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63510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2022-10-08
1 评论 2799 浏览 1 收藏 16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很多人都会担心中年危机,还能不能保住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相信你会好奇四十岁以后,找工作顺利吗等问题?什么样的人不会遭遇中年危机?文章讲述了几位年过40岁人士的职场现状,一起来看看~

BotqtVBKqGGgYVKWmdb9.jpg

“我的朋友圈,哪里有适合我的工作!”

9月的一天,徐力在失业大半年后,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找工作的信息。徐力之前在大厂做过,今年上半年因为大厂不景气被裁,半年找工作下来,结果是屡战屡败。他将自己求职不顺的原因归结为,已经40岁了。

徐力有老婆有孩子,但老婆也没有工作,俩人都要自己上社保,杂七杂八,加上日常花费,每月就要两万多。

万般无奈之下,徐力在朋友圈求助:这位资深互联网专家,擅长文化阅读、亲子领域,内容、运营等等都通,人与流量资源比较丰富,愿意跨界到其他行业带团队做互联网业务。

徐力的经历让我想到最近热门的一些话题:大厂裁员、中年失业、40岁找不到工作…….

问题是,40岁为啥就找不到工作了?

徐力习惯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悟发在豆瓣上,有时候也会发在他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从他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到,没有工作后,他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主要包括:做饭,跟朋友聚餐喝酒,找工作、投简历,读书,等等。有时候,从他文章的标题中就能看到他找工作的顺利与否,在一篇名为“一些幼稚思想”的文章里,他说道:

“我现在缺乏的就是行动,重要的、以强大的毅力和深思支撑的行动——没有工作,就去寻找一份工作;要挣钱,就去做挣钱的事……即便一年半载什么也没有做,没有挣到一分钱,活着就在过日子。”

在另一篇“比较幸运的一天”文章里,感觉他的工作似乎有了眉目,“先前谈的那份工作,我本来已经不抱希望,几乎完全放弃了……但竟然现在这份工作又有了希望……我很希望尽快开始一份新的工作,那种对新工作的恐惧现在好像也几乎不复存在了。”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看徐力的这些文字,能够充分体会到一个中年男人在失业后的境遇,焦虑、希望、失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某些恐惧。而他在因为找不到工作变得迷茫和无聊,甚至必须以喝酒来纾解时,也特别能让人理解。

可令人遗憾的是,最终,他的这份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在后来一篇记录中,他说又一次见面跟对方聊了之后,“感觉希望从前几天的90%,一下子降到了10%不到”。

徐力的经历不是唯一的。曾经在字节跳动做运营的李磊也是这样。他在今年北京疫情爆发时,各区轮流让打工人居家办公时辞职,理由是“受不了在大厂只做一颗螺丝钉”。按照以往找工作的经历,他觉得一个月就差不多找到新工作了。

可是,当他把能问的朋友都问了一遍,得到的回复包括“没有HC”“目前不招人”“公司正在裁员”等等负面消息时,他有点慌了。他开始四处投简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也不敢说辞职,每天正常出门,在外面待够了上班时间再回家。

辞职四个月后,没有一个靠谱的工作。每月他还有上万元的房贷,好在李磊的爱人赚钱还算稳定,还房贷加日常开销问题不大,但人到中年,这么难找工作,还是让他没有预料到。

在跨国公司做市场的林玲这半年来,也体会到找工作的不易。上半年,她受不了老板的颐指气使,实在想舒缓几天,就从自己干了一年多的外企裸辞了。

裸辞之后,她也没想着急找公司,因为孩子还小,她索性边带孩子边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可半年下来,也是没有一个适合她的工作,即便面试邀约也就收到两三个。

徐力、李磊、林玲,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年过40岁。他们遭遇到的找工作不顺,难道真跟年龄有关吗?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人到中年,疯狂学技能》,说的是一些中年人,为了打破职场中的年龄歧视或者是为了可能到来的失业做准备,开始学起各种新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学剪辑、画插画、考各类资格证书……

这些中年人的焦虑可以理解。对于一些传统上被称为好职业的医生、律师、设计师来说,可以说越老越吃香,但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程序员、运营、产品经理等等职位,很可能有一天,说没工作就没工作了。

就连过去很热门的老师,都有可能失业。除非像文采飞扬、口若悬河的东方甄选董宇辉老师那样,才有可能下岗再就业,在直播带货领域杀出一片新天地。

我的一位亲戚,也曾经是董老师数万名新东方同事中的一员,在经历了去年的“双减”政策之后,也经历了大约两三个月的失业,好在她年轻,30岁不到,便很快再次在另一家“合法的培训机构”里,当上了老师——代价是今年整个暑假没有休息一天,天天在镜头前上8到10个小时的网课。

在一个人员快速更迭的行业里,年轻,当然是一个职场人被衡量的标准,久而久之,35岁早就成了当下打工人的紧箍咒,更不要说40岁了。

智联招聘2021年发布的一篇关于中高龄求职者的分析报告就提到,80.1%的中高龄求职者认为找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年龄限制。随着年龄加大,被裁风险也在变高,在报告的受访者中,35-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的求职者被正常经营的公司因年龄因素裁员的比例分别为4.8%、7.6%、11.5%、20.6%,呈逐步升高趋势。

互联网公司当然也爱雇佣年轻的,在996盛行的时代,年轻毫无疑问就是生产力。

我一个曾经在字节跳动做运营工作的朋友说,在大厂上班就是一个拼体力的工作,他去字节的时候已经过了35岁,每天累得够呛,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他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可替代性非常强,“本质上说,我们的实习生也可以做我的工作。所以到最后大家就是比体力,看谁更能加班。”

在字节跳动2019年公布的官方数据中,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7岁,90后员工占比为63%,80后员工占比34%,60后和70后只有3%。且在一线leader中,有50%是90后。

于是,在今年大厂的裁员潮下,首当其冲被裁的当然就是那些体力跟不上、待遇还很高的中年人。

从大厂离开的中年人,不管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被裁,下一步都很尴尬。找工作,匹配的机会太少,毕竟年纪大、职级高。去创业,发现在大厂待久了,只会汇报和管理,具体的事完全不会做。

一位网友分析得到位:“因为大厂分工细、有协作、风险小,大概率按照这个系统的运转流程做事,就不会有啥大问题。但这样的工作一般是飘在天上,尤其是那些平台型公司,员工的动手能力更差。”

而我那位在字节待过的朋友则说,互联网大厂的成功逻辑,其实就是四个字——赶紧刷量,在这个前提下,人就是耗材。随便雇,完全不心疼钱。

“靠人把量刷上去,故事讲出去,上市或者是再融资。一旦形势不好,这些人就是耗材,直接裁。”

所以,中年人早晚要离开大厂,长痛不如短痛。

当然,也不是所有中年人找工作都难。

我的一个朋友王世杰,今年7月刚从一个外企离职,他今年也超过了40岁,此前在那家外企做市场公关负责人,他离职的原因是受不了让他做的内容,“格调太low”。

而且外企的文化他也不喜欢,“平时上班大家根本不聊天,所有人都互相提防,上班穿着也要求极严,比如男的不准穿短裤,女生不穿露胳膊、露肩,裙子不能短过膝盖等等。”这跟他之前待的自由宽松的互联网公司,大相径庭。

他一气之下从这家公司离职,哪怕是身上还背着每月上万的房贷,他也不想再忍了。整个8月,他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回了趟老家,又忙着装修刚买的房子。当然,他也找了一下工作。

9月初,他很快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了。我听说他的经历,很诧异,觉得他找工作太快了,他自己的观察是,今年形势确实不好,比之前找工作还是难多了,“面试邀约都少了很多”。

他觉得,中年人找工作难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核心还在于自己有没有职场竞争力。对于一些替代性很强的工种,比如运营、管理等岗位,中年人确实不具备优势,“但如果是需要长时间经验和经历累积的,非你不可的岗位,中年人反而有优势。”

其实,只要人有一技之长,不要说40岁,50岁、60岁,甚至70岁依然可以找到工作。201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实习生》,就讲述了一个老人退休后再就业的故事。一个年近70的老头曾经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商人。老头退休后并不甘寂寞,他对忙碌而又充实的过去无比怀念,于是,他决定重回职场,成为了由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年轻的时尚购物网站创始人的助手。

虽然在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但老头曾经作为商人的经验依然帮了女老板很大的忙。老头最大的优点是,正视自己与社会的现状,不倚老卖老,不强调过去,只是默默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创业者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中年人不好找工作肯定是一个社会现象,但真正落到每个中年人身上,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怎么改变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绝对是他们更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会记得大导演李安也曾经失业过。那是他快到40岁之前,在长达六年时间里,他没有工作,在家里烧饭打扫带孩子,家里的开销完全由妻子一人承担。

李安并非完全找不到活儿干,中间他曾经想转行学习电脑,但遭到了妻子的极力反对,也有很多朋友帮忙介绍他去给各个剧组当帮工,但他认定这辈子就是要干导演,所以他拒绝打零工。

后来,李安成功了。他的故事,也成了许多人坚持梦想,不妥协自己的范例。但有人说的好,“李安要是后来没成功,恐怕就没人知道他这个人了。”

无论怎样,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总没有错,李安要不是编剧、导演功力了得,在失业的那些年苦心研究,他也不会成为后来站上奥斯卡领奖台的那个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中年人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吗?

一个网友回答得很好,他说:“如果你平时有危机意识,你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己行业市场竞争力。这样就不惧怕失业,到了中年应该也成为行业专家,很多人抢着要。”

事实上,人到中年,应该越来越明白一件事:要么吃人脉饭,要么吃技术饭。其他都是虚的,什么能力、头衔,都没有用。习惯在大厂混的中年人,一旦出来,发现这两项其实是减分项,因为大厂并不鼓励你发展人脉或技术。

我一位在大厂待过的朋友觉得,大厂出来的人,适用性非常差:

类似于满汉全席里切葱丝的。

*文中徐力、李磊、林玲为化名

作者:伍德,编辑:宋函

来源公众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看见新经济的万丈霞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霞光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