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康威视分拆上市“第二弹”:机器人业务创业板IPO“海康系”渐成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awtmt.com/articles/368395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海康威视分拆上市“第二弹”:机器人业务创业板IPO“海康系”渐成

郑敏芳 发表于 2023年03月14日 01:33
摘要:跟投计划发力

海康威视的第二次分拆上市运作已然进入申报程序。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机器”)日前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IPO申请已获得受理。

海康机器主营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的业务。相比众多机器人企业尚处于亏损边缘,海康机器已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1亿元、15.25亿元和27.6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65亿元和4.82亿元。

海康机器2021年净利大增的助力之一来自政府补贴,当年其收到杭州滨江区企业研发补贴等金额高达1.62亿元,是上一年度的3.14倍。

不仅如此,海康机器的工业相机在核心芯片上仍然呈现了较高的对外依赖性。

在股权结构上,海康机器由海康威视(002415.SZ)及其内部创新跟投计划持股平台杭州阡陌青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青荷投资”)各持有60%、40%的股权。

这缘起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间接控制的海康威视为了激励核心员工而设置的创新机制。

这一激励下,海康威视积极开展各类创新业务并推动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运作。早在2021年,海康威视就已经成功分拆子公司萤石网络(688475.SH)登陆科创板,此次申报已是海康威视的第二次分拆。

海康机器此次IPO拟发行不超过2.40亿股、募集60亿元,投向“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软件平台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除了海康机器和萤石网络,海康威视旗下还有6家负责创新业务的子公司。若海康威视的孵化、分拆IPO模式得以打通并得到复制,则一个旗下坐拥多个上市子公司的“海康系”也将呼之欲出。

核心部件的“卡脖子”

海康机器的主要收入来自机器视觉。

所谓机器视觉,即代替人眼对被摄物品进行缺陷检测、测量等的工业相机,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等行业。

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机器视觉业务创收分别达17.21亿元、17.03亿元,占比分别为62.82%、61.14%。

海康机器的机器视觉产品线具体分为2D、3D和智能ID。相比2D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三维立体成像的3D技术具有不轻易受到外界障碍物影响等优势,例如目前包括苹果、OPPO智能手机所使用的人脸识别功能正是基于3D成像技术。

不过报告期内海康机器的机器视觉业务中超6成收入均来自2D产品。3D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例如海康机器2022年才成立3D产品线,并推出相关产品。

目前聚焦3D成像技术的企业也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例如2022年7月登陆科创板、主营3D成像视觉感知产品销售业务的奥比中光-UW(688322.SH)2022年前3季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2.05亿元。

海康机器在产品的图像传感器上,仍然对SONY等境外公司存在依赖。

公开信息显示,海康机器2021年推出的6.04亿像素 CMOS CoaXPress工业面阵相机,填补了单相机对8K大屏检测的市场空白,而该产品正是搭载了Sony 的IMX411芯片。

2021年、2022年前3季度,海康机器向第一大供应商SONY采购电子器件金额分别为1.98亿元、4.66亿元,占比分别为9.93%、21.72%。

如此背景下,海康机器如何保证核心电子部件的稳定供应,可能是必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海康机器旗下还拥有可实现搬运等功能的移动机器人。该项业务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创收9.19亿元、10.20亿元,占比分别为33.54%、36.93%;但毛利率却从2019年的49.45%下滑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34.63%,期间滑落14.82个百分点。

“移动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各系列产品的销售价格处于逐渐走低的状态。”海康机器解释对此称。

2019年,海康机器的移动机器人销售价格高达7.89万元/台,但2022年前3季度价格已跌至7.21万元,售价累计下跌达8.62%。

另一项与移动机器人有关的困扰是产销率,海康机器2021年在该业务上的产销率仅为64.92%,远低于同业可比公司汇川技术(300124.SZ)30.79个百分点。

作为海康机器母公司,海康威视子公司萤石网络产品线同样涵盖了移动机器人,但海康机器的移动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而萤石网络的移动机器人更多用于儿童陪护、扫地等消费级场景。

考虑到同业竞争问题,海康机器未来大概率也难以从事消费级移动机器人业务。

“海康系”悄然成型

作为海康机器的母公司,海康威视持有其60%的股份,而剩余的40%股份则由青荷投资持有。

青荷投资正是海康威视的“跟投计划”下,对创新业务进行跟投的持股平台。

所谓“跟投计划”是海康威视2015年发起的内部投资机制,该机制结合国资特点,通过鼓励员工投资持股等方式来解决团队激励、投资渠道拓展等问题。

作为内部孵化的新业务,海康威视从财务到业务给予了海康机器一系列“支持”。

2021年,海康威视与海康机器签订了不超过10亿元的财务资助合同,年利率为 3.85%。当年海康机器就向海康威视拆入了16.78亿元。不过为了满足独立运营的需求,海康机器已不再向海康威视借款。

在业务方面,2020年8月以前尚未组建生产线的海康机器主要向海康威视子公司采购由其代工的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等产成品。2020年海康机器对后者的采购金额曾一度达到10.08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高达66.34%。

在“跟投计划”的扶持下,这已不是海康威视首次进行分拆上市运作。

早在2021年,海康威视分拆旗下主营智能家居业务的萤石网络成功至科创板上市。

与海康机器颇为相似,萤石网络上市前的股权结构同样由海康威视、青荷投资分别持有60%、40%的股权。

随着萤石网络、海康机器的“单飞”,海康威视下一步是否会继续分拆旗下的创新业务主体上市备受关注,毕竟跟投计划设立之初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优先支持创新业务的上市。

“如创新业务子公司发展壮大,并符合独立上市的条件的,优先考虑及支持其上市。”海康威视表示。

除了萤石网络、海康机器外,同样由海康威视、青荷投资共同持股的主体还有芜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海康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等不少于6家公司。

一旦海康机器上市成功,则海康威视旗下将坐拥三家上市公司,而上述孵化公司的资本化运作也将逐一推进,一个横跨多家上市公司、多种业务的“海康系”也将在A股市场出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