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到职场发展“最佳路线图”的两种方法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632143143569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找到职场发展“最佳路线图”的两种方法

人神共奋·2022-10-18 12:52
活在当下与规划人生
v2_a037d47c27c844edb542518c8f045aba_img_000

两种不同的工作风格

年初,老板给小王和小李分别下了今年的销售任务1000万,他们应该怎么规划今年的工作呢?

小王的方法是把这1000万分解到每个季度,先盘点一下手里的客户,跟他们沟通今年的需求和大致的时间点,再估计一下新客户的节奏,当然还需要多算一点,以应对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的情况。最后形成一个每季的任务节点表。

这种做法,借用一个数学概念,属于“动态规划”的一种:把一个大问题变成几个小问题,分别列出局部方案,再把这些解答组合成一个全局方案。

小李的方法就很简单了,两横一竖,就是干,猛干三个月,再大干三个月,年中看看离1000万的目标还有多少,如果差不多了,就要考虑是选择继续猛干,大超指标,年底争取加薪升职,还是进入摸鱼模式,把潜力留给明年?

如果不够,就要开始拓展新客户,如果三季度结束还有很多没完成,那就要想想有没有什么非常手段,或者干脆想想明年怎么办?

这种做法,也借用一个与“动态规划”相对的数学概念,叫“贪心算法”:

因为整个问题太大太复杂,我不知道怎么解,就先切下一小块问题,找到这一小块问题的最优解法,解决后,再切下一小块的问题,再找到最优解法……,每一步,我都只知道现在的目标,和现在的最优方案,最后组合起来,就是整个问题的答案。

鲁迅先生称之为:“世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就成了路。”

这两种做事风格与人的性格有关,好比自助游,有人事先做好攻略,详细到城市公厕分布;有人喜欢随机应变,只要大方向没错,就可以尽情享受旅途上的“意外”。

本文就借用“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这两个概念,分析两种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

目光长远与专注眼前

小王和小李是同学,同一年进公司,但两人的表现大不一样。

小王有一个人生目标,将来要出去创业。所以小王的职业发展规划是这样的:

首先、把从现状到目标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创业、创业期、经营企业;

其次,把第二阶段的“创业期”作为核心阶段,为了这个阶段更顺利,第一阶段就要做好准备,要实现三个小目标:积累经验、资本和人脉;

最后,围绕这三个小目标,确定自己现在要做的工作。

这就是“动态规划”式的职业发展,把职业发展的大问题分解成职场不同阶段的目标,再确定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

而小李的职业发展计划就是另一种风格:

这是“没有计划”的计划,就像大部分新员工,小李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力争上游”的职场大方向。

在他看来,这就够了,创业也好、做职业经理人也好、成为行业大牛也好,现在要做的事,其实也没多大区别,还不如专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提升能力、搞好领导同事关系、争取早日升职加薪……

这就像前面说的“贪心算法”: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不如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

这两种职业发展道路,哪一种好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动态规划”是四个缺点

“动态规划”的职业发展道路看上去很完美,我们不吝用“高瞻远瞩”一类词来形容这一类人,但这种方法有四个缺陷:

小王规划了今年的1000万销售任务,发现缺口很大,他需要在一季度就开始拓展新客户,才能保证这些新客户能在年内下订单;可这个行业的新客户都是三季度开展销会时获取,一季度更适合在春节前,把去年谈得差不多的意向变成订单合同。

这就是“动态规划”的第一个缺点:“全局最佳方案”分解成的每一步,并不一定都是“局部最优方案”。

比如小王为了保证“创业”这个关键目标,他在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做出的,很多都不是最佳选择——

在同事努力做业绩时,他更在意与某些客户保持私人关系,导致他的业绩上不去;

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业务过度投入,其他业务不闻不问;

领导觉得他工作心浮气燥,同事觉得他鬼鬼祟祟……

第二个缺点,“动态规划”对人的要求太高了。

比如对于小王而言:

刚刚毕业就要有一个十年以上的职业规划;

要有为了创业大目标,放弃眼前晋升机会的胸怀;

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清醒的自觉,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个缺点,容易“始于伟大,终于琐碎”。

如果小王一季度重点做并不适合在此时开展的拓展新客,很可能到最后,新客户没有拿到,老客户的订单也落实得不好。

如果小王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完全为了第二阶段而存在,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那么创业就将成为他永远无法到达的阶段。

所以大部分理想都是始于伟大,终于琐碎。

第四个缺点,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小王可能做了几年后,渐渐发现,创业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人的进步是一个不断扩大知识面的过程,但“面”大了,“边”也长了,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越多,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

大多数人生目标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能力越强,你就越怀疑,这个目标值得去实现吗?

时过境迁,累觉不爱,这才是“动态规划”的最大危机。

再来看看小李的“贪心算法”,问题也是一堆。

“贪心算法”的两个缺点

“贪心算法”胜在简单,人生不需要目标,走一步算一步,但每一步都力求走出“最优解”。 

但缺点也是太简单,图样图森破。

问题一,把局部“最优解”加在一起,一般都不是全局的“最优解”。

1000万的任务,小李一季度挑最容易的完成了500万,但该正常拜访的客户没有拜访,还有可以争取一下的大客户直接拱手让给竞争对手,这对未来的生意拓展而言,是“最差解”。

再看职业规划,小李的学习能力很强,两年就成为公司的技术“小牛”(第一阶段的最优方案),因此把时间继续花在提高技术上成长效率更高(第二阶段的最优方案)。可那些技术不如他的,在项目管理、客户沟通、领导关系维护上发力,最后反而成了他的领导。

第一阶段的最优方案+第二阶段的最优方案=全局非最优方案

问题二,“贪心算法”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它很可能让你进入“死循环”。

假如小李毕业后进了官场,想不停地往上升,就一定要在某个年龄段之前,达到相应的位置。一旦掉链子,接下来所有的“局部最优解”都无法把你从“死循环”中救出来。此时再想要从体制内跳出来,就要“开倒车”,放弃掉很多现有的利益。

真正的人生和数学算法不同,程序是死的,而人是会变的,加上环境对人的改造,这两种路径就更复杂了,有时甚至能合二为一。

不小心就合二为一

走“动态规划”路线的小王,到三季度末,任务眼看很难完成,但手上新客户拓展不了了,他发现小李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于是想用手上的新客户去换小李的新订单。

计划赶不上变化,小王不知不觉走上了“贪心算法”的路子上。

走“贪心算法”路线的小李刚进职场,苦心提高技术(第一阶段的最优方案),等学有小成后,他发现沟通也很重要,但他在第一阶段已经被改造成标准的“程序猿”模式,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就跳槽到了新公司,继续他的技术大牛之路(第二阶段的最优方案)。

第二种“贪心算法”路线,已经很接近“动态规划”了——把“成为技术大牛”当成人生目标。

当然,本质还是不同的:“贪心算法”认为,未来并不存在,未来是你不断的创造出来的——只有我在“成为技术大牛”的道路上不断行动,这个人生目标才有意义。

而“动态规划”相信,只有你想要“成为技术大牛”,并拥有实现它的能力,你现在的行动才有意义。

所以,“最优”的标准是什么,才是最大的难题。

人生是选出来的,还是走出来的?

无论是“动态规划”还是“贪心算法”,其实都承认一点:职业发展道路,没有绝对的“最佳”,只有你能把握的“最佳”。

不同的是,“动态规划”相信最佳答案是选出来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那么几步,只要围绕这关键几步,就能规划出最佳路线图。

而“贪心算法”认为最佳答案是走出来的,把每一步走好,就是最佳人生的选择了。

当然,这两种职业规划路线都是理论上的,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这两者之间。

没有人能真正做到“贪心算法”所说的“活在当下”,你的任何一个职业选择,都包含了你对未来的期待;也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动态规划”的“算无遗策”,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唯有更多的知识、工具、方法,才能帮你做到这一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人神公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