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日韩汽车中国抛锚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0-20230222-37374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日韩汽车中国抛锚

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表现,高管们甚至有些心态失衡。

韩国车在全球市场的火爆,与在中国市场的惨淡形成巨大反差。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历年数据分析,韩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从2016年114万辆的巅峰跌至2021年的38.5万辆。2022年,韩系乘用车销量继续呈两位数下降。

与韩系汽车同病相怜的当然还有日系车。

丰田、本田、日产三大品牌截至2月7日均已公布2023年1月份在中国的销售数据。丰田汽车月销量11.38万辆,同比下降23.5%;本田汽车月销量6.42万辆,同比下降56.2%;日产汽车月销售4.75万辆,同比下降64.4%。

像日韩娱乐曾经在中国掀起过流行文化的浪潮一样,日系韩系汽车也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红极一时的辉煌。但一段时间以来,日韩汽车已经成了市场中被消费者抛弃的对象。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表现,高管们甚至有些心态失衡。

图片

起亚首席运营官COO杨洪海微博截图

此前不久,起亚首席运营官COO杨洪海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文怒斥比亚迪雇佣水军,抹黑起亚汽车。一时间吃瓜群众无数。许多人纷纷猜测杨洪海发飙的真实意图,是为了给新起亚K3 的上市增加曝光,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事件。

理由也很简单,毕竟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

日韩车企当年勇

时过境迁。

日系车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颇深。

早在建国初60年代,日本轿车就进入了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日系车企陆陆续续蜂拥而至。

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成立,旗下雅阁、奥德赛、飞度等多款热销车型。2022年广汽本田已累计完成900万辆产销目标,2023年势必突破千万大关。

2001年7月成立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卡罗拉、凯美瑞、汉兰达、RVA4等款款市场销量火爆。2022年累计年销售超百万大关,产销同步超过千万辆。

2004年2月日产汽车在北京注册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天籁、轩逸、逍客等畅销车型。2022年日产汽车在中国连续8年突破百万辆销量。

20多年的时间里,日系汽车的产销量长期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各类车型长期霸占销售排行榜前茅。2020年,日系车23.1%的市占率达到巅峰。2021年,日系车20.6%的市占率已经和德系车平起平坐,并列第一。

图片

韩系车虽然进入中国较晚,但也同样能打。 

2002年10月18日,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与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现代,韩国起亚紧跟其后合资组建东风悦达起亚。自此韩系车一路高歌,快速渗透中国中低端汽车市场。

2013年北京现代通过10年多时间实现“双百万”辆产销业绩,位列国内前三,2015年韩系车累计产销突破700万辆,接着2016年韩系车以北京现代114万辆和东风悦达起亚65万辆的年销售量创造销售历年新高。

当时的韩系车企豪言壮志,冲锋千万大关。

当年日系车和韩系车为何有如此辉煌业绩?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性价比高,省油,产品力还不错。精准的抓住了国内庞大客户群体的需求,牢牢占据了中端汽车的市场份额

反观那些年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基本上都处在发展的“荒蛮阶段”,车辆产品力不足,设计感几乎为零,依靠低价取胜,只能在各种外资合资车企无法渗透、无意渗透的市场中生存。

但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看到的,已经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光景。

为何不复当年勇

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实质上颠覆了汽车板块的传统逻辑。

整体上看,日韩汽车在中国的衰败是必然的,其原因构成复杂。

第一,对中国市场的不重视。

这个在韩国汽车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在对待中国市场这方面,韩国人确实有些轻视。以产品为例,在多数跨国车企都会有意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偏好,相适应地打造特别的长轴距版车型,或进行其他各种本土化研发。

但韩系车企多是直接导入全球车型,很少做有针对性的改进。

图片

日系车企虽然表面看起来重视中国市场,但却一直靠减料来不断迎合所谓的“性价比”。这就导致了日系车长期让人感到安全性能低,内饰粗糙,有偷工减料之嫌。

这样的做派,在中国汽车市场起步阶段能收获红利,但当中国消费者的水平逐渐提升之际,就只能自己吞下自己种的苦果。

第二,由于地缘政治问题,使中国消费者与日韩车企心生隔阂。

2017年的萨德事件是中韩两国关系的重要事件,美国萨德中远程洲际导弹防御雷达系统入韩,而韩国不顾中国反对强行进行部署,引起中韩关系紧张。

韩系车在中国的销售直接受到此事件牵连,在中国市场出现销量断崖式跌落。2017年3月,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异常难看:现代汽车同比下降44.3%,起亚汽车暴跌68.8%。

图片

日系汽车在华销售业绩,同样会受两国间复杂历史问题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日本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采取各种不合时宜的举措,也让其产品的国民好感度逐渐下降。

汽车作为家庭消费中仅次于房产的最高价格的商品,消费者在选购时会受到非常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品牌国属和政治关系问题。日韩汽车在华的遭遇,也佐证了这样的事实。

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汽车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些都是日韩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急剧下降的客观因素。当然其中最核心、最致命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推进。

中国汽车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最大的掣肘因素。但中国有“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制造业能力作为根基,不可能在汽车这个最重要的制造业中长期缺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有用新能源汽车绕过燃油车技术路线的想法。在全球共同实现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大环境下,更加坚定了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相当于是通过变革技术路线的方式,实现在汽车行业里的弯道超车。

图片

以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宁德时代等一大批企业在政策的指引下、在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的支持下快速成长。相比之下,传统汽车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技术停滞,长期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使用体验。

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实质上颠覆了汽车板块的传统逻辑。汽车的核心技术再也不是发动机、油箱系统,而是芯片、电池板、续航能力、电子系统。

针对日韩系主打的低配省油中端车型,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已经实现了中、低端的丰富配置,已经完全具备了对日韩系,甚至是其他德系、法系车型的替代能力。

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20中,有14款中国车型上榜。其中比亚迪的六款车型,几乎都在10万-30万价格区间。广汽Aion两款车型也是主打10万-20万的中档车型。

图片

同等配置水平的车辆,国产价格更加实惠。并且,国产车已经开始不断进军高端车型甚至是豪华车型,和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品牌比肩,更加进一步拉升国产车的整体品牌层次。

在国内这波汽车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浪潮中,日韩车企后知后觉,逐渐失去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产品占有率急剧下滑是必然的趋势。

仍然值得借鉴

国际化方面日韩车企仍是老师。

虽然在中国败走麦城,但是日韩汽车东边不亮西边亮。

对于有网友关于“起亚还没凉吗”的质疑,此前不久公开喊话比亚迪的杨洪海回怼:“挺好的,(起亚)去年赚了460亿人民币”。

根据起亚公布2022年全年度财报,其2022年度总营收达86.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56亿元),同比增长23.9%,净利润为5.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7.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球销量为2,903,619辆,相比2021年增长4.6%。虽然没有到460亿元的利润,不过这样的营收体量几乎比比亚迪(汽车部分)+长城汽车的总量还要高。

再看另外一个韩系巨头现代汽车的表现。2022年度其总营收达到14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29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为7.9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8.4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全球销量达到了3,944,579辆,相比2021年增长1.4%。

日系汽车同样如此。

数据显示,第三财季本田汽车营收4.438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营业利润为2804亿日元,同比增长22%;日产汽车第三财季的营收达2.8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达506亿日元,同比大增54.7%;丰田汽车第三财季总营业收入为9.7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7279.42亿日元,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为9566.52亿日元,同比增长22%。

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日韩系的全球销量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全球化是韩国车企的主攻方向

其中原因,仍在于其强大的国际化底蕴。

新能源的崛起和替代是中国汽车业的大势所趋,但还不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全部内容。日韩汽车企业数十年间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仍然是国内车企所比不了的优势。

可以说,在国际化方面,日韩汽车仍是老师,中国车企还仍是一个学生的角色。而且日韩汽车本身也在“补课”。

现代一款新能源汽车“IONIQ5”,国内消费者大多不甚了解,然而在全球瞩目的2022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上,这款车的广告营销活动非常成功,并成为外媒评选的2022年度最佳电动汽车。

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20中,现代汽车IONIQ5和起亚EV6入榜。

去年韩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55.4万辆,出口额为161亿美元,双双创历史新高。韩系汽车虽然放弃了中国,却也正在抢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日本其实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选择将研发重心放在了氢能源上。根据其政府计划,氢能源汽车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80万辆。日系丰田针对政府计划提出生产目标,2030年完成100万辆氢能源汽车。其他日系车企已陆续投入研发生产中。预计2030年日本氢能源汽车年产量实现200万辆。

日本一度将氢能视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但在氢能源落地实施过程中,日本方面发现制氢、储存运输、氢燃料基础建设等多个环节,技术难度、效率低下、资金投入大等问题,都是阻碍氢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难题。

因此在2021年日产和本田相继暂停氢能源汽车转向电动汽车,2022年6月丰田汽车也正式宣布彻底停止氢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全部精力投入电动汽车研发中。

日韩汽车能否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赛道迎头赶上,甚至是后来者居上,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极。国产汽车拿下的,正是曾经日韩企业所盘踞的市场。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