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ivo 服务端监控体系建设实践 - vivo互联网技术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blogs.com/vivotech/p/170101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vivo 服务端监控体系建设实践

作者:vivo 互联网服务器团队- Chen Ningning

本文根据“2022 vivo开发者大会"现场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经过几年的平台建设,vivo监控平台产品矩阵日趋完善,在vivo终端庞大的用户群体下,承载业务运行的服务数量众多,监控服务体系是业务可用性保障的重要一环,监控产品全场景覆盖生产环境各个环节。从事前发现,事中告警、定位、恢复,事后复盘总结,监控服务平台都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包。从以前的水平拆分,按场景建设,到后来的垂直划分,整合统一,降低平台割裂感。同时从可观测性、AIOps、云原生等方向,监控平台也进行了建设实践。未来vivo监控平台将会向着全场景、一站式、全链路、智能化方向不断探索前行。

监控服务平台是自研的、覆盖全场景的可用性保障系统。经过多年深耕,vivo监控团队已经成体系构筑起一整套稳定性保障系统,随着云原生可观测技术变革不断深化,监控团队如何掌舵前行?下面就平台的建设历程、思考、探索,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监控体系建设之道

1.1 监控建设历程

图片

 回顾监控建设历程,最初采用Zabbix,与告警中心的组合实现简易监控。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复杂监控场景和数据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种简易的组合就显的捉襟见肘。所以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启了自研之路,最开始我们建设了应用监控、日志监控、拨测监控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监控场景没有覆盖的问题;2019年我们建设了基础监控、自定义监控等,完成了主要监控场景的基本覆盖;2020年我们在完善前期监控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对周边产品进行了建设;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从2021年开始也进行了转型升级,先后建设了故障定位平台、统一告警平台有了这些平台后我们发现,要想进一步提升平台价值,数据和平台的统一至关重要;所以从2022年开始建设了统一监控平台,也就是将基础监控、应用监控和自定义监控进行了统一,统一监控包含了统一配置服务和统一检测服务。从监控的建设历程来看,我们一路覆盖了IaaS、PaaS、DaaS、CaaS等平台。我们的职能也从DevOps向AIOps迈进。

1.2 监控能力矩阵

图片

 讲了监控的发展历程,那么这些监控产品在我们的生产环境中是如何分布的呢?要想支撑数以万计的业务运行,需要庞杂的系统支撑,服务器、网络环境、基础组件等,都需要监控系统保障它的稳定性。我们将监控的对象分为五层,在基础设施层,包含了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硬件等,这一层我们通过VGW监控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VGW是Vivo Gateway的缩写,类似于LVS;通过自定义监控,对机房进行监控;系统服务器层,我们定义的监控对象是服务运行依赖的环境,通过主机监控对物理机、虚拟机等监控,当前容器在云原生技术体系中,已然成为微服务运行的最佳载体,所以对容器的监控必不可少;系统服务层,包含了各种数据库产品、大数据组件等,在这一层主要通过自定义监控检测、告警;业务应用层,主要有应用服务,我们通过应用监控对业务链路信息进行监控;客户体验层,我们定义了端上的访问质量,由宙斯平台实现监控。前面我们讲了监控能力矩阵,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监控的范围和整个平台的能力。

1.3 监控对象范围

图片

 监控对象涉及网络、主机、基础服务等。面对各地机房我们做到了监控全覆盖,为满足各类环境部署诉求,我们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环境的监控。我们支持多种采集方式,SDK和API采集主要应用在自定义监控场景,Agent主要采集主机类指标,采集上来的时序数据经过预聚合、统一的数据清洗,然后存储在TSDB数据库。针对海量数据存储我们采用了数据降精,宽表多维多指标等方案。我们常用的检测算法有恒值检测、突变检测、同比检测等,同时还支持了无数据检测、多指标组合检测,检测出现的异常我们会形成一个问题,问题在经过一系列的收敛后发出告警,我们有多种告警通道,支持告警合并、认领、升级等,需要展示的指标数据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指标看板,对使用频率高 固化场景,我们提供了模板化配置方案。有了完备的监控体系,那么系统的关键指标和监控对象体量如何?

1.4 监控系统体量

图片

 当前监控服务体系保障着x万+的主机实例,x万+的DB实例,每天处理x千亿条各类指标和日志,对x千+的域名做到秒级监控,对x万+的容器实例监控,每天从统一告警发出的各类告警达到x十万+ ,对主机实例的监控覆盖率达到x %,监控平台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实现了对海量数据计算存储,当前对核心业务的告警延迟在x秒以内,告警召回率大于x %。

1.5 监控系统面临挑战

图片

 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主要分为三大类:

  • 部署环境复杂

对数以万计的主机和容器,实时采集 计算是一项困难的事情;面对各地机房监控,部署过程中依赖项多,维护工作复杂;对海量数据计算存储,保障监控服务稳定性、可用性难度大。

  • 平台系统繁多

当前系统还存在割裂,用户体验不强;数据割裂,没有从底层融合在一起,对于数据组合使用形成挑战。

  • 新技术挑战

首先基于容器的监控方案,对传统监控方案形成挑战,当前对Prometheus指标存储处在探索阶段,暂时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案,但是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量,新组件的探索试错成本相对较高。

二、监控服务体系架构

2.1 产品架构

图片

 产品架构的能力服务层,我们定义了采集能力、检测能力、告警能力等;功能层我们对这些能力做了具体实现,我们将监控分为主机、容器、DB等9类场景,展示层主要由Dashboard提供灵活的图表配置能力,日志中心负责日志查询,移动端可以对告警信息进行认领、屏蔽。

2.2 技术架构

图片

 技术架构层分为采集、计算、存储、可视化几大块,首先在采集层我们通过各种采集方式进行指标采集;上报的数据主要通过Bees-Bus进行传输,Bees-Bus是一款公司自研的分布式、高可用的数据收集系统,指标经过Bees-Bus之后写入Kafka,随着Pulsar的受关注度与使用量的显著增加,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计算层我们经历了Spark、Flink、KafkaStream几个阶段的探索,基本实现了计算层技术栈收归到KafkaStream;数据主要存储在Druid,当前有190+节点的Druid集群。Opentsdb和Hive早期应用在主机监控场景,随着业务发展其性能已经不能胜任当前的写入和查询需求,所以逐步被舍弃。

当前我们选用了VictoriaMetrics作为Prometheus的远端存储,日志信息存储在ES中,目前我们有250+的ES节点。服务层中各类监控场景的元数据,都由统一元数据服务提供;各类检测规则、告警规则都由统一配置服务维护,统一告警服务则负责告警的收敛、合并、发送等。Grafana则主要用作自监控告警。

2.3 交互流程

图片

 在监控架构的基础上,我们介绍一下整体交互流程,采集规则由统一元数据服务管理,并主动下发到VCS-Master,VCS-Master主要用来任务下发,Agent执行结果数据接收,任务查询和配置管理等,Agent会定期从VCS-Master拉取缓存的采集规则,指标经过Bees-Bus双写到Kafka,由ETL程序对指标数据消费,然后做清洗和计算,最后统一写入到存储服务中,统一配置服务下发检测规则到异常检测服务,检测出的异常信息推送到Kafka,由告警代理服务对异常信息进行富化,处理好的数据推到Kafka,然后由统一告警服务消费处理。在存储服务之上,我们做了一层查询网关,所有的查询会经过网关代理。

三、可用性体系构建与保障

3.1 可用性体系构建

图片

 前面说了监控服务体系整体架构,那么监控产品如何服务于业务可用性。我们将业务稳定性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系统保障业务可用性,当前我们主要关注MTTD和MTTR,告警延迟越小发现故障的速度也就越快,系统维修时间越短说明系统恢复速度越快,我们将MTTR指标拆解细化然后各个击破,最终达成可用性保障要求。vivo监控服务体系提供了,涵盖在稳定性建设中需要的故障预防、故障发现等全场景工具包,监控平台提供了产品工具,那么与运维人员,研发人员是怎样协作配合的?

3.2 系统可用性保障

图片

 当监控对象有问题时,监控系统就会发送告警给运维人员或业务开发,他们通过查看相关指标修复问题。使用过程中运维人员的诉求和疑问,由监控平台产品和开发协同配合解决,我们通过运营指标,定期梳理出不合理的告警,将对应的检测规则同步给运维同学,然后制定调整计划,后期我们计划结合智能检测,做到零配置就能检测出异常指标。通过监控开发、运维人员和业务开发一起协同配合,保障业务的可用性。

3.3 监控系统可用性

图片

除了保障业务可用性外,监控系统自身的可用性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保障Agent存活,我们构建了多种维活机制,保障端上指标采集正常。数据经过Bees-Bus之后,会双写到两个机房,当有一个机房出现故障,会快速切到另一个机房,保障核心业务不受损。数据链路的每一层都有自监控。监控平台通过Grafana监控告警。

3.4 复杂场景下依托监控解决问题手段 监控能力矩阵

图片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业务模型、部署架构越来越复杂,让故障定位很困难,定位问题成本高。而监控系统在面对复杂、异构、调用关系冗长的系统时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问题发现阶段,例如多服务串联调用,如果某个阶段,出现耗时比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应用监控,降低问题排查难度。在告警通知阶段,可以通过统一告警对异常统一收敛,然后根据告警策略,通知给运维或者开发。问题定位时,可以利用故障定位服务找到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服务。解决问题时,类似磁盘打满这种比较常见的故障,可以通过回调作业快速排障。复盘改进阶段,故障管理平台可以统一管理,全流程复盘,使解决过程可追溯。预防演练阶段,在服务上线前,可以对服务进行压力测试,根据指标设置容量。

四、行业变革下的监控探索实践及未来规划

4.1 云原生:Prometheus监控

图片

 当前行业正迎来快速变革,我们在云原生、AIOps、可观性等方向均进行了探索实践。未来我们也想紧跟行业热点,继续深挖产品价值。随着Kubernetes成为容器编排领域的事实标准,Prometheus因为对容器监控良好的适配,使其成为云原生时代,容器监控的事实标准。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整体架构,我们将容器监控分为容器集群监控和容器业务监控,首先对于容器集群监控,每个生产集群都有独立的监控节点,用于部署监控组件,Prometheus按照采集目标服务划分为多组,数据存储采用VictoriaMetrics,我们简称VM,同一机房的Prometheus集群,均将监控数据Remote-Write到VM中,VM配置为多副本存储。通过拨测监控,实现对Prometheus自监控,保障Prometheus异常时能收到告警信息。容器业务监控方面,Agent部署在宿主机,并从Cadvisor拉取指标数据,上报到Bees-Bus,Bees-Bus将数据双写到两个Kafka集群,统一检测服务异步检测指标数据,业务监控指标数据采用VM做远端存储,Dashboard通过Promql语句查询展示指标数据。

4.2 AIOps:故障定位

图片

 当前业界对AIOps的探索,大部分在一些细分场景,我们也在故障定位这个方向进行了探索。分析过程中首先通过CMDB节点树,选定需要分析的项目节点,然后选择需要分析的时段,就可以按组件和服务下钻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每个下游服务的波动方差,再利用K-Means聚类,过滤掉波动较小的聚类,找到可能出现异常的服务或组件。分析过程会形成一张原因链路图,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异常服务,分析结果会推荐给用户,告知用户最可能出现异常的原因。详情查看功能可以看到被调用的下游服务、接口名、耗时等信息。

4.3 可观测性:可用性大盘

图片

 由于CNCF在云原生的定义中提到了Observerbility,所以近两年可观性,成了技术圈很火热的关键词。当前业界基于Metrics、Logs、Traces对可观测性形成了一定共识。谷歌也给出了可观测的核心价值就是快速排障。我们认为指标、日志、追踪是实现可观测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三者有机融合,针对不同的场景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实现方便快捷的查找故障根因,综上我们建设了可用性大盘,它能查看服务的健康状况,通过下钻,可以看到上下游服务依赖关系、域名健康状况、后端服务分布等。通过串联跳转等方式可以看到对应服务的日志和指标信息。

4.4 场景串联

图片

 未来我们希望在场景串联、可观测性、服务能力化进一步探索,深挖产品价值。场景串联上:

  • 首先我们希望告警能够与故障定位平台串联,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故障根因,缩短排查时间 ;

  • 告警记录能够一键转为事件,减少数据链路中人为操作的环节,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 我们希望能与CMDB等平台打通,将数据价值最大化。 

4.5 统一可观测

图片

 现在,vivo监控服务体系的可观测产品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后续我们希望构建统一可观测平台:

  • 在一元场景中,可以单独查看指标、日志、追踪信息;

  • 在转化场景中,能够通过日志获得指标数据,对日志的聚合和转化得到追踪,利用调用链的分析,获得调用范围内的指标。通过指标、日志、追踪多个维度找到故障的源头;

  • 在二元场景,我们希望日志和指标、日志和追踪、追踪和指标能够相互结合,聚合分析。

4.6 能力服务化

图片

目前监控有很多服务,在公司构建混合云平台的大背景下,监控系统的服务应该具备以能力化的方式提供出去。未来我们希望指标、图表、告警等,以API或者独立服务的方式提供能力,例如在CICD服务部署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监控提供的图表能力,看到服务部署时关键指标变化情况,而不需要跳转到监控服务查看指标信息。

最后,我们希望监控能更好的保障业务可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希望通过监控系统提升业务服务质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