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贏在起跑綫變負累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pleung826.com/2022/10/blog-post_1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贏在起跑綫變負累

近年時興談「贏在起跑線」,又有人提出「一生三宅」如何成功,不少年青人希望有父蔭,如果上一代替自己付首期買樓上車就好了,若買不起私樓的話,就買個政府資助的物業,努力供樓。早前與一位朋友談理財,發現他正正是大家口中「贏在起跑線」的人,但理財仍有難處。

MJHzsdDN5a5653uIqRch4dNQe0N0A0ygE7exLxO3sS8.jpg

這位朋友年約40多歲,出來工作不久後,家人替他付了首期買入自住物業,讓他自己供樓。他很早已有自住物業,算是「贏在起跑線」。辛苦工作十多二十年,已清還所有按揭,財務上應很自由。他透露,平日沒什麼嗜好,到今天還是「一枝公」,一年生活開支不到10萬元。除了自住樓,還用剩下資金買收息股,盡量逢低吸納,今天股票組合有200萬元左右,所產生的股息足夠生活,隨時可以辭職不幹。

供斷自住樓紙上富貴

40多歲可選擇辭工不幹,算是贏得漂亮。不過他說過,若提早退休,一個人不用供樓,可能每天食快餐、杯麵,逛逛公園,每月花幾千元就可。我尊重人人各有生活方式,但這猶如「等死」的生活,不敢恭維。

近年他不時問身邊友人如何看樓市,有什麼物業值得投資。我們都奇怪,現在樓價高、辣招稅重,連財叔都不建議投資住宅物業,他反而對樓市有興趣?他說若早幾年有本金投資物業,可做「收租佬」,但因沒有這筆本金,唯有買收租股與REITS,希望股息大於買樓的租金收入。

首先,買樓其中一個成功關鍵在於槓桿,他收集收息股的操作並沒有適當運用槓桿,致富速度相對慢。租金回報並不是買樓成功關鍵,租金只是「養貨」時的考慮因素,亦是比較樓價高低的一個好指標。物業投資者能大賺,多是因為懂得在租金高、樓價低時買入,享受樓價大升,加上槓桿效應,擴大回報。

另外他說沒有本金,今天他的自住樓按揭早已清還,早幾年尚欠的按揭也應該不多,對物業投資有興趣的話,為何不考慮加按套現呢?我在blog內討論過,近年低息環境,借錢做槓桿的投資者有很大優勢,朋友「供斷樓」後什麼也不幹,損耗了不少機會成本。本身「贏在起跑線」,手上有資產,但又不去好好運用來製造現金流,只是紙上富貴,很可惜。

資助房屋非投資佳選

如果他把自住樓加按再買入熟識的REITS收息股賺息差,每年現金流或立刻倍增。他說自己認同也清楚這操作,不做的原因並非不懂或保守,只是自住的是未補地價的居屋,若要加按需要辦很多手續,先天因素有限制。

我向來認為政府資助房屋並不是好的投資項目,只為解決市民住屋需要,拿了政府著數,未必好事。朋友最合理的可行操作,是他日趁樓市大跌,主動向政府補地價,之後做什麼操作也方便了。但要多等一轉樓市周期,補地價後再等樓市回升才可操作,或要5至10年。

他20多年來努力工作,儲蓄了200萬元股票,又把按揭還清,當年的按揭可能是百多萬元吧,嚴格控制開支,得到300多萬元的積蓄,相當不錯。只可惜物業「綁死」了他很多資金,損耗很多機會成本,若想到如何釋放出來,會更上一層樓。

「贏在起跑線」卻限制了個人發展,早早背負一個物業、背負一筆債項,半生做一個勤奮的員工,把大部份收入投進物業,卻不能提取。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讓沒有「起跑線」的年輕人羨慕不已,但若給我選擇,我寧可不要「起跑線」更多機會發揮自己的財商。

推介影片:https://youtu.be/fUAwDGoUlRk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