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果我传染了家里的老人,该如何面对内心的拷问?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4060238290432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果我传染了家里的老人,该如何面对内心的拷问?

半熟财经·2022-12-12 06:18
三年来的高力度防控,已经改变了大家的心理

在当地调整疫情管控措施的第二天,宋菲出现了咽喉干痛的情况,体温也渐渐高起来。她大感不妙,随即买来抗原,一测,“T”的位置出现了一条浅浅的线,是阳性,弱阳。

确定感染新冠后,宋菲的第一反应是,“奶奶怎么办?”宋菲与父母、奶奶同住,父母身体都不错,奶奶已经年近八十。老人家虽然没什么基础病,但也实在经不住这病毒的折腾。

经过一番自我隔离、消杀,宋菲和父母还是不放心,便商定由母亲陪着宋菲去乡下的老房子,等到完全康复再回来。回到老宅,宋菲依然挂念着奶奶的身体情况,唯恐自己把病毒传染给奶奶,每次想到这,她就愧疚不已。直到父亲告诉她,连测了两三次都是阴性,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随着各地疫情管控政策的优化,很多年轻人对家人身体状况的担忧超过了对自己的担心:“奶奶一堆基础病,我要是感染上了,我奶奶怎么办?”“我们这全是老年人,不小心有个阳了的,怎么办?……只能明天去囤药,然后尽量不出门了。”

“如果自己让家人感染,会有负罪感。”杨树告诉我们,他对这个病还是有恐惧心理的,也怕得了之后遇到医疗挤兑。

一些心理专家、医生们也关注到了这个现象。“按说整个社会正在全面有序恢复,大家应该高兴才对,但我注意到,大家的焦虑反而明显增大、增多。”心理专家刘爱民表示。

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一位专家看来,新冠对我们的心理伤害可能比生理上的伤害更大。尤其是在有些人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后,对于大众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更为必要。

焦虑何来?

“被关的时候想放开,放开的时候又担心生病。”王安琪总结出了自己的矛盾心理。

根据刘爱民的观察,大家的焦虑一方面来自常态化核酸结束后,没有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内心忐忑;一方面是对突然间能够出去之后,因为外界的不确定风险带来的莫名恐惧。另外,对于同居一室的人员也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焦虑和内疚感,生怕因为自己的外出给别人带来传染风险,有些不敢出去的人也会不断制造焦虑来影响他人。

但在上述精神科专家看来,我们现在还很难分辨自己的焦虑究竟是对当下情况的即时反应,还是几年来积累的结果。

不管是疫情管控的调整与否,还是我们是否会感染新冠,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可以解决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并且会让我们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包括不确定感与迷茫感、过度愧疚与自责、孤独感、过度焦虑等等。”上述精神科专家说到。

三年来的高力度防控确实改变了大家的心理。就像刘爱民所说,经过三年的全盘一体化防疫,大家已经习惯了如此,并且建立起了基于防疫管控的安全感,产生依赖的心理。

新疆的李大哥就有着强烈的这种感觉。面对突然的防疫政策调整,他感到有些不适应。之前的封控给了他一种安全感。解封后,他反而感觉有些像失去了保护:“好比孩子长大了,要出去闯,父母虽然担心,但也是必经之路。”

刘爱民认为,建立在防疫管控基础上的安全感,其实影响了大家的心理成长,依赖的心理会让大家心理退化,变得特别脆弱。“稍微有点恢复前些年的生活,就会有许多不适应,不敢出去,甚至会要求继续封闭着,这其实就是心理停滞的表现。”

最近一两周,雷虎每次出差都比以往要更注意防护:高铁好几个小时,口罩一刻没敢摘,水也不喝。有一次,他下了高铁发现浑身发热,和一些阳性的朋友交流完前期症状,他更紧张了。结果测完抗原,依旧是阴性:“保暖裤质量太好,给我弄烧心了。”

此外,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除了自己,还需要考虑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成了社会关系中一个潜在的风险因子,虽然不至于破坏一些稳定的关系,但若是处理不好,难免会给彼此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隔阂,更进一步的,可能会产生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焦虑何解?

宋菲在经过几天药物治疗和自我恢复后,身体状态已经渐渐趋于正常。看到她很快好转,以及奶奶身体仍然无恙,一家人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不曾感染新冠之前,他们一家对这个病毒还是很警惕的,三年来各方面的信息轰炸,已经潜移默化地把新冠的危害性种在了心里。这次宋菲被感染,虽然自己嘴上不说,但总归是有点害怕的。不过当自己真的得过,并且慢慢恢复后,宋菲对于新冠的恐惧已经荡然无存了:就跟普通的流感差不多。

恐惧没有了,由于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的焦虑也便不值一提。

“最近出现了很多人分享自己感染之后的情况,通过现身说法,来帮助大家减少对病毒的恐惧。”刘爱民提到,之前的主流宣传都是告诉大家怎样防病,现在这种积极呈现阳性之后真实状况的内容,反而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病毒,达到祛魅的效果。

赵倩的父亲最近也不慎被感染,一开始他对于自己阳性这件事有点抗拒,不愿意承认那条淡淡的线是弱阳性,会拿新的抗原试剂盒比对,看是不是大家都有这条线。“他会说自己只是感冒,或者只是开会说话说久了导致嗓子不舒服,有些手足无措。”赵倩告诉我们,他父亲其实自己不怕,就是担心影响他们,特别是孩子。

一家人并没有因为父亲阳性可能传染家里人而责备他,反而都在努力把情况往好的一面引导,以此来宽慰他:“ (得过一次之后) 身体里就有抗体了,以后就不用那么担心了。”赵倩表示,

感染也不是主观想不想的事,是没办法的事,发生之后不能相互责备,生病了反而更要保持心情愉快。

家人积极的引导对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有时,一些不太适合的态度或者言论会对感染者造成比较大的心理伤害。小红书上就有位用户发笔记表示,因为自己阳性之后感染了家中患有基础病的外公,导致外公情况比较糟糕,全家人都在责怪她,妈妈已经好几天不曾与她讲话,自己也一直非常自责和愧疚。

对于这种情况,刘爱民表示,当子女导致家里老人被感染,乃至于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问题,比如重症或者导致生命的失去,是会让人产生比较大的愧疚感、负罪感,家中长辈埋怨、生气也可以理解。

但双方都要意识到,生老病死是基本规律,即便不是新冠,也会有别的因素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家中的感染者身上来,感染者也不要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作为年轻子女来说,他们也有必要的工作、生活和社交,这是生存条件,不能把生存条件一刀切。即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好了到位的防护,也不可能百分百避免。”

刘爱民提到,要排解这种负罪感和愧疚感,一是自我调节,二是向外倾诉或者“忏悔”,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自我调节首先就要理性地看待新冠,不要将其“妖魔化”,积极地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这是无意的伤害,我也不想这样。

之所以产生这种负罪的心理,刘爱民解释说是心里有“未完成事件”,放不下。“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做的完成句子,只有前面一半,但后边那一半没机会说。”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帮助他把没说完的说完。“出不去,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把某些个想说没来得及说的话,写出来,或者说找一个替代物品,比如说亲人的照片,把心里的话对着它说出来。”此外,社区里也通常会有心理辅导站,居委会也有调解员,必要的时候可以找第三方去倾诉。

小张与另外两个女孩子在北京朝阳区一起合租,上周,大家都阳了。三人猜测,可能是出现症状最早的一个感染了另外两个,但这时候讨论谁传染的谁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室友也是被别人传染的,这要怪的话,不知道怪到哪里去了。”小张说到。

来北京大半年,小张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因为室友的缘故被封控在家,之前遇到被封控的情况,室友都明确地表达过歉意,她也比较理解,所以之前三人不曾因疫情封控闹过矛盾,这次也没有因为互相传染而心生嫌隙。

当大范围的传染来临,积极做好防护,一旦感染就放宽心来对待,家人、室友之间努力做到互相理解、包容,就会让疫情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刚返校回乡的大学生小蒋在阳性之后告诉我们,虽然完全不焦虑肯定不可能,但在当下尽量让自己过得舒适一些,显然更有必要:她给自己做了炸蛋;她那从来不吃螺蛳粉的朋友,今天突然点了一份——因为闻不着味儿了。

最后,上述精神科专家从专业医生的角度,给大家了一些建议。

我们需要面对可能发生的现实,将患病当作一次人生经历。同时需要明确,经历紧张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定要允许自己接纳焦虑。但如果过于紧张焦虑,长时间出现心理和身体不适的症状,会有患上焦虑症的可能,应当及时调理、及时就医。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01 保持生活规律

保持健康饮食与合理睡眠非常重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睡眠、进食、运动、家务都不能缺少;合理安排疫情期间的生活工作计划,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让心态慢慢平稳下来;

02 保持亲友联络

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特别对老人群体而言,应当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防护态度与科学的防护手段,多倾听、陪伴、交流;

03 适度获取信息,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脱离讨论或是过于积极地传播信息,都容易引起传播偏见,从而导致焦虑状态。了解疫情变化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掌控感,但关注疫情要适度,可以给自己专门留出一段时间浏览信息,在其余时间关闭消息提醒;在传播渠道层面,要尽量看官方报道,了解疫情信息,不要轻信谣言;

04 不要有内疚感、不要自责

感染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在未来难以避免的现象,或许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病毒存在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身边人的感染不是我们的错。只要做到保持呼吸道礼节、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多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保护;

05 其他注意事项

焦虑的某些症状与新冠类似,容易让人陷入加倍焦虑的负向循环。焦虑症患者常伴有心慌、失眠、气短等症状,可以在家中常备一个血氧仪,如果新冠阳性,可以用血氧仪观察自己的血氧浓度指标,避免将症状混同,缓解焦虑;

如果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得了新冠,两种疾病的用药要错开,同时一定要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服药,及时沟通。

*应受访者要求,除心理专家刘爱民外,文中其余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ID:Banshu-Caijing),作者:李莹 李雪雪 乔雨萌 ,编辑:余乐 ,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