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被裁后如何「心理重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64572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被裁后如何「心理重建」

2022-10-17
0 评论 28 浏览 0 收藏 25 分钟

面对多变环境,对于主动离职或被裁后的心理重建,要比盲目投简历显得重要很多。那么,要如何进行“心理重建”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0v84m3m5wEeWai0mSEci.png

因为一份文件,教培行业由朝阳变成夕阳,所有头部在线教育机构标准动作,就是“裁员”,“被动失业”涉及多个岗位,大多尚未转正,在职老员工也不好过哪去。

回过头来看,那波被迫“失业”的人,有的已经找到合适机会,有的在家躺平,有的转身成为UP博主。

今年这波寒气压迫性强,延伸至多个行业。

连老板,给团队打气的语言都从“我们公司三年IPO”,换成“大家放心,现金流活两年没事”,把工作做好才有突出重围的机会,可见,的确挺难。

但是,话说回来。

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有天生被“资本”拥吻的权利,这不,前段时间,朋友所在的公司因为业务问题,倒闭了,连续两个月工资还没发出。

创业者重塑信心能力,要高于平常人,早期入局创业这趟浑水,苦难早已练就一身孙悟空的本领、和唐僧的脾气;可是,普通人不同,时长因为一句话都要纠结半天,更别说“被动失业”落到自己头上。

面对多变环境,对于主动离职或被裁后的心理重建,要比盲目投简历显得重要很多。

企业用人越来越谨慎,即便能够“无缝衔接”,入职3个月内都有可能产生动荡,所以,未来「心理重建」将成为人生一门必须课。

一、有关心理重建背景

心理重建,准确而言,叫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重评;该词汇最早是由德西和莱恩(Deci&Ryan)在1975年提出,又称为“自我决定论”。

通常指,我们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和评判。

理论认为,过分强调外在激励因素,会导致内在激励动机降低,使本来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必须依靠外在奖励才能维持行为。

喜欢某种工作而非常投入地工作,和管理者对业绩看重,并对工作结果进行奖励,两者产生的驱动力有所不同;前者更像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后者更像是为了物质,就很容易丧失对行为的控制。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525-552页当中,Gruber,J.、Hay,A.C.和Gross,J.J.基于情绪自我调节所提出的简洁模型,我认为,更聚焦描述被动后失业调整状态。

它的核心意思是:

当外界的情景刺激被选择和注意,情绪产生之前最后一个关键,会影响接下来产生的感受;也就是,心理重建背后是自信心的丢失,要重塑自信,首先需要逆向思维(Reverse Thinking)。

大家都喜欢,按照事情发展正向思考时,你需要“反其道而思之”,从结论往前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状态,才能抓住问题根本。

那么,被动失业后,一个人心理变化会经过哪些阶段呢?按照年轻人共同特征分类,大概有5个方面:

有网友表示,“被动失业”第5个工作日,幻想在职多年对公司有感情,虽然不多,但瞬间被抛弃总有些失落感,直接从稳定环境中走出来,要从零开始打怪,前途渺茫又期待。

第10个工作日,从原来每天早晨7点钟起床,赶天通苑最挤那趟地铁,到现在可以睡到自然醒,心态放松许多,想起那些工作时,同事之间的斤斤计较,显得格局好小。

不过看到一些老同事还在公司内卷,难免释放一点小兴奋,终于有正当理由放松一段时间,多年的公司鞭打渐渐离我更远,此刻可以以“受害者”角色,被动迎接假期到来,我开始思考到底去哪座城市玩的问题。

“发风景照怕被看到,决定不发了”,第15天我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毕竟大家认知中我刚跳槽不久,如果他们知道我被裁掉,好像很丢脸,站在父母角度他们肯定想,“糟糕,这孩子要成无业游民,肯定工作没干好”。

结果还是让大家知道了,一些朋友安慰说“现在市场景气不好,把自己理所应当的拿到就好”,我逐渐松了口气。但是,也有部分伙伴说,赶紧找个班上,过了10月就是年,不然今年肯定找不到。

“的确有朋友找工作半年,都没有合适的,加上他们反馈履历、面试和上司办事风格等问题,开始令我辗转反侧,此刻,没玩够又担心就业,于是决定投简历”,这是第25天。

经过两周左右投递,我只收到5-6份HR回复,但基本都以不合适告终,我开始有些焦虑,怀疑自己能力是否因为一个月不工作而退化。

于是,为赶紧上班,我做3份不同意向简历,每天疯狂刷新各大招聘APP,时常因为没有工作而惊醒。

综上,不少人有过相同经历,你会发现,重塑信心与建立信心机制完全不同,建立信心,是在尝试完成某件之前从未擅长过的事,重塑呢?则意味着,你曾经很棒,但现在不行了。

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讲话难免紧张,10次后会觉得顺其自然、尽管不擅长电脑,第一次操作Excel也没那么难,但是,一旦有基础就会建立下次预期,若预期瞬间崩塌,障碍就很难克服。

换过两份工作中间空窗时间比较短,每次市场抢着要,就会出现一种假象,第三份工作我依然很抢手,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第一次、第二次看到天鹅是黑色,下意识觉得下次在见到天鹅时一定是黑色,你自然会,对事情成功的结果降低警惕。

换言之,就好比对于一个常年得C的学生,拿到B+可能令人兴高采烈;但对于总是得A的学生而言,却像挨了一记耳光。

所以从根本上看,信心的建立基于期望,你认为下次能够做的很好。现实中,以归纳法(Inductive Reasoning)计算出来的成功概率的自信感觉,不是最真实的,同一件事因为所处情景的差异变得不同,就会被框架困扰。

二、框架效应在算计你

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

框架效应是「给定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具体而言,你到一家餐厅,服务员问题你,喝咖啡还是茶?如果你在“咖啡”与“茶”之间选择,就被框柱了,若不在两者之间选择,就没有被框柱。

之所以会被框架,是因为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

人的大脑喜欢自动行为,不喜欢思考,换言之,大脑对思考吝啬,所以才叫吝啬鬼,事实上,你每天大多数活动确实上不需要经过思考的。

就像,怎么把饭送到嘴里,而不是鼻子里、上班时候走哪条路、哪个地铁口出,乘坐哪一班车等,当你习惯自动时,就会被“吝啬”扩展到其他需要思考的事物中。

现在想想,是不是这样。

我们可能会,自动认为明星做广告产品一定可靠,某个专家的话一定正确,哪怕专家说的不是他专业或熟悉的领域,你也会相信;前两次投简历入职很容易,第三次一定容易,这就是大脑吝啬对自信的影响。

看似没事,实则被玩弄。

“自信问题的框架效应”会影响着感受和思维方式,一则学术中指出,数学成绩和语言成绩是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大学毕业写报告时,仍然会把自己归在“语言型”或“数学型”任一类别中。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如果你觉得“数学”或“语言”任意一科好一点,就会改变你对另一科“好”的期待,由此,大脑吝啬不善于思考所带来假设的惯性,常常玩弄你。

觉得抽象,再换个表达。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研究生时,在板子上订了一张卡片叫“成本不是损失”(costs are not losses)。他对消费者的研究中,有一段论述:

加油站A每升汽油卖5.6元,现金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加油站B,每升汽油卖5.00元,信用卡付款每升要多付0.60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

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为,与从加油站A购买汽油相关联的心理不舒服占比,要小于,从加油站B购买汽油相关联的心理占比。

换言之,加油站A与某种收益挂钩,B则与某种损失挂钩。

所以,我们在衡量物品、交易、期待时,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收益”大的多,因此,企业在进行价格定价或促销时,常常与收益连载一起而不是损失,这才能激励消费者行为。

把它换在“被动失业”后,找工作场景中同样。

你期待早点上班、找到工作的本质是赚钱,这和收益挂钩,有收益生活才不会拮据,房租房贷就没有压力,然而,当这种收益不能满足时,它就激发损失厌恶效应(Loss sensitivity effect)。

就像,借钱不还的心理,时间越长越觉得这钱属于你,就越想去要;同等,找不到工作,你就越急,越报复性投递简历。

所以大脑吝啬鬼的本质是,风险预期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倾向「希望可预测」,也就是,付出就要得到。

这均是,基于自信的框架思考。

可以看出,为什么重塑自信如此隐秘,因为认知吝啬会造成期待假象,你的期望值都是基于“过去的表现”,哪怕只差一点点,都可能是毁灭性的。

所以,重建根本是期望值偏差。

那么,重建是种高级能力吗?未必。我们从小到大都在重建中成长,被裁后挫败所带来的心理重建,不过是换了不同场景而已。

如同,小时候学自行车,很久没学会怎么办?停两天,再次来过。

拿我来说,毕业后两年周末一直做大会、论坛主持的事情,步入互联网公司后,就没有机会再接触,时隔很久,上半年有场大会主持完,明显感觉到“基本功”有些退步。

结束后,我还是有些自责,虽然手持电视台资格证,但我突然觉得,主持功底,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的练习怎么会退步这么多,也许主持生涯已经永远毁掉了….

当然,这些怀疑夸大了问题。

长期看,一门新技能的学习,经常会对旧技能抑制,遗忘属于正常,重新学习通常很快。

由此,你会发现,我的感觉并不总是理性的,当旧技能开关已经被打开时,曾经给我带来骄傲与自信的东西,如今却破坏了我的专业度。

你细品,这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

长期投简历,没有反馈的打击,和某个技能遗忘后重建感觉一样,在心中,不过是换到不同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面对种种情况别人会说,调整心态,纠正看法,再次面对即可,可是,我们常常陷入表层安慰(Superficial consolation)中,积极又无奈。

三、使用无效的安慰剂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女生说“亲爱的我感冒了”,男生说“喝点水就好了”;“亲爱的我胃疼”,对方说“要不去看医生”。最后他们分手了,为什么?男生说了很多,基本等于没说,心理学中,就是表面安慰。

简单来讲,对方的安慰对我没有任何实质帮助,在隐形层面还会成为「归因错误」,最终造成,错还腰杆很直,盲目又自信。

我有一位同事,大厂担任用户运营专家职位,离职后找工作,别人根本没有面试机会,他得到许多机会每个都没成。

身边的朋友安慰他说,“没事,可能不太匹配,多聊几家”,然后有次一起吃饭,我说,要不我帮你评估下。

按照常规面试,我们对话如下:

你面试什么职位?“用户运营”,你原来在公司主要做哪些事情?对方,针对平台用户定期策划主题活动,基于活动前中后设定引流策略,然后基于用户做分层,社群运营,和裂变活动的策划(还有很多)…..

能够看出问题在哪里吗?有时候,你认为自己会很多,会给对方一种,我似乎没有哪件做得最精,或者,做诸多繁杂工作,没有产生有效业绩。

所以,他运用这种方法,面试再多公司又能怎么样?

结果基本一致“不好意思,不太合适”,换句话说,迷茫和挫败感时我们需要安慰,接受对象不仅需要读懂你内在想法,还要感受你描述的一切,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如果不能,那就是无效的安慰剂。

另外一种现象更可怕,我把它称为“说教式”,就像,你把「被动失业」事情告诉父母、好朋友,他们不知道你最近付出多大努力想改变,而无从改变。

对方根本不关注你的情绪体验,也没有了解背景情况,上来就说“你就是要求太高,大事干不成小事不想做、或者“工作本来就不好找,你也别太自责”。

说实在,这种谈话前者直接否定对方人格,潜意识表达“你不行”,后者把付出没有好的结果归因在外部,跟你没关系。

由此,没有产生情绪共鸣、不了解对方问题在哪的安慰,都是无效的,虽然出发点正向,但不经意间会给对方伤口撒盐,种种情况,不一定让我们更好,反之会让朋友(亲情)关系慢慢疏远。

假设你意识不高,很有可能陷入他们思维中,可见危害有多大,那么,站在接收方角度,我们该如何有效安慰他人呢?

首先你需要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不管感受被赞同或否认,我们都希望被看到,其次观察对方想法,它可能流露在洽谈时,尤其在“我可能/我觉得”等词汇出现时…..

然后从自我理解出发,给出参考项。

比如:要不我陪你一起重新梳理下工作经历?能不能请教一些同领域中比你厉害的人?找他们对话,做一个垂直岗位的能力评估等,这样,才是最佳安慰方案,简述为「先确认再提意见」。

四、把钥匙重建心理

通过上面描述,你已经看到重建的本质是“期待值变高”,加上大脑不愿意思考,带来的认知吝啬,让自己陷入盲目自信框架中,别人表面安慰又无法从根解决,才显得又脆弱,又束手无策。

站在自我角度,该如何进行重建呢?

认知评价理论的基础假设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益或有害的反应”,该过程是一个复杂概念化评级过程(Lazarus, 1991),总结下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情绪觉察重评

这是重建当中最根源洞察之一,毕竟“先解决情绪,后解决问题”。

所谓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就是换个角度看情景,重新解释一个情景的意义,从而改变情景带来的情绪体验(王艳梅 &毛锐杰, 2016)。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妇女在教堂哭泣,可能引发你的消极情绪;这时,你可以重新解释该情景,如,妇女是在参加女儿的婚礼,并开心的留下眼泪,这样就可以减弱你的消极情绪。

所以,认知情绪调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降低负性情绪,一种是帮助产生正性情绪,研究发现,后者效果会更好。

那么,“被动失业”情景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呢?

一方面属于客观因素,资本寒冬、公司项目没有盈利能力,自己所在部门不能创造增量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主观因素,管理层借机换血、新业务旧员工能力匹配度低、末尾淘汰制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被动失业”简历投递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机会时,也有巨大情绪反应,不管哪一方面,你都要从积极面去看待。

更重要在于,长期投递没有合适机会,也在侧面反应「你要审视能力与期望岗」的问题,这就需要能力重评。

2)能力聚焦重评

我把能力分层「底层、中层、表层」三个维度,底层是重点优势部分,中层是基于岗位要求加分项,表层是软能力(沟通、团队配合、项目协调)。

比如:品牌公关岗(Public Relations),任何一家公司对本岗位基础要求是“写作能力”,稍微偏中层管理,会要求季度、年度规划的能力,资深些,对外界资源储备,策划公关传播方案,就成为加分项。

或者:过往经历中你是一名“运营岗”,你到底聚焦APP运营、还是私域运营、亦或者社群运营、数据运营?

千万不要定位自己什么都会,你可以重点找出专业部分,把其他擅长作为附属加分项。

所以,真正认识到每段经历中“最核心的能力”,最终才能汇总出来,哪些是,我与别人相比优势部分,哪些属于薄弱,这样就能正确摆正自己位置,期望才不会偏差太大。

3)内在激励重评

绝多部分人把“自我安慰”当成激励,幻想不付出就能变好。

正确激励方法是把“目标当成乐趣”,适当降低标准,设定期限(如,2个月之内找到工作),以游戏化心态应对最终目标,过程中埋下预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情况。

这样,你就不会太过于因不可控因素,而诱发焦虑出现;额外时间,还可以做一些另自己增值的事情,如同,写一下工作复盘的思考,总结下业务方法论等。

这就像学自行车,开始时,你就接受自己可能会失败的事实,那么,有意外发生时,就不会那么难过,当下一次机会来临,空档期几个月所做增值的事,会增加更多筹码,成为附加能力。

所以,重建的方法很简单。

觉察自我情绪,把它调整成积极面、重新评估能力找到精专项、然后降低标准,把目标当乐趣,利用空挡时间做增值的事,平常心,把这些刻意练习成为日常项,你就坚不可摧。

总体而言:

认知重建,就是重新评估自己。

多几个角度,去看待过去的经历,未来一切不是想象中那样,不能因为现实发生的问题,没有满足,想象就波动不堪。

同时,过程中去修正“固有价值观”,让传统观念扭转为当下状态,用现实去预判、验证,从而重塑;相信,未来一切皆美好。‍

文献参考:

1.《人格手册:理论和研究》(第525-552页)Gruber,J.、Hay,A.C.和Gross,J.J.

2.成年后的情绪调节:时机就是一切。心理科学进展,10(6),214-219,格罗斯,詹姆斯,J.,(2001)。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71771c76-3fd3-11ed-b348-00163e0b5ff3.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