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32亿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news/87585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0.32亿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本文从短视频娱乐号切入,分析了其运营现状和运营逻辑,并点出了短视频娱乐号规范化发展的未来。推荐给对短视频运营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

gvcqe0eZKDSrcn5bkFAE.jpg

娱乐号正在大规模迁徙短视频,但这一切发生的似乎并不是时候。

“清朗”重压以及影视营销向短视频的偏离,结束了娱乐号在传统社交平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快活日子。

然而,短视频转型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成本。而行业风雪凛冽之际,娱乐内容空虚、大众对艺人关注缺位则令整个行业雪上加霜。

“今年整体的娱乐号商业变现,比去年大概了降低了30%”,某娱乐号MCN告诉娱子酱。

同时,近期某平台刚因用户发布《云南虫谷》剪辑片段,法院判决版权方获赔3200万,不但刷新了全国法院网络影视版权案件赔偿记录,更将二创的版权问题再次放上了台面

虽然目前其对娱乐号的流量影响还未显现,但该人士也向小娱透露,目前该平台里90%二创都是做爱奇艺的片单了,而整体内容量的急速缩水,同样令娱乐号内容的前路明暗不定。

所以,短视频真的支撑的起娱乐号的未来吗?抖音、快手乃至延伸至微博、小红书的短视频,给出了与商业营收截然不同的答案——短视频娱乐号仍是一门以低成本撬动巨大收益的产业。微博截一截,热搜刷一刷,只要话题得当,一条30秒的视频便可以收获百万点赞,而互联网的法则恰好正是“有流量,就会有生意”。

更重要的是,两个月前,新偶文化位列抖音MCN机构榜第二,仅次于无忧传媒。在它之外,芒果妈妈、超有料、会火等一系列娱乐“老厂牌”也依旧扎根于短视频平台上,孕育着成百上千的“新苗”,昭示着短视频娱乐号庞大的生态潜力。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一边是金主勒紧裤腰带的营收窘迫,一边是愈发欣欣向荣的行业面貌,短视频娱乐号的行业真相,矛盾与合理并存。

一、钱从哪来

“大部分人对我们的盈利方式是有误解的,认为我们的主要投放客户是剧集和艺人,其实不是”,某娱乐机构的李告诉娱子酱。

寒冬之下,这样的情况并不令人意外。另一娱乐号创作者小怡告诉娱子酱,目前的剧集营销团队虽然依然会大规模投放娱乐号,但热情早已减退许多,“艺人团队更别提了,虽然也会投吧,但在这方面的预算持续下滑也是真的,头部艺人看不上,中腰部艺人又穷。”

换句话说,在艺人营收锐减之际,艺人团队对于投入是否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转化更为看重。“通过看五六个视频转化的粉丝能有多少?粘性又能怎么样?真要想转化,那得投多少?会不会引起路人反感?这些都需要考虑,而且得谨慎一些。”

但是得益于短视频娱乐号在短时间内的大量传播与曝光,依旧有人愿意为它们买单。对此李做出解释,“我们的主要客户有两类,第一类是一些平台活动类型的宣传。”

最典型的是阿里系、聚划算、淘宝、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每年的营销活动,比如说天猫的618晚会,双十一晚会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帮他宣传扩大声量。比如说天猫618活动,它这一个晚会可能会整体打包给我们,双方协商最终需要呈现什么样的效果,包括上几个热搜或播放达到多少量级这些。”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而活动宣传的底层逻辑则依旧聚焦于艺人层面。“推广的方式就是发布某艺人唱了什么歌,某某艺人做了什么造型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大家知道这个晚会。”

第二类客户则主要是大大小小的一些快消品产品,最典型的当属3c产品及服装配饰等。他们的宣传切入点主要在于,结合与产品相关的艺人,如代言人等,做一些推广工作。娱乐号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它品牌的动作,去实现艺人流量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芒果MCN曾与运动服饰品牌FILA合作,在该品牌成为刘畊宏直播的首个商业品牌合作之时,为其策划了#那些活该爆火的直播 等话题,并且发动旗下矩阵根据直播素材进行二次营销发酵,最终该话题总播放量突破2100W+,在抖音挑战榜达TOP23。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在大规模投放的现状下,品牌方需要的是“一个营销号搬运或发布了内容,其他账号迅速跟进,进而将话题带上热搜”。

因此拥有庞大矩阵规模的MCN机构具有先天优势,如去年行业头部芒果MCN在全网平台的账号便高达700+,新偶文化的账号数今年也高达300+,除此之外,小影文化、青柚文化、不空娱乐等账号规模也不可估量。在价格方案上,有单个投放、十几个账号投放等多种方案,根据不同体量,报价不同。

小娱查看了部分头部账号的抖音星图报价,总体来看具体报价与粉丝量有关,不同长度的视频报价也有出入。但总体来看,300w+粉丝量级的娱乐号单条报价区间大概在9000-12000,500w+不同机构报价差异较大,从16000-25000不等,而700w+的账号,报价则可达30000元。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但内部人士也向小娱透露,实际操作中,水上水下的差距特别大,有些报价万元的娱乐号,与其他多个账号一起打包算下来,最后价格也才百千元。

这一盈利模式上,持续保持曝光和流量接入举足轻重,“甲方的诉求通常有两点,一是热搜数量,二是整体曝光量,他们在选择投放指标上会比较关注矩阵平均播放量”。

因此头部机构都会进行日常运作来维持曝光,“比如说我们会每天策划一个话题,选取多个账号来一起自主打造热点。如果把这个话题热点打到热搜上去了,自然而然对我们账号的曝光涨粉,包括我们的商业都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二、生意怎么做

然而,即便是大型MCN,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

“当前这个时间来说,短时间从零粉丝做到百万粉丝几乎已经没有可能了,我觉得可能得需要两年甚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很难了。”李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抖音等短视频的整体流量,已经是一个很饱和及大众化的状态,它的转粉率正在逐渐下降。“比如说我们2018年开始做的时候,有个100万点赞的帖子,可能能涨20万粉丝。但现在100万点赞的帖子,可能只能涨2000个粉丝,这个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这就使得拓展新的规模步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突围一直困扰着头部的MCN们。过去,主流的娱乐号MCN的组织模式是“一个大号带多个小号”,但是李也表示,这样的经典架构在微博比较实际,因为大号可以通过点赞转发的方式为小号引流,而对于抖音以随机流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各个账号是相对独立运营的。比如新偶文化的账号@我的偶像巨顽皮 目前粉丝量达798.8w,偶像观察室达501.9万;小影文化旗下@小影娱乐 抖音粉丝量已经达到了778.3万,而@娱乐日报社 粉丝量也达到了500w+,@请叫我娱乐酱达300w+。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同时,为了持续低成本吸纳新鲜血液,培训课程成为了不少头部MCN的先发性尝试。

比如新偶文化今年开始推出短视频教学课程,然而其并非通过卖课盈利,而是挖掘更多的创作人群。“我们会把通过我们教学之后做出的账号,吸纳到我们机构来。

在商业化层面,实现双向互利。”除此之外,一个独特的现象是,“考古潮”在今年的娱乐行业尤为凸显,不论是《甄嬛传》《宝莲灯》等经典老剧,还是“你是我的神”“羊胎素”等经典老瓜,都被营销号再次拿出来反复咀嚼。

李将这一趋势也解释为,小体量账号前期起号或者是涨粉的一种内容形式。一来以往的剧,在版权上没有那么严格,二是,这些内容有一定的粉丝沉淀及固有的用户群体,可以更低成本的吸引流量聚集。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除了以“量”取胜,决定娱乐号们存亡的另一指标是“质”。

在内容层面,过去“快”是娱乐号发家的主要因素。

曾任职某头部MCN的小波告诉小娱,“早期的MCN为什么厉害?就是因为快,几年前,通常在大众刚知道一个信息的时候,他们的视频都已经剪出来了。”但如今,除了半个小时就能出视频的行业“硬性要求”,“它们必须要一直不停地进步创新,才能保证自己是头部账号的地位。”据小娱了解,某些头部公司的工作人员压力非常大,甚至需要每天开会近十个小时。这样的创新意识渗透进了整个娱乐号生态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是大V们对高性价内容的反复斟酌,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是,“现在很少有人做明星专访了”。小波表示,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商业转化很低。“艺人投放这一块儿现在完全不赚钱。虽然它有流量价值,但对于500多万以上粉丝的头部账号来说,流量基础已经在那儿了,没什么必要。而粉丝少的小账号,虽然需要流量,但艺人不愿意上。”

另一方面,在内容供给方式上,之前不少MCN机构热衷于投稿。“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投稿的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上也会有一点不太统一。”因此如今,更多的头部MCN更偏爱培养固定的兼职创作者,“我们每一条价格差不多是在50块到100块这样”,李表示。而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不少老牌娱乐号为了应对营收下滑及激烈竞争的业态,还开拓了直播的新业态。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这些直播的主要内容是在直播间播放电影,博主出镜,用创造与受众共同观影的体验引流。而更有趣的是,其变现品牌投放则主要是联通、移动、电信的绝版“靓号”。

三、未来在哪

“目前,在娱乐号的发展生态上,短视频平台是最好的。”四年前,短视频娱乐号渐生萌芽。而一年前,娱乐行业的“扫黑风暴”,首当其冲的就是站在风口浪尖的社交平台的娱乐号们,这成为了短视频娱乐号大规模乘风而起的发端。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微博是属于粉丝的,小红书是属于关注者的,抖音是属于路人的”,传统追星平台站在了离“粉丝”和“娱乐”最近的地方,是娱乐号最好的天然滋补。然而,如今日渐糟糕的舆论环境,却让创作者们惴惴不安。

50多万粉丝的娱乐博主阿兰告诉小娱,目前娱乐号看重短视频平台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现在传统发展粉丝经济的平台生态都很危险,粉丝热衷于发疯,艺人开始频频维权。以前把事情闹大意味着流量,现在闹大却等同于不可控,所以,什么瓜都得慎重发。”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另一方面,传统平台的数据也屡陷“太水”的质疑,令品牌方望而却步。

阿兰表示,从商业化上来说,很多平台现在对于娱乐这一块的下降力度非常大。数据造假要比短视频容易的多,很多要么是买的,要么是粉丝刷的。与此相比,短视频平台虽然受众并不垂直,但平台流量更大。

更重要的是,影视行业营销越来越看重短视频这块沃土,从这一层面,活跃于短视频的娱乐号,无异于“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其实,如今平台对这些账号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有内部人士曾向小娱透露,目前抖音电影内容流量水位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下滑,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平台的态度倾向,令电影向的娱乐号们日子不太好过。

更重要的是,目前娱乐号们依旧身处屡遭诟病的旋涡。暂且放下大众对其内容恶意营销、引战、互撕、造谣的声讨不论,单从制作上来看,“拿微博、豆瓣、知乎当素材库”、“原创内容的搬运工”、利用他人作品直接凭借等经典侵权问题便足以令平台头疼不已。因此在平台的审核判定中,对娱乐号所谓“低成本原创”的态度尤为纠结。平台需要这样的账号去填充相关娱乐性的内容,但它也必须限制这些内容的野蛮生长。

其中,平台尤为需要考虑品牌主和版权方们的心情。一方面,在综艺领域,娱乐号剪辑综艺卡段时,往往会涂抹掉品牌信息,否则会被判定为有商业营销嫌疑。但这会引发品牌主的举报反扑,毕竟娱乐号对综艺的引流作用并不像剧集那么大。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版权问题,无疑法律圈的意见也非常重要。让我们回到一开始《云南虫谷》的判决书中,可以发现,在该院(西安中院)理解中,有些娱乐号“在剪辑过程基本保留原有影视作品的主干剧情和逻辑线,观众……再去观看原作品的兴趣大减”、“呈现出竞争替代的零和博弈”,这必将“打击原创作者制作作品的积极性……短视频、自媒体产品及相关平台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减少社会文化产品供给。”

判赔3200万的版权风云下,短视频娱乐号还能占山为王吗?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求平台方在海量内容中,做到审查清澈见底有些强人所难,但这并不代表平台不需要关注相关审核制度及推荐算法的错漏,令某些娱乐号侵害原创权益的内容高悬热榜。

除此之外,狗仔偷拍、路透也被纳入了娱乐号的辖区,借助短视频大行其道,甚至可以反过来成为文字平台的信息来源。但一旦与艺人舆情沾边,必然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隐患,版权方和艺人团队追责的可能性,势必也足以令平台深思熟虑。

李坦诚道,“虽然现在账号很多,但优质账号却是极度缺乏的”。针对于此,娱子酱听闻平台正在和头部机构做一些内容的沟通,整体内容的方向就是提高原创性。娱乐号们充分尊重原创作者与涉及品牌方和艺人的合法权益,平台积极响应原创作者的维权行动,或将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力点,也是营销娱子酱所期待的方向。

作者:茶小白

来源:微信公众号“营销娱子酱(ID:marketingyuzijiang)”

本文由 @营销娱子酱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