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Keep没有新故事:3年亏了59亿元,卖会员还是带货?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news.ittime.com.cn/news/news_5969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Keep没有新故事:3年亏了59亿元,卖会员还是带货?

斑马  2022年09月09日 08:39

持续烧钱保持用户增长之后,摆在Keep面前的最迫切问题,便是如何谋求商业变现。

这几年,公司都在通过销售运动产品实现大部分收入,Keep动感单车、智能手环、瑜伽垫甚至是鸡胸肉,顺便进入了Keeper们的运动场景。

Keep由此成为为数不多的通过内容来卖货的工具类APP,堪称健身版的小红书,垂直版的什么值得买。

但是,内容带货的低效率和增长瓶颈,还是让Keep的重心逐渐移向会员服务上。

年初IPO申请失效后,Keep于9月6日再度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这一次,仍然没能带来新故事。

3年亏了59亿元

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消退,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后,还有哪个头部APP的用户量仍然在稳步增长?数一圈下来发现,Keep几乎是仅有的一个。

长远来看,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已经达到3.03亿,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达到4.157亿。其中,新中产对互联网健身的接受程度颇高,Keep的广告语“自律给我自由”,正中他怀。短期来看,每当疫情散发,或是天气不好的时段,Keep的用户量都会增加。

截至2022年6月30日至的最近3个月,Keep平均月活达到4108.0万,同比增长15.04%、环比增长19.85%;平均月度订阅会员386.0万,同比增长19.32%、环比增长11.24%。对于一款细分市场的工具类APP而言,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增长了。

2021年,按月活跃用户及用户完成锻炼次数计算,Keep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根据灼识咨询的调研,中国70.1%的健身人群知道Keep;平台用户Keeper中有74.1%的人年龄在30岁及以下,有超过一半来自中国的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用户年轻、高度活跃且商业价值较高。

精准的大众认知和用户积累,当然也得益于公司长期的营销和推广。2019年-2021年,公司销售与营销开支分别为2.96亿元、3.02亿元、9.56亿元。

2014年成立之后,Keep作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后起之秀,靠着线上健身的概念,8年完成9轮融资,VentechChina、BAI资本、晨兴创投、纪源资本、高盛中国、腾讯投资等巨头争相下注,公司从一级市场拿到超过40亿元子弹。

不过,几十亿砸下去,公司业绩却并未得到改善,反而越亏越多。2019年-2021年,公司收入6.63亿元、11.07亿元、16.20亿元,年度亏损7.35亿元、22.44亿元、29.08亿元,3年亏掉58.87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与营销开支同比减少四成至1.47亿元,收入4.17亿元,增速继续下降,但亏损也减少至2.52亿元。

卖会员还是带货?

互联网平台的变现模式不外乎三类:直接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将用户的注意力作为资源,出售给广告客户;或者向用户出售商品。

最简单粗暴的当然是广告。这种商业模式需要以海量用户为前提,最典型的便是社交软件,微信、微博等。但是,对于Keep这种工具类APP而言,广告,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的变现模式。

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建立在优质的内容或服务的基础上。为了获得这部分收入,平台需要为内容和服务付出相当高的成本。长视频网站优爱腾芒,均是如此。

Keep为VIP用户提供了更高阶的课程和服务,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板块的规模和占比近年有所提升,但仍然比不上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板块。

2021年,公司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实现收入8.72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53.9%。

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却将卖货作为最主要的变现模式,这在头部APP中颇显另类。

2019年,公司推出第一代Keep智能单车,根据不同配置售价1299元至4999元不等。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销量达到10.8万台。按累计单车销量计,截至2021年底,Keep智能单车排名中国第一。2021年,这款产品给公司带来了8421.6万元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以上。

Keep的产品,涉及到健身场景的方方面面,包括跑步机、智能手环、智能秤,健身装备、运动服饰,甚至是鸡胸肉等运动食品。

Keep在多个细分品类保持优势,除了智能单车之外,按销售量计算,公司是2021年中国最大的瑜伽垫品牌,市场份额达到14.9%。

Keeper,无一例外都是健身爱好者,建立在用户场景内的销售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便捷化的服务。所以,公司运动产品客户的会员渗透率特别高,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41.3%、41.2%、51.8%及45.9%。

如果说Keep本身是对线下健身房的降维打击,那么,这种内容卖货的商业模式,则是对金陵体育(22.170,-0.38,-1.69%)、英派斯(12.850,-0.11,-0.85%)、舒华体育(9.480,-0.13,-1.35%)等运动用品制造商的降维打击。

当英派斯们以及它们的品牌爸爸们还在寻找客户时,健身产品的精准客户,都在Keep里。甚至,Keep品牌的这些产品,基本都是由英派斯的同行们代工的。

商业模式悖论

一个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个亿、月活超过4000万人的头部互联网平台,最大的收入来源居然是卖健身器材。那么,这烧掉的数十亿元,3年亏损59亿元换来的市场,投入产出比岂不是太低?

况且,种草这种功能,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甚至是京东和阿里系电商平台的内容板块,都能解决,转化率可能也不低。

Keep、抖音快手这些内容平台,带货时面临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先用内容将用户留存下来,再通过推荐和引导让这些用户产生购买行为。

这个过程,投入大、损耗高,转化效率还不如那些一开始就光明正大种草、卖东西的平台。

再加上Keep核心健身产品的非消耗性,购买频率较低,在用户规模增长期也较难维持高速增长,一旦进入用户规模平台期,问题便会加速暴露。

2021年,公司品牌运动产品板块的收入增速,低于会员订阅和广告这两大板块,便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Keep的商业变现途径,这几年也发生了变化。基于优质内容和服务的会员订阅板块,占比从2019年的22.8%提升到2021年的34.4%。

将来,这两大增值业务可能还是要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用户自己选择。

增长、用户体验、公司盈利这不可能三角,在Keep所处的行业同样突出。

Keep的美国老师,成立于2012年的健身界“苹果”Peloton,因产品召回、规模增速下降且持续亏损、不断裁员等原因,市值较其巅峰已下跌了95%,市场已多次传出其卖身的传言。【责任编辑/常欢】

来源:斑马消费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