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抛弃钻石,抢购黄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301-37387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抛弃钻石,抢购黄金

相比于黄金的火热,钻石则显得有些冷清。

疫情后的第一个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假期”。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我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8.2%,呈现出快速回暖势头。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统计,2023年春节月黄金的出库量大幅度增长,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高,比近10年春节月黄金出库量的平均值高出12%。

相比于黄金的火热,钻石则显得有些冷清。

国际钻石交易所(IDEX)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以来,钻石价格从高点一路下跌,2022年11月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2023年春节月更是同比降幅近15%。

图片

天然钻石领域巨头戴比尔斯近期公布了一些数据:2023年第一次看货会销售额4.5亿美元,同比下降32%;2022全年毛坯钻销量3340万克拉,比2021年下降8%。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综合统计来看,2021年以前,钻石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位居珠宝行业第二名,并和黄金、翡翠一起成为“珠宝三巨头”。

可如今的珠宝市场里,黄金依然备受欢迎,钻石却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明明是这个行业里的“年轻人”,却开始未老先衰。

钻石向左 黄金向右

时代的尘埃会落到具体企业身上。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经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爱情婚礼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更多崇尚欧式婚礼。作为西方最重要爱情信物之一的钻石,也开始步入中国人的视野。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从无到有地打开了中国钻石市场的大门。自此钻石也成为中国人婚娶的必备要物。

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国人钻戒热情的促动下,钻石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平均以每年15%左右增长,一枚钻戒动辄以万起步。

中宝协数据统计,从2015年—2021年,绝大部分年份里钻石珠宝首饰的零售额都在上涨,虽然2020年的疫情导致同比下滑了6.1%,但2021年又大幅上涨25.1%,突破1000亿元。

图片

但是在2022年,“钻石热”开始发生逆转。

2022 年1-6 月上海钻交所钻石交易总额同比下降46.2%至20.6 亿美元,其中成品钻进口额同比下降35.9%至10.1 亿美元。

时代的尘埃落到了具体企业身上,就显现得更加具象。

国内钻戒知名品牌I DO在2022年上半年,关闭近百家店铺,裁员近三分之一,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钱款的消息频频曝出。2023年1月4日,I DO最终被申请破产审查,引发一片哗然。截至目前,其上市公司主体恒信玺利股价仅为0.66元/股,总市值较2018年高位时已经缩水超95%。

I DO 的倒闭,虽然有个体经营上的失策,却也逃离不开大环境的变化。2022年,不论是珠宝行业的老牌劲旅还是新贵势力,钻石珠宝相关业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凭借“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走红而在2021年上市的DR,在2022年遭遇业绩“滑铁卢”。所属上市公司迪阿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3亿元,同比下滑10.79%;实现净利润7.73亿元,同比下滑22%。股价最深下跌幅度超过了75%。

图片

而传统珠宝商的钻石业务同样明显下滑。周大生半年报显示,在作为品牌营收主要来源的加盟业务中,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周大福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1.1%;香港钻石批发商景福集团半年报显示,钻石批发收入同比下降49.2%至70.1万港元。

但传统珠宝商的优点在于,从钻石板块亏掉的业绩,可以从黄金板块金条上补回来。周大生2022上半年的黄金产品销售收入就同比暴涨了693.44%,周大福黄金首饰及产品的营业额则增长12.7%,景福集团的金条收入同比增长88.3%至3864万港元从而带动了整体业绩有4%的增长。

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近三年国内黄金消费量分别为820吨、1120吨、1001吨。按今年春节月市场火爆态势发展,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国内黄金消费量有望突破1100吨,再达历史高点。

一时间,黄金和钻石境况异位。两者遭遇了什么,导致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呢?

爱情开始变得理性

整个钻石市场正常运行的逻辑濒临崩溃。

大约是国人的爱情开始变得理性了。

首先,众所周知,钻石的消费场景仍然较为单一,绝大部分是存在于爱情和婚礼之中,占总体消费量的约60%。

这就意味着,钻石吃的就是“人口红利”:只有人口不断增加,结婚的人不断增多,钻石的增量市场才会源源不断。但如今人口数量和结婚率两个数据在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也是近40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2月27日澎湃新闻报道,近段时间陆续有11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末人口出生率数据,无一上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只有5.22%的超低结婚率,创下42年以来的新低。

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和结婚率的降低,中国的钻石市场天花板已经不是“出现”那么简单,而是开始压下来。

黄金的消费场景则要宽阔很多。根据中国黄金报和世界黄金协会统计的不同消费场景对珠宝零售商收入贡献的数据显示,婚庆需求黄金仅占总消费量的不到20%,赠礼和自戴才是黄金饰品的主要用途。

图片

其次,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天然钻石受到业内竞品的威胁严重。

随着技术的发展,培育钻石的品质有了大幅提升,甚至比天然钻石杂质更少、纯度更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曾培育了一颗2克拉的人造钻石,并“以假乱真”被专家估值为20万美元。

据贝恩咨询《2020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培育钻石成品零售价格已下降至约为天然钻石成品的35%。品质相同,价格却天差地别,整个钻石市场正常运行的逻辑濒临崩溃。

目前,中国黄金、周大福、豫园股份、潮宏基已经先后宣布入局培育钻石,国际巨头潘多拉甚至高调宣布“弃用天然钻石”。

但是目前能撼动黄金地位的竞品还没有出现。

图片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第三个原因,就是钻石的保值增值功效并不理想。

千百年来,黄金以其稀缺的存在、保值特性强,大众认可度高的特点,一直作为硬通货存在。而相比起来,钻石虽然在一手买卖时具有高价值特性,但这其中更多是附加了人的情感因素导致的物品升值,而并非出于钻石的稀缺品质。

当情感价值缺失后,钻石在二手交易中,价格会迅速缩水。在新闻报道中,钻石价格缩水九成以上的案例比比皆是。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下,一向务实的中国人的爱情观也开始理性起来。舍弃钻石而钟爱黄金,也就不难理解了。

藏富黄金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追求那一抹金色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当然,仅凭爱情不能支撑黄金的火爆,在疫情刚刚过去、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当下,黄金的投资属性,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财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上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日子富足,手头宽裕,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财观念。如何将闲钱理财增值,是这个人群日常琢磨的头等大事之一。

图片

以往,理财的渠道无非房市、股市和金融产品。但2022年开始,各种投资渠道逐渐“黑洞化”。房市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202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5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颓势不减。

从股市来看,2022年全球股市全面下跌,进入2023年以来仍无明显好转迹象。

理财方面,2022年银行理财两次出现“破净”潮,大面积的收益受损,让更多的资金只能望而却步,持币观望。

我们在2月16日《超额储蓄,谁的肥肉》一文中就曾经指出,投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导致了有能力投资的中产阶级把资金放进更加安全的储蓄中去,造成超额储蓄持续产生。而超额储蓄需要理财出口。

其实,在通货膨胀或金融危机时期,为了避免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出于对黄金稀缺价值的认可,黄金投资也一直是民间许多人最容易认知和接受的重要财富保值渠道。甚至会有人试图利用金价波动赚取差价。

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量3.9万吨,同比增长11.3%,成交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6.0%。

不仅是中产阶级,黄金也成了国家战略层面的保值工具。在俄乌冲突,地缘政治横行的当今世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风险性日益突出。如何平衡风险,避免过于依赖货币而造成体系性风险,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的战略层级命题。

而黄金作为没有任何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全球通用货币,不与任何国家的经济挂钩,能抵御世界金融市场的混乱,则成为各个国家央行分散储备资产的重要工具。

据统计,2022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较上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购金417吨,下半年的购金总量也超过800吨。

2022年,中国于11月和12月连续两次宣布购入黄金,购入量总计62吨。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黄金储备为2011吨,占其全部外汇储备的3.6%。

通货膨胀下的土耳其(148吨)、印度(33吨)、卡塔尔(35吨)和乌兹别克斯坦(34吨)等国,都大量购买了黄金。

在一团迷雾般的未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追求那一抹金色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蓦然回首,原来那些曾经被嘲笑的中国抢金大妈们,才是早已看穿一切的人。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