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淄博现象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253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淄博现象

作者: 大湿姐 关注

2023-05-08 16:47 浏览 · 1233

收藏(4)



“ 淄博的开始,不过是年轻人愿意坐高铁,专门到一个小城吃烧烤。

今年的五一,我和家人,在洛阳度过的。

洛阳是我家乡,18岁上大学前的生活之城。我已经六七年没回去过,这次,小时候的故乡和现在的游客之都,在感受中碎片交织,体验非常魔幻:

第一天,从北京坐了三个小时高铁到了洛阳龙门站,顺便逛了逛龙门石窟。人多是肯定的,但是太多的唐朝美人、武侠帅哥,带着墨镜、咬着冰棍在逛,景区设计又特别合理,先是正面看大佛、又到伊河对边,看落日下的石窟,真觉得有在穿越;

16835349871870846b98c353fe.jpg

图片来源:自己照的

第二天、第三天,忍不住亲自上阵,也Cosplay上唐装——无他,氛围太强、价格又太便宜:附近全部都是汉服店,满大街唐宋元明、苗蒙野人少数装扮的美女帅哥,撸串的撸串,坐电动车、逛洛阳博物馆、公交车的不一而足,熙熙攘攘挤在一起,完全是一座“穿越之城”,非常有意思,非常欢乐;而这种欢乐,花费很少:我这身妆造+衣服,选的精妆版,129元,正常是79元、49元简单化妆版本,衣服是一样的,可以穿一天。

1683534987ac62ffb60f0c33f3.jpg

图片来源:小红书整理

到处满坑满谷的人,明堂、应天门、洛邑古城——拍照打卡特别有氛围感,“风起洛阳”,另外一个火的是小吃:小时候的路边小摊子、饭馆,有不少火了,但依旧又便宜又好吃,5-30元每餐的人均,就能吃遍洛阳风味。

现在回想起来,很感动:这种“人间烟火气”,用一点钱吃喝玩乐、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就是大部分中国人现在能够享受到的,最现实的幸福快乐。

我想,这种逻辑,也正是淄博烧烤火的原因之一。

数据验证了我这种想法,也透露更有意思的现象:

文旅部刚刚公布了具体的数据:今年五一期间出行总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20%,但国内旅游收入跟2019年持平。

所以,今年虽然出来玩的人多了,但是人均支出减少了20%以上。可以合理推测,今年五一假期的城市周边游以及穷游的人数,较疫情前是大幅增加的。

注意,今年出国旅游的人可比2019年少多了,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很强,今年都花在了国内,但即便如此,国内的旅游收入依然没有增加。

今年五一,楼市、汽车销售都没有什么火爆的新闻,而各大景区都满坑满谷人、淄博烧烤红了好几周,大宗商品的低迷加上高性价比、情绪力的消费相对火爆、传播和分享热度高潮——这正是中国消费者的底层变化与现在的消费力现实。

如果你是商家、老板,面对这样一个火爆的五一假期,下一步你会在哪方面扩大规模迎接未来更多的需求,收缩哪些阵线?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你是营销人,已经持续火了快两个月的“淄博烧烤”一定是一个现象级、社会量级的大事件,这种低门槛和没有历史根基的产品能火成这个程度,我们又能从中推演领悟到什么呢?

之前刘畊宏最火的时候,我写文章说,刘畊宏是不可复制的;这次,我觉得,“淄博烧烤”体现的几点民情民意、话题、传播套路,是大众消费品牌应该好好研究下、可以复制的,不仅仅是文旅品牌。

我先分享几点自己的思考。

年轻人:

是购买者,更在“捧人场”

大湿姐做《成功营销》执行主编时,5、6年前扒过一本书《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总结的引爆三原则:关键人物、附着载体、宏观背景。

“淄博烧烤”引爆的关键人物是谁呢?

我认为,是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

淄博官方预估,“五一”期间可能有超12万人前往淄博,将创下近10年来的客流量最高纪录。实际情况是,淄博八大局市场一天的接待人数就超过了16万。

如果“淄博烧烤”是一个Campaign,五一就是现象级的高峰——大众参与+话题双高。

那完成现象级营销战役之前,发生了什么?

精准定位一定区域年轻人,打动了年轻人,年轻人传播更多年轻人,再传播至全民。

百度搜索指数

168353498751bddad59714581e.jpg

百度资讯指数

1683534988f49b730f567990df.jpg

4月1日,政府开通了济南到淄博的烧烤专列,被央视报道;4月9日,一个博主刘超在短视频中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学生同时出现在一个火车站,而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都是为了一件事——吃烧烤。”

路上,他和出租车司机闲聊,司机师傅说,3月突然来了好多大学生,这些孩子们带火了很多行业。他注意到,在窗外的烧烤直达专车,大学生们有序排队上车。而愿意在烧烤摊上,上午9点就开始排队等中午吃烧烤的,也是大学生。他们一边排队,一边玩手机、和朋友聊天,也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再往前推,有两个话题高潮:

4月8日,B站UP主“super B太”掀起一轮传播:之前,B太做的视频里,所到探访的城市,商家和小贩多多少少都有缺斤少两的行为,甚至还在被某城市人身威胁。但在淄博,B太随机的所有测试,无一例外,商家无一例缺斤少两的行为。舆论场炸了,都什么年代还有这么朴实的城市?!

B太因为这个视频收获近500万播放量和60多万点赞。同时,这个视频,成为种子破圈,带来微博、抖音等一股短评、短视频的观点再加工,把淄博烧烤推上高热度,立住了“好客、实在”的情怀。

再往早推,3月8日“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登上抖音同城热搜、微博热搜。多个美食网红如乌啦啦等也去打卡、传播。

到此,可以看出,在“淄博烧烤”这个案例中,特别明显的是:

大学生(年轻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内容传播者;传播中既是流量,也是内容创作渠道。

大家回想一下:最愿意发言、最愿意分享,最愿意在网络上口水大战的,应该是我们20岁左右的时候吧?

以我这个号为例,大湿姐的很多高管读者,已经是35+或者40+了,愿意和我私聊,却不愿意公开文章留言。

我们得承认,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从消费力来说,是弱的;特别是今年的这种就业形式之下,“越来越卷”,人均消费力越来越弱。

我还第一次听说“特种兵”这种旅游模式,比如有的人五一5天能打卡中国五岳,据说这种玩法在大学生年轻人里面颇为流行,这就是纯纯的捧人场但不捧钱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出来玩的人多了但钱却没多花的原因。

但是,从“捧人场”角度,年轻人非常非常重要。有两点:

1、他们是很多自媒体最大的粉丝流量来源,自媒体关注他们所思所想所说所做,并用内容响应,要撬动KOL自来水就要撬动年轻人;(广场舞大妈大爷和大学生是中国最大、最稳定流量来源之一)

从该轮次的短视频热度看,只要做一个淄博烧烤的短视频,大多点击量就能在一万上下,这种简单又快速获量的方式,很快在短视频博主之间传播开来,让“淄博烧烤”的自来水流量非常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大学生在传播、关注的。

2、他们乐于分享、点赞等互动;聚集在一起,有天然网状的传播网。

所以,我还是要再说一遍,品牌主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不仅要从消费者角度考察年轻受众,还要考量他们的传播价值;不仅仅把他们作为消费者,也要作为传播渠道进行考量!

虽然企业都说年轻人有多重要,但是往往高估他们的购买力、低估他们的传播力。这次“淄博烧烤”证明:

年轻人有特别巨大的传播能量,能把一个既没有历史也没有门槛的“烤串”,推到了中国传播的高峰。

要点二:对于年轻人来说,传播要分清“节点与规模”。因为:

你要抓准了节点,

年轻人自己就会给你上“规模”

节点是什么?

大家往往会关注火之后的节点,也就是“内容短效转化”,比如各种短视频的大量“铺货”、百度搜索指数的快速上升;我要说,那不是节点,那已经是规模效应显现了;

作为一个深度内容的创造者,我的痛感特别明显,流量时代,大家都高估了传播渠道和“规模”、“转化”,弱化了节点和内容的长效影响力。

举个例子,B站纪录片《人生一串》,对整个烧烤行业影响特别大。某一季的结束,大家打出“多谢款待”,霸占了屏幕,惹哭了屏幕前的大湿姐,现在回忆还十分感动。

1683534988c8a39dc506e279ca.jpg
16835349896d9e57927b9bc28e.jpg

影响有多大呢?很多自媒体博主说到烧烤,必提《人生一串》做作为话术观点,纪录片上面的店面,在播放三年后,现在还有人按图索骥去打卡。

而《人生一串》第三季第一集,就专门拍过“淄博烧烤”。

这集,不但成为之后很多短视频博主的“资料库”,据我所知,特别重要的是,淄博市委网信办随后就和《人生一串3》官方一起合作策划了淄博站的相关活动。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淄博的目标变成了“五好”城市——“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这摆明了就是要吸引年轻人嘛。

毫无疑问,《人生一串3》成为淄博烧烤“项目定位”的一个始发节点。

之后,从B站内容出发,很多UP主在做美食内容时,开始纳入了“淄博烧烤”这边之前并不出名的小城,例如2021年up 主盗月社等等,他们做了很多十几分钟的长视频,探店淄博烧烤。

正是早期很多的长视频,更为深度一点的内容,奠定了产品的“底色”,做了“产品背书”和“文化基础”。

作为营销战役的第一个点,他们的“流量”往往不如之后的短视频大,但是他们在产生“长效、深度粉丝”,影响专注美食的人。愿意花十几分钟去看完内容的人,比十几秒看到内容的人,要不更热爱,要不是出于工作需要。

(所以,我这种5k字数起、写专业商业营销内容的号,一个点击比大众号值钱多了)

更明白的说,对于年轻人的内容营销,需要“长效内容”(质)+“短效规模”(量)的共同启动。因为他们很挑的,既要看情怀,又要考虑产品性价比。

所以,载体和内容上的节点,要做一个爆点级的营销战役,就必须多个内容平台+内容形式,而不是过重于单一平台的传播。这不是预算的问题,你可以借势大V,借势好的内容项目,同时也要多元平台内容传播。B站长视频节点+抖快短视频引爆规模,加如小红书、大众点评这样的“自来水”与中腰部KOL。

否则,只有热闹没有长效,或有小众粉丝但没有引爆。

节点,也包括不断营造小规模事件,让规模化的自媒体“自来水”内容,有事可以说,有新话题点可以交流:

放在文旅这个赛道,淄博的烧烤实在门槛太低,“小串+小饼+小葱”其实很单薄,但是文旅局那边想得很清楚,非常聚焦他们的目标群体,例如:

因为聚焦山东周边游客群,淄博在高铁上发的伴手礼,只有济南出发的才有,而且是周末的时候才送礼包,要吸引的是山东省份非淄博城市的游客(所以从北京到淄博的列车高铁上是没有礼包的);因为聚焦于大学生,所以搞了全市38家青年驿站住宿半价的优惠服务;还搞了免费的摆渡车……

168353498984e0484aea596a1c.jpg

免费摆渡车/淄博专列上的伴手礼

我蛮好奇淄博的舆情监测系统用的是哪一家、各部门之间的是怎么及时根据每日舆情,持续“干活”,包括实际行动和官方内容发布。

因为能看出从3月上旬淄博烧烤走红以来,淄博市区两级文旅、市监、公安、网信、交通等系统持续参与相关热点内容的传播,推出因时制宜的政策,如公交专线、烧烤专列,警察巡查、严打缺斤少两、文旅局长下场、限制五一假期酒店过度涨价、对外告知人流超载推荐山东兄弟市区等等,收获了大量“自来水”。

这些服务本身,就在创造话题。

放在商品市场上,我们能学习的,应该是非常清楚聚焦自己产品的核心消费者到底是谁——他们是你第一波的“自来水”,“年轻人”只是一个代码,哪里的年轻人、实际消费场景是什么、你能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以人为本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共情的亲历了。

性价比依旧是机会

都说淄博烧烤,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能做到这个烟火气,最基础的,就是产品的好吃、便宜。一份4、5人的团购烧烤套餐只有79元,五一期间人均最多40也吃到非常开心,住宿+出行也不过百元。

能做到这么多人吃、还保持这个价格、供货顺畅,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供应链十分强大”。有媒体拆解了淄博烧烤的供应链,发现原产地都在山东。山东作为工农渔产品供应能力“六边形战士”,“淄博烧烤所需的一切主料、辅料,基本上都可以在山东省内解决”。

在这个基础上,还能给你提供服务的增值、持续的情绪价值,让你有话题、攻略可以发朋友圈、微博、B站、小红书、大众点评、抖音快手视频号,被关注被互动。——淄博烧烤,真是完美“造型”,一个可以被复制的营销造型。

我觉得,这也说明性价比品牌在中国依旧有机会,而且能借国泰民安的大众情节上位:

中国有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这个群众基础之上,不要只顾直接的电商转化、流量卖货——就像文旅只和携程艺龙飞猪去哪儿合作,要借势一些重量级的长效内容,通过向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营销的方式,圈定短期的精准人群,通过调动他们的购买和“自来水”内容创造,再辅助一些年轻人传播平台上的大V如B站、抖音的真实撬动与合作,话题在真实甚至到粗糙的消费场景、但有着话题和温暖情怀——以更为低廉的传播成本“爆红”,达到薄利多销的品牌双收,是有机会的。

另外一个我的推断是,中国的消费更为割裂了:要不你有贵的姿态、集中的圈层;要不你就打性价比、温暖亲民;那些不上不下、想赚大众的钱却摆错姿态的品牌,会比两年前难多了。

烧烤摊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隐喻:对于市场的管理者,哪些该放,哪些该抓?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