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玩意 130|少数派的编辑们最近买了啥?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73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关于栏目

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XiGe:AYANEO 2 天境白 32GB 2TB

  • 入手渠道:官网自购
  • 入手价格:7799(预订 2999 + 尾款 4800)

黑得 PSP,白得像 WiiU。这是年初看到宣传图时的第一印象。

作为掌机控和 UMPC 控来说怎么能忍。在 AYANEO 未被收购前就有关注了,那时还是国内比较好的三家紧凑型笔记本电脑的牌子之一。但我手里,旧游戏有开源掌机,新游戏有 Switch,主机也不缺,并没有太想拥有能玩游戏的掌上游戏电脑。倒是买过 GPD Pocket 和 GPD win max,后者也能玩些游戏,其中《全面战争:三国》在外接显示器、中低效和窗口模式下,就占用了五百多小时的游玩时间。

之后 AYANEO 连出几款机型,最后还是被这款 AYANEO 2 种草了。就像上面的初印象说的,要么黑要么白,别的花里胡哨的款式都没能打动我。

1

预定半年后终于收到,配件还挺多。

1

开箱上手的感觉就是,做工挺不错,握持感很好。系统 Windows 11,像 Steam、XGP、Epic 之类的平台上大把游戏大作可玩,就不多说了。我花了一天时间安装游戏,模拟器和 2D 游戏就不说了,对 AMD 6800U 来说是小儿科。简单测试下几款大作(用最高功耗 22W 的游戏模式):

1
  1. FIFA 22:1920x1200,效果高,60 帧,流畅;
  2. 战地 2042:1280x720,效果中,帧数 40~50,意外的能玩没有明显掉帧,看来优化得不错;
  3. 艾尔登法环:1920x1200,效果高,30 帧,特效高的招式会慢,可以稍微降低分辨率畅玩;
  4. 王牌空战 7:1920x1080,效果高,55 帧,可以说是掌上的视觉盛宴了;
  5. 地平线 5:没能进入游戏,看到启动画面就闪退;
  6. Dirt 5:1920x1200,效果高,30 帧,没有特别掉帧感,也可以降低分辨率或效果畅玩;
  7. Serious Sam 4:1920x1200,效果高,54 帧,但画面有撕裂感,右摇杆难瞄准,进大场面估计更难玩;
  8. PUBG:1920x1200,效果高,45~54 帧,毕竟是好多年前的游戏了,很流畅;
  9. Cyberpunk 2077:1280x800,效果中,40~50 帧,流畅玩耍。
1

另外再说几点感受:

  1. 不要用台式机或普通笔记本的视角去看 Windows 掌上游戏电脑,对比就会有落差,应该要对视觉效果和操作体验有合理预期,要有对游戏配置多花时间调试的心理准备;
  2. 这类产品散热始终是个问题,进出风口的设计很重要,只要握持游玩时不烫手,风噪可以接受就算不错。AYANEO 2 这点可以打 80 分(机身温度不高且能始终感觉到风扇的声音);
  3. 两侧手柄按键的布局还是过于紧凑,特别是要同时按 X A 两键时,右手拇指一定会被右摇杆挡住,造成不便(应该大都是格斗和平台动作游戏有这种操作);
  4. AYASpace 的想法很好,既是官方的游戏管理库,也可以加载小程序,快速控制系统,但问题也不少。比如界面 UI 感觉还是比较粗糙;再比如从 FIFA 2022 唤出时,游戏变成窗口模式,唤出的控件栏会被遮住一大半;再再比如这个使用教程真的是个迷,弄半天都不知道小程序怎么唤出显示帧数;
  5. 要特别注意电源管理,AYASpace 可以控制功耗,如果切换到最低功耗,然后关机,下次开机时间会比较长,连基本的系统操作都会变慢;
  6. 两个摇杆转动的感觉偏软,加速度的调试也有待提升。对应到玩游戏的感受就是,格斗/运动/赛车/动作类的体验很棒,但射击游戏时比较难做微操瞄准;
  7. 在夜里玩游戏,把系统音量调小,手柄的马达震动音就会比较明显,甚至有点突兀;
  8. 很奇怪的充电多久都只能到 98%;一直开着高功耗玩效果高的游戏,感觉只能撑一小时多,最好还是插电或者吊充电宝比较保险;
  9. 手柄和自定义按键在系统层面用得挺顺手,左摇杆鼠标右摇杆滚动屏幕,默认 LC 键直接调出虚拟键盘,习惯之后简单的浏览网页和文件管理也没什么不方便;
  10. 可以躺在被窝里,一边伸手出来玩游戏,一边暖手,属实是今年买的比较有幸福感的一件东西了(比升级手机到 iPhone 14 Pro Max 还开心)。

@路中南:iQOO 11 标准版

  • 产品来源:厂商送测
  • 参考价格:3799~4699 元

因为手比较小,加之使用手机的场景大多是在路上,一直以来我都更偏爱小屏手机。主力机从 Pixel 3 切换到 iPhone 13 mini 再到 iPhone SE,本来这一套用得好好的,结果和同事打游戏开了几天黑后我的想法有点转变了: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大屏设备更爽」这个说法可能是对的。这次拿到的 iQOO 一直以来以游戏体验见长,但用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日常使用体验其实也非常不错:

  • 外挂的 V2 芯片使得日常拍照相比上一代有明显进步;
  • 机身背部设计更加简洁,材质选择上更加适合日常使用,而非偏向散热;
  • 新的 8 Gen2 芯片日常性能调用更加激进,2K 分辨率的屏幕更照顾游戏之外的使用场景。
1

iQOO 11 的背部设计让我感觉眼熟,像是之前体验过的 10 Pro 将上半部分的拼接模具除去后重新统一,简洁不少;标志性的三色赛道设计得以保留。不过这次 11 的「有机硅皮革」材质让我对素皮这种材质发生了整体改观,在冬天这种干燥的季节里,背部白色皮革提供了足够的阻尼感,也不会感觉机器过于冰冷。

虽然还处于首发期,但这一代骁龙8 Gen2 处理器在性能释放方面显得轻车熟路。借助比起上一代骁龙 8 优秀得多的能耗比以及多出来的一颗中核心,日常使用时 8 Gen2 不会再把性能藏着掖着,从 devcheck 统计的数据来看,CPU 经常会跑到 2.5Ghz 这样的较高频率。主观上感受到最明显的提升就是微信小程序的加载和响应速度。最近刚好经常跑去医院看牙,就在进入医院大门的一分钟内,我需要打开粤省事、我的医保凭证、南方医科大学、粤健通以及滴滴出行等众多小程序,iQOO 11 没有表现出任何迟滞,这种干脆利落的感受是我觉得手机芯片更新换代的最大意义。

1

日常使用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性能提升,我觉得 iQOO 11 的游戏表现应该不用担心,从我之前体验 iQOO 产品的经验来看,它们是很乐于反向适配游戏的,甚至针对某些游戏英雄人物专门做线性马达的震动方案。技能震动对我这种刚上游戏不久的新手算是某种反馈吧,向右侧放技能就是右边机身震动,开团的时候真的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眼睛根本顾不上。无论何种性能模式、屏幕刷新率,这台手机的手感体验一直都是温热,这现象也符合这代 8 Gen2 GPU 低频大规模的特点,使劲造就对了。

1

其实我很想聊聊 iQOO 11 的拍照表现,它和隔壁自家兄弟 X90 系列搭载了同样的 V2 芯片,所以我猜测至少会共享一部分的影像算法;三摄系统也是很规整的广角、超广角和长焦(人像)。先说结论:适合随手拍,而且在调色风格和人像上有优化。比如识别到画面中有人像时,会自动识别出人像所在位置,并提升亮度,对于画面其余部分则运用「自然色彩」调节风格和明暗关系。对于修图懒人来说不仅算是解决了人像出片老大难的问题,还可以一键拍出「带有色彩风格」的照片。

1
1

主摄 2 倍数字变焦,直出

此次我还重点测试了低光环境下的表现,拍摄时的处理有点类似 Pixel 的方案,不用专门切换到夜景模式,快门按钮会出现一个非常短暂的动画提示用户在延长快门时间。在拍摄宠物时,我发现了一些惊喜。宠物浓密的毛发一直以来可能是计算摄影领域的难点,算法不懂猫就会被吐槽「这黑猫拍成了白的了」「猫毛过度锐化/过度涂抹」,虽然谈论一个东西拍得自然不自然是很主观的,也请大家聊聊对于这张照片的看法:

1

ISO 2328,经裁切放大

1

ISO 3025,经裁切放大

最后聊聊我认为升级最大的屏幕。先说我个人观点,高刷和高分辨率如果只能二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无论画面是静态还是动态,高分辨率所带来的屏幕内容细节展现的优势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在阅读文字和信息流的场景下。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一块高频 PWM 调光的屏幕,能让对屏闪敏感的朋友少一点困扰。对我来说,使用微信读书的体验提升最为明显。当然,iQOO 11 还要兼顾游戏用户,所以这块屏幕也支持 144Hz 的高刷频率,搭配重点改进系统流畅度的 OriginOS 3,如果你是一位狂热的高刷爱好者,你会对它很满意。

我日常就是切换 2K 分辨率使用,并没有感觉它对续航造成什么影响,可能是新一代的 E6 发光材料立功,所以对于这块屏幕我的看法和 8 Gen2 一样,「使劲造」。

1

如果你购买手机时的重点考虑是最新一代旗舰芯片、优秀的屏幕素质与服务到位的游戏体验,而对无线充电、超声波指纹这样锦上添花的选项并不强求,那么 iQOO 11 的标准版会更适合你。如果有更多关于 iQOO 11 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Kiririn:NS Pro 手柄 & 海备思 NS 氮化镓扩展坞

  • 入手渠道:京东自营
  • 入手价格:¥459 + ¥249

10 月,我入手了飞智八爪鱼 3 无线手柄,经过两个月来《怪物猎人 崛起》和《斯普拉遁 3》的反复折磨,终于喜提了 A 键失灵和肩键连击。在个人主页上更新了「手柄毁灭计数器 +1」之后,我就开始寻找下一位「受害者」。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内卷,体验优秀的第三方 NS 手柄也有不少,但经过我的一番考察,这些手柄的表现都有些偏科,比如以霍尔摇杆著称的 Gulikit 金刚2 Pro 和配备充电底座、支持自动启停的八位堂猎户座,二者作为目前国产第一梯队的 NS 兼容手柄都有相当突出的优点,但也在模具、按键和稳定性方面欠缺细致的打磨;国外,外设大厂 PowerA 手握任天堂的授权,但他们的「平替」手柄的海淘价格算不上便宜,除了多出两个背键之外,做工、质感和震动的水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1

更换手柄半生,归来仍是原生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看不上 NS Pro 手柄,因为无论是和御三家的其他手柄、还是和现在的第三方手柄相比,它都着实有些平平无奇。NS Pro 手柄几乎就是一个全部游戏按键都采用了导电胶的标准手柄,它没有霍尔摇杆,没有线性板机,也没有支持自定义的精英按键;但 NS Pro 手柄同时又有不错的人体工学外形、分布均匀的重量和省力、易触发的按键,以及支持 NS 的快速唤醒和手感细腻的 HD 震动。在使用一星期之后,我喜欢上了这只手柄,这并不只是因为它提供的体验足够优秀,更是因为它少了很多「花活」,反而让我省去了各种编辑配置的心思,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沉浸在游戏内容之中。

1

现在是:摸鱼时间

我搬家的时候只带了 NS 本体,在购入新手柄之前,我就一直希望自己能把桌上 27 英寸的显示器利用起来。我的显示器支持 USB-C 一线通,但遗憾的是它和 NS 的协议并不相通,我曾经考虑通过扩展坞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普通的 NS 扩展坞都需要额外供电,多扯一条线就多一分凌乱,这种感觉确实不太好。

在选购扩展坞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海备思的 NS 氮化镓扩展坞。得益于氮化镓充电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将充电和 HDMI 输出集成到一个小小的充电头里已经不再是什么技术难题,不过为了放心,我还是先去充电头网找到了拆解图,确定用料做工还算 OK 之后才下了单。

1

和我派的麦金塔 35W 氮化镓充电头对比,我还是觉得左边的更可爱

海备思的 NS 氮化镓扩展坞看起来和一般的充电器别无二致,只是多了一个 HDMI 接口,除了支持 NS 视频输出之外,也能兼容如 iPad 和 MacBook 等支持通过 USB-C 接口进行视频输出的其他设备,让扩展坞本身的实用性大大提高,海备思的页面里也强调了这一点,如此一来也能给犹豫不决的消费者以说服自己购买的理由,可以说是很聪明的设计了。

充电功率方面,海备思 NS 氮化镓扩展坞的规格如下:

  • USB-A:5V1A(5W)
  • USB-C:5V3A、9V3A、12V3A、15V2.6A、20V3A(65W)
  • USB-C+USB-A:60W+5W=65W Max

由于我平时使用的各种设备功耗均低于 65W,因此这个充电头不但能满足我对 NS 视频输出的需求,也能作为日常通勤和旅行的充电头使用。 不过,海备思的此款 GaN 充电头在不同平台差价很大,最好买之前认真比价,不要像我一样成为原价入手的大聪明。

@Kiririn:JBL Go3 蓝牙音箱

  • 入手渠道:拼多多百亿补贴
  • 入手价格:¥225

Go 系列蓝牙音箱是 JBL 自 2015 年推出的便携式蓝牙音箱,又被称为「音乐金砖」,目前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我一直有在关注这个系列,只是因为前两代产品的长相实在太像砖头,实在勾不起我的购买欲;等到外观圆润可爱的 JBL Go3 于 2020 年推出时,正在大学住宿舍的我已经没有了外放音乐的需求,不过,我的心里却一直存留着对这款小音箱的执念,而这一拖就拖到了今天。

促使我现在入手 JBL Go3 的主要原因,不是百亿补贴上诱惑十足的低价,而是「我喜欢在浴室听歌」的奇怪需求。我目前租住的公寓采用了酒店式装修,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淋浴间,我尝试过在洗澡时将手机开到最大音量放在门外,但每当厚重的玻璃门完全关闭,被削弱的音乐声就会被水声和回响覆盖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才需要一款小巧、防水、音质不错且连接稳定的蓝牙音箱,而 JBL Go3 恰好符合这些条件。

1

相对于前两代「织物-塑料-织物」的三明治结构,JBL Go3 基本上做到了织物材料对机身主体的全覆盖,而 Logo、按钮、两侧的接口、开关以及底面的防滑垫则是硅胶材质,二者之间的拼接显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较强的一体感,也不会一眼看上去显得很「素」。JBL Go3 本身支持 IP67 级防水防尘,虽然这些编织的表面看上去并不防水,甚至还有吸水的可能,但在我的使用过程中,这些细密的编织材料可以很好的将泼溅上去的水滴隔绝在外,用过之后甩甩水就能基本恢复干燥。

音质方面,只能说这个小音箱承受了它这个体积不该承受的调音风格和音量。对我来说,JBL Go3 的风格就是「动次打次」,虽然人声和乐器的表现也还不错,但只要给到的低频足够多,它就会像一台发动机似的轰隆作响。虽然不太喜欢这个「推背感十足」的调音风格,但 JBL Go3 在连接蓝牙时的稳定性确实让我惊讶,并且最终决定留下它:我在睡前会将手机放在床头充电,位于浴室的音箱和手机之间隔着一间卧室、一个衣柜、一堵承重墙和一道玻璃门,此时 JBL Go3 依然可以流畅的播放音乐,这也是最让我感到满意的地方。

1

总体而言,JBL Go3 是一个令人爱不释手的小玩意,也是迄今为止我买到过的最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不过,虽然 JBL Go3 拥有防水防尘的能力,但它的织物表面在弄脏之后依然难以打理,如果你有户外使用的需求,最好还是先考虑一下自己的使用场景,然后再考虑入手。

@SamWanng:teenage engineering computer-1

  • 入手渠道:官网自购
  • 入手价格:195 美元

一直都很喜欢 Teenage Engineering 的产品设计,陆陆续续有购买使用过他们自家产品 OP-1、pocket operator 系列合成器,也买过他们作为委托方参与设计的 Impossible I-1 拍立得相机、渡鸦科技 Raven H 智能音箱、Nothing ear(1)耳机以及 Panic 一直出货困难的游戏机 PlayDate。

2021 年底 Teenage Engineering 再次推出了 computer-1 ITX mini 机箱,一抹两眼的橙黄色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在经历了自我犹豫、迟疑以及第一批售罄后再次补货到 2022 年春天,我终于下定决心订购了这台为设计买单、毫无性价比的机箱。

1

这台机箱从瑞典飞往中国大陆,又经防疫消毒、清关派送到我手中,一共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被收到它的半年后,我才想起来把它攒成一台电脑。

期间我搜寻了各大网站和社区,发现只有寥寥 YouTube 博主和几家科技媒体发布过该机箱的配置方案和组装过程,小红书上甚至有博主仅仅将其拼装起来放置在书桌上用作书架。因为这台机箱内部空间限制颇多,阔别 PC 已久的我,不管对配置选择还是组装都实在没底,只好找到了组装 ITX 主机颇有经验的 Tiger5G 帮我组装。

1

根据 Tiger5G 的反馈来说,这可能是他装过最费劲的一台机箱了,有一种回到小学手工课的感觉。因为机箱本体就是几片铝合金,需要按照说明书沿着标记将其弯折成相应的形状,铝合金的强度很低,在弯折、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十分小心,不然非常容易翻车。🎬 组装过程

1
1
1

在机箱装好要运回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台机箱极薄的铝合金箱体,箱体各面的连接也只是靠几颗螺丝简单固定,所以整体的稳定性非常差,用 Tiger5G 的话说就是稳定程度还不如鞋盒子。我们买了聚氨酯发泡填充袋,还塞了很多充气泡沫在运输箱子里,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固定在机箱内侧的核心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力拉扯箱体,导致箱体一定程度的形变,还好形变不是很大最终都矫正回来了。

1
1

总体来说,这台机箱毫无性价比可言,你所获得的就是它美的设计、放在那里看到它的愉悦感,以及老式拨杆开关平添的一点点小趣味。除此之外,它就是一台实用性差、稳定性差、防尘能力差不考虑功能性完全为设计服务的机箱。

优点:

缺点:

  • 防尘能力差

购买建议:

  • 不建议购买(除非你非常明确自己要的就是这个设计而非功能性)

@一只索狗:米家台式净饮机 冷热版

  • 入手渠道:闲鱼
  • 入手价格:¥1550

身为在城市中的普通租房者,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其中较为困扰我的就是饮用水,一方面租住的房屋不方便在厨房安装净化水设备,搬来搬去总归不是个办法,另一方面市售的大桶水虽然干净卫生,但长期买起来还是不太划算,最重要的是都需要从外界采购,上半年在上海被封控两个月的我,最后被迫喝了几天自来水,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一台可以自给自足的净化水设备。

于是就有了这款米家台式净饮机冷热版,为什么一定是冷热版?倒不是我对冰水或是热水有着特别的需求,最初只是想是要一台能够净水的设备。但恰巧看到了闲鱼上的这台,开箱试用过的只要 1500 块,在当时与米家全新的普通台式净饮机售价相同,但却多了原 / 废水隔离、制冷和更大的 4L 原水箱等特性, 果断选择了二手但功能更多的冷热版。

1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净水,它配有 PPC 复合+RO 反渗透两个滤芯,在使用了将近 5 个月后寿命均为 47%,App 内显示自来水 TDS 为 162,过滤后净水为 12,可以说基本满足了我在家饮用水自给自足,实现「无限续杯」的要求。

1

本想着只需要净水,但我也确实发现多出来的即热功能节省了不少时间,早上有时候冲泡一杯饮料当作早餐,之前总是要提前烧水,温度不好控制还需要掌握时间,而现在 App 上只需要预设好不同档位,出水温度从 40°~95° 可调,容量也可以根据容器自定义,按一下就可以直接喝上温热的饮品,半自动化的体验让人很有幸福感。

1

说完了幸福感我也要吐槽几点,有些是此型号特有的问题,大部分则是类似形态的产品通病,属于形态上的取舍。

名字带着「冷热版」,但请注意,能立即出的只有热水,制冷功能是通过压缩机实现的,本质上就是里面藏了个小冰箱,在喝光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制冷完毕,如果想要一直保冷就需要压缩机不定期开启,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工作噪音,制水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搭配上压缩机和散热风扇,那感觉真像一台摩托车停到了家中。由于我是两室一厅的户型,关门放在客厅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想购买放在卧室,大概率会打扰到正常休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同类产品很少拥有制冷功能的原因,米家可能自己也意识到需求不大,后面有了同一造型去掉制冷的 智享版

另一个则是水箱容量太小,受限于机身体积,净水模块+制热+压缩机占用的空间较多,原水箱仅有 4L,由于净水器存在废水比,4L 自来水自然不可能产出 4L 纯净水,即使做到了 1:1 的纯废比,我个人一天就要饮用 2L 多,对于我和女朋友这个两口之家来说,也是捉襟见肘。不完全统计,我每天需要拎水箱加水三次左右,权当是锻炼臂力了。

总体使用下来是基本满意的,因为满足了我自制净水的需求,也可以随时有不同温度的热水冲调饮料。只是噪音和水箱大小也算是此类产品的通病,如果家庭人数较少,或是有当作家里第二个饮水装置作为补充的需求可以考虑,但无法满足量大 / 人多的使用场景。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保持;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