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米止步:卖不动的手机,“造不出”的车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327-37433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小米止步:卖不动的手机,“造不出”的车

故事越来越不好讲。

曾经一路狂飙的小米越来越慢了。

2023年3月24日,小米集团(01810.HK,以下简称“小米”)交出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务成绩单。

2022年,小米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同比下滑14.7%;年内利润25亿元,同比下滑87%;经调整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滑61.4%

从具体业务收入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2022年实现1672亿元收入,同比下滑19.94%;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实现798亿元收入,同比下滑6.1%;互联网服务业务实现28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0.4%。 

财报发布前(3月24日),小米港股报收12.44港元/股,总市值3119亿港元。

图片

图/小米股价走势,来源/老虎证券 燃次元截图 

对于业界较为关注的造车业务,小米没有分享太多,但提到,“2022年小米对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所投入的费用为31亿元。全年研发支出达160亿元,5年研发复合增长率达到38.4%。研发人员占比进一步扩大至占员工总数的近50%。” 

单从这份成绩单来看,小米的2022年似乎过得并不顺利。 

以智能手机为“大本营”的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靡的环境下受到了挑战。在此之上,小米手机还需要解决库存积压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以清库存为“核心任务“的小米,又必须面对手机毛利率降低的盈利难题。一套”连锁反应“下,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了难解之谜? 

当然,在主营业务开始同比下降时,小米也在积极寻找创新业务,造车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个业务的故事,并不像最初预期的那样好讲,也似乎并不被外界看好。而自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持续走低的股价或许就是证明之一。 

如今,留给小米汽车量产的时间不过一年,小米要解决的,除了“按时交卷”之外,或许还需化解造车的只出不入带来的盈利失衡。 

只不过,无论是想要摆脱主营业务的困境,还是顺利实现量产,对小米来说,都并非易事。

卖不动的手机

小米手机的阶段性高光时期,暂时告一段落了。

经历了2019年短暂的低迷过后,2020、2021年小米手机业务的收入连续实现了25%和37%的同比增幅。但是到了2022年,手机业务已经出现了19.96%的同比负增长。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燃次元制图

从季度数据中不难看出,手机业务增收的拐点发生在2021年第三季度。

当季,小米手机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从前两个季度70-85%的高速水平一下子滑落到4%,且环比发生了19%的下降。即使在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业务的同比增幅微微回调至18%,但增幅已大不如前。

到了2022年,小米手机营收更是连续4个季度发生同比下降,降幅在11-28%区间。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燃次元制图 

但小米在此之前或许没有预料到这一结果。或者说,2021年前两个季度的好成绩,让小米过于乐观地预估了未来的市场。 

这一点,从小米手机存货数据中就能略见一二:2021年前三个季度,小米增加了大量的原材料,这几个季度小米原材料的期末价值都超过了200亿元。而这个决策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对小米的影响延续至今。 

图片

图片来源/长桥海豚投研 燃次元截图

从存货结构趋势的变化中可以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小米的原材料相较于2021年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而制成品呈现环比上升。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小米在将2021年前三季度堆积的原材料逐渐转化。

但是,由于手机业务呈下滑趋势,小米的库存周转速度也在跟着降低——单季库存周转天数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65.45天上升到2022年第四季度的85.06天。简单来说,抛开客观因素影响,小米卖完手中存货的时间,是之前的1.3倍。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燃次元计算制图

库存积压的压力下,促销就是最好的办法。小米也在财报中说明,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参与到了618促销活动中;而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小米也陆续为了清库存而加速在海外市场的促销活动。

促销力度加大,手机的盈利能力自然会下降。

从2021年第一季度至今,小米手机毛利率除在2021年第三季度呈现小幅上涨外,其它季度均成下降趋势。且财报中,小米也提到,“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度的11.9%下降至2022年度的9%主要是由于小米增强了清库存力度,以及美元升值及存货减值储备增加所致。”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燃次元计算制图

对于库存积压的影响,小米也在此次财报会议中表示,2022年,清库存是小米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从2022年底的库存数据来看,库存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由此可见,尽管库存压力犹在,但长期来看,小米对消除库存积压的影响仍持乐观态度。

故事难讲

事实上,面临销量低靡、库存难去问题的智能手机厂商并不止小米一家。

从长桥海豚投研整体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就能够看出来,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萎缩,而这与小米手机业务发生拐点的时间完全一致。 

图片

图片来源/长桥海豚投研 燃次元截图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此分析道,这主要由于消费者换机热情的降低,以及纯新增用户同比的递减。

张毅表示,五年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时间大约在18个月,而如今这个周期已经拉长到了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升高,从非智能手机换机到智能手机的纯增量用户也大大减少。

“不过,宏观因素之外,小米的产品和销售策略才是影响其手机销量更深层次的原因。”海外投资经理科林分析道,目前小米手机的海外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75%左右,这就导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通货膨胀等对小米的影响会更大。 

“另外,在小米主打的海外市场之一的印度,小米更专注于1万卢比(折合120美元)以下的手机。可就目前市场来看,印度消费者愿意为外观更好、功能更丰富的手机买单。”科林表示,细分市场拿捏不够准确,直接导致小米失去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同时为了去库存不得不打折促销一些旧款机型,也造成了小米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 

不难看出,不管宏观还是微观,现有的市场环境对小米似乎都不太友好,小米也不得不努力去讲“故事”。

持续发力高端机型是其一。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发布了售价2699元的小米12X以及售价4199元的小米12Pro。随后的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拿到了“中国4000-6000元安卓手机市场”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相应的,小米当季的手机平均售价也达到了1189元。 

事实上,从2022年整体数据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平均1111元的售价,已经比2021年的1097.5元有所提升。但是,财报中小米也表示,清库存的活动会对提升小米平均售价有所影响,因此在库存影响完全消除前,小米高端化的成绩还不能完全显现。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燃次元制图

高端化之外,2021年9月,小米推出了专注女性用户的手机系列小米Civi。

2022年,小米分别在4月和9月推出了Civi 1S和Civi 2。2月7日,“小米 Civi 2 Hello Kitty 潮流限定版”开启预售。燃次元在进入小米官网Civi首页后发现,“ Civi 2 Hello Kitty限量版”依旧为主推机型,而其主打女性市场的意图也就更加显而易见。 

只不过在张毅看来,不论是高端化还是女性市场,对目前的小米来说似乎都是“杯水车薪”。 

“高端手机有苹果、三星和华为作为标杆,这些品牌对用户心智的影响已经非常成熟,想要挑战它们的难度非常高。而女性市场,OPPO和vivo布局更早,也更有主动权。因此,我个人不认为这两个策略会帮助小米极大地提升手机销量。”张毅解释。

智能手机之外,小米其他业务的收入表现似乎也没有很惊艳。包含智能家居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实现789亿元收入,同比下滑6.1%;互联网服务业务实现283亿元收入,虽实现同比增长,但增幅仅0.4%。

短期来说,不论是智能家居还是互联网服务业务,为小米带来极大业绩增长的可能性也并不高。

毕竟,相较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的用户规模更小,且购买频次更低,在市场已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除非小米能在产品上做出巨大创新,不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很难被刺激。

而对于互联网服务业务来说,其本身就是建立在小米硬件用户流量基础之上的。但在安卓手机市场中,手机厂商并不像苹果一样具有较大的话语权。

“造不出”的车

也许正因为几项主营业务都较难有进一步突破,小米才将创新的眼光放到造车上。只不过,这个足足讲了2年的“新故事”,或许能带小米“起飞”,但也有可能将小米“拖垮”。

雷军曾多次表示,小米造车的计划是2024年推出第一款车型。在最新财报中,小米仍提到,“小米汽车继续保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

只是2年过去了,那些被公认为小米造车绕不开的挑战,至今还在。 

首先,小米如何及时搞定造车资质?如果通过收购等方式,这其中的费用对整体集团盈利能力会产生什么样的长尾的影响?其次,小米如何消除后入局者的劣势?比如,怎么定价? 

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的价位区间基本可以分为10万元以下的低价区间、10-20万元的中低价区间、20-30万元的中端价格区间,以及30万元之上的高端价格区间。 

从盈利角度来说,除非形成较大的量产规模,不然10万元之下的市场很难盈利。而10-20万元的纯电车型的盈利性也非常“尴尬”。 

车fans曾经在直播中分析道,“这个价格区间市场用户是极其看中性价比,通常会需要500-600km的续航能力,而这所产生的仅电池成本就可能占据售价的40%。因此,这个区间的市场很少有标杆性的纯电车型。当然,如果特斯拉通过进一步成本控制将价格下探到这个区间就另当别论。”

而如果要定价在20-30万元或者30万元之上,小米的车要对标的就是特斯拉、极氪、“蔚小理”等新能源车品牌。

然而,在这个最“卷”的赛道上,小米拿什么竞争?

 对此,在2022年全年业绩媒体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就“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有明显加剧,这对小米汽车开发的进度和定价目标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关于价格战的问题,一个是今天的进度,跟原来的预期是吻合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至于说市场的竞争情况,因为我们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但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品牌还是实力,小米面临的压力都不容小觑。 

品牌上,凭借“性价比”出身的小米,难走华为的“套路”。而论实力,不管是和理想比细分市场,和蔚来比服务,和极氪比性能,还是和小鹏比智能化,似乎都胜算不大?

对此,易观分析汽车出行行业中心分析师王珂直言,“在我看来,并没有看到小米汽车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一片红海,传统品牌、新势力都‘卷’在一起。如果要说小米有什么取胜的要素,自动驾驶可能是一项。但在这上面先行一步的百度和小鹏,也已经商业化一段时间,小米想要后发制人,依旧是个挑战。”

像王珂一样琢磨不透小米造车核心竞争力的投资者也许大有人在,毕竟自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造车以来,其股价已经从25.75港元/股跌至如今(3月24日)的12.44港元/股,市值跌超51%。

但是,比起还未发生的潜在竞争问题,小米造车更严肃的问题或许是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

2022年四个季度,小米当期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13.65亿元、-14.7亿元和31.4亿元,其中小米汽车相关费用分别为4.25亿元、6.11亿元、8.29亿元和12亿元。抛出这部分的影响,小米当期的净利润(净亏损)可以增加(缩窄)85%、45%、56%和38%。 

对此,科林表示,“没有实现量产前,造车方面的投入对公司整体的影响基本都是负向拖拽,扩厂造车本身又涉及到资本的折旧和费用的均摊。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小米汽车上市、形成一定规模前,小米的市值会持续承压。”

但可怕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米对造车的投入与同行还是有一定差距。将2022年小米汽车四个季度的研发费用等投入,与同期一梯队“蔚小理”的研发费用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小米的投入仍处于落后水平。或许这也从侧面说明,想做出更好的车,小米就要投更多的钱。

图片

数据来源/小米、蔚来、理想、小鹏财报 燃次元制图

而这样只出不入的情况要一直延续到明年小米汽车上市,这段时间小米要如何保证其整体盈利性?投资者又是否对小米造车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在手机业务不景气的当下,造车是会成就小米还是“拖垮”小米,还需静待分晓。

*文中科林为化名。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