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I撕裂游戏圈:有人失业,有人狂欢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80381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AI撕裂游戏圈:有人失业,有人狂欢

2023-04-12
1 评论 720 浏览 3 收藏 20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这段时间,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随着AI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游戏圈中,一些人因为AI的发展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也有一些人因此失业。文中讲述了几位游戏行业工作者的经历,一起来看看吧。

rM00tJvHOTF6N0WJnYvc.jpg

是的,AI取代打工人的浪潮,已经来了,它最先发生在善于拥抱变化的游戏圈。

林语之前是一家游戏公司的UI(用户界面)设计师,去年年底被裁,今年找了三个月工作,发现一些游戏公司已经引入AI来做原画和UI了,招的人变少,于是她选择转行做了销售,因为她自认为,“我是比不过AI的”。

受冲击的不仅是UI设计师,一位自由画师告诉深燃,今年她在游戏行业的接单量,已经接近腰斩,“这一个月没有接到任何游戏的美宣图”。一位游戏公司在职画师提到,他们组的画师,最近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

但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新技术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位游戏工作室的相关成员对深燃表示,他们团队不仅是设计师用AI作图,程序员也开始用AI填代码,策划用AI写文案、做翻译,“对于小团队来说,AI是很有用的工具”。

之所以是游戏行业最先出现这样的变化,有两个前提。

一个是AI绘画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年ChatGPT大火前,2022年下半年,AI绘画就已经席卷世界,去年它还不太成熟,今年随着软件的升级和工具、插件的完善,已经到了能够根据需求快速出图,质量甚至超过很多画师的地步。

另一个是与游戏行业需要大量美术人员的特性有关。“过去的大型游戏公司,除了自己的美术团队,还有大量外包,就是通过用人力来堆,以提高速度”,一位游戏制作人解释。一位前大厂游戏业务相关负责人也对深燃提到,在临近项目上线时,美术团队的人数,可以占到整体的一半以上,“美术的进展,十分影响游戏的制作周期”。

现在,游戏圈吃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生产效率提升了,而圈里的一些画师们,也正在承受着变革带来的失业阵痛。

硬币两面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人类的悲欢的确不相通。技术是中性的,不同人掌握它,带来的结果不同。以游戏行业为例,我们想探讨的是,AI如何“取代”人,又如何促进生产力?它解决了哪些老问题,又带来了哪些新问题?最先受冲击的这波人,正在如何自处?

01 AI真的让他们失业了

林语转行后,依旧关注着游戏行业的动态。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不少同行私信她,表达了失业焦虑。这让她觉得,当初的判断是对的 。

根据深燃的多方交流来看,现在游戏行业里受AI绘画冲击最大的岗位是UI设计师、角色原画师。

“UI设计缩编,比原画的缩编还多”,游戏制作人王鲸告诉深燃,UI设计团队主要就是铺量,在AI绘画应用前,很多游戏公司的UI就已经交给外包了,AI帮助提高效率后,UI设计师就缩编得厉害。

接着就是原画师。

暴熊在重庆某游戏公司做角色原画师,她对深燃介绍,今年年后,公司开始用AI跑项目,现在已经投入使用,“我们组有15个人,裁了5个人,相当于三分之一”。

被替代的原画师也分类型。

暴熊所在的公司美术中心有300人,岗位分为二维和三维,尽管AI已经可以建模,但还没有到能直接投入使用的程度,所以和三维有关的美术岗位还没有缩减,而二维方面,原画又分为角色原画和场景原画,角色原画已经在被AI替代。“现在,不需要任何美术基础就能做角色图,你只需要随便几笔画一个火柴人就能出图,效果还比人画得好”,暴熊表示。

她观察,被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绘画种类单一。留下的画师,能驾驭的风格更多,包括欧美、日本、中国风等等,“如果一个风格的项目挂了,他们可以马上转到下个项目”。而在这些种类里,“做越常见的美术风格,越受影响。现在二次元风格,基本上都被AI冲击了”。

留下来的人,公司要求人人都会使用AI,暴熊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她认识的同行,所在的公司都在用AI出图。

这已经快成为游戏公司的标配。根据第一财经消息,此前,腾讯互娱方面曾对媒体透露,今年将推出包括AI原画、自动从原画建模成3D模型等产品。网易方面也表示,网易伏羲AI绘画内部正在测试Midjourney类SaaS工具,以及推出辅助型工具来帮助美术画师进行前期概念设计。

身为游戏公司正式员工的画师都已经朝不保夕,作为外包团队里的一员,就更难抵御寒风了。

龟龟是一名自由画师,平日里接的图,涉及游戏、出版、广告等行业。现在,游戏行业的接单量,已经接近腰斩,“这一个月没有接到任何游戏的美宣图,我得去其他方面把差价补上来,比如去给公众号做长图。”

一位画师告诉深燃,她所在的城市,外包公司已经出现了不用AI出图就拿不到项目的情况,“用AI出图的公司,报价更低、更有竞争力。不得已,公司要求员工必须学会用AI出图”。

根据国内AI绘画网站6pen预测,未来五年10%-30%的图片内容由AI参与生成。这意味着,这股“失业潮”还将继续。

02 游戏人卷起了AI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这股“失业潮”,对整个游戏行业来说不算是坏事,有不少游戏人,正在为AI带来的效率提升感到兴奋。

阿萌现在所在的游戏团队,专做针对海外市场的休闲游戏,一共就6人。她负责游戏特效、动画等,除了原画,美术方面的所有业务,她都涉及。

现在,全团队已经把AI用到“飞起”。

基于Stable Diffusion等AI绘图软件和ControlNet等插件,他们以AI为基础模型,配置了一个UI面板工具,应用了非常多对应的技术。

她举例,以他们的图片来喂养数据库后,现在,“可以只画一个边框,让AI往里面填我要的东西,还可以加Openpose等这样的工具,出来的图不管我们指定的外形是胖是瘦、需要怎样的摆放姿势,都能控制”。

这个试验的时间成本也不高,只花了一两天。

一直以来,游戏行业美术岗位需求量大,但依靠单个画手出图又慢,“之前行业的工业化,是靠人力来实现的,《荒野大镖客2》就做了8年”,王鲸表示。

AI直接解决了游戏行业的痛点问题。

张放曾是一家大厂游戏业务下负责管理美术部门的中层,他告诉深燃,游戏制作的人员可以分为三大块,美术、策划、程序,一个卡牌游戏业务临上线前,70人里有一半以上是美术,程序只占比20%-30%,最后是策划,占比15%-25%。

“美术非常影响制作周期”,张放表示。

他举例,美术里需要制作很多icon(一种图标格式),加上返工周期,花费时间或要半年起步,影响游戏制作进度。之前为了降本增效,很多游戏公司采用外包,但“外包也是不可控的”。他透露,之前找行业内的好画师,画20张图,对方一年时间才完成。而游戏的制作又是一环扣一环的,“某个环节一旦轮空,下一个环节,就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张放表示。

现在AI来了,人力大大缩减。

阿萌举例,“比如游戏里一套用户头像的需求,一个人画得两三天,现在用AI,不到一天就能完成。以前立绘(角色全身站立图),需要画两三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好了”。同时,她提到,这也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成本。“通过AI,大家能迅速获得具体的画面,美术和策划的沟通成本变低了,不同职能间的对话不再是抽象的,不需要来回沟通、反复修改了。”

这直接带来成本的降低。

一位游戏行业从业者对深燃提到,普通画手画一幅图,一般在2000元左右,非常精细的,需要8000元,质量高的可以到2万-5万元。而现在这些AI绘画工具,大多是免费的,公司只需要付出电费,以及少量人力成本。

张放提到,最近和投资人交流,他们最关注的除了版号,还有成本投入过大的问题,一个重度游戏,制作时间两三年起步,上百人团队的人力成本加上外包成本,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现在生产成本降低了很多,相信行业会活跃很多”。

王鲸甚至直言,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游戏创作的时机,“在AI诞生前,很多游戏类型有较大的物料消耗,因此带来制作门槛”。他以爆火的《绝地求生》为例,“传统的游戏类型,如射击游戏《反恐精英》等,都是房间式的对战,但《绝地求生》的场景大了很多,大出来的空间,之前是用大量人力来构建的,这就是壁垒,小团队要做是非常困难的。”

但现在,在他看来,随着AI绘画的应用,会激发“开放世界”这样的游戏品类爆发。“这类游戏需要消耗大量的角色、怪物、装备、场景等,还有大量内容需要随机生成,有了AI出图后,可能会出现杀手级产品”。

03 新技术,伴随着新问题

当然,现在的AI出图,也还有提升空间。阿萌提到,AI生成的图目前还需要有人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图线、花纹等,而且还要考虑图的光源方向是不是一致,进入游戏引擎后,图片的大小、精度都需要大量人工去调整。”

现在,AI绘图主要用于人物,“到目前为止,AI对场景、道具的生成能力还非常弱”,阿萌表示。在她看来,做一款游戏,除了画图、写代码,还有音乐、运营、客服等,还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 ,在行业里也带来了新问题。

一个和版权有关。

用AI出图,“面临版权的双向风险”,王鲸表示,“你使用AI创作的内容,很可能是用别人的作品作为输入源,同时,你用AI创作的内容,也容易被别人侵权”。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游戏行业从业者目前不感到担忧,将解决之道抛给了更大的环境,相信平台的把控、技术的进步、法律的完善。

还有一个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同质化问题。

“AI让做游戏的门槛变得很低,大家都能用更少的成本、更快的时间做游戏,都想去抢占市场,一到开始铺量的时候,是会出现同质化现象的,后面才逐渐会有精品化的浪潮”,游戏行业人士陆风对深燃表示。

王鲸做了一个比喻,“即便是有了无限可能的马良神笔,个人的喜好和审美是有局限的,就像医美普及后网红脸很多,AI绘图被滥用以后,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他还提到一个新烦恼,“人们获得很好的工具后,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你对绘画很懂了”。

他举例,当设计师构建了想象中的场景后,会和对应的职能部门交流,现在容易引发一些争论和质疑,“过去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别人的干涉是少的,现在对方也有AI绘图工具了,创作者们会有理念冲突,争夺设计理念的话语权,增加了团队的矛盾”。

在这个过程里,他发现,AI才是最强势的那一方,“某种程度上AI形成了一种标准,会和你争夺定义权,有可能甲方也争夺不过它。”

当然,这些问题和摩擦,都阻挡不了技术的应用。

04 漩涡里的打工人:拥抱AI,迷茫继续

现在,摆在一些画师们面前的问题是,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暴熊的做法是学习使用AI,但她表示,AI进步的速度太快了,自己被替代也还是会发生在不远的将来。她今年30岁了,过往的经历都和画画有关,心态反而变得佛系,因为即使没有AI,“我们的职业寿命也就在35岁左右,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干不了了就不画画了”。

林语选择了转行。

最开始,她是被游戏行业的薪水吸引入行,前后做过3个项目,她一度觉得自己像流水线上的作业员。最让她觉得可怕的是,在被裁员之前,有一个同事,星期四还在跟她对接工作,隔天就从工作的APP里消失了。“每个人都不像一个人,我都没有亲眼见过我的组长,每天可以不说一句话。”

现在,她喜欢上了销售这样的工作,自己找客户,自己规划时间,接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让她觉得踏实。

“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不只是画师们要解答的问题,也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正在面临的存在危机。答案不外乎几个:学习使用AI以提升效率,发展多种能力,转做目前还不易被替代的工作。但这不足以缓解一些人的焦虑。

“AI是一种公共资源,不是说你用别人就不能用。低端岗位被淘汰,本来就是必然的”,王鲸承认,这样说很残酷,但这就是市场,“以游戏行业为例,原画师本来是创作类型的岗位,如今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类岗位已经偏离了创作。他们的处境,是行业快速增加的需求倒逼起来的,当企业有更好的工具后,就把他们淘汰了”。

但从具体的行业放眼到更大的环境,这似乎还不是全部真相。

在《与机器人共舞: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未来》里,提到一个观点,“在充满智能机器的世界中,控制方式是一个问题,解决它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实际构建这些系统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在《人类简史》里,作者提及科技时,探讨了科技与资本的关系,指出“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科学活动并不是处于某个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而是也像其他的文化活动一样,受到经济、政治等的影响”。

这样的背景下,科技提升生产力以替代一些人力,是一种趋势,过去是,未来也是。这样的浪潮里,个体能力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变得也没那么重要了。

林语说,之前每天都要写日报,要想着绩效考核,做的东西也是重复的,每天做的无非是不同风格的图标,“我感觉自己就像机器人,被AI打败是应该的”。

普通人很难对抗大趋势,她感叹,“今年失业出现在这个行业,明年会出现在什么行业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语、暴熊、阿萌、陆风、张放为化名。

作者:李秋涵;编辑:魏佳

来源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聚焦创新经济,专注深度内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