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想持续精进的产品人,要避免做“重复的体力劳动者”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7716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想持续精进的产品人,要避免做“重复的体力劳动者”

2023-03-04
0 评论 356 浏览 6 收藏 17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不仅仅是产品人,很多行业、岗位都存在着大量重复性劳动,而从近年的大环境来看,互联网从业者日趋饱和,很难向更高的职位爬升。如何减少重复劳动,腾出精力自我提升呢?本文作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9Di1KO6EU9FiNp2hRIiT.png

其实不仅仅是产品人,很多行业、岗位都存在着大量重复性劳动。

以产品为例,很多人会调侃自己是个“画图仔”,接触不到用户,理解不了业务,领导让干啥干啥,画了几年原型图,自身的产品思维和能力却没有很显著的提升。

同理,很多UI设计也有类似的困惑,要么是无法接触到更高级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机会,要么是缺少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只能是产品经理说怎样画,或者领导提出哪里不好看,自己仅能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优化,却无法精进于功能体验、交互体验、用户情感等方面。

从近些年的大环境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从业者日趋饱和,很多入行两三年的同学可能仍然在做初入职场的工作。

因为平台/公司缺少发展,导致自己也缺少更进一步的机会。上面的“脑袋”那么多,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上位?不上位,怎样减少这些重复劳动?不减少重复劳动,怎样有精力自我提升呢?

基于上述的三连问,今天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

01 每个人对于重复劳动的定义不同

在展开具体分析时,我们先区分“重复劳动”的定义,对于不同的岗位职级和工作环境,重复劳动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我认为,无论是哪个职级,对于自身能力提升没有帮助的、自己已经轻车熟路的工作,都可以归为重复劳动。

比如我会把一些为客户写产品迭代规划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因为对于这些客户要迭代的内容,几乎没有新鲜的场景,都是在其他客户那里已落地的,或者产品迭代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前两年我经常写这类材料,现在不想写了。

比如我会把申请著作权和GUI专利的工作分给其他同事,因为于我而言也没什么成长空间了,但这些内容对于没经历过的人,还是值得体验。

我会愿意分析一些新的竞品,愿意和垂直领域的客户探讨新的业务场景,希望能申请新的发明专利。总之,希望自己做一些之前没做过的、或者还做不好的事。

所以,我们可以先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现有的工作内容中,哪些可以归类为“重复劳动”?

02 很多问题,更多都是在“自我设限”

从心态上讲,如果要减少这些重复劳动,我们既需要区分,又需要提高意识。这个意识包含了解决的决心,以及对自我成长与规划的更高要求。

行业内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件事很难,要么不敢、要么觉得没必要、要么觉得没效果。当我们怀着这类心态去改变这个情况时,大概率不会有赢的体验。

而且我认为,这些想法大多都是“自我设限”,从源头层面开始怀疑,后续的执行肯定会大相径庭。

所以,减少自我设限,结合当下的环境和条件,试着寻找一些办法减低重复工作耗费的时间,让自己逐渐良性成长起来,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

03 想办法把重复劳动甩出去

从个人角度来看,有些无法避免的重复劳动,如果可以拒绝、或者可以想办法让别人做,还是要甩出去。

虽然这种行为从团队角度或者他人角度有些“自私”,不过,我们的核心目标还是个人成长呀。

职场上会存在一些“老好人”,但正是这种人设或行为准则让自己陷入重复劳动,长期无法提升。所以,为了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少做老好人,多挑新工作、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要把所有重复劳动都甩出去,毕竟那样的恶人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自己内心也会过意不去。有时需要我们顶住的时候,也可以适时的做一些。况且,偶尔换一些工作内容,权当调节。

我们要适度、适当,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来执行。在此更多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提升我们的意识:

有些重复劳动不一定要自己做!

如果甩不出去,我们还可以采取优化方式来提升效率。

04 归纳流程化方式,让自己的“重复劳动”更高效

1. 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合适的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大到引入一个新工具,小到换一个更智能的输入法;大到学一些高效率的语言或方法,小到换一个舒服的键盘鼠标。这些都是通过工具为自己的效率赋能。

点滴珍贵、重在积累,即便每天省出半小时,长此以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很明显的。

2. 也可以归纳模板、归纳自己的“知识库”

其实很多工作的产物,后续都能用到,但我们总是在事情发生时很难想到“借力”。借力不仅是借他人之力、团队之力,还可以借自己之力,经验之力。

  • 比如整理出自己的原型设计组件库,区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行业;
  • 比如整理出自己的通用文档模板和通用内容;
  • 比如在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进行快速自我复盘,寻找事情之间的共性和关联,都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习惯和方法

3. 还可以通过规范团队之间的工作模式来降低无效的对接

比如梳理需求生命周期的管理规范,设置准入准出条件,制定需求评审、需求产出的标准,加强前期业务分析的投入,通过结构图、流程图等便于协同讨论的表现形式提升多角色沟通的效率。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法。

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块砖,如果自己都这样想,那么思维角度会变、行为会变、气场会变、习惯会变,最后积重难返。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要小看每一件提效的技巧,也不要小看时间的力量。这样坚持做两个月,相信一定能有效果。可惜很多人难以坚持甚至一个月。

当我们无法短期见效时,便会怀疑方法的有效性,而恰恰会止步于黎明前的黑夜。

上述四点,分别从个人对于重复劳动内容的区分、意识、推脱、提效四个方面来说明,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同时探讨节省出来的时间如何安排,以便让自己持续精进。

05 主动找领导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些事,不能只自己“闷头做”,需要和上级沟通,并且借助上级的支持和力量推进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大多数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很乐于下属具备持续精进的想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

领导的支持,会更助于我们对新流程的推动,从协同和流转上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消耗。我们还可以向领导请教,他当初是如何提升的,如果遇到愿意和你分享的领导,那真的是赚了。

无论领导怎样反馈,前提是自己要主动,主动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成长态度,并且在沟通之后,能够付诸行动,让领导看到你的改变,从而更愿意支持你。

当然,也存在一些小领导,格局不高,害怕下属超越自己,或者没有培养人才的意识,或者自己犯懒,本就想把这些重复劳动工作甩给你。对于这些情况,建议还是早遛为上。

06 有些你认为的重复劳动,并非没有价值

我们在分析自身重复劳动时,要避免陷入“局部思维”和“受害者思维”。

有些看似重复、低级的劳动,也许蕴含着值得深思和学习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自己的认知盲区。

比如有些同行会觉得帮领导做PPT非常没意思,无非是领导说怎么改,自己做美化和补充。但却没有用心体会领导的PPT结构、表达思路、思维格局,当自己不去主动领悟,主动抓住这些绝好机会提升个人思维时,那只会把它定义为重复劳动。

比如产品经理被借调到其他不熟悉的团队帮忙,可能分配给你的也是基础的文档和原型。但却没有主动学习、思考这个条线的业务知识,用户场景,平台价值,只是秉持干活的心态做一个执行者,那这种短期借调,也只能被定义为重复劳动。

这些工作,不是没有价值,只是没有被你发掘罢了。

07 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尝试新的挑战

既然我们减少了重复体力劳动,那么节省出来的时间应该如何继续精进呢?

我的建议是“踮脚尖”:

  • 踮起脚尖,去够一些自己稍作努力能够达到的任务
  • 踮起脚尖,去看那些自己平时陷入困局的事情
  • 踮起脚尖,让更多的人看到你

尽量不要拔苗助长,最好先选择稍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自己提升。

如果背负与自身实力差距较大的任务,不仅压力大、推进困难,也容易让自己陷入另一种负面困局。当然,如果一些承压能力较强,或者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同学,这种高压工作还是能够促使快速跃迁。

所以选择哪些新的挑战,自己可以模拟推演一下。

大多数运转正常的团队,经常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看似团队人员不少,但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并不多。所以当自己有精力、有意识去挑战时,领导也愿意给你分配一些进阶任务。而当我们把这一关的任务解决时,就又可以正向循环,准备下一关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难得的时间进行自我复盘,以更冷静、更全面的意识和角度来总结自己的工作。

很多同行忙忙碌碌很多年,可能力总是无法进一步提升,我想这恰恰是缺少了准确的复盘与思考时间,把自己扔到“事务”的海洋里,只想着不停的游,却没有停下来想想方向在哪,自己在哪。

当能够在自己的经历中学到新的知识,那持续精进的“加速度”一定会更快。

最后,做事的同时也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并通过“吸引力法则”收获更有价值、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吸引有同样意识的朋友或同事,逐渐让自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我们能够提升到下一个台阶时,也许会发现自己曾经的目标,只是别人的基本功罢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领着这么点工资,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工作?对此,我只想说,影响工资的因素有很多,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是谁也拿不走的。

08 我们能够利用的时间,其实有很多

除了工作中的精进,产品人还可以利用很多业余时间来“偷偷提升”。

比如我在上个月的学习笔记一文中提到产品经理的四种学习方法,都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

从时间管理上,还可以多多利用一些固定的时间,形成输入和思考的习惯,尤其是上下班通勤+周末的时间。我的每日读书社群中,很多同学都在反馈说,自从开始每日阅读打卡,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通过阅读和分享带来的收获越来越多。

因此,意识上的提升,是一切行为,尤其是长期主义行为的源头,只有自己真的想做,真的开始做,我们会发现每天会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无论是碎片化时间,还是专注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状态,也是一位产品人的精进过程。

09 最后的总结

原本只是想简单总结,没想到越写越多,本文的观点汇集起来,重点是以下几条:

  • 自己不自知现有的工作无法让自己再度成长
  • 自己不敢去尝试新的挑战,不想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 最后是说一句鸡汤: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具体的方法不再赘述和建议,相信当我们开始真正行动时,会有很多可行性方案涌现出来。毕竟,我们是产品经理,是解决问题的人,是“改变世界”的人(手动狗头)。

这碗鸡汤,在下先干为敬!

专栏作家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