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科新能创投方建华:创新和产业的融合,资本是纽带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30519-37527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国科新能创投方建华:创新和产业的融合,资本是纽带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益于四链的融合。

“如何发挥人才的红利优势?这一次中共二十大提出“四链融合”,也就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的形成。从我前些年从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近几年做投资的角度来讲,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益于四链的深度融合。”国科新能创投创始人、总裁方建华表示。

以下为方建华在 “2023中国投资年会”上发表题为“四链融合背景下国科新能创投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的主题演讲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四链融合”背景下国科新能创投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

大背景来说,中国经济现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中一个核心逻辑是,过去靠要素驱动,现在靠创新驱动。要素驱动中,最重要的是人口红利不在了,但是我们人才红利到来了,比如今年我们有1100多万大学生毕业。如何发挥人才的红利优势?这一次中共二十大提出“四链融合”,也就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的形成。

从我前些年从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这两年做投资的角度来讲,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益于四链的融合。

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优势,这是我国最高层第一次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处于全球领先,而我个人认为,这种优势靠的是政策引导、创新驱动、资本助力、人才集聚,其核心是资本的链接作用。

前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 “地产+地产金融”,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一定是靠科技创新+创投资本。今年年会的主题是“重塑持续的冒险”,个人认为从产业投资的角度,创业投资的风险要小得多。

比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2015年有200多家企业,到2019年几乎死了70%,这两年又增加到了200多家,可谓前仆后继,但是我们做创投的死的真不多,我们除了拿管理费还能拿carry,而且拿的是别人的钱,所以做创投真的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LP。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机构,我们国科新能创投机构的两位创始人,都是多年从事汽车产业,我们选择第二次创业,初衷不是为了挣钱,我们是想为汽车行业做点有益的事儿,利用我们的产业资源、管理企业经验培育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

基于这样的初心,我们的投资理念也与其他机构有点不同。比如我们的愿景:赋能创新,让绿色发展造福人类。强调摒弃甲方思维,弱化对赌约束,我们基本上是没有业绩对赌,那怎样保证投资安全?我们从三个维度拓展:本征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我们更强调的是主动安全。

所谓项目的本征安全,是指对项目的技术路线、团队和过往的合规性做研判,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主动安全,我们这样的机构投资后让企业规范化运营,让他们少走弯路,通过我们资源对接让他们快速成长。最后是被动安全,如果他们不规范运营,踩雷了,对不起,我们踩刹车。我们认为主动安全是我们最强调的一点。

我们对于整个团队的能力要求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看得懂、不是我们投资领域的不投资;第二帮得上,如果帮不上我们也不投;第三我们要投得进,这种投得进不是抢份额,必须是我们双方对彼此理念的认可;第四退得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赋能,在我们基金存续期内被投企业能够快速成长,进入资本市场。

我们投资逻辑概括为始于价值发现、立于综合评估、衷于赋能服务。传统投资人认为投资是价值发现和风险识别的过程,我把它改为投资是一个价值挖掘、价值评估,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如今的社会下,如果没有价值实现,你只是投钱的话,我认为就是耍流氓,也是挣不到钱的。

所以价值发现围绕几个维度:

1.前瞻性。

2.稀缺性不仅仅是资源稀缺性,也包括项目的稀缺性。

3.经济性。

4.安全性。

二十大强调中国未来要安全发展。所以安全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国家,涉及到社会也涉及到我们整个行业和产业链的安全,包括产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

5.成长性。

具有成长性的标的,也许前两年是亏损的,但是一旦盈利后窗口期打开了,业绩增长一定是指数级的。

第二,立于综合评估。有了价值发现以后,我们投还是不投,实际上我们投资投的是人,我们判断一个创始人需要从五个维度,胆子大、脾气好、个人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包容,而且这五个要素顺序不能变。

技术的前瞻性也好,自主创新也好,解决行业的痛点也好,另外一个是市场,早期项目看不到财务报表,是否被头部企业认可就很重要。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做战略梳理。另外,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创新+绿色”,所以绿色发展也是贯彻我们投资的全生命周期。

还有我们强调的衷于赋能服务,我们是赋能创新,不是投资创新,我们赋能包括战略引导、资源对接、市场开拓、管理咨询、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只是投资赋能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讲讲投资策略。

1.研究驱动。

我见过很多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们,我给他们讲过一些课,他们也有自己的研究机构,我们一些大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研究机构,我们这样的产业出身人和机构里面的研究人员最大的不同,我们是从行业本身进行分析,而分析员更多的是从媒体报道中进行分析。

我们每年都会对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做判断,首先从规模来看,今年大家都认为市场比较悲观,但是我个人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一定会超过900万辆,其中L2级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一定会超过1000万辆,包括明年新能源汽车可能会超过1200万辆,2025年市场的渗透率一定会超过50%。自动驾驶方面,在一些矿山、港口和先导区,实际上技术已经完全落地了。

第二,再看创新。

比如动力电池,昨天在深圳开会的时候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在1000GWh,中国贡献了750个GWh。这里面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方面,比如说刀片磷酸铁锂电池是A0级、A级及B级乘用车的终极解决方案;4680(95)高镍硅基三元电池凭借其快充、高能量密度的特性成为高端车辆优选;长寿命的大方形电池适用于运营车辆,满足换电需求;钠离子电池2023年有望迎来商业化元年。

比如说电机方面,扁线电机前两年渗透率20%,今年可能会到40%,后面会逐步提升。比如我们投了做扁线电机自动化产线的,过去第一代产品完成20万台需要配备15个人,现在只需配备三个人。

第三,中国制造方面。

我们中国引领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规模,我们连续8年全球第一,市占率50%以上,去年占了60%;第二品牌向上,过去自主品牌只能做A级,现在我们能做B级、C级,这是我们这一轮产业提升的关键。

第四,在传统汽车领域,核心零部件空心化,恰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尤其是电池,欧美已经没有机会了,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核心的领域取得技术进步。

第五,我们没有一家像特斯拉这样标杆性的企业引领,所以商用车领域没有引起大的发展,未来我们正想开发这样一款爆款车型,现在资本已经关注到这个换电模式了,我想一定会引起爆发式增长。

第六,国内主机厂以及电池厂一超多强格局已经形成,未来两三年内,中国138家整车厂加上合资品牌,60%以上会在未来两三年当中死掉,动力电池加上储能电池有接近200多家,也有60%会死掉。

2.从行业痛点入手,解决卡脖子问题。

以产业经验把脉行业痛点,从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精准切入。比如说“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关注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无论是上游的绝缘材料、阻燃材料还是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激光切割技术等,我们都有投资相应的企业。还有人工智能和卡脖子的芯片等领域,我们也有相应的布局。

3.沿创新链选择。

会前跟其他机构在一起聊天,大家大都是沿着产业链去投资,而我们是一个小机构,我们不太一样,是沿着创新链寻找产业链,进而寻找供应链。比如我们找的复合集流体,是这两年在动力电池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沿着这个创新链寻找产业链,比如我们找复合集流体企业,更多的是找围绕这方面的颠覆性技术,比如说材料、工艺、设备,这是我们投资的方向逻辑。扁线电机也是一样,我们更多找做扁线电机绝缘涂层企业等等这样的技术。

国科新能目前是15个亿的规模,第一期5个亿,第二期10个亿。截至今年5月份,我们投了33家企业,在整个创投行业冬天的时候我们选择逆势操作,我们产业人做产业一定要逆势做事儿。我们投资的企业包括新材料,新材料有做石墨烯的,有做PR绝缘材料,在扁线电机、复合集流体等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现在已经成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重要的供应商,还有陶瓷材料、功能性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沿着新材料、新技术,比如说激光技术,我们投了一家做激光技术的,可以做电池缺陷检测还有半导体缺陷检测。还有3D的图像识别,包括知识图谱,现在我们讲的大模型ChatGPT,我们投的一家企业,目前科创板和北交所审核招股说明书用的系统就是他们的。超高速图像处理,无论是动力电池的在线设备检测方面,还是军工领域,通过俄乌战争,炮兵利用高精度制导,惯性导航,有嘉宾也提到了,在高精度地图方面。还有有机物储氢技术,现在讲氢能,我认为在交通领域里面氢能机会不是很大,但是氢作为能源,我认为未来空间还是非常大的。除了氢本身之外,氢作为储能最有效的办法一个是长时间,一个是长距离,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氢的存储和运输问题。现在的高压储氢运输半径超过180公里的话,成本就已经双倍了,所以高压储氢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投了一家专门基于第三代PPP-RTK高精度定位的公司,另外我们投了一家汽车OTA赛道的头部企业。未来新能源汽车一定是软件定义的,芯片方面我们投了存算一体的,在中美科技法案的影响下,高制程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在22纳米实现7纳米甚至5纳米的功能,同时做到低功耗、高算力。

另外,我们在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BMS AFE芯片,以及图像处理芯片还有大功率激光芯片等方面也有布局。除了新材料、新技术、核心软件和芯片之外,和高端制造相关的,我们也投了一些企业。总体来说,我们比较荣幸和幸运,我们二期投的这些企业平均在一年之内就进行了下一轮的融资,所以我们的投资相对于产业来说,风险还是小得多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感谢投中网,也谢谢大家!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