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巨头围猎,跨境电商重新洗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61801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巨头们争相开辟的领域,而在跨境电商赛道已经打下一定基础的垂直电商SHEIN,则需要接受巨头们来势汹汹的冲击。那么,导致巨头将目光转向跨境电商的原因有哪些?未来这一赛道可能会走向怎样的发展趋势?

IWShSlum24P7kTtvuR0Z.jpg

随着线下商业受阻、国内需求过剩,贸易的天秤开始向海外倾斜,相比于国内电商内卷业态,跨境电商这颗香饽饽,似乎更加香蜜诱人,引得一众巨头开足马力攻城掠地。

这股出海潮,既是巨头们对自身业务体系的重构,又是对商业重心偏移的预判。

需求决定市场,跨境出口迎合了市场逻辑,随着服务市场扁平化,综合电商巨头们出海,开场演变成对单一出海电商们的定点狙击。对于刚在国际站站稳脚步的SHEIN来说,无疑又是一场攻坚战。隐秘电商SHEIN的底牌被揭露,似乎再一次回到十字路口。往前是突破围栏近身肉博,往后是筑起高墙被动回击,无论采取哪种策略,SHEIN都免不了与巨头们短兵相接。

一、成本陡升,红利缩减

据移动数据平台Apptopia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购物App下载榜榜单中,SHEIN超越亚马逊,继Meesho、Shopee之后,成为最受欢迎的购物应用之一。

无疑,作为快时尚的SHEIN,已然成为垂类跨境电商的小巨头,在SHEIN身上,大概再现了经济改革后又一次腾飞魔力。

近年来,服务出海、跨境电商等新生词汇一度刺激着经济繁荣,过去三十年间,中国造产品流通全世界,渗透进全球无数中小家庭,中国商品制造成为国际化代名词,SHEIN的崛起似乎代表着某种象征。

公开数据显示,SHEIN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业额也在不断飙升。从2019年的45亿美元,到2020年的100亿美元,再到2021年的157亿美元,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

不过,一路高歌猛进的SHEIN,也开始陷入瓶颈期,SHEIN 产品的滞销率高企,全球快时尚品牌研究《Good on you》调查显示,仅 2022 年 1-4 月,SHEIN 的美国站官网上新超过 31 万款,其中滞销了 30%。这只是从 SKU 数量维度进行的统计,若具体到每个 SKU 下生产的衣服数量,滞销数字将更加庞大。

全球市场结构化调整,国外市场对于产品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势必影响以量盈利的平台经济体。对于平台而言,产品滞销带来巨大的额外隐形成本,从货物仓储到尾货处理,都需要额外调度资源,为新品让路。

除了商品滞销之外,业务再度增长所承受的营销成本也水涨船高。事实上,在2016年,SHEIN就开始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投放流量广告,并且用资源置换或是商务合作的形式和网红进行合作,也即用这波新媒体玩法,快速切入市场,以低廉的推广成本换取了流量和销售的转化,实现品牌快速扩张。

数据服务商Similarweb信息显示,在2021年前8个月与2020年同期相比,Shein.com的网络流量增长了一倍多甚至三倍,到2021年底,已经下降到两位数的低增长。而到了今年4月份,Shein的网络流量仅剩小幅增长,仅仅录得同比8%。

社交流量是电商成功的关键,现如今,海外平台的拉新成本逐步提升,加上国内巨头出海,竞争推高买量成本,对于尚处于扩张期的SHEIN来说,代价不言而喻。

零售商论认为,快时尚服装本就是依靠高频交易、压缩边际成本的生意,平台需要在货源、买方、流量多方平衡。

一方面,随着海外市场加速紧缩,消费需求被大幅度抑制,海外红利效应逐渐失效;另一方面,众多巨头重新涌入海外赛道,拉长跨境电商洗牌周期,未来或是多重角逐局面。

二、廉价标签,创新内卷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9年之后,国内跨境电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截止去年上半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6.05万亿。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增长率都维持在16%以上,渗透率则从五年前的22%一路上升至38.86%。

曾经,大规模、标准化是制造端引以为傲的优势,但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市场潮流”周期正在缩短。

SHEIN主打的是“小单快反”模式,即先上架100单左右的小批量商品,通过销售情况,找到畅销的爆款商品,再进行大批量生产。这一模式能够帮助商家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兴趣,快速根据市场做出反应。

在源头端,SHEIN与一部分服装供应商深度合作,采用ODM模式(即“原厂委托设计生产”模式),由供应商的设计师提交设计方案,经过与SHEIN的设计部门进行多轮快速打磨之后,将最终的方案拿到供应商自己的产线上生产。

过去几年,SHEIN凭借着这套模式攻城略地,在国际市场逐渐显露头角,但这套逻辑天生带有某种天然制约性,设计师的时间被高度挤压,知识产权合规就变得难以保证。

据公开报道,SHEIN过去3年来,在美国至少在50宗涉嫌商标或版权侵权的联邦诉讼中被列为被告,几乎是其主要竞争对手H&M的10倍。一些西方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指出,SHEIN模式是对很多小品牌知识产权的盗窃行为。

尽管SHEIN于2021年开始,陆续推出多个年轻设计师孵化项目,计划通过平台向全球市场招募年轻的创意力量,包括时装设计师和艺术家,不断强化原创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原创的成本本身就是代价,大众群体的喜好是市场洗牌的结果,单一平台难做到包揽主流设计款项。

此外,随着最开始追捧SHEIN的年轻用户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后期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廉价标签带来的品牌约束,并不能给予SHEIN更多的品牌溢价,最终导致一些用户流失。

SHEIN似乎也意识到人群分离与品牌定位的影响力,逐步涉足高端领域,2020年6月,SHEIN首次推出高端系列——SHEIN Premium。2021年4月,SHEIN宣布把SHEIN Premium更名为MOTF,并推出独立网站,以进一步发力中高端市场。

国际品牌们往往通过其知识产权、品牌溢价、设计创新和经营理念营造优势,改变行业的底层逻辑,从中获取大量利润,进而巩固自己护城池。

从商业演化角度来看,低端制造也能够靠“量变”的成功,降低边际成本获取足够的利润,但对于SHEIN而言,它实际压缩的是国内众多供应商的利润,以量为先、低价为代价的资源,置换流量,一旦平台流量遇到天花板,势必反作用于供应链。

零售商论认为,SHEIN的优势建立在国内制造业完备、服装制造业成本低前提下,在供求市场中,国内市场仍拥有产能剩余的优势,为平台提供低成本产品、快节奏服务,随着制造业利润摊薄,国内人力成本高企,工厂承压扩大,也将影响SHEIN“小单快反”式的流水厂模式。

三、巨头入侵,领地困守

随着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大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盯上 SHEIN 跨境生意比比皆是,今年 2 月,字节跳动曾宣布旗下 Dmonstudio 业务关闭,而这项上线不到四个月就关停的神秘业务,正是直接对标 SHEIN;

9月1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上线,从Temu初期招募的商家对象、销售类目、定价策略等纬度分析,外界普遍认为拼多多是想直接复刻SHEIN模式。

现在的跨境电商已经没有低调发育的空间,阿里、京东、拼多多都在大力布局,东南亚巨头 Sea 旗下的 Shopee 也在走出东南亚市场,进入拉美、欧洲等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全球所有主要市场都在短兵相接。

单从综合电商平台来看,国内早已进入存量互博、相互内卷的市场,新用户增长进入瓶颈期,获客成本呈指数级上扬,补贴效应带来的用户有限,忠诚度与折扣力度捆绑紧密。

加上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纷纷构建电商体系,逐步蚕食电商市场,导致淘宝、拼多多等一众老牌电商平台分流,找到新增长点已经是各平台决战电商领域下半场的关键题解密码。

出海淘金、跨境贸易,成为存量经济时代的一股热潮,正席卷整个电商行业。

零售商论认为,对于垂直电商SHEIN来说,国内综合电商出海有比对优势,一方面,巨头们完全有能力聚合一众价格优势的供应商对标SHEIN,对前期资源池SKU形成压倒式反哺,解决货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过往“补贴换增长”模式屡试不爽,海外市场依旧有复刻的潜力。

宏观意义上来讲,中概股低迷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朵乌云时刻笼罩在互联网企业头顶,要度过这段阴沉时刻,最好的方式是“二次创业”,把范围辐射到全球市场,摊平在经济下行阶段的隐藏风险,免不了出海蚕食SHEIN们的市场份额。

或许,巨头们不单单想要针对服装市场,但典型案例SHEIN的成功,无疑给巨头们出海第一战注入一剂强心针,想要迎合海外市场,或许有针对性对标垂类电商品类,更能短期内获得立竿见影效果。

当然,跨境电商也有其制约性,相比于国内市场的杂柔与冗余,国际市场多了一些谨慎与平衡。价格是把双刃剑,可以短时间内为平台获取到大量用户,但售后的代价却并非国内市场可比拟,中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成本,往往成为各平台软肋。

内部问题重重,外部消费环境疲软、市场红利式微,SHEIN在海外市场的“独角戏”,或将迎来终结,出海巨头们的厮杀,也绝不仅仅止步于SHEIN。

原文标题:巨头围猎,SHEIN背刺?

作者:明泽;编辑:大白

来源公众号:零售商论(ID:lingshoushanglun),读懂商业,看见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零售商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