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聚焦IPO | 苹果新品发布,“果企”业绩分化明显,“果味”IPO公司“依赖性”仍是痛点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8802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聚焦IPO | 苹果新品发布,“果企”业绩分化明显,“果味”IPO公司“依赖性”仍是痛点

从目前还处于IPO排队阶段的“果链”企业来看,很多公司都存在着产品终端严重依赖苹果的弊端。反之,很多已上市的“果链”企业却在开辟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苹果在9月8日凌晨举办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iPhone 14系列新品,其中,iPhone 14、iPhone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维持了上一代的起售价,256GB及以上版本的价格则有所上涨,9月16日正式开售。其中,iPhone 14 Pro系列机型配置全新的A16仿生芯片,采用“药丸屏”设计,创新性新增灵动岛功能,并同步华为新品支持卫星通信功能。

据市场情报公司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显示,鉴于经济不景气和智能手机市场下滑,苹果将在价格小幅增长的情况下谨慎行事。事实亦是如此,iPhone14系列平均价格涨幅低于机构预测15%的市场预期。基于此,苹果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及IPO企业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红周刊》注意到,从目前还处于IPO排队阶段的“果链”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很多都存在着产品终端严重依赖苹果的弊端。反之,已经上市的一些“果链”企业,则纷纷着力于开辟新的业务增长曲线。比如被称为“果链双雄”的立讯精密(002475.SZ)和歌尔股份(002241.SZ)均已抢先布局AR/VR、汽车等前瞻性领域。

“果链”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分化

开辟新领域业务公司增长明显

2022年上半年,受经济环境不景气影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下滑,消费电子上游市场受产业链传导急速下行,据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约1.34亿部,同比下降16.9%,创下2015年以来最差的上半年销量成绩。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也直接反映在了苹果产业链企业的财报中。今年上半年,“果链”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分化,部分企业毛利率下滑,盈利水平受到影响,而业绩增长明显的企业多为开辟了新领域业务的公司。

以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为例,根据2022年半年报显示,立讯精密实现营业收入819.61亿元,同比增长70.23%;实现归母净利润37.84亿元,同比增长22.49%,业绩表现远超板块平均水平。但其与“果链”相关的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消费性电子产品、其他连接器及其他业务,上半年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了1.89%、4.26%和1.30%。立讯精密的增长便得益于公司的并购扩张,其已经开始从手机整机代工向电子产品整机代工领域扩张。

歌尔股份上半年业绩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凭借“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的产品战略,歌尔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6.03亿元,同比增长43.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9亿元,同比增长20.09%,营收净利方面均收获较好增幅。与立讯精密相同的是,歌尔股份的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的产品毛利率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16%、1.33%和1.32%。

尽管苹果新品及iPhone 13系列的降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产业链企业带来暖意,但头部企业早已想打破“紧抱苹果大腿”的局面。从今年“果链”供应商半年报来看,头部企业向元宇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多元业务、寻找新增长极的态度明显。

立讯精密在半年报中重点提及汽车业务板块,称公司进一步明确Tier1核心零部件的战略目标,抢抓发展窗口期,与奇瑞集团搭建ODM共同造车平台,为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0-1、1-10的重大发展契机。并且,公司在8月28日机构调研中表示,未来AR/VR将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产品线,公司作为全球领先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一定不会缺席此类市场,包括零组件、模组和系统组装。

另一苹果产业链龙头——歌尔股份也十分看好AR/VR领域,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力度,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0.72亿元,占营收比重4.75%,占最近一期净资产的7.42%。

就目前来看,iPhone 14系列的苹果新品订单仍是影响“果链”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但可以看出的是,今年以来,苹果产业链头部企业已经开始降“果链”,向其他前瞻性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

八成毛利来自“果链”

六淳科技“果味”十足

苹果供应链内的诸多公司纷纷进行多元化布局,那么相关IPO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下半年以来,进入消费电子传统销售旺季,苹果、三星等厂商推出一系列产品更新,有望带来旺盛市场需求。其中,苹果的创新动能仍旧强劲,产品销量依旧可观,苹果产业链仍具备最强的增长确定性。

如此来看,介入苹果产业链,一方面能凸显企业的行业地位和能力;一方面还能为企业创造较为不错的营收和利润,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深的介入“果链”,也会为企业埋下“大客户依赖”的地雷,给企业的成长性、独立性带来影响,而这些都会对“果链”企业的IPO产生实质性障碍。

以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淳科技”)为例,六淳科技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电子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苹果产业链的分工,六淳科技属于基础型器件供应商,并不由苹果公司直接指定,而是由整机制造服务商自主选择,为苹果产业链内二级供应商,其直接客户为终端电子产品的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包括富士康、鹏鼎控股、瑞声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最终应用于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三星等终端电子产品品牌商。

2019年至2021年,六淳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7亿元、4.04亿元和5.5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62亿元和1.08亿元。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六淳科技基于苹果产业链的毛利额分别为0.74亿元、1.06亿元和1.78亿元,占主营业务毛利额的比重分别为74.54%、76.90%和86.67%,占比持续攀升,可谓是“果味”十足。

从销售情况来看,六淳科技的前五大客户较为集中,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中,富士康一直稳坐“第一大客户”的位置,鹏鼎控股(002938.SZ)为第二大客户。

据招股书披露,鹏鼎控股包括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等,因同受鹏鼎控股控制,故合并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股权穿透显示,鹏鼎控股第一大股东为美港实业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集辉国际有限公司,而这两个公司均由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鼎科技”)间接控制。通过Wind股东穿透显示,臻鼎科技的实控人为Foxconn,即富士康。

若叠加前两大客户销售情况进行计算,2019年至2021年,六淳科技来自富士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的69.45%、56.94%和56.65%,维持在六成上下,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这也说明了六淳科技对富士康存在较高的依赖。

此外,从采购情况来看,六淳科技对于原材料的采购也不具备自主选择权。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存在终端品牌商指明品牌原材料的情况,2019年至2021年,六淳科技的指定采购金额(包括指定品牌和指定供应商)分别占采购总额的78.91%、79.11%和79.21%,比例将近八成。

销售过于依赖富士康,指定品牌和指定供应商采购比例过高,这意味着六淳科技无论在销售端,还是在采购端,独立性都有所不足。尤其是对于二级供应商来说,在强势终端客户的主导之下,企业议价能力会受到影响,进而使得企业毛利率承压,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陆精密“依赖症”偏重

汇成真空恐步其后尘

广东汇成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成真空”)也是一家“果链”企业。该公司是以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技术服务为主的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真空镀膜设备以及配套的工艺服务支持,目前已应用于消费电子、消费品、工业品领域,以及科研院所等领域,被工信部授予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从业绩来看,2019年至2021年,汇成真空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5亿元、3.92亿元和5.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02万元、5503.45万元和7144.83万元,业绩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汇成真空来自于苹果公司产业链厂商的订单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前五名客户中的捷普、富士康、苹果公司均为苹果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产业链重要厂商。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汇成真空对苹果公司产业链厂商销售额分别为0.37亿元、1.00亿元和2.8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48%、25.41%和53.77%,对苹果产业链的依赖性有所增强。

处于同样境地的还有苏州新大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陆精密”),《红周刊》曾于今年2月在《新陆精密九成收入靠“果链”出局风险犹存,患“依赖症”前途难料》一文中指出,新陆精密超九成收入来源于苹果产业链,存在重度依赖“果链”的问题。由于全线业务几乎全为苹果“量身打造”,导致其议价能力偏弱,出现了被苹果公司“牵着鼻子走”的局面,毛利率也因受到原材料和销量的双重影响而出现波动。若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功能特性等方面作出变动,其整条产线都将面临重大调整,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者利益恐难以得到保障。

综合来看,由于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聚集了众多厂商为其服务,仅在国内就超过200家,形成了庞大的苹果产业链体系。

然而,依赖“果链”虽然在短期内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拓宽客户渠道,开辟新的业务领域,降低依赖风险,提高议价能力,实现真正的“独立”,才更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毕竟连“果链双雄”都在拓展新业务领域了,还在IPO的“萌新”公司们又怎能放弃努力呢?

(本文已刊发于9月10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