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健康人也应该了解的血糖管理(上):血糖监测方式概述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73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现如今「三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需要灌注的健康问题了——而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如今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个性化,患者血糖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不论糖尿病治疗的方式如何,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我们都知道末梢血糖是监测血糖最常见的方式,但是真的痛啊。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如今测量血糖有了新的方式。

这篇文章我主要会介绍一下血糖监测都有哪些方法,下一篇我将会「以身试法」给大家分享监测血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传统血糖监测方式

1

图源 | Optum

「血糖」简单来说就是血里面的糖的含量有多少,那么检测血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抽血查咯。

为了获得血糖数据,我们使用「静脉血」或「末梢血」来测定血糖。前者由于需要静脉采血,工序繁杂且不能自行操作,只在为了精确获得血糖数据的时候使用;而「末梢血」是我们更为方便的检测方式,使用小针扎一下自己的手指尖,就能够轻松、快捷的获得血糖数据。

但「十指连心」这句老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末梢采血不可避免的带来疼痛。尤其是需要频繁检测血糖的患者,每天至少 5 次甚至更多次的扎自己的手指尖,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每小时扎1次。

这种疼痛造成相当数量的患者不愿意监测血糖;并不是为了「不监测就不高」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而是手指实在是没有可以下针的地方了。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长期糖尿病患者,指尖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异常,甚至手指扎出了老茧。

这些传统的血糖监测方式,使得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依从性不高,更别说做到血糖的个性化治疗了。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监测血糖的方式也逐渐普及开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科技的福音。

新型血糖监测方式

葡萄糖作为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中,为这些细胞提供能量。因此,除了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外,其它部位的体液(如唾液、眼泪、汗液、组织间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

1

图源 | Pubmed

比较方便获得的如唾液、汗液和泪液,但是这些体液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差别比较大;和血糖最为接近的是组织间液(ISF),在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中的相似度都比较高,只是在极高血糖的情况下,组织间液的准确性不如血液。

通过监测这些体液中的葡萄糖,理论上可以间接反应血糖的水平变化。因此,利用这些体液或者其它方式做到无创监测血糖,提高患者监测血糖的舒适性,是目前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

你相信「光」的力量么?

「光」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不同物质的光谱数据是存在差异的,通过测量光谱,可以判断物质的特性。

血液中不同血糖浓度的光谱数据是存在差异的,通过红外光谱、旋光仪、拉曼光谱、荧光传感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这些技术(各种高大上有没有,物理没及格的委座表示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理论上是可以用来监测血糖的,且部分技术已经能在实验室环境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光」这种东西受到的变量干扰太大,例如肤色、皮肤厚度、基础代谢率的差异,会导致不同个体间、身体不同部位间的葡萄糖浓度光谱呈非线性变化,难以准确的测定血糖;而且这些仪器设备的小型化也是个巨大的障碍,谁也不想背一个几十公斤的耗电大户在身上吧,那还不如自扎手指「一针为敬」呢。

总之,各种光学法就是通过各种光波对体内葡萄糖浓度进行间接估计,而不是直接测量。这种间接测量受制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变数。目前基于光学技术的设备大多数仍在临床试验或有待批准阶段,但部分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看起来还不错,希望能够早日上市。

1

图源 | Pubmed

既然大多数光学血糖探测设备还在研究阶段,那么市面上所有智能穿戴设备,号称可以监测血糖的都有可能是假的。

委座也查询了多个号称可以监测血糖的设备,他们大多没有获得医疗器械备案许可,大家就不要缴纳这种智商税了。但是有一款「博邦芳舟无创血糖仪」获得了药监局的许可认证,当我询问其具体的原理时,客服的回复是:

产品原理是代谢热整合法:其核心内容是人体代谢产热和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液流速、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参数呈稳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测量其他参数,得出血糖数值。

据说已经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试验,但是具体的研究论文并没有发表,大家谨慎一点为好。

1
  • Alsunaidi B, Althobaiti M, Tamal M, Albaker W, Al-Naib I. A Review of Non-Invasive Optical Systems for Continuou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ensors (Basel). 2021 Oct 14;21(20):6820.

非侵入性生物样品血糖监测技术

唾液是无创血糖监测的候选标本,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大障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的分解,会有大量分泌的蛋白和活性化学物质产生干扰,会严重影响血糖的真实水平。而且已有研究表明:患者唾液与血糖的相关系性并不理想,短期内不会有产品问世。

而基于泪液的无创葡萄糖传感器更有潜力一些,泪液中的干扰杂质较少是其主要优点。许多研究机构都在关注隐形眼镜型葡萄糖传感器。但是,由于传感器和传输电路的影响,隐形眼镜的透光率会降低;其次,为了方便用户,传感器普遍采用无线供电和无线传输,这对设备的电力储备能力提出了极限需求。因此,这个想法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汗液理论上也可反应血糖的水平,但汗液收集困难,且受到环境的干扰较大,实际应用前景也十分渺茫。

最具有希望应用于市场的是透皮组织间液监测贴。其优点是组织间液中葡萄糖浓度高、线性范围好、与血糖的相关系数高,因此其准确性远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需要贴皮片产生较高的电流,较高的电流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检出限和灵敏度;但另一方面,较高的电流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可能对局部造成红、肿、刺痛等不适症状,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不过,这也许是未来血糖监测最有希望的种子选手了。

上述非侵入性的生物样品血糖监测技术均停留在理论及实验室阶段,尚未有产品推出,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注意甄别,千万别上当受骗了。

1

图源 | NPR

  • Tang L, Chang SJ, Chen CJ, Liu JT.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 Review. Sensors (Basel). 2020 Dec 4;20(23):6925.

连续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目的

从调节血糖的治疗来说,医生想得到的血糖结果越详细越好。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初始阶段,医生甚至要求患者每日查 7 次血糖,分别是三餐前、三餐后及睡前,这样就能够基本满足调节血糖所需要的信息。在患者病情比较复杂的时候,甚至要凌晨 2 点和 5 点监测一次血糖。更危急一点的患者,更是可能 1 小时查一次。这种频繁得监测方式,使得患者的手指往往扎得千疮百孔。

同时,由于目前对血糖控制得越来越严格,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也越来越频繁。鉴于低血糖的危险程度,在调整患者降糖方案后,也需要长时间的追踪患者的血糖变化,避免潜在的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繁、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治疗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血糖监测的疼痛是控制血糖最大的障碍。毋庸置疑的是:血糖监测越频繁的患者,血糖控制越好,其短期和长期并发症越少。每天监测三到四次的1型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可以控制在 8.6% 左右;而在每天监测 ≥10 次的患者,HbA1c 则可以下降到 7.6%。

其实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的期望都是做到完美控制血糖。但「血糖不检测就不高」这种想法,是每位患者都会存在的一点侥幸心理,谁不愿意生活里面多一点甜呢。在这种前提下,血糖监测更像是一种警醒,告诉患者今天吃的这个东西不适合自己;如果不检测血糖,那么这种侥幸心理就会一直存在,未受控制的高血糖血糖,会在暗中逐渐造成各个器官的损害,最终使得患者后悔莫及。

既然越频繁的监测血糖,越能带来更多的效益。那么理想状态下,实时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优解,在这个前提下,持续性血糖监测(CGM)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 Jackson MA, Ahmann A, Shah VN.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Use of 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21 Mar;23(S1):S27-S34.

持续性血糖监测设备怎么选

实际上 CGM 设备早在数年前就已经问世,但由于监管、试验等原因,6 年前才相继在国内上市。最初的生产厂家由 DexCom、Medtronic 和 Abott 这几个制药巨头研发生产,上市之初的价格并不美好,动辄每月上千元的频繁投入,实在不适合我们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家庭。

随着近几年 CGM 设备的不断普及,进口 CGM 价格也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国产设备也近年来相继上市,相信在今后可预见的日子内,CGM 设备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普及到每一位糖尿病患者。

下表是市面上常见的已上市 CGM 设备,这么多的品牌,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1

进口还是国产

CGM 设备的第一批产品是由 DexCom、Medtronic 和 Abott 相继推向市场的,这些产品在 2017 年左右获得 FDA 的批准上市,Medtronic 和 Abott 的产品分别在 2020 年和 2021 年获得国内批准上市,而 DexCom 的设备压根没有进入国内。

而国产 CGM 设备大多数都在 2021 年左右上市,由于是国外品牌应用的时间更长,积累了更多的患者数据,研究文章众多,表现出较好的准确性,更加经得起考验。

部分 CGM 设备已经进入医保,实际购买的价格十分美丽,期待国家能够在 CGM 设备上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负担。

1

图源 | Diabetesdaily

传输方式区别

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基于蓝牙的传输协议,可以轻松将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比较特别的是雅培的「瞬感」,它采用了 NFC 的传输协议,也就是数据需要被动传输,弱于基于蓝牙的主动传输方式。

这两个传输方式最大区别就是:是否能做到血糖异常的主动预警

蓝牙传输的优越性就是可以实时、低功耗的传输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时候,主动提醒用户注意血糖的变化趋势,警惕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而基于 NFC 的「瞬感」,则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手持终端主动触发传输数据,这在日间也并没有什么不便;但是夜间血糖异动,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时候,基于蓝牙传输协议的 CGM 设备,可以提醒睡梦中的患者,注意低血糖的可能。

因此,对于血糖变化较大,尤其是低血糖较为频繁的患者,选择蓝牙传输协议的 CGM 设备更为合适。但海外的「瞬感 2」已经补足这个缺点,希望尽早能在国内上市。

是否需要手持终端

手持终端相当于传统的血糖监测仪,通过手持终端与 CGM 设备的链接,可以将血糖数据记录在终端内,方便患者、医生查看。

不过所有的 CGM 设备都支持主流的智能手机系统,在人手一台手机的现代社会,手持终端完全可以被忽略掉,所以不建议额外购买手持终端。

1

图源 | Healthline

应该如何选择不同时长的 CGM 设备

目前上市的 CGM 设备可分为 7 天和 14 天两种,大家可以简单算算日均费用。理论上来说,装置的使用时间越长,对患者越方便,单日成本也越低。因此,网上也有不少延长装置使用时间的民间教程,以最大化 CGM 设备的性价比。

实际上,厂商设置 CGM 装置的使用时限是有他们的道理的。随着时间的延长,CGM 装置的准确性会逐步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探针在体内始终是一个异物,人体免疫系统会对探针做出反应,局部会产生炎症反应、机化或者包裹,使得探针不能准确探测体内的血糖水平,从而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而且,随着装置额植入时间延长,局部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不建议患者超时限使用 CGM 设备。

优先选择更薄的 CGM 设备

大部分设备都建议佩戴在上臂后侧,或者是腹壁,可以减少局部摩擦和异物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比设备投影面积的大小,厚度才是衡量装置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指标。理想状态下,越薄的装置,佩戴舒适性越高。对于 Medtronic 和鱼跃这种接近 1cm 的产品来说,其舒适度真的会大打折扣。

无需校准的 CGM 设备更为方便

Medtronic、鱼跃和美奇这三款设备需要指尖血的血糖数值校准,且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可能会要求使用者多次校准。本来使用 CGM 设备的目的就是减少有创末梢血糖的监测次数,如果设备需要频繁校准,那么使用的便利性就会下降。

因此,如果不是 1 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无需校准的 CGM 设备。

优先选择一体化的 CGM 设备

由于供能需求的原因,部分设备是分为探针模块和传输模块两个部分的,每次更换的是探针模块,而传输模块则可以反复重复使用。

个人认为,在同等价位下,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少设备出错的概率,体积也更加小巧。

为什么 Medtronic 的那么贵

其实 Medtronic 的这款 CGM 设备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搭配胰岛素泵用以 1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治疗,是整体仪器的一个部分。对于 2 型糖尿病无需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性价比更高的其它产品更为合适。

但如果恰好你有足够的预算,倒是也不必纠结这个问题。

1

图源 | Uptodate

我会怎么选?

我会优先考虑瞬感

因为我是 Abott 的老客户

从我们的工作经验来说,原研厂家的产品在可靠性和效率上,还是要优于后来厂商的,尤其是像 Abott 这样的大厂。要想打破医生的这种固有想法,后浪厂商们还真是要拿得出真本事才行。

还有一个原因是,「瞬感」在国外的应用比较成熟了,众多论文都验证了它的可靠性,在国内推广做的也不错。而且大多数内分泌医生都比较熟悉这个产品,为后续的复诊治疗提供了便利,因此最后也就选择了「瞬感」。

1

图源 | Goodrx

CGM 设备的经济负担

我在双十一购入的「瞬感」,当时价格可以拿到 337 元,折算下来一天大概是 24 元。

相对于血糖试纸,双十一购入试纸是 2.8/片,如果一天按照基本的 7 点血糖来算,每日花费约 19.7 元,的确更为便宜点。但是由于 CGM 设备可以实时读取血糖数据,因此,实际费用其实相差不大。

这个只是直接成本的差别。由于 CGM 设备可以更好的管理患者的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住院事件的发生会减少,直接避免或减少了患病期间的潜在住院费用。与传统血糖监测相比, CGM 设备可以将糖尿病总花费减少 20% 左右,直接打了 8 折,优惠力度算是非常大了,性价比很高的。

  • Oyagüez I, Gómez-Peralta F, Artola S, Carrasco FJ, Carretero-Gómez J, García-Soidan J, Gómez-Huelgas R, Merino-Torres JF, Pérez A. Cost Analysis of FreeStyle Libre(®) 2 System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opulation. Diabetes Ther. 2021 Sep;12(9):2329-2342.

CGM 设备准不准

由于 CGM 设备监测的是组织间液的血糖,大约会有 10min 左右的迟滞性;同时,由于监测样本的不同,CGM 设备与实际血糖是还是有一定误差的。

「瞬感」的不受体重指数、年龄、糖尿病类型或胰岛素治疗的影响,平均误差在11%左右。这个误差看似不小,但是 CGM 设备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血糖趋势的监控和低血糖的预警,因此,这个差距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末梢血校准的 CGM 设备可能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尤其是在 1 型糖尿病患者中,经过定时校准的 CGM 设备,更有利于血糖的管理和评估。但对于 2 型糖尿病或者普通人群,需要校准的设备和不需要校准的设备,他们的实际区别并不大。

由于「瞬感」在国外应用的时间比较长了,各项研究都比较多,而国内品牌还缺乏公开的对照研究公布。因此,就目前而言,「瞬感」是我的最优选。

  • Ajjan RA. How Can We Realize the Clinical Benefits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7 May;19(S2):S27-S36.
  • Oyagüez I, Gómez-Peralta F, Artola S, Carrasco FJ, Carretero-Gómez J, García-Soidan J, Gómez-Huelgas R, Merino-Torres JF, Pérez A. Cost Analysis of FreeStyle Libre(®) 2 System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opulation. Diabetes Ther. 2021 Sep;12(9):2329-2342.

以上便是目前市面上主流血糖监测仪的介绍和我的选择,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挑选更适合你的一款。当然如果你仍然没有眉目,或者尚未确诊糖尿病仅出于好奇了解,敬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我会分享在日常生活和健身时我是如何使用血糖监测仪及管理相关数据的经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