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路德维希·艾哈德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8%89%BE%E5%93%88%E5%BE%B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路德维希·艾哈德_百度百科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百度百科官方人员,以删除词条为由威胁并敲诈相关企业。在此严正声明: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绝不存在收费代编服务,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一分钟了解科学人物路德维希·艾哈德
01:05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1977年5月5日),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是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菲尔特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任德国巴伐利亚政府经济部部长、德国英美占领区经济署署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部部长、副总理、总理 [2] 。他的最主要贡献在于论述并实践了作为联邦德国战后经济政策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3] 。
艾哈德于1919年进入纽伦堡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习,1923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当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47年慕尼黑大学授予艾哈德名誉教授称号。艾哈德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之一,艾哈德在战后的德国推出货币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秩序;1948年又开始实施货币改革,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了旧的马克。1949年前艾哈德是一个自由党人士,但他认为在一个比较大的党中他的政见更有可能实现,因此他开始为基民盟出力。1949年9月20日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任命艾哈德为联邦经济和劳工部长。1950年波恩大学请他担任教授。1957年大选后他于10月29日被任命为副总理。
1963年10月16日艾哈德继阿登纳成为总理。甫一上台,艾哈德就一改前任阿登纳的亲法政策,改为全面倒向美国。1966年在德国发生了财政危,因此他被迫于12月1日辞职。1977年5月5日艾哈德逝世于波恩,享年81岁。
中文名 路德维希·艾哈德 外文名 Ludwig Wilhelm Erhard 国    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897年2月4日 逝世日期 1977年5月5日 毕业院校 法兰克福大学 职    业 政治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实现联邦德国经济复兴 出生地 巴伐利亚菲尔特 代表作品 《价值单位的实质和内涵》、《大众的福利》、《来自竞争的繁荣》、《德国重返世界市场》 [4] 称    号 社会市场经济之父
艾哈德和他的妻子

艾哈德和他的妻子

1897年2月4日,艾哈德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名富有进取心的商人,母亲则是家庭主妇。艾哈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右腿还因此致残。 [5] 1913年中学毕业后到1916年在纽伦堡受商人职业教育。他作为士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在比利时伊普尔负重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艾哈德返回故里,因在战争中负伤身体十分羸弱而不能继承父业。战后他从1919年到1922年在纽伦堡商业高校(今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经济和社会学系)上大学,在纽伦堡商业大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非常活跃。该校的校长威廉·利格尔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5] 利格尔教授发现艾哈德在经济方面具有独创才能,就给予他大力支持,才使他得以完成大学的学业 [6] 。从纽伦堡商业大学毕业后,艾哈德前往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进一步结识了德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大家”弗朗茨·奥本海默教授,并且深刻受到后者的影响。艾哈德在导师弗朗茨·奥本海默的指导下,撰写题目为《价值单位的实质和内涵》的博士论文,并于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
从1925年到1928年艾哈德在父母的企业中做经理;从1928年到1942年他在纽伦堡的德国产品经济观察研究所工作,首先作为科学助手,后来作为副研究所长。1928年之后,艾哈德开始在纽伦堡商业大学的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学研究。一开始他重点研究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并且从理论上提出了改良的一些建议。而纳粹上台后,他又将重点放到纳粹德国的统制经济。艾哈德认为,统制经济本质上是强制把人和经济捆绑在战争的目的上,他反对这种做法。同时他也发现,经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可以服从于政治。 [5]
20世纪30年代初,艾哈德试图获得教授一职没有成功,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肯加入纳粹组织。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艾哈德小心翼翼处理着政治和自己的经济研究。他的老师奥本海默因为推崇自由主义经济而受到奉行统制经济的纳粹党人的驱逐。艾哈德本人则拒绝了好几次纳粹党人发出的参加政治活动的邀请。艾哈德本人对纳粹分子颇为不满,但他并未主动号召人们反抗,而是希望从学术角度寻求德国经济的另一条路。
1944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战争财政和债务巩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假设德国战败并考虑战后经济重建的问题。当时的纳粹反抗者卡尔·弗里德里希·歌德勒被这篇文章深深打动。出于偶然的因素,纳粹忽略了这篇文章,因此艾哈德可能逃过了被纳粹处死的命运(据他人的回忆说,艾哈德对他的这篇文章落入谁手非常漫不经心)。艾哈德这种直觉带来的精准预见性,让他的经济才能在战后迅速被占领军当局发现,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展现舞台。1945年,他先是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经济部长,后又成为整个西部占领区经济委员会的主席。顺利推行货币改革后,艾哈德的声望达到高点,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5] 。
从1945年到1946年艾哈德在巴伐利亚州任商业和企业部部长,但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的成绩不大。1947年他领导英美占领区管理部门的特殊货币和贷款专家委员会研究货币改革。
路德维希·艾哈德

路德维希·艾哈德

1948年3月2日德国自由民主党提名艾哈德为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所组成的联合经济区的经济管理部门的部长,因此,艾哈德实际上成为西部占领区的经济政策负责人。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1948年6月20日)前五天占领国代表才通知他货币改革措施的实行。6月19日,艾哈德通过电台宣布价格约束和义务提供服务的规定被取消。1948年6月20日,货币改革正式开始实行。同日,艾哈德以美、英双占区经济管理委员会的名义,签发了《关于货币改革以后经济与物价政策总则的规定》·。这个规定宣布,停止使用帝国马克,为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每个公民允许以1:1的比例用帝国马克兑换60个新的德意志马克。由于印刷力量的限制,其中40马克当时兑现,20马克4个月以后支付。.所有银行与信用机构的存款准许以10:1的比率兑换成德意志马克,但是只能将其中的一半列入自由帐户自由支取,另一半则进入固定帐户予以冻结。其后,冻结存款中的70%作废,20%转入自由帐户,10%被强制购买成国家公债。改革以后,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从700亿帝国马克急剧地降为60亿德意志马克,货币量削减了93.5%,这是德国历史上削减货币量最大的一次货币改革 [7] 。如今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艾哈德的这个自主行动是后来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的主要条件。
艾哈德领导的经济部并没有为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为使国民经济顺利地进入良性循环,他们仍然执行小心谨慎的货币政策,稳定货币的发行,维护德意志马克的信誉。与此同时,他们把希望放在发展工业生产上,颁布了包括扩大工业折旧费、增加银行对工业的短期贷款等等一系列法令,以促进工业生产。由于合理地调整工业的政策和短期的消费高潮使大量资金流入企业,德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到1949年底,工业生产指数已上升到96.1(1936年是100),基本上恢复了战前水平。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丰富以后,物价开始下降。1950年上半年的零售价格比1949年上半年降低10.6%,从此以后,联邦德国摆脱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实行“膨胀”政策的国家分道扬镳了 [8] 。
1949年9月20日,联邦总理康纳德·阿登纳任命艾哈德为联邦经济和劳工部长。艾哈德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之一,他召集了威廉· 勒普克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为经济部副部长,他们对德国开始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艾哈德本人始终反对将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称为“经济奇迹”,他本人总是说,世界上没有奇迹。他认为这个发展是成功的市场经济政策的结果。作为一个坚信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艾哈德常常与阿登纳的社会政策发生矛盾,与其激烈争执的焦点在于1957年关于养老金的改革。最后还是阿登纳战胜了,但是艾哈德和自由民主党的人士始终认为当时决定推行的养老金方案从长远看是难以实现的。阿登纳作为总理不顾艾哈德的顾虑决定通过了这个改革。此后德国老年人多,出生率小,养老金系统困难重重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认识到当时艾哈德的顾虑是正确的。

艾哈德(右)与阿登纳

艾哈德(右)与阿登纳

艾哈德与阿登纳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阿登纳谴责艾哈德常常不参加部长会议,对他的部控制不周密,讲话时不加考虑。而艾哈德则通过宣传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拥护者队伍。不过不是所有拥护艾哈德的人都拥护他的政策,有不少人拥护他来反对阿登纳。这些人希望通过艾哈德取代阿登纳作为过渡总理。
1957年大选后,艾哈德的势力已经如此之大以至于阿登纳不得不于10月29日任命他为副总理。此后艾哈德三次有机会排挤阿登纳,但艾哈德在政治斗争中始终逊阿登纳一筹而没有成功,这使得他的拥护者对他非常失望。与此同时,艾哈德抓紧实施了其余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法规和经济管理结构,使货币改革的成果扩展成全面的经济改革。如减税法和反对限制竞争法的颁布。1957年7月26日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成立和1958年1月1日联邦卡特尔局的成立,表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完成 [8] 。
艾哈德之墓

艾哈德之墓

1963年10月16日。艾哈德终于继阿登纳成为总理。虽然当时艾哈德实际上还没有加入基民盟,但他在选举中非常受欢迎,因此他被基民盟推选为总理候选人。同年,他又正式加入基民盟。阿登纳和许多其他人认为艾哈德不能胜任总理职务,许多人从一开始就将他看作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们认为艾哈德的任务只是赢得1965年的选举。
艾哈德的总理任期非常不顺利,基民盟的人指责他的政策使得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坏了。艾哈德与他的外交部长格哈特·施罗德都是“大西洋派”的人,他们将与美国的关系看得比与法国的关系重。此外阿登纳继续在幕后操纵反对艾哈德。阿登纳从一开始就反对艾哈德成为总理,他一直认为艾哈德不能胜任这个职务。
1965年,艾哈德在组阁的时候遭到了自己党派的反对,此后他的威信大降。为了保持他的威信,他逼迫基民盟选他为党的主席,但这也没有改变他的处境。随着西德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上也出现一系列新问题。 [4] 1965年3月,艾哈德在基民盟党代会上提出建设一个“成型的社会”和“德国的共同工程”,为西德社会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蓝图。把日益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用全方位的公共基础建设政策加以解决 [9] 。
1966年在德国发生了一起财政危机,自由民主党的部长辞职,而艾哈德在基民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因此他被迫于12月1日辞职。1977年5月5日艾哈德逝世于波恩,享年81岁。于5月11日举行国葬。 [4]
路德维希·艾哈德在战后的德国推出货币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市场经济至今仍是德国经济的总体框架,其基本理念是:保持私有制市场经济,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同时实行若干社会保障和补偿制度,减少过于不公平的分配状况 [10] 。

1963年艾哈德(右)与美国总统约翰逊

1963年艾哈德(右)与美国总统约翰逊

1948年6月20日,德国西部的占领区开始实施货币改革,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了旧的马克,通过新旧货币的兑换,短时间内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了93.5%。恢复市场秩序成为可能。货币改革后,几乎一夜之间,西德的商品市场趋于稳定。商人对于市场的信心也回来了。7月7日,艾哈德任主席的经济管理委员会绕过美英占领当局、通过了一项紧急命令,当天,他还向全国发表了著名的广播讲话,宣布废除数百项经济及物价管制政策 [5] 。
艾哈德的紧急令是在冒着很大风险之下颁布的。当时的西部德国,食物和日用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和价格管制,并且如果没有盟军占领当局的许可,这种制度没有任何变动的可能。因为稍有不慎,关于价格管制的调整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时艾哈德的政治对手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尤其信奉此种观点 [5] 。
尽管在最初阶段德国市场上出现了很大的混乱,诸如物价大涨、商品滞销等问题频频,但此后几年,货币改革的功效开始逐步显现。1950年时,物价已经开始下降,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2年到1958年,德国的GDP年均增长7.6%,失业率由6.4%降至1.7%。 [5] 1955年,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两国,跃居世界第二。1951年至1965年间,德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6.6%,德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率高、价格稳定失业稳步减少的特点,“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人们称这一时期的德国经济为“经济奇迹”。“经济奇迹”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社会市场经济框架下大量现有劳动力潜能使资本投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离不开战后旺盛的国内需求、较低的工资汇率和原材料价格、马歇尔计划的支持、没有出现大的景气恶化以及稳定的国内政局 [10] 。
在此前的阿登纳政府中,艾哈德长期出任经济部长,熟识经济事务,却对外交事务知之不多。1963年10月,艾哈德成为联邦德国第二任联邦总理,其延续了阿登纳政府的诸多外交政策,唯独在对美关系上,一改传统的亲法态度,极力靠向美国。在阿登纳的10年总理任期里,访美次数为10次;而艾哈德在担任总理的3年多里,访美次数达到6次。与阿登纳相比,艾哈德与华盛顿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也在诸多议题上更愿意追随美国的政策 [5] 。

艾哈德(右一)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艾哈德(右一)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6年,德国经济衰退,但同年艾哈德仍同意购买美国军火。越南战争时,艾哈德积极支持美国,当法国戴高乐政府退出北约时,又与美国一同谴责法国。当美国为限制英国、法国独立发展核力量而推行多边核力量政策时,艾哈德政府几乎成了这一政策的惟一支持者。
在3年总理任期内,艾哈德非常不顺利。其所在的基民盟内部不少人指责艾哈德疏远了法德关系,不利于两国和解。而以社会民主党人为主的“亲法派”认为,艾哈德和他的外交部长是不折不扣的“大西洋派”,对欧洲一体化事务漠不关心。前任总理阿登纳则从一开始就认为艾哈德不懂外交,因此一直在幕后领导着一个反对艾哈德的政治同盟 [5] 。
主词条:社会市场经济
路德维希·艾哈德1957年出版了一本书《大众的福利》,根据联邦德国战后经济改革的经验,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奠基人瓦尔特·欧根创立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全书共17章,可分为三大部分。
  • 寻找中间道路
现代社会阶级组织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人数很少的什么都买得起的上层社会,另一个是占人口大多数的购买力不足的下层社会。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要打破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界限,消除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而欲达到这一基本目标,则必须实现一组三位一体的具体目标,即生产率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名义工资的大幅度增长,低廉而稳定的物价水平

艾哈德(中)1964年访问加拿大渥太华

艾哈德(中)1964年访问加拿大渥太华

为了实现上述基本目标,必须依靠自由竞争市场机制的作用。但这种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不同于十九世纪以前的漫无控制的自由放任,而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调节的市场机制。
自由竞争是实现基本经济目标的最好手段,也是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支柱。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责任就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私人企业家以指导和支援,而不在于直接干预经济事务。但这并不等于说,私人企业家可以为所欲为,政府可以不闻不问,放弃一切干涉。政府的责任在于运用必要的手段,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
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基本要义是要处理好经济自由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亦即克服漫无限制的自由放任和严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之间的矛盾,在绝对自由和集权主义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 [11] 。
  • 把蛋糕做大些
要解决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首先要增大国民收入,而不是首先注意分配。因此,必须反对“公平分配”的口号,即反对收入分配均等化,因为用这种分配办法增加工人工资,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固然,现存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不合理的,而且存在着变革的可能性。但如果急于变革,就会使人们热衷于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甚至酿成罢工。这种种活动会消耗国家许多资源、精力和时间,不利于经济发展,从而会危及每一个人的利益。这还不如停止这类变革活动,将这些经济资源用于发展生产,把蛋糕做得更大一些来得明智 [11] 。
  • 福利国家的构想
西欧和北欧社会民主党所共同奉行的福利国家这种基本经济政策主张,是一种现代的幻想。之所以反对福利国家,理由有二:
第一,大规模的福利支出将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石——通货稳定。在现代工业国家中,正确的经济政策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社会措施。但有效的社会福利政策必须以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为前提。国家预算中的社会支出过大,就将造成财政赤字,从而伏下通货膨胀的祸根,破坏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使社会福利成为无源之水。
第二,福利国家与经济自由不相容。如果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公民自出生便由国家提供种种福利,则他的智慧才能、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照此办理,经济发展就会愈来愈停滞。结果,人民大众将陷于集体的贫困之中。
关于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艾哈德强调了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是自由原则。艾哈德说,“自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依我看来,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人的自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统一体。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而不冲垮整体是不可能的”。艾哈德认为,自由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自由,便没有一切。当然,这个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是必须在法律限定的范围之内的。政治自由是指要有不受压迫和剥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的权利。经济自由是指有自由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进行经济活动、自由迁徙和自由竞争的权利。没有自由竞争,便没有经济繁荣,便没有把国民生产总值这块“蛋糕”做大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由是指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切自己认为必要和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是社会平衡原则。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下,必然会出现落伍者、失败者和贫弱者。为了避免两极分化,贫富过于悬殊,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的弱者,必须要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必须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向社会负责的原则。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孜孜不倦、自强不息,通过自己诚实的有创造性的勤奋劳动不断创造财富,对社会作出贡献,并要对社会、对他人和对家庭负责,必须关心他人,关心弱者,决不能惟利是图,不能自私自利,不能崇尚拜金主义,不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四是中庸的原则。他既厌恶带来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漫无边际的传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主义”,也明确反对实行计划经济和导致“平均主义”的苏联模式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只有充分吸纳两者的长处,摈弃两者的弊端,才能找到一条新的不偏不倚的道路。
市场上的自由原则、社会平衡、个人对社会负责和中庸原则不是简单的相加和堆砌,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缺一不可的。抽掉其中任何一点,都不符合艾哈德社会市场经济的本意 [12] 。
  • 德国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艾哈德在国际事务方面不够精明,缺乏政治上的敏锐、远见和经验”。
  • 勃兰特批评艾哈德激化了国内“大西洋主义者”和“亲法派”之间的政治对抗。
  • 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党团副主席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艾哈德及其社会市场经济的重大许诺是,大众的福利,这一许诺被背弃了。《2010年议程》、派遣劳动、合同工、低工资、破坏法定退休金制度等等意味着多数人的福利被削减 [13] 。
  • 埃德温·哈特里奇在《第四帝国的崛起》中指出:如果说阿登纳是德国这艘轮船的船长,正自豪地站在驾驶台上指挥航船返回大西洋两岸的国家集团之港,那么,艾哈德就是甲板下轮机仓中的司炉。他不断地添煤,烧火,用蒸汽推动着涡轮机,给航船加足马力,全速前进! [12]
1923年艾哈德与其妻子路易斯结婚,两人有一个女儿。 [11]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济学名著译丛《大众福利》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是路德维希·艾哈德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书是艾哈德描述二战后西德由计划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总结性著作。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西德的经济改革情况,同时阐述了艾哈德所信奉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思想和政策主张。 [14]
  • 作者名称 路德维希·艾哈德

    作品时间

    2020年10月

    《大众福利》是20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西德)路德维希·艾哈德著。

  • quality,Q_70

    作者名称 路德维希·艾哈德

    《来自竞争的繁荣》是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创作的经济学著作,于1952年首次出版。《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认为,要复兴西德经济必须选择一种理性的经济模型,即自由市场经济。在一系列市场经济模型中,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模式。社会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增加德国人民的福利。为了实现这一目...

参考资料

  • 1

    陈永忠 主编.《经济新学科大辞典》.海口:三环出版社,1991:第248页

  • 2

    杨德明.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评价[J]: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983:第75页

  • 3

    梁小民 .路德维希·艾哈德[J]:中国企业家,1991.(5):第60—61页

  • 4

    杨元恪等主编.《世界政治家大辞典 上》.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第578页

  • 5

    他把德国拉出废墟   .金融界资讯[引用日期2016-12-28]

  • 6

    孙秀民.艾哈德经济思想探源[J]:德国研究,1995.9.(1):第19页

  • 7

    任友林.“艾哈德奇迹”的秘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5.3:第55页

  • 8

    任友林.“艾哈德奇迹”的秘密[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5.3 :第56页

  • 9

    孙秀民.艾哈德经济思想探源[J]:德国研究,1995.9.(1):第17页

  • 10

    任泽平:德国人也搞过供给侧改革 后来股市一路飙升   .搜狐经济[引用日期2016-12-28]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