工全部由来自马斯克众多企业(特斯拉、SpaceX等)的工程师组成。

要制造出机器神经系统的高级解决方案,其研发与生产成本耗费甚巨。截至2023年1月,Neuralink预期估值已达55亿美元。在成为独角兽之前,Neuralink还是头货真价实的“吞金兽”。

2017年8月,Neuralink宣布获得2696万美元融资,但这笔主要来自马斯克本人的注资实际金额超过1亿美元。不到两年后,公司又拿下5100万美元B轮融资。2021年7月,Neuralink宣布完成C轮融资,筹集资金2.05亿美元。截至目前,Neuralink仍是该领域最大规模单笔融资记录的保持者。

B轮融资之后,Neuralink的研发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2019年7月,Neuralink实现了单器件集成1024通道的高通量柔性电极,并针对柔性电极植入开发了手术机器人,其开发的系统可以将1500个电子探针送入老鼠大脑,从老鼠头部的USB-C端口收集的数据比当时最好的传感器多10倍;9月,Neuralink研发出“脑机神经织网”设备N1,将3000多个电极附着在柔韧丝状物上,或将实现人脑神经操控智能设备。也正是从这一年,马斯克开始提出将相关技术在人脑中进行实验。

a044ad345982b2b746305a29019c98e777099b6d.webp

2021年4月,Neuralink公布了一段名为“帕格”(Pager)的9岁猕猴玩乒乓球电子游戏的视频

之后的三年里,Neuralink又先后在猪脑和猴脑中植入脑机接口,实现了脑-机之间数据传输、猴子意念弹球游戏以及猴子意念移动电脑光标点亮字符。2022年11月,马斯克宣布Neuralink已经向FDA提交了大部分文件,审核通过后约六个月内,将在人类身上植入第一个Neuralink。

如今,这一天终于到来。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30602101953.jpg

Neuralink植入物:包含生物相容性外壳、电池、芯片及电子、导线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30602103109.jpg

Neuralink手术机器人

据了解,此次Neuralink获批人体临床实验的最新植入式设备N1体积仅为硬币大小,由电池供电,可进行无线充电。其植入过程由手术机器人R1将协助神经外科医生完成,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定位植入位置、取出头骨并植入N1设备以及伤口缝合。整个过程约15分钟,需插入64根电线。

侵入式脑机接口三军会师

值得一提的是,脑机接口并不是一项近些年才产生的技术,Neuralink也不是第一家在人体中植入脑机接口的公司。

按照外科手术标准,脑机接口设备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三种。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国际主流的脑机接口技术路线,需植入大脑皮层内,优点是更加靠近脑组织,脑电信号更加清晰准确,缺点是容易引起脑出血以及疤痕组织等免疫反应。非侵入式易穿戴,无需开颅手术将脑电传感器植入脑内,但信号空间分辨率较差。而半侵入式则是将脑机接口植入头皮与大脑皮层之间,其效果与风险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比之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研发风险更大,技术要求与资金门槛更高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包括犹他阵列电极、血管支架电极与柔性脑机接口。犹他阵列电极有96条通道,特点是坚硬、易于切割脑组织;血管支架电极有16条通道,从颈部静脉植入,只能记录场电位;柔性脑机接口有1024条通道,机器人自动植入。

Neuralink正是柔性脑机接口的代表企业,在其获批开展人体实验之前,Cyberkinetics公司的犹他阵列电极于2004年获得FDA上市,并开展了首次关于运动皮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尝试通过运动意图来完成对机械臂的控制;2021年,Synchron公司的血管支架电极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开始人体试验,并于2022年7月宣布在美国首次植入脑机接口。

至此,柔性脑机接口终于与大部队汇合,三种技术路线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均已介入人体临床。

国内赛道分野

脑机设备的应用场景颇具科幻色彩,也使其成为目前各大公司竞相研发的领域。国外,谷歌、Meta、微软已相继入局。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除了腾讯、阿里等巨头以外,优质初创公司也在不断涌现。

据动点科技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共有脑陆科技、柔电芯云、云睿智能、宁矩科技、脑虎科技、强脑科技、博瑞康、元籁科技、柔灵科技、微灵医疗、畅想医疗等企业获得融资。单笔融资规模普遍集中在数千万元人民币,红杉资本、蓝驰创投等机构是投资脑机接口的主力军。

上述获得融资的众多脑机接口初创公司中,非侵入式路线占据了多数席位,其中,强脑科技是全球除Neuralink外唯一一家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中,脑虎科技凭借“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项目获得了2021年WAIC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项。

《脑机接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脑机技术研究的硬件向柔性、无线,以及更加微小化、更加高通量和低功耗方向发展

在柔性脑机接口领域,上海企业的“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已领先国内外同行水平。脑虎科技首席科学家陶虎发明的“基于蚕丝蛋白的自适应柔性光电子神经探针”的新一代植入式脑机接口避免了Neuralink需借助微针植入可能造成的脑内出血的问题,其发布的国内首款半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也即将投入临床运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