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中国奇谭》里看见自己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123-37330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在《中国奇谭》里看见自己了

打工不易,几多烦忧。

最近B站热播的动画集《中国奇谭》,一上来讲的是一个你我有些熟悉的故事。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主角是《西游记》中的无名小猪妖,在浪浪山打工的“nobody”。小猪妖的身份低微到什么程度呢?他连大王都没见过。大王想吃唐僧肉,便给下属安排一系列任务,意欲设圈套拦截途径此地的唐僧师徒。

于是,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浓缩版的妖届职场。小猪妖先被安排造箭,发现在箭尾加羽毛射得更准,却被熊教头视为挑战权威而否决;之后他被残暴地用来当做刷锅的工具,浑身毛都秃了;再后来去砍柴,熊教头突然改方案,小猪妖和伙伴疲于奔命也无力完成,只能转向邪门歪道。

故事讲得直白,层层递进呈现了一个底层新人在职场中遇到的本不该遭遇的身心磨难。射箭,影射的是职场上“服从”高于“正确”;刷锅,是从精神折磨走到了肉体折磨;砍柴,讽刺的是一些领导做决策时拍脑门,无视完成任务的客观难度。

细节抓得也准,打工人的痛楚,具象地凝结在小妖怪被领导按在锅底反复碾压的骇人情节里。压得人透不过气的组织外还有一丝温情,小猪妖回家,妈妈叮嘱他多喝水,夸他能进大厂打工是家里人的骄傲,像极了我们和家人间的对话。

但它也有局限:如果这是给成年人看的动画,那么故事有些浅显流俗,少点余味,缺乏《爱、死亡和机器人》一类动画短片的深度和解读空间。

不过我想,八集的《中国奇谭》,之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第一集,而不是情感更饱满的《林林》或故事更奇诡的《鹅鹅鹅》,是因为林林总总的话题中,还是职场最能击中社畜那颗缺少宣泄出口的心。

打工不易,几多烦忧。2022年我喜欢的两部剧都从不同的切口描绘了当代人的职场困境。

美剧《人生切割术》是一个冷峻的超现实寓言。想要工作和生活平衡吗?剧中的科技公司卢蒙开发了一种记忆分离手术,可以让工作时的人格和生活中的人格截然分离,互不知晓。最可怕的是,所有选择接受这项手术的人都声称是自愿,他们因此永远无法逃离这座迷宫般的囚笼。“驯服一个囚犯最可靠的方法,是让他相信自己是自由的。”

韩剧《我的解放日志》则逼真地描绘了东亚国家职场倦怠的一个切面。在内向敏感的女主角眼里,所有的关系都是劳动,睁开眼睛后的所有时间都是劳动。她参与创办了一个叫“解放俱乐部”的社团,社团成员分享的相似困惑是,为何我们一直看表,一直被时间追赶,莫名有一种要过好一天的强迫症?有一些瞬间,我会代入自己,我只是没有金智媛漂亮。只不过越往后,剧情越落入俗套,它提了一个准确的问题,却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国内向来没什么像样的职场剧,最近在播的《去有风的地方》倒是赶了一波治愈系的风潮。女主角的闺蜜积劳成疾,年纪轻轻便离世,这促使她远离都市,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算间接和当代职场丧文化沾边。只是我不太信“诗与远方”能解决问题,所以兴致寥寥。

和上述职场恐怖故事中的主角相比,我已经无比幸运。在职业生涯中,我没遇到过刻意刁难、不通情理的上级,也没遭遇那种令我一蹶不振的麻烦,当然有过令我头痛的关系,但总体而言,我的心路如此简单,更关乎如何同自己交战以寻求也许不存在的“平衡”。

工作头几年,有时我会在竭尽全力做事和心灰意冷躺平两个极端状态里切换。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不得不追踪随时可能爆发的热点新闻;不得不熬夜录节目,最夸张时一周内连赴三个城市出差。如此忙碌当然有意义,甚至这种“不得不”的状态也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我渴望新鲜而丰富的体验,也不甘在同侪竞争中落后。但在仿佛按下加速键的生活中,倦怠也在滋生。有一天在地铁上,我抬头看到玻璃上浮现的自己的面容,那是一张毫无生气的脸。

我们是如此自由,以至于陷入不自由的境地。资本对人的奴役是哲学家常谈常新的命题。韩炳哲在那本薄薄的《倦怠社会》里提出,劳动社会已经进化为功绩社会和积极社会。福柯的“规训社会”由否定主导,它的否定性制造出疯人和罪犯。与之相反,“功绩社会”则生产抑郁症患者和厌世者。患者的症状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在必须成就自身的努力中筋疲力尽。当代哲学家热衷于造新词,有时毫无必要,但他们所描述的这种自我剥削确是我等数字劳工的典型病症。

如果说后来我从职场中学到了些什么,那就是我慢慢意识到,职场从来不是一次性的考试,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一蹴而就,是个漫长、充满变数、讲究策略的竞赛,连目的地都由自己划定。当用long term的眼光看待工作,我期望自己能发挥创造力,不尽是机械重复,总有新的成长。如此就至少该给自己留出必要的闲暇,因为“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工作和生活的绝对平衡是个甜蜜的谎言,其中分寸如何拿捏是更具体的难题。多少人真正有权力掌控自己工作的节奏?在裁员新闻满天飞的年头,探讨这些又多少显得不合时宜。如果再加上对赚钱的期许,我恐怕就要被骂“既要,又要”了。

年底和朋友聚会聊天,听到的故事里也不乏职场磨砺。就说公务员,世人皆将其视为避险求稳的行当,我的朋友Cindy却是难得的抱有“人民公仆”觉悟的理想主义者,渴望在基层工作中有所建树。但过去三年,她所在的区级部门业务受疫情冲击,懊恼于毫无作为,她一度郁郁寡欢。可她没就此沉沦,去年,在知会部门领导后,她一咬牙,决心重新参加市里的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出来,她离面试线只差0.1分。我正想该如何安慰她,下一秒,她却欢快地告诉我,她“只难过了五秒钟”。

不论结果,她已经暂时将自己从窒息的状态里“解放”了出来。她觉得自己像一条鲶鱼,搅活了那个组织的一潭死水。“不一定是考试,但总归会去做一些改变。”她又像《人生切割术》里的女主角,浑身充满抗争精神,我被她鲜活的勇气所感染,为她高兴。

《小妖怪的夏天》结尾,最初创作的方向里,孙悟空那一棒子挥下后,小猪妖就倒下了。但后来主创们开会研究,觉得结尾有一点残忍。于是,故事的最后,孙悟空又拉起小猪妖,还送了他三根保命毫毛。小猪妖看清了组织的阴谋,勇敢地做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死亡原是为这份清醒付出的代价。

只不过,他的故事里有英雄来拯救。在真实的职场里,我们唯有自救,不断爬坡,哪怕结果是发现一山更比一山高。(文/刘燕秋 来源/投中网)

网站编辑: 刘李浩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rticle_ercode.png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