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何让上司听我的?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newsinfo/5633504.html?templateId=922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让上司听我的?

42115569.jpg

作者:宫迅伟  杨瑞霞  宫子添

工作中,一个人的建议很快获得批准,而另一个人的建议却被一次又一次地退回,这就是领导力的差别。

要想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自行制订工作计划,得到上级批准。对上级施加影响,让上级听我们的,这是个比较难的事情,颇具挑战性。

领导力讲的不是职位权力,而是个人影响力。要想完成工作任务,获取上级支持非常关键。

18897161.gif

解决难题

“领导力就是带领大家解决难题”。想象一下,你们两个人,你爬不过去的山,他能爬过去,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这个人是不是你心中的强者?你也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大家认为有领导力的人,一定都是擅长解决难题的人。

工作中的难题,往往就是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别人没有站出来,你站出来了,就解决了;往往就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多付出一点努力,多想一点办法,多获得一点大家的支持,就解决了,并不需要“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本领,也不需要“超人”的能力。

  借助资源,领导也是资源

遇到难题怎么办?《荀子·劝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你骑自行车,无论如何跑不过汽车,这就是工具的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断,说的是集体的力量。你出面谈,供应商对你可能不重视,领导出面谈,往往更容易达成成果,这并不一定是领导的个人能力比你强,而是领导的资源比你多,决策权限比你大,信息量比你更丰富等。

要做一名专业的采购,不能单打独斗,一定要善于利用资源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难题。领导就是一个我们可以借用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资源。

1. 要敢于求助领导

现实中,很多人不擅长或不敢求助领导。有的人觉得领导很忙,不想打扰领导,有问题自己扛着;有的人担心去找领导,领导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有的人不擅长沟通和交际,见到领导比较害羞,心里有很多负担。

我们一定要大胆地求助领导,因为领导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他没有理由不帮助我们。

2. 领导资源更多

通常情况下,领导资历更深,人脉更广,资源比下属更多,如果能够借助领导的资源,一定有利于完成工作。

3. 领导能够看到你看不到的地方

一个人看问题,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问题也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由于岗位不同、信息不同,领导与我们看到的问题一定不一样。尽管领导要求我们站在公司的高度看问题,我们也想站在公司的高度看问题,但其实很难做到。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和领导沟通,借助领导的知识面、信息源拓展自己的认知,这样我们决策时才能真正站在更高的高度,这样的决策才能更加有利于公司。

42115570.jpg
18897163.gif

主动沟通

保持信息一致,是保证决策正确的最重要方法。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所有有领导力的人,都是善于沟通的人;所有优秀的公司,都是特别强调沟通的公司。这种沟通可能是汇报,可能是请示,可能是抄送;可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

在有的外资公司,一封邮件要抄送好多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也有不直接相关的,用中国的说法就是抄送“有关人员”。有人觉得这样做很麻烦,但这恰恰是保持信息一致的方法。

实践中你会发现,相当多的问题都是大家信息不一致造成的。可能是时间的先后,可能是信息的完整度不同;领导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领导不知道。由于信息掌握不一致,我们抱怨领导不了解情况,领导批评我们工作不细致。

主动沟通,就是主动与领导保持信息同步;主动沟通,能提高逆向领导力,确保采购决策科学有效。

1. 明确目的,是请示还是报告

沟通前首先要注意,明确沟通目的是请示还是报告。请示需要领导答复,需要领导回答Yes还是No,同意还是不同意;报告是通报性质的,让领导知道就行了。

我曾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总部给常务副总做秘书,一汽每一年都要向上级部门递交各种各样的文件,这些文件特别讲究格式。办公室主任在核稿的时候专门和我讲过,请示就是请示,报告就是报告,不存在所谓的请示报告。

有些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本来是一个问答题,结果变成了一个陈述题,领导不知道如何决策。最后领导不得不问: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需要我做什么?

比如向领导汇报涨价,如果是请示,务必要说清楚为什么涨价、涨了多少、供应商同意承担多少,如果同意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如果不同意会有什么后果,要有理有据,以便领导决策。

如果是报告,可以简单地告诉领导现在外部材料涨价了,也可以简单地告诉领导供应商要求涨价,目的是让领导知道,不需要领导答复。可见请示和汇报是不一样的。

请示,要明确领导答复的事项;汇报,要结构清晰,可以结论先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2. 要主动沟通,而不是出了问题再去解释

主动沟通,是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决策。如果出现问题再去解释,已经没有多大意义,领导也不愿意听,领导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果还在执着地解释,领导就会认为是在扯皮。

主动沟通是预防问题,事后沟通则变成了掩饰问题,除非沟通的时候你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3. 对于沟通结果,要有预判

不管是请示还是汇报,沟通都是相互的,是沟通双方相互之间交换信息、达成一致的过程。所以在沟通之前,要对沟通的结果有预判。

判断一下,领导可能问哪些问题,并提前准备好答案;也要预判一下,如果领导不同意我们的方案,是否有备选方案。当你把一切都想清楚时再向领导汇报,这样一定会交流顺畅,很容易达成一致。

我在中国一汽做秘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下面子公司的总经理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没有几分钟就手足无措,紧张得出汗。

别看他们是管着几千人的子公司总经理,平时很是威风,但向更高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由于没有准备充分,有时会被领导问得张口结舌,一旦领导否定了他们的方案,就会非常沮丧。因为在一个大的集团公司,约领导见一次面很不容易,有人还是专门从其他城市赶过来汇报的。

这些总经理们后来学聪明了,每次汇报前都会问我这个小秘书,领导有可能问哪些问题,汇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我就把我平时观察到的告诉他们。

其实领导关心的,无非就是那些汇报数据从哪里来的,以便确定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一些关联事件的影响,以便决策时考虑得更周全。

在采购方面,领导关心的无非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你要能说清楚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关联影响,也要思考提供的数据信息是否真实,是否能支撑结论。 

42115571.jpg
18897165.gif

提供选择

为领导建言献策、出谋划策,既是下属的职责所在,也是彰显下属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领导信任的重要途径。

  决策理论:要请示,不要总是请教

这事怎么办?这个方案可以吗?

这是下属向上级请示工作时,最常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的意思大不同,显示了你的领导力水平。

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共同组成的。对于下属来说,向领导汇报就是让领导知道,与领导同步信息;向领导请示,就是让领导做选择。

有的下属,不给领导提供方案、提供选择,而是经常问领导,这事怎么办:这家供应商不同意降价,怎么办?供应商不听我的,怎么办?研发部门不配合,怎么办?都是在提问题。

这个时候,上级领导的角色是一个专家,给你提供专业的建议;是一个教练,引导你思考;是一个老师,培训你。

当然,这不仅是他的工作,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但这并没有显示我们的领导力。此时我们是个好学生,是一个可以被培养的下属,并不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下属。

作为下属,我们应该有独立收集信息、制订方案的能力,然后交给领导,供领导选择。

  提供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领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决策,决策即选择,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所以,优秀的下属不仅能提供多个解决方案,还能解释清楚不同方案之间的优劣势,做到有理有据,有图有真相。

选择需要两样东西,即环境信息和决策模型,作为下属,我们要给领导选择提供素材。

如果仅仅给领导提供单选题,等于是“逼”领导决策;如果给领导提供问答题,等于是把工作交给领导完成,领导会觉得你没有能力,甚至直接痛骂你:“什么都问我,那要你干什么?”

1. 不仅要有方案,还要有备选方案

从理论上来讲,应该穷尽一切因素综合分析。先确定要达成的目标,接着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分析每一种方案的利弊,最后选出最符合目标的方案。

在企业实践中,不可能穷尽一切因素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因为资源有限、时间有限,这就是为什么管理教科书无法替你做决策。

但是也不能因为资源有限、时间有限就只为领导提供一个方案,而应该有多个方案,至少有一个备选方案。一个方案只能选择同意还是不同意。

2. 有多个方案时,要做对比分析

我们在制订方案时,一定要确定一个选择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个标准做对比分析,这样才能从中找到一个最优方案。有标准、有对比,确保做出正确的选择。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最优方案,是指当下最优、最合理的方案,而不是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决策理论学派也强调“合理”,它是用“满意方案”替代了“最优方案”。 

42115573.jpg

  逼上级决策,不要拖到下次

有些事情很急,但是领导犹豫不决,没有马上做决策,此时该怎么办?如果等待下一次,可能会耽误事情,如果要求领导必须立刻决策,似乎让领导感觉很不好。那怎么办呢?

1. 多问一句,还差什么

领导之所以没有当场做决策,一定是条件还不具备,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决策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

什么是“边界条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里这样说:所谓“边界条件”,就是“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

在做决策时,你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说得越清晰,决策就越有效,就越能解决问题。

比如,有一段时间芯片出现断供。此刻,我们特别在意芯片的价格,还是持续供货?如果我们关注持续供货,可能要牺牲价格,选择多备一些库存。类似于半片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因为面包本是为了充饥,半片面包也是面包,这种折中仍然是符合边界条件的。

什么是约束条件?我们来看看项目管理,任何项目都会在范围、时间、成本三个方面受到约束。项目管理,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范围、时间、成本三个方面找到平衡点,以便让项目所有的干系人都满意。

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目标,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因此,在确定目标时,还要求管理者必须明确地规定约束条件,比如质量、成本、交付,到底如何平衡。

所以,当上级领导不能立刻决策时,我们就可以向领导多问一句: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顾虑?是我们提供信息不充分,还是不知道如何在多个目标之间权衡?

多问一句,就有可能把模糊的边界条件、约束条件搞清楚,如果需要补充信息,就知道下一次如何改进,如果只是厘清决策关键点,可能直接就做出了决定。

决策常常是两难选择,最后总要有取舍,帮助下定决心的,往往就是约束条件、边界条件。 

2. 如果不决策,会影响什么

如果这件事情确实很急,不决策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直接把后果告诉领导。因为有的时候,领导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有我们最清楚。

3. 领导说“你们定”,怎么办

如果领导说“你们定”,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觉得这是领导的权力,现在把事情交给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定;甚至有的人心里还嘀咕,如果我知道怎么定,就不问领导了。这些都是错的。

如果领导让我们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领导考验我们的决策能力,还有一种就是领导没有想清楚应该怎么定。

此时,就要展示我们的决策思路和决策能力了。

首先说清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决策要实现的目标。其次,要说清楚这个决策的优缺点。最后,说清楚我们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也就是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而不选择其他方案。

不用担心,既然让我们定,那就大胆说出我们的决定。注意,是“说出”我们的决定,最后还是由领导决定。


作者简介:宫迅伟,中采商学首席专家,“中国好采购”大会创始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级培训基地首席专家。

杨瑞霞,“中国好采购”案例大赛获奖选手、导师,人社部认证企业管理教练。

宫子添,美国佩珀代因大学领导力与组织变革硕士,某工业互联网公司战略客户负责人。

本文摘自他们合著的新书《采购全方位领导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

本内容有删节

原文《如何让上司听我的》

刊登在《商业评论》2023年2/3月号

19221242.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