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67282-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鸟哥笔记

首页 > 职场生涯 >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2023-05-09 11:15:21

文:王智远| ID:Z201440

眼睛所获取的信息,占据全部信息的80%。

大多数人思考时,用眼睛看外部世界,然后把信息提炼成「经验」二字,用过去的经验指导未来。一个人的经验边界非常窄,没有办法迁移到其他领域,就会造成一定困难。

农耕时代,农民工需要知道何时种植,何时收获,如何管理土壤,如何防治虫害,这些技能无法简单通过图书或口头传授学习,人们需要大量体力劳动耕种、收割、挑运农作物。

当今社会不一样了。

许多职业也需要经验才能掌握,医生要通过实践学习如何诊断、治疗疾病,律师通过实践来学习如何处理案件。但是,这些职业受益于科技进步,直接使用仿真,模拟器技术模拟实践,就能得出经验。

不难发现,后方法时代的核心特征,不单纯依赖操作框架(operational framework),而是,把经验抽象化,从里面提出工具以用在变化的事物上,再解决问题。

我上学时,老师会强调记忆,要求死记硬背。现在教学方式发生改变,老师会教学生如何深入理解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能够解决未知问题。

这一切正是思考模型(thinking model)的改变,通过它,我们不需要简单记住问题的答案,更能让理解问题的边界变宽,更能理性分析因果关系,所以,它很重要。

它为什么重要?

我认为,可以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解释。诱发刺激(Activating events)—信念反应(Beliefs)—行动结果(Consequences)。

ABC理论认为,我们对外部问题(A)会做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遇到的问题(A),而是,取决于信念、看法和解释(B)。

两个人去上班,迎面碰到领导,打完招呼对方没回。其中,一个人会想:“领导可能没看到我”,而另一个人会想:“领导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对同一个现象,使用不同解释方式,对我们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该理论,最早用于解释人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即:情绪不是源于事情本身,来源对事情的看法。但这个逻辑用在解决问题上也类似:大多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并非问题无解或很难导致,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有问题。

由于做的一切决策与已建立的信念、观点和解释方式有关,所以,我们所拥有的思维模型,就成为影响各种行为的重要因素。

换句话说,如果用基于原理产生的规律,思维,来替代大脑已有的经验主义,就同等给认知体系,做了更新换代。不信,来看看两者区别。

普通人,看清华大学的思维模型是「国内知名大学之一」。是基于学校历史沉淀、师资力量,从一般社会认知,学术成果中形成,具备客观和普遍性。

我们理所当然认为,上名校有大机会,找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未来,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推着孩子上名校的原因。

但另一个思维模型则把它看成「伪装成学校,是一个迁跃门槛」,它是工科、理工科、计算机科学方面人才聚集地,是社交场,来到这里不仅有学霸校友,还能打开更高的视野。

对于一个有强烈内在动力,和愿意建立自己圈子能力的人而言,从该角度则变成,名校不是唯一选择,也不是值得追求的事,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更多优秀垂直领域的人学习。

即便不被录取,换到二类高潜力学校,也有很多优质人才,同他们交流,拿出大量作品发布到社交平台,并在市场获得任何,也是一种选择。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传统思维认为,好的学校和专业可以保证找到好的工作、和高薪水。

实际上,找工作是价值链上的一部分,待遇优厚的工作,并不能保证你对整个价值链就能理解。毕竟,现在很多大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根本没有机会站在鸟瞰视角看全部。

相反,另一个更开放的思维方式会理解整个价值链的机制,并且找到自我在价值链上位置,定价权。这种思维下,你会发现通过不同道路,也能获得回报,而这些道路往往大大优于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不信你想想看,仅凭发布作品这一步,就和在学校一味学习完成老师交付的成果,产生了不同的站位,一个是市场细分领域,一个是学校领域。

所以,能看出有什么不同?

一个对外输出,一个对内输出。发布作品,会使个人在市场细分领域中站稳脚跟,而在学校学习则是在学校领域中站位。因此,这两个思维方式,所产生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机会和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太过单一,只能解决某些特定模式的问题,进而形成一种专业化。可一旦模式固定,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微调、优化,枯燥又乏味。

当某个被忽视的变量发生数量级的巨大变化,思维模式会彻底改变,原来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变得毫无意义。这时,我们就要花很长时间窗口去解决新问题;如果没有思维模型,解决时会很复杂、很综合、且无从下手,如果有较多角度出发,就相对轻松,回报率也会更高。

元气森林所在的市场。存量市场博弈,必定出现熵增定律,如果你懂得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就一定知道会出现幂律分布(power law)的情况,你只需要找到足够垂直细分,且组织跑的快,就很有可能大力出奇迹,甚至,成为大品类中的第二增长曲线。

因此,学习的本质,如果按照重要性要排列组合,应该是:

思维模型、提出问题、找出方法论、解决问题、提炼模型,形成模型。可是,如果改善思考模型,就能改变底层系统去解决更容易的问题,为什么,大家不去改变呢?背后有两个原因。

其一,市场的诡辩。

诡辩论(sophistry)原意指用虚假、欺诈的逻辑和辩论技巧,来欺骗他人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常常表面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误导别人的论点、推理方式,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市场的诡辩是什么?简单讲,将两个本身并不对等,且不是统一概念的东西、混淆,让人们觉得是同一件事,进而缠绕当中不断内卷。

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PayPal彼得·蒂尔(Peter Thiel)曾说过一段“难度和价值”关系的阐述:

激烈打破头的竞争,使大家竞争的目的更难获取,难度成了价值的代理物,但是价值和难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当价值不存在的事情,你只是为了竞争而竞争。

在市场中,人们会因为需要验证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而参与竞争。

然而,竞争过程中“难度”往往成为了“价值”的代理物,导致人们参与的动机偏离了实际价值。同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参与旧思维模式内的确定性,虽然这些竞争很激烈、难度极大,但实际利益不大。

相比之下,人们更难以追逐新思维模型中不确定的、但实际利益可能极大、竞争者寥寥无几、难度不大的孤独游戏。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让我们想想一下,你有一个传统咖啡机,每天用它泡咖啡。

它制作一杯需要10分钟,需要用煤气或电源来加热水,这会产生一些能源费用。现在,你听说一种新型咖啡机,被称作智能咖啡机。

它可以通过你的手机远程控制,预定咖啡时间和数量,并还有一些高级功能,比如自动磨豆,调整温度、浓度等。这个咖啡机使用更少能源,且还能在更短时间内制作好。

然而,你发现它需要不同操作方式,要下载APP,购买特殊咖啡豆,甚至还要维护软件系统,此外,初始成本也很高,你还得重新适应和学习,需要时间成本。

你会怎么选?

大部分人不会选择智能咖啡机。这就像固定电话和手机之间的转变。在过去,人们使用固定电话进行通讯,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移动电话。

虽然手机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它的成本很高。直到90年代,价格降下来,普及率提高后,人们才开始普遍使用。

1961年通用电气有广告口号“你是否愿意为小型化付出高昂代价”。

它暗示,要是你在市场上,买一个电子设备或计算机,要先问下自己,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就没必要为此买单。最讽刺是,他们在宣传材料上却印刷着,“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

诡辩在于,电脑硬件设备重要之一是「晶片管」,如果电脑数量无法指数型增长,反之怎么可能反哺技术升级呢?这种自相矛盾迫不得已,却非常有趣。

能看出什么?

市场规律是循序渐进的,新老价值链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一些简单的性能参数的比较,而是当新技术某些方面的性能,已经超过老技术时,会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模型来适应这种变化。

人们愿意在旧思维里面竞争,是因为风险系数小。

你直接去开拓一个新事物,成本会很大。很多90后谨遵父母教诲,毕业找份工作,如果你在学校就倒腾一些乱七八糟的,会被父母定义为「不务正业」。

其实,这些不务正业恰巧可能成为兴趣,从兴趣走向商业,你不能做,毕竟父母老思想是那样。然而,有些父母相对比较开放,则认为,应该去多尝试、多锻炼,才能找到喜欢的路线。

人们不愿意改变底层认知系统,是大家都在同一系统、环节下这样做。如果你突然逆道而驰,总有点格格不入。即便有勇气创新,中途缺乏各种正向反馈,也很难长期走下去,除了这些,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人们的偏见。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其二,心理的偏见。

美国有个电影叫《三个基督》(Three Christs),在2017年上映,非常有趣,它根据1959年发生在密歇根州,一家精神病院的真实故事。

心理学家Milton Rokeach找到三个精神病患者,他们都自称是耶稣基督转世,并让他们在一起生活、交流、合作整整两年,这段时间中,三个人互相攻击,争吵、打架,但他们仍然坚信自己是真正的耶稣基督。

他感慨地发现,尽管这三个患者很不理性,但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一样,都是「自圆其说」的人。

他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信仰、找到貌似合理的解释和逻辑,即便解释通常不合理,不管对方列出多少证据,指出多少缺陷,他们都振振有词,绝对不退让。

哪些地方最能看到呢?

夜市、或撸串地方。有很多人侃侃而谈,吹弹自己所做的事、或对某些事情的一些看法,有时,喝多了可能还会因为观点不一致,打起来。

这个实验当年引发许多伦理道德问题,但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洞见,我们常常对自己的信仰、行为进行辩护,寻找自圆其说的理由。

为什么呢?

一旦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或信念,他们会更愿意去接受那些支持这种模式或信念的事实,而不是接受相反的事实。

如果他们遭遇到相反的事实,会尝试解释这些事实以使其符合他们的模式或信念,而不是反思或改变思考方式,只有这样,内心才能自洽,毕竟安全感是人的天性。

我认为“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这个词更恰当,当你对某个事物形成一系列看法后,你的内心会本能地保护这些看法,以免受到伤害。如果你有强烈的信念,但遭到相反证据的挑战,你的信念反而会变得更加坚定。

就像英国统计学家Ronald A. Fisher说过的经典语录,如果你折磨(一堆大)数据足够长的时间,它会承认任何事情。换言之,如果你强行对数据进行解释,你可以让它们承认任何你想要做的事。

举个例子:

一个老人相信某个偏方可以治疗感冒,使用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即使专家告诉他,这个偏方没有医学依据,也不会真正治愈感冒,老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毕竟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模型。

老人可能会找到一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比如家人、朋友使用后感觉到好转,或者一些医疗网站或偏方专家的观点。他可能会忽略那些不支持他看法的证据,以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

因此,当观点固定时,可能会扭曲证据。所以,在生活、事业中,不能多补充多种思维模型,结果将是灾难化的。

未来竞争,对洞见问题本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善洞见力,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呢?我认为要从三方面下手:

首先,理解公式

一个人的思考水平={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的思考水平,取决于所做出的假设,与事情发展规律之间的重合度。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取决于,是否建立准确的假设,并且将其与事实和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假设是否准确。

你打算创办一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你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理解不够,这时,你做出的假设与实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很低,可能造成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公司失败。

相反,如果你在技术、市场需求方面都有很深洞见,你的思考力水平就很高,所做的假设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准确预测市场趋势、更好地做出决策。

假设你是一名销售经理,团队在销售某款产品时表现不佳。你做出的假设可能是「我们需要增加更多销售活动,吸引客户」;但是,你必须考虑实物发展规律,如,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等因素。

相反,如果你只专注于活动本身,就无法更好地分析问题,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么,怎么提高思考力呢?

其次,破处我执

老百姓口中把我执,称作「认死理」。按照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说法,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同兴奋点,潜意识像一大锅沸腾汹涌的温泉一样,不停的冒热气。

一般情况下,当外界需要我们有某些情绪、情感、看法进行表达时,多数人会调动相应部分,以便和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相呼应,自我观念强的人则不会。

他们只会讲注意力放在最热的位置上,栓死这个点儿,当别人有新逻辑时,也不会用自己的逻辑与别人碰撞,反而会把别人逻辑推出去。

提高思考力本身要求我们「无我」。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需要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背后动机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这四个问题,是完美闭环。

它们就像一个圆圈,需要先结合岗位、再到公司、再到行业,以此不断循环使用;很多人只拿到片面观点、要么是只听说了什么,忽略掉对方有没有行动,要记住,“嘴就像演员,颅内共鸣不代表有用”。

为什么要学思维模型?

再者,多学模型

当你定眼看数字“13”久了,它在你的眼睛里就变得陌生,虽然只有两条线,却能产生不同的解读。

人存在「体验者」和「观察者」两个自我。体验者负责感受、经历、体验身边一切,观察者负责观察、分析、评判;社会学里也说,人具备两重属性,生物性和社会性,人靠生物本能在真实世界中感知、行动,靠着社会性的思维总结经验,制造工具。

有趣点是,观察者自身不存在,它是随着接触社会文化、慢慢建立起来。

体验者、观察者所传递的信息可靠性不同。体验者感受到的信息来自现实世界,如身体感觉、情绪变化,这些都是真实可靠的事实。而观察者所得到的信息,可能受限于其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不一定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体验,而不仅仅依赖观察做判断,那么,多学思维模型本身,就是让你拥有多重视角。

至于这方面,你可以多看一些优秀思维模型的书,也可以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和规律,甚至参加一些思维训练,然后,把它们打碎重组,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寻求反馈,才能成为自己的体系。

这三点不断循环,相信洞察问题本质的视角会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就像,你知道了锚定效应,就会知道如何砍价,如何选择参照物。

总体而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思维模型关键,不在于记忆具体知识,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知道,某个思维模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就是孤立的知识点,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深刻理解,每个思维模型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应用价值。否则,记住再多,也是舍本逐末。

本文系作者: 王智远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