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要做下一个苹果,50岁罗永浩又“搞事情”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nvestorscn.com/2022/10/26/10374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刘晓月

罗永浩:平台革命的时候,新世界的主宰者,几乎从来都不是旧世界的霸主

50岁罗永浩再创业,

又跟乔布斯杠上了

所谓“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罗永浩又出来搞事情了。

近日,#罗永浩AR创业公司获美团投资#冲上热搜。有媒体报道称,罗永浩的AR(增强现实)创业公司“Thin Red Line”,近期完成近4亿元天使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经纬创投、蓝驰创投等九家机构跟投,公司还计划于10月底继续开放新一轮融资。

今年罗永浩顺利靠着直播还清此前创业的数亿元负债,无债一身轻的他,在6月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并称“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的创业”。在7月的一场直播中,他官宣了新创业公司的名字,正是此次获得融资的Thin Red Line。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Thin Red Line的估值范围为10-15亿元。而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的融资历程并不顺利,起初的估值达到了20亿元,但“没有资方愿意领投”。据36氪报道,有的资方直接将估值对半砍,还有资方将估值砍到7亿元,但罗永浩都没有接受。

不过罗永浩凭借在互联网多年的打拼,还是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有投资者表示,单是罗永浩这个人,他们就愿意给出10亿元估值。

那么,罗永浩的Thin Red Line到底是个怎样的项目?

在宣布退出社交平台前,罗永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有两个方向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电动汽车……我们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很自然选择了AR。”

老罗入局做AR主要基于两点认知:一、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二、现在是做AR合适的窗口期。

去年,罗永浩就转载了一篇题为《从游戏机、计算机、智能手机的过去五十年看VR和AR的未来五十年》的文章,表现了自己这一领域的关注。文章提出,“对硬科技的需求使得VR和AR的发展会是一件数以十年计,可能是二十年、五十年,最终走向大几十亿的主流市场。”

老罗认为,做出VR/AR消费级别的产品至少需要“几百到上千人左右的规模开发三五年以上”。这在这期间商业化机会有两个:一是将技术落地、复用到VR软件上;二是B端特殊用途的垂直类型AR设备

罗永浩雄心勃勃地表示,“如果过程顺利,再加上一点运气,我们想在AR时代做出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iOS一样的东西,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

这与2012年罗永浩做手机时的豪言如出一辙——“等锤子做好了,会收购苹果公司,这是我余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业冥灯”来了,

VR/AR行业瑟瑟发抖

2006年罗永浩从新东方辞职,从此开始了被称为“行业冥灯”的创业之路——2016年罗永浩发起创办论坛博客网站牛博网,后来博客类网站逐渐式微;2008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如今课外培训行业,处于历史最低谷;2014年创办锤子手机,之后手机行业大洗牌,老罗欠下六亿债务;2019年做电子烟,投资的小野电子烟刚宣布开售,限制电子烟售卖的文件就下来了。2020年参加脱口秀大会火了,文旅部开始重点加强脱口秀、相声节目内容的审核。

由此,老罗被调侃为干一行垮一行的行业冥灯。

不过罗永浩在直播行业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2020年 4月 1日,罗永浩在抖音开启第一场直播,凭借多年积累的影响力,其所属直播公司“交个朋友”迅速成为顶流直播间。短短2年直播生涯,基本还完了做手机所欠下的数亿债务,上演了一出“真还传”。

但有业内人士评价:“相比做网站、做手机,直播更多的是看重个人IP和影响力,这是老罗最擅长的”。

那么,当老罗回归到不看创业者个人光环、仅仅靠产品在市场中厮杀的赛道,“行业冥灯”的故事会再度上演吗?

首先从赛道来看,老罗此次选择的AR/VR领域可以说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在“元宇宙热”的驱动下,出于追逐“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大批创业者和资本蜂拥而入,

第三方机构IDC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AR/VR头显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到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预计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突破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从投资额来看,2021年全球和国内在AR领域的投资分别以374亿和181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但火热的市场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这一赛道中云集了Google、微软、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华为、腾讯、百度、爱奇艺等国内大厂,一大批创业公司如Magic Leap、Rokid、Nreal都似乎报以ALL in的态势去瓜分这块全新的蛋糕。

而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VR/AR的愿景无限美好,但是当下还存在着价格高、设备笨重、观看不清晰度、交互不流畅、容易产生眩晕等许多问题。通俗来讲,当下的VR体验,就好比你正装出席一家高档餐厅,却来了几盘大排档的菜。

其实一众科技巨头早早地就开始布局这一赛道,像苹果自2006年开始就申请VR/AR专利以及人才的全面招揽和企业收购,但至今能够正儿八经打入主流市场作为消费级产品还没有出现。

历史不会重复,只会换个马甲。AR/VR赛道近年来已经过一次从狂热到沉寂的轮回,2016年“虚拟现实”浪潮风行国内国外,脸书、谷歌、微软及阿里、腾讯、联想等纷纷入局,但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额就同比暴跌八成。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容的评论可谓是一针见血,“罗永浩是个媒体符号,但不是成功创业符号。他可以通过很多话题让自己保持媒体关注度,但弱点在于看不懂技术方向,也不太懂产业趋势,他的每次创业基本要么错了时机,要么错了方向。此次押注AR,也是一次在错误方向上的努力”。

投老罗,可以;投AR系统,未必

上文我们讨论了罗永浩赛道选择的问题,接下来探讨一下老罗的商业模式—他的AR创业先从 OS 系统做起。这和此前做锤子手机的路线一致,从创立公司到发布第一款手机Smartisan T1,他花了两年在OS系统研发上。

有媒体报道,罗永浩在内部表示,未来5年内不做硬件,并计划组建1000人的工程师团队。5年,也是罗永浩曾在采访中提到的商业化条件成熟周期。

老罗之所以不碰硬件,是因为知道这是块难啃的骨头。今年 6 月,罗永浩在接受《晚点》采访时表示," 目前整个行业的硬件水准还没法大规模商业化并成功,比如说功耗,发热,重量,续航时间等等,离普通消费者能接受、能消费还差得远。那些现在就强行发售产品的公司,一定是卖一部亏一部。行业普遍估计商业化条件大概会在五成左右成熟。"

所以老罗的逻辑是,因为AR 硬件不好做,所以他要做 OS 系统、软件,来卖给其他 VR/AR 公司。

但问题在于,这个逻辑真的成立吗?硬件不好做。难道系统、软件就好做了吗?

由于牵涉技术复杂、硬件缺乏标准,AR OS系统对不同硬件产品进行系统适配、实现多种技术的底层互通非常困难。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是:今年年初,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已经解散了为公司旗下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设备开发操作系统的工作团队,并已经将部分工程师调至增强现实眼镜项目以及 Oculus 虚拟现实设备项目中,该工作团队此前大约有 300 人左右、项目历经4年多。

如果罗永浩自己都不愿意做 AR 硬件,那么这些 OS 系统、软件该卖给谁呢?

乔布斯非常信奉一句名言,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 "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一个好的系统 / 软件往往需要以好的硬件为基础。像iPod、iPhone 都是如此。

正如罗永浩自己认识到的,现在的硬件水准离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还很远。那么即使他开发出了好的软件,也没有硬件可以依附。老罗只做OS恐怕很难供血。

此外,老罗的雄心是“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 ”“想在 AR 时代做出一个像 2007 年的 iPhone+iOS 一样的东西”,要知道,苹果的系统 / 软件可是从不外销的,那么老罗是不是也不会向第三方 AR 公司销售 OS 系统呢?

显然,“因为硬件难做所以不做硬件”的想法,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虽然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多次失败”并不等于“必然成功”。对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而言,更是“九死一生”的艰难事业。

罗永浩可能因为此前的失败经历而“认知升级”,但从手机到AR的创业难度也随之升级,技术和市场更不成熟。多位业内人士对此的看法是:投老罗,可以;投AR系统,未必。

商业之残酷,往往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虽然罗永浩拥有“屡败屡战”的勇气,但未必一定能摆脱“屡战屡败”的命运。

老罗能顺利成为下一个乔布斯,还是重蹈炮灰覆辙?无论如何,让我们祝福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