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下个3年,关系经营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2774077237107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下个3年,关系经营

王智远·2022-09-23 12:36
关系经营,下沉至KOC。

基本可以达成共识:

营销理念中,“基于用户的品牌资产(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正在成为一个越发受到重视的概念。

它的核心意思是,品牌资产主要来源,并非短期流量投放,而是建立在,长期对用户心智的塑造上。言外之意即,提醒品牌更多关注流量背后的人,而不是流量本身。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删除好几个品牌的IP小号,尽管用户运营把我当私域,时不时进行种草;但是,这种互不干涉,如搭伙过日子的营销,我想是很多“用户”不想要的。

从这一点看,过去品牌是演员,消费者为观众,品牌演的好用户就买单;现在消费者是演员,品牌变成了舞台,“产品和内容”成为“品牌和消费者一起共创出来的作品。

举个例子:

去年底,一位网友补全喜茶大头LOGO,使其成为完整小人,并且还给它画了小肚腩,这一画作引发网友争议,有人说,“终于知道喜茶为什么不放全身照了、画的挺好下次别画了”等。

瞬间#喜茶logo全身图#被送上热搜。

借此热度,喜茶专门发起下半身创作活动,为点赞前10名用户送上储值卡,最终,这场由网友发出的活动,官方收获4.1亿阅读量和3.9亿讨论,远远高出一些高额推广活动。

是不是很惊讶?没错,不是生意难做,而是生意逻辑变了。品牌预算缩减,各种不景气因素影响下,市场传播还怎么打?我认为,需要站在更高维视角看待这件事。

生意逻辑不同分配 

总的来说,生意经营本质性变化分三个阶段:①资源为王,②流量为王,③用户为王

历史角度出发,原始社会时期不存在贫富之分,大家集中狩猎、采摘水果、拿兽皮缝制衣服来进行取暖,然后进行分配。

经过演变进入种族时代后,智慧、勇敢标签成为统领的象征,部落老大、酋长们决定活儿怎么干,资源分配等问题。

后来发展至农业时代,地租制、雇农制、农奴制成为重要生产模式,虽然个别地区有一两个富商,也只存在中东、地中海等发达地,基本和普通人没太大关系。

到工业时代,资本家加速一切运行模式,形成全新资源分配方式。

如同,你只要能够拿到政府牌照、批文、贷款、土地、矿山开发权就相对拥有不少无形资源,获得巨大财富;由此你看,信息时代之前大家想要致富,基本拼传统意义上的“线下资源”。

信息时代后,中国商业开始趋向流量为王。

首先以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导向的媒体;那时期,品牌想要霸占消费者内心,只需要通过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洗脑宣传片,或二三线城市,大街小巷的广告就能带来巨大营收。

其次,互联网第一波浪潮起来时,传统流量与互联网流量开始面临第一次分配,当年能获取线上流量的公司都成为了巨头。

以技术为导向起家的百度,占据着搜索业务、新浪搜素颠覆着传统电视媒体、把持信息流量、阿里系以电商为中心,腾讯从社交切入,大家对自己战略未来都非常清晰。

渐渐地,巨头起来后流量开始二次分配,个体、中小商家想在平台获得一杯羹,有两方面选择,其一入职成为公司员工,其二在生态内做合作伙伴;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又开始逐渐细分。

信息媒体后的几年,博客时代到来,校园BBS、百度贴吧、天涯、猫扑开始形成,当年全网热门吃瓜事件,网友们的讨论基本都由这些论坛而起,综合规律看来,流量稀释基本拼“产品创新”。

v2_2c6103b8418449a389e3653cfcc4ba75_img_000

而后,用户为王时代正式开始。 

微博逐渐取代很火的饭否,主要代表是“社交+短内容”,腾讯系的公众号突然冒出来,成为中长文创作者的聚集地,早期罗辑思维、咪蒙等公众号起家,成为众人知晓的大V。

同步进行的电商赛道,京东、折800、聚美优品、美丽说、蘑菇街等涌入,采用相似模式占据不同细分领域,商家们也比较风光,只需开店,做好商品供应链、店铺装修、以及运营就可以抢到好位置。

当然,微信社交的流量不仅支持者腾讯系产品,还催生一大批生态链公司,也发展出了小程序平台、团购、LBS营销等商业模式。

后来,技术出现革命性突破,算法红利开启,今日头条、小红书、拼多多、抖音崛起;同样的故事、玩法、将无限游戏重复上演一遍;虽然也在围绕“用户为中心”,但唯一不同却是“用户更加精细化”。

早期算法时代,平台最初分配给谁流量取决“战略发展需求”,像当年百度布局外卖,与几十家团购大战,把流量倾斜给“百度糯米”,淘宝推出天猫,筛选TOP商家重点扶持。

从个体角度看,只要你会写作,商业化变现能力强、品牌主愿意投放,或给平台带来增加,自媒体就有机会得到流量倾斜,所以,凡是能够利于达成生态目标的,都会得到推流。

算法时期后,人工干预慢慢变弱,一切以“机制”为中心。

拿创作者来说,获得流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创作能力、而是一系列不可知因素,就像一个作品在抖音、头条被分发到不同流量池,每一次恰好出发某个机制,才会成为爆款。

商家角度看,“品牌也开始内卷”,电商平台一个SKU下基本上可以出来上千款同款。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不管在哪个平台大家生意都开始难做,KOL的文章转发点赞在变少、商家商品卖不动。

不少商家、自媒体尝试做私域流量,但最后却发现,面临加的几十万好友、建起来的群、固定的玩法也基本不好使了,为什么呢?信息平权化,商家能做的用户基本都能想到。

综上大视角可以看出,从资源为王到流量王、到用户为王,背后实则反映社会环境、用户需求,不同阶段变化,所以生意是在竞争规律中迭代,而下一步,其实是“新一轮心智精细化的争夺”。

内卷的心智争夺赛 

10年以来,线上几乎与交易相关的平台,每次操办大型购物节时,都在“争夺用户”心智道路上,建立一面里程碑;什么是心智(mental)呢?

第一个层面,我把它放在营销领域。

杰特·特劳特(Jack Trout )在《定位》理论中说道,企业生存的前提是要产品,在企业外部,也就是“用户头脑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这个位置,即“心智”。

作为营销史最伟大的理论之一,定位号召品牌找到差异化心智,并且,不留余力的去抢占,足以看出,心智对企业,对品牌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到拼多多,用户惯性心理认知是“便宜”,瑞幸咖啡“高性价比的品质咖啡”,美团“便捷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蔚来“国内先进电动汽车”,这就是品牌占据心智案例。

第二个层面,我把它放在心理学领域。

认知科学中,这个名词一方面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这种短暂的信息,通过日积月累后会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

你去朋友家做客,遇到小区门口的保安,精神奕奕且耐心有礼貌,进入小区里面干净卫生,绿化也不错,每栋楼的外面,还是用外挂大理石材。

因此,你会判定,该小区品质很不错,当下次再次提起时“小区第一印象”就会在脑中被调取。

总之,心智是先有信息刺激,然后针对信息进一步整合,最终形成对信息的反馈结果,大致存在四个步骤:①基于感知信息构建多个模式,②整合和理解所有模式,③根据判断形成结论,④基于结论采取相应行动。

前几年,品牌是如何争取心智的呢?

从电商平台角度来说,基本围绕「多、快、好、省」进行展开,如同,一想到京东,大家自动就会想起「快、品质」关键词,淘宝则是“多”,拼多多则是“便宜、省钱、几亿人都在拼”等。

这种心智本身,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特征。

首先是“凭感觉消费”,它们的宣传特征基本没有低价和9块9元包邮,所打痛点围绕“商务场景”展开,用户不会过分理性分析商品好坏,会被一些“外部因素”影响。

“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你虽然知道该品牌,却没有喝过,仅送老人时会想起,至于口感、品质、以及作用,你大概率不会进一步了解。

还有,“洗完头发肯定DuangDuang的”,“这款产品某明星代言的,肯定好”等产品,也就是,用户痴迷品牌,购买没有道理,只是感觉好。

其次是“冲动消费”,双11、618、55节等,名字很秀,但套路比名字更秀,让用户感觉,每逢日子都有种“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其实,每次购物后都会反思,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我身边有一位,三线小资喜剧明星,他喜欢手表,每年都会在大促时购买几块,但平时也没有戴过,当问及时却说“我每次看到平台打折,加上自己又喜欢研究,就买了,但是,的确用不上”。

再者是“稳定消费”,这类品牌一般传播比较重视口碑和产品,每逢过节都能看到对方拍摄的各种宣传片,同时,当你使用产品后,会觉得真不错,不说成为核心用户,至少每次有需求会首要想到。

新消费品牌榜单中,TOP50的基本具备该特征,像喜茶、奈雪的茶沪上阿姨三顿半、manner、自嗨锅等、它们都存在“刚需、性价比”等标签,接连带来的复购率,让人拥有值得信赖的能力。

v2_4eaa2a1fa9e24e4bb612e5c884bc0f87_img_000

但是,如上述心理学中所说,人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会随着外界各种信息的输入、存储、筛选后进行补充,发生结构性变化。

你昨天对某物产生的看法,如果明天有新信息摄入,你就会发生新的看法,就像水龙头,往上抬动开关就能出水,现在各种创意、感应装置出现,就会改变你已有看法。

这一切不难看出,以往品牌传播,在公域层面打标签多半泛化(类似、快、多、好),心智并没有足够细化。

现在信息碎片化大爆炸,一定程度上,加速人们对各种专业知识、需求的理解,所以,以往围绕用户传播打法,现在难免存在过时现象。

基于此,内卷心智争夺赛本质是,“品牌传播方式失效了,要用新的方法占领”。

就像电梯洗脑广告一样,品牌觉得很好,能够占领注意力;消费者被占领后会因为“体验不好”而拉黑品牌,你说怪不怪?那么,现在需要什么类型的营销呢?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下以往品牌传播方式。

巨软巨硬式营销 

基本可以分为三类:①整合营销,②宣传片营销,③种草营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唐·舒尔茨,首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简称IMC)理论。

在学术界,即将不同传播工具、和宣传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同步修正操作,最终实现“品牌与顾客”在互动中,实现品牌增值的理念和方法。

具体而言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形式上将各种不同推广手段组成一个新系统,利用不同营销属性,达到内外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 其二,通过对受众信息的整合,生成符合受众属性的产品,用一个习语来表达,即是 “量体裁衣”。 

打车软件刚火时,滴滴、神州汽车经常利用H5、短剧等作为载体、结合优惠券活动在微信朋友圈做裂变,用户参与活动,就能得到优惠券;还有头部电商平台每逢过节,都会拉着品牌方的代言人、在地铁投放、以造势“狂欢的氛围”。 

这两年“整合营销”之所以逐渐变少,一大原因在于 “链路长、不聚焦、费用昂贵”且收益甚微 ,有时品牌方觉得,有这种预算不如犹如效果广告上,由此,美中不足,性价比不高。 

在我看来,宣传片营销更偏向TOB企业端。 

在TOC领域价值并不能有效展现,它只能作为TOB展示工具之一,起到补充作用; 因为本身所具有的直观性、概括性特点使它比较单一,即便加上“生动直观”对话,名人采访,也有点自吹自擂嫌疑。 

v2_7ff1e74e23bc49ed867f613cdc9bf18c_img_000

所以,现在令人接受的还是“种草营销”,但是,种草分为“巨软广告”和“巨硬广告”两种,前者几乎让你察觉不到意义不大,后者,立马就知道这是广告,正因这种特性,让甲方在投放种草时踩到不少坑。

之前,接过一个运动鞋品牌短视频项目,最开始脚本设计是“拍摄段子”,结尾处稍微露出品牌即可,软硬适中很利于曝光。 

结果品牌方看到后很生气说,我给你们广告费,你就给我露脸一次,这么糊弄吗?不论如何解释,就是不听,最终我们还是为“金钱低头”。 

根据品牌方建议,把脚本改成类似投放央视的广告,通篇视频讲鞋子有多好,生硬无比,视频上线后, 短视频平台也不是吃素的,要么限流、要么下架,买站内投放效果都甚微。 

两种都没有错,但已经不适合当下用户想要,所以不难看出,以往潜台词,用户说“你应该挖掘我的兴趣”,品牌说“我的产品真好”,营销“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并无法实现“双向奔赴”。 

面对日益变化环境,从用户心智角度出发,具体想要什么,以及下一步市场营销导向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转变。 

预算太少怎么做 

2017年底接触社交电商时,有个乙方公司推荐CRM软件,对方高管给我上的第一节“认知课”,叫做 “用户关系(User relations)” 。 

这个概念,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简单来说,就要要跟客户做朋友, 但懂归懂,我们在工作中仍然犯错。 

品牌出新活动,文案格外职业化,加上表情包集中性推送给客户、平时私域IP小号,疯狂发产品相关朋友圈、自家自媒体9宫格海报输出挺勤,一个互动都没有;如果把此类思维放在关系中,你能忍受下去? 

因此,第一步,需要“重构经营关系”。

新媒体(短视频、公号、小红书、微博)是品牌门面,得先活的像个“人”,显性层面可以通过名字、形象、性格不断塑造,内在层面主要表现在“内容风格”上。

2021年,老乡鸡因为一条话题#你见过最轻松的工作#而上热搜,阅读量高达1.3亿。

原因是,微博运营每天发的内容,基本和个人发朋友圈风格相似,如“我一个鸡,你干嘛要让我跟羊过不去,忙到现在连个饭都没吃”等。

就连美团也在转变此类画风,前段时间iPhone14上线时“浑身是戏”,推送一篇短文为“美团外卖iPhone13现货一小时可送达”;划掉13,用小学生字体写上14,划掉一小时,又划掉半小时,写上5分56秒。这种抖机灵的方法,成功出圈。

这几年,头部品牌拟人化操作属于常规传播打法,看似有趣营销内容,实则是降低身段迎合消费者,建立感情链接,相比规规矩矩官方话术,糊弄式传播效果更好。

另外,此类转变也可以用在短视频场景中,很多官方号主动去大V,热点下面留言,甚至,某个品牌直接在明星账号下询问“某天是否有档期,来直播间坐坐”等逆向操作,让人觉得有趣。

其次,第二步,需要“下沉和用户共创”

以前“品牌共创”会和行业内KOL合作,邀请他们参加线下活动,或将商品发给对方,让对方通过视频、文字等方法进行解读,以达到影响消费者心智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行业多次使用后,消费者开始不在买单。

一方面用户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另一方面,用户认为KOL大部分存在商业化行为,内容自然没有客观、公立状态,甚至有些商品都没有体验,就说不错,由此,用户注意力开始转变。

这两年,只要涉及消费类,大家更愿意去平台(短视频、小红书)去看一些素人的笔记,这是为什么?除直观感受外,素人与素人之间没有太大“阶层鸿沟”,自然认为对方体验即自我体验。

很多品牌沉淀许多私域流量,这是共创最佳机会点。

市场、或者社群运营伙伴,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朋友圈,发布各种创新打卡活动,只要参与完成指定动作,就可以得到激励,不仅可以解决公私域内容生态链问题,也能很好和用户玩在一起。

v2_47a884c7bf734f24b17c5fecf523e8f8_img_000

再者,第三步,需要“场景组合打透心智”。 

以前公域传播,品牌slogan只做1-2个,我们称之为“聚焦打透”;现在碎片化(内容、时间、场景)多样,slogan需要进一步在不同场景下,结合实际进行细化,说出用户想说的话,才能找到散落在各大平台的用户。

几年前一句“怕上火喝加多宝”占据火锅场景,可是,不吃火锅就不能喝吗?当然可以。但品牌并没有给消费者传播出,新场景下的心智引导。

那场景文案到底要怎么写呢?说点实用的,五个步骤:

①转换到用户角度(购买者怎么看,关注什么),②多做假设(发生哪些关联事情)③转换时空(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看),④借鉴表达(夸张、拟人、类比),⑤检索信息(把所有能够表达的罗列出来,逐个信息找线索切入)。

为此,打透用户心智,就是关系经营,找到共鸣感,说出不同场景下对方想说的话,并调动大家玩起来,这也是诸多品牌低成本出圈的方法论。

总而言之:

关系经营,下沉至KO C(Key Opinion Consumer)。 

能持续吸引用户的并非 “平台”,而是能否满足不同阶段、消费者的诉求,或在内容层面、或是情绪价值、或是价值观宣泄等;如果想要做到,不妨从“关系重构”开始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