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和远方救不了造车新势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21107-6aa7646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诗和远方救不了造车新势力

• 2022-11-07 15:15:13  来源:格隆汇APP E2064G1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深鹏 来源|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11月刚到,电动车企们一如既往晒起了成绩单。

但数据给人最大的感受只有四个字:分化严重

有的销量翻倍,有的销量腰斩,既有先发优势尽失的,也有后来居上的,新旧势力之间的攻守局势也尽然开始明显分化,总之就是大混战。

而从近下半年来的持续销量变化中,越来越让人感受到输赢格局已经显现。

01

寡头不倒

先看看具体的数据。

从已经公布的车企来看,第一名毫无疑问是比亚迪,达到21.78万辆,同比增长168%,比9月份的20.13万辆,多增加了1.65万辆,不要小看这一万多辆,数量级可是比蔚来、理想整月的销量还要多,相当于3个小鹏了。

1

迪王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证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第二名的特斯拉,有71704辆,也是稳居第二把交椅。最近还启动了降价销售,虽然有因为年底要刺激销量的需要,但实际上特斯拉的降价,竞争对手才愁。

从销量榜上看,比亚迪和特斯拉属于绝对的头部,其他的对手基本看不到它们的背影,这俩也是榜单上唯二实现盈利的车厂。

两者也经常被人拿出来对比,如果单看销量,1-10月份比亚迪的总销量已经去到了140万,同比大涨233%之余,这还是特斯拉全年的目标量,不出意外,比亚迪喜提全球年销量冠军,不会有任何意外。

不过说到盈利能力,特斯拉还是要更胜几筹,接近27%的毛利率,15%的净利润。

什么概念呢?

等于说,特斯拉卖一辆车,可以赚5-6万(人民币),放眼全球车企,找不到任何一个能打的,即使是丰田,也不到它的一半,比亚迪也不到它的1/10。

在赚钱这块,特斯拉真的是拿捏得死死的。

第三名是广汽埃安,超过3万辆,这个也是让人有点意外的厂车。要说知名度,广汽埃安算不上一线,更像一个低调的老广,在低调地打磨产品,但卖的就是多。

不过,广汽埃安的品牌形象一时间也很难改变,因为满街的网约车,埃安占比不少,销量高是没错,但有多少是销往2B作为网约车,广汽没有公布太多的细节。不管怎样,这个已经有点固化的形象得改一改,因为最终的目标用户,大头还是普通居民,愿意搞一辆网约车同款的人,估计不会多。

最近,埃安也是动作频频,越发高调,先是推出了国内第一款百万级别的号称全球第一款零百加速在2秒以内的电动超跑,对手都在500万以外(不知道李想会不会哭晕在厕所),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

如今埃安在独立上市,引入投资者方面也是非常抢手,算是给旧势力争回很大的脸面,但后面如何谁也难说,只能再看了。

02

新势力跌落神坛

和比亚迪、特斯拉雷打不动的高销量相比,新势力就有点跌落神坛的感觉。

三个头部之中,有两个10月份的销量勉强维持在一万多一点,其实已经到了非常边缘的地方,手一抖就掉出了万辆级别。至于另外一家深陷困境的新势力,情况就更加差了,网上已经铺天盖地批评,我们就不在落井下石了。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大部分的媒体聚光灯都会给新势力,毕竟这些公司个个都是互联网出身,在营销方面,在make some noise方面,比传统车企要玩得溜。重要的是,它们确实也曾交出过不错的销量成绩,在很多企业连车都没推出的时候,它们已经月销量过万。

但很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头部的三家新势力,每个月的销量去到1万上下,基本就止步了,不管是依靠单品,还是多车型,都很难迈过这个关口。看看它们现在的销量表现,别说跨过关口,连保持都很吃力。

至于什么原因,众说纷纭,我想最主要的,还是竞争加剧的问题。消费者的选择,不像过去,只有一两款车选,而是动则8款10款甚至20款,结果当然春去秋来了。

总之,若论新势力的销量位置,不仅远离前三,而且已经被抛到了中下段,在先发优势已经没有的现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所谓的营销能力,甚至所谓的产品能力,都失去了效用。

或者有人说哪吒不错,冲到了1.8万辆,但只要稍微了解哪吒车型的人,都知道里面主要是低端车型贡献销量,某程度上这是叫好不叫座,低端车型的盈利能力很弱,基本也不存在品牌溢价,卖得再多,也很难改变不了其在整个电动车江湖的地位。如果单凭低端车销量,真正的王者是五菱,哪吒还远远排不上号。摆在哪吒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看它的中端车型S能不能走量,如果不行,现在卖得再多,都只是一时爽。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哪吒现在正处于上市冲刺期,这些销量有没有为了上市“充值”,也是大家质疑的焦点。另外一个刚上市的新势力,就活脱脱地上演过一个戏码,上市前几个月销量都是过万,上市完后第一个月销量直接掉到7000,股价没了一半。所以哪吒行不行,不用多久,大家都能看得见。

相比起光芒渐失的新势力,极氪、问界这类车型销量不降反升,也堪称现象级。这两家都是根植于吉利和华为能力基础上的汽车品牌,试驾过的人,都能够大致感受得到他们的技术能力。

如华为的智能化能力,鸿蒙车机系统、人机交互方面,虽然不能说遥遥领先,但起码也是业界领先,反观那些经常把智能化挂在嘴边的新势力,你会发现,它们除了语音交互稍微像话一点,其他的真的很一般。

我们在以往的电动车分析中也提及过一个观点,电动车终极的智能化只有一个,就是自动驾驶,只要在这块没有突破就最好别把智能化挂嘴边,因为很容易被打脸。有些新势力口碑为什么会崩塌,就是因为嘴上说智能化,但最后给出的都是大沙发、大彩电、大冰箱,还有大床,堆了一堆激光雷达,号称全球领先,但在智能驾驶的测试中“车毁人亡”。

试问,口碑怎么能不崩塌?

03

关于市值

港股市场基本聚集了国内叫得上名号的电动车企,也经常被拿出来做比较。

不过,说到市值,它们之间的落差却非常大。虽然很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市场,但拉长时间看,一定离不开企业自身的价值。

汽车行业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销量,离不开盈利能力。

现在港股市场上,比亚迪的最新市值5734亿,两家头部新势力分别为1559亿、1471亿,相差为3倍多,但是,新势力的销量只是比亚迪的1/20,盈利能力就更不用说了,比亚迪好歹能够买一辆赚一辆,但后两者买一辆要亏好几万。

这个如何解释?

根本无法解释,除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讲故事。只能说,要么就是比亚迪被严重低估,要么就是新势力被严重高估,总之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或许有的人拿所谓的高端说事,比亚迪的产品线一向以中低端车为主,薄利多销,而新势力则一开始就说自己要做高端,现在是亏钱,但未来赚钱能力无可限量。这事嘛,要是放在以前,我还真信了,但现在,还来这一套?

再说了,难道现在比亚迪的车不也有卖到30万以上了吗?不仅如此,已经传出比亚迪的硬派高端越野车,售价在80万以上,还有连同奔驰推出的腾势D9,这些品牌算不上高端?要说画饼的话,你是相信比亚迪这块大饼,还是那些号称“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销量却停滞,亏损不断扩大的新势力?

即使不说销量相差较大的比亚迪,就拿吉利汽车来说,极氪001的月销量同样过万,和蔚来理想一个级别,但吉利在港股的市值才刚过千亿,对于这样一家在汽车业拥有诸多基础实力,并持有Volvo、奔驰、阿斯顿马丁股份的公司,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很明显,市场对于传统势力的市值,更多的是以实际数据去说话,而新势力的市值,更多的是靠讲故事去支撑,这才是两者的市值相差巨大的真正原因。

投资虽然很复杂,最终都离不开常识,正如陆地上可以建城堡,沙滩上也可以建城堡,但一涨潮,谁在谁不在,就很容易区分出来。

04

结语

电动车江湖走到现在,毫无疑问是要比拼真正实力的时候了。

市场竞争总是残酷惨烈的,大浪淘沙,成败不过一瞬间。作为车厂,不会再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耗,也不会再那么多人愿意听你讲诗和远方。

作为投资者,在现越来越清晰的格局面前,更要相信常识的力量,与其相信那些未来的宏大叙事,不如现实点,看看车企们每个月的“考试成绩”。

因为,如果到高考模拟考都不及格,你如何相信它能成“状元”?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深鹏 

本文来源格隆汇APP,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