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newsinfo/4973867.html?templateId=9223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40468016.jpg

作者:程兆谦  蒋杨阳  张欣静  李锦婷

力夺2020年中超冠军的江苏苏宁队,捧杯后仅过了100天竟然直接解散了!这不仅是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在世界足球史上恐怕也绝无仅有。

这一戏剧性事件的背后是大股东苏宁陷入危境,足球俱乐部解散只是其遭遇的一连串危机事件的一环,其他还有旗下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021年亏损超400亿元,控制权易手,戴帽ST,负债14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80%,6年前收购的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2年前收购的家乐福中国的股权也可能被出售,等等。

不得不说,苏宁走到今天的局面令人震惊。这十几年来,苏宁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本文将系统剖析苏宁的战略转型过程,借此理解“战略转型”这一高难度动作,从中获得规律性认知。

本文的研究发现,苏宁10年转型的失败原因是两个方面:在外有时代力量的挤压,苏宁被迫“升维”反击,而对方则是“降维”打击,“飞轮效应”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在内则是转型的策略、节奏出现重大偏差,数百亿转型投入打了水漂,组织变革也未能跟上给予有力的支撑和补充。

根据对苏宁案例的剖析,我们对转型企业提出了深入研究趋势的根本差异,以及关注转型效率、尝试精益转型、基于竞争优势展开转型动作、构建建设性冲突型组织结构、强化组织活力等建议。

18897161.gif

苏宁的两次战略转型

苏宁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业务造成冲击,张近东决定砍掉占据50%收入的空调批发业务,转型为家电综合零售连锁。

这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转型,到2002年苏宁已经实现全国布局,2008年超过国美,成为家电连锁零售第一。

2011年,苏宁电器的营收和利润分别是938亿元和48亿元,国美分别是598亿元和18亿元,差距已然非常明显。

然而,没人能想到巅峰背后即是转折,紧随其后的竟然是苏宁不得不开启第二次转型。

苏宁的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10年,是为了应对京东所代表的电商的冲击。主要包含三条路径:

第一条,也是它的主线,是主营的零售业务向“线上+线下”转型。对标京东商城的苏宁易购网站于2010年1月正式上线,这可以看作其转型的重要一步。

2012年初,张近东提出苏宁要做“沃尔玛+亚马逊”的战略目标,品类上要从“家电”走向“全品类”。

2013年,苏宁创造出“云商”一词,用以描述苏宁眼中未来零售的主要形态——“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依然保持线上线下全渠道、全品类、平台型企业的转型方向。

2018年,苏宁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放大,确立了以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宣布要“3年实现15000家店、2000多万平方米商业实体落地、店面总数近2万家”。

第二条线是大规模的投资与并购,其中一部分与公司的战略主题直接相关,属于战略性投资与并购。

40468017.jpg

目的之一是为了扩大用户覆盖,获得入口和用户流量,比如以6600万美元收购网络视频网站PPTV;二是丰富产品品类及其相关的供应链,收购红孩子是典型案例。对天天快递的收购是为了补足苏宁在小件快递上的物流短板。

此外,苏宁还做了很多财务投资甚至风险性投资,比如万达商业、今日头条、中国联通、万达体育等。

第三条线是在资本层面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主要目的是为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持条件。

最典型的莫过于2015年8月10日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主要内容包括:阿里巴巴投入约283亿元,获得苏宁云商19.9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云商则以不多于人民币140亿元认购阿里巴巴新股,约占扩大后总股本1.1%。双方还将围绕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资源、物流网络、信息技术等展开合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总的来看,苏宁转型朝着“线上+线下”方向转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它在家电零售市场中的地位,也是今天其市场价值的核心支撑,是其后续重组的主要着力点,但在内里它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外强中干”、缺乏赢利能力和造血能力的企业,完全通过资本运作来维系其生命,一次次地注入能量,但情况越来越差,直到流动性危机的最终来临。

因此,苏宁转型总体上是失败的,而且是代价高达600亿元(亏损)的巨大失败。

18897163.gif

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1. 战略节奏之错:在没有找到成功模式之前,就大规模地投资与扩张。

大概没人会质疑苏宁选择的“线上+线下”方向是错的,但是苏宁依然失败了。本文认为这首先与它推行战略的方式有关,更确切地说,是战略节奏错了。

苏宁转型本质上就是一次创业,其历史上的二次创业。创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面对复杂与不确定性,产品、市场、客户、竞争对手、商业模式等均可能造成麻烦,且互联互动。正因此,创业失败率从来都很高,动辄50%以上。

近十多年,人们推崇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方法来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精益的核心在于减少供需之间的信息差、时间差、能力差,让供需之间在数量、质量及各种性能指标上形成一致。就精益创业来说,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就是缩小这三个差。

方法是推出MVP(最小可用产品)、用户交互、快速迭代,其精髓是快速尝试、快速学习、关闭差距、形成闭环,从而找到真正能够“跑通”的MVP,之后才是大规模复制。

在没有“跑通”的情况下,就贸然大规模复制,只会收获失败,而这正是苏宁走的路。

40468018.jpg

2. 组织刚性之错:没能实现与“线下+线上”战略相适应的组织变革,未能充分激活中基层员工,调动自下而上的力量。

任何战略转型都需要组织与其匹配,才能让战略真正落地。战略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那就是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的“战略决定结构”,完整的理解是“战略决定组织,组织支撑战略”。

对于苏宁所追求的“线上+线下”战略来说,也必然要求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苏宁当然也做了,比如多次调整组织结构,划小组织单元等,但是做得足够吗?

在张近东的公开发言中,谈得最多的都是战略和业务,提到“组织变革”“文化转型”这样的字眼要少得多。组织变革滞后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会让组织与战略脱节,无法为后者提供足够支撑。

3. 生态虚妄之错:战略布局投入大、产出小,“化学反应”、协同效应并未发生。

苏宁的“线下+线上”战略布局隐含了对生态价值的推崇。从2012年起,苏宁即开始横向布局,2018年更是确立了八大产业,所冀望的无非是这些业务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然而,结果如何呢?并无任何数据来支持这种看起来似乎存在的“1+1>2”的协同效应。本文第一作者作为资深足球迷,恰好经常登录PPTV观看各种足球赛事,并且知晓苏宁与PPTV的关系,但从未因此会从此跳转到苏宁易购的网站去购物。

产生所谓“生态化反”(也可以理解为复杂、叠加版本的协同效应)的前提条件是相关业务要足够强大,且有很好的匹配性,不满足这些条件,一切所谓的生态价值,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一种虚妄。

4. 时代的力量:线下双雄同遭劫难,命矣?!

苏宁拼命折腾,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国美因为黄光裕“不在场”,并没有特别折腾,动作比较小,更多是维持。可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国美的情况也在明显恶化。

尽管黄光裕在2021年2月复出,并喊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但一年多过去了,不仅未见明显提升,反倒因为转型无效,不仅员工工资拖欠,公司的负债率、流动性也明显恶化。

如果拉长时间把国美和苏宁的营收和利润放在一起看,虽然有差距,但是大的趋势是一样的,那就是一路向下。从利润看,苏宁从2014年亏损,连亏8年,合计亏损超600亿元;国美从2016年亏损,连亏6年,合计亏损超过200亿元。

40468019.jpg
40468020.jpg

对于极具能动性的企业家来说,谈命运似乎残酷了些。然而,发生在苏宁和国美身上的就是一场标准的“代际更替”,新一代模式崛起,旧一代模式故去。

18897165.gif

启示与探讨

苏宁觉醒其实是非常早的,几乎一有被挑战和颠覆的苗头,就成立了苏宁易购,并将上市公司更名为苏宁云商,动作不可谓不快,但是效果并不佳,对此我们一直感觉非常奇怪。

本文所做的分析基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与机理,为我们理解企业转型带来很多启示。

1. 企业转型不仅要关注方向,还要关注转型的方法和效率,而精益转型的模式值得一试。

以往我们主要关注转型的方向和效果,欣赏大刀阔斧的转型,似乎只要方向对,动作越大,越具合法性,投入越大,效果理应越好。

然而,苏宁案例告诉我们,转型的方法、效率也非常重要。转型本身非常耗费资源,不仅是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还有组织的士气、领导的权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关注转型的投入产出比,转型恐怕很难持久,转型成功概率会下降。

精益转型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转型效率。这里提出精益转型的概念,就是将精益思维应用到转型上,正如将它用到创业上而得到精益创业概念一样。

精益转型的最佳范例,莫过于中国自19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比如,先是将深圳、汕头等设立为经济特区,探索发展经济的新模式,积累经验后向全国其他地方推广,随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在全国到处开花。

与大刀阔斧的转型相比,精益转型比较依赖中基层员工的创造性。他们必须处于激活状态,努力去尝试新模式,快速尝试、快速学习、快速迭代,尽快地找到MVP(可理解为最小合适的产品,或者最小合适的模式)。

就苏宁来说,关键是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只有找到确实可行的模式后,再复制和放大,而不是盲目地扩大投入,至少这样可以为企业保留较长时间、较大空间的探索可能。

2. 无论转型的方向是什么,依然要遵从竞争优势原则。

转型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发展路径受阻,转而寻求其他机会。但是,有个问题常常被忽视——凭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当苏宁大规模展开并购时,就有评论认为收购的企业都有明显缺陷和不足,比如红孩子在此之前已经陷入内乱很久,营收停滞,竞争格局明显恶化,家乐福的颓势也非常明显。

从结果来看,很显然苏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成功的企业/企业家来说,更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家就是要冒险,拥抱不平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小概率变成大概率。

但其实,完整地理解企业家精神必须同时结合三个维度:冒险性、创新性、前瞻性。正是因为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存在,它们或者消解、或者缩小其中的不平衡,所以企业家的冒险才不是盲目的冒险。而创新性和前瞻性正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的成功离不开竞争优势,成熟企业的转型其实也离不开竞争优势。

很多人包括苏宁自己都相信自己拥有一些独特优势,如物流、线下门店等,但很遗憾,在转型过程中,在面对京东这样的新一代竞争对手的过程中,这些理论上的优势并没有证明自己,也就让苏宁基于此而采取的所有转型动作都缺乏坚实的基础。

所以,类似苏宁这样面临转型压力的企业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从顾客的视角看,从与竞争对手比较的角度看,我们到底强在哪里?

40468154.jpg

3. 建设性冲突类型的组织结构值得考虑。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苏宁最初将电商业务独立出来,招聘电商的真正高手来做,一边做、一边“反向”地与原来的业务融合,是否转型效果会比现在更好?我们认为,独立后成功的概率确实会大一些。

但是,从和京东之间进行竞争博弈、看谁的飞轮转得更快的角度看,起步确实晚了。面对后发劣势,除非像拼多多那样创造出新的模式、另辟蹊径,仅仅专注于原来提出的“全品类、全渠道”,赶超的机会并不大。

我们认为有一种可能的选择,那就是构建一种建设性冲突类型的组织结构,即将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区别开,然后传统业务从“线下”出发向“线下+线上”探索,另一个是从“线上”出发向“线上+线下”探索,就像爬山,一个从南坡爬,另一个从北坡爬。

在两者的交互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混乱有可能成为进步的阶梯。当然,这个过程虽然是实验式的、探索型的,但也必须总体可控。

更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一个快速学习的过程,一旦涌现出验证成功的新模式,再去复制、规模化。也有可能,很快发现其中一条路线是完全错误的,那就迅速将资源转向另一方。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实际上将外在压力“内在化”了,而且提高了组织的“自由度”,扩张了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选择权”,从而提升了企业生存概率。这在不确定性高、探索性强的情境下具有格外的重要性。

4. 转型过程中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转型都必然极其消耗资源和能量,其中又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在这当中,组织的活力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非常认同华为的一句话,“战略可以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战略越是模糊——至少最开始是这样,组织的活力就越重要。组织的活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力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也对阿里巴巴主导苏宁后的前景有一些判断与建议。简单地说,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且以电商著称,由其主导苏宁的发展肯定是好事,但它并不必然取得成功。

这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苏宁的转型方向和成功模式,既可发挥其优势,又能避开京东业已成型的巨大“飞轮效应”,还取决于它能否建立恰当的转型组织,能否通过文化变革激发组织活力,否则在现有的格局下,同样机会不大。

本文从分析苏宁转型案例,到将国美的发展与现状考虑进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苏宁转型是一个艰难的、残酷的甚至悲情的故事。

它再一次显示了推动时代进步的重大创新(如数字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所具有的颠覆性和破坏性。新一代企业崛起,老一代企业被挤到边缘或掀翻在地,成为过往时代的“殉葬品”。

当然,苏宁转型过程本身亦有很多值得反思和优化之处,而这些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包括在关注转型方向的同时要重视转型效率、当路径不明时应优先尝试精益转型模式、基于竞争优势来探索转型方向、可尝试构建建设性冲突型组织结构、将组织活力视为根本等。

它们并不是“灵丹妙药”,但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艰难情境下的生存机会。


作者简介:程兆谦,浙江工商大学管理案例中心主任。蒋杨阳、张欣静,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生。李锦婷,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生。

本内容有删节

原文《苏宁转型,错在哪里》

刊登在《商业评论》2023年1月号

19221242.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