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毕业留港找工作,这些建议请笑纳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53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毕业留港找工作,这些建议请笑纳 - 少数派

1
毕业留港找工作,这些建议请笑纳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封面来自:Unsplash.com


七月中旬,我坐在拥挤的旅游大巴上,驶出深圳湾口岸前往隔离酒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空调开得不够大以至于空气有点闷热,我的心情也有些沉闷,全然没有回家的兴奋。其实真要想,原因也很明了,因为自己在香港找工作的尝试失败了。

这篇文章可能会和其他的经验总结有些不一样,因为我是站在一个失败者的角度来回顾和思考这一路上得到的经验教训。为了让自己的尝试有所价值,思考再三,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有留港工作意愿的朋友。

本文的感受和经验根据我自己和身边朋友同学的亲身经历总结而成。因为经历和社交圈子有限,本文呈现的内容难免不能覆盖现实生活中的全部情况,请各位姑且听之,多有担待。如果有愿意分享自己经历或者想法的朋友,也欢迎留下自己的声音,共同探讨。

1

受访者对于 2021 年香港就业前景看法趋负面(来源

我认为找工作是否成功包括两个衡量标准:

  • 能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 找到的工作在待遇、行业前景、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符不符合预期。

我相信主观能动性的力量,但是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奋斗,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客观因素。我认为找工作并不是从投递简历时才开始,甚至不是准备简历的时候开始的。很大程度上,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在选择所学专业以及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就开始逐渐被决定了,甚至无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学习的内容有没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所学专业能更好地匹配当地市场环境和当时大背景的需求,那么找工作确实会显得事半功倍。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转口贸易港,如果想要留港工作,那么那些和「钱」字沾边的专业:金融、经济、统计、会计、数据分析等,找起工作来无疑会更有优势。

近年来,随着港府提倡「创科」概念,一些电脑技术(Computer Science)相关专业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据我一位在香港做程序员的同学说,和内地相比,尤其在 2018 年到 2021 年的爆发期,香港的技术岗和内地的大厂比起来优势不是很明显,但是也没内地这么「肝」。

1

近两年各行业平均月薪走势(来源

至于社科类专业,我以自己所读的传媒专业为例简单说明一下。传媒类专业(包括传播学、新闻学、新媒体专业、广告学)也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因为一些香港的传统媒体公司长期处于招不满人的状态。传媒行业在香港属于薪酬洼地,新人第一年的月薪基本在 13k 到 16k 的范围波动,因此传媒行业的人员流动也较为频繁。作为对比,茶餐厅招的收银员和洗碗工人的每月工资在 17k 到 18k 之间。考虑到在香港每顿快餐需要 40 到 50 港币,过一趟维港的公交车费就需要十块钱,市区 200 呎(约 20 平)房屋的租金往往上万,大家就可以大概想象传媒行业的薪酬是否合理了。

虽然可能有人说,收银员和记者的发展空间不可一概而论,但一个行业的起薪体现了社会对行业的重视和尊重程度。如果无法留下新人,又如何为这个行业输入新鲜血液,让它不断发展壮大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花五年十年的时间慢慢往上爬,如果当下的薪酬并不让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有回报,职员难免就会心灰意冷而萌生去意。以至于我们学院的一位新闻专业老师和我们说:「香港做新闻能够坚持下来的,一般都是家里比较有钱的。」

香港的研究生授课时间一般从第一年九月到第二年的六月,经济类专业在八月中旬就开始上课。在这十一个月的时间里,如果想要尽快在学业完成后无缝衔接到职业人生,那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负责帮助学生就业的机构。在开学礼的时候,相关负责老师会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中大为例,这个机构会每天往学生的邮箱转发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另外,就业辅导中心也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举办就业经验讲座和工作坊,学生也可以预约辅导老师进行简历润色,或进行模拟面试来传授面试技巧。

学院也会有一些实习推荐计划,不同的学院会和一些企业合作,学生只需要申请和通过学院层面的筛选就可以进入公司实习。我就读的学院就会每个学期学期都会有短期实习计划推荐,雇主既有凤凰卫视、中国日报这种内地背景的公司,也会有明报集团这种本土公司。当然,这样的实习也是有缺点的:因为不能和课程冲突,只能够在暑假和寒假实习,所以实习期普遍不长,实习补贴也并不算高。但是对于想要增加履历丰富度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机会。

1

很抱歉,拖了校友后腿(来源

当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学业可能会比较紧张,这个时候还没有太多时间去面试。但我认为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开始准备简历了。对于如何写好一份求职简历,从内容版面设计,我派上有很多老师提供了详细的简历写作指导,此处不再赘述。结合自己的经历,我在此提出两点想要留港的同学在准备简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 香港是一个两文三语的多文化交融地区,因此,除了准备一份简体中文的简历以外,最好再准备一份繁体中文简历以及英文简历。受文化差异的影响,香港和内地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表述并不会完全一样,所以最好不要依赖翻译软件撰写双语,我们可以多浏览并总结求职网站上面的相似描述,久而久之就会积累起语料库。
  • 有着复合型背景的求职者,最好按照投递岗位的方向不同而准备对应的简历。求职者应在尽可能精简的内容里突出自己履历和应聘工作相吻合的特点,和工作性质无关的则可以省略。比如说,如果作为一个有着产品运营背景的新闻专业学生,如果需要投递运营岗位,那么需要把产品运营实习相关背景进行强调,而新闻专业相关的信息则尽可能进行精简,反之亦然。我的做法是,对于那些和应聘信息并不直接相关的工作经历,我会想办法突出它所能展现的适用性比较广的技能:协调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样哪怕是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实习经历也不至于完全没用。

如上所述,根据投递不同岗位准备不同简历,每份简历要准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本,随着时间推移,可能简历的内容还需要进行不断增补和更新……所以提早进行简历的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结合自媒体推荐和观察身边同学的成功案例,主要可以关注几个网站,这些也是香港人用得比较多的网站。

JobsDB: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很细致的工种分类,也能看到简历投递以后的(已接收/已阅/已拒绝)状态。

1

JobsDB

Linkedin:全球范围内都很有知名度的网站。求职者按照上面的提示完成自己的简历,然后努力拓宽自己的关系网,对于找工作也有帮助。很多公司会在Linkedin上进行招聘,如果足够优秀,也会有猎头找上门推销工作。

1

领英

jijis:这是一个主要面向在校生找实习和正职工作的网站,只要是香港八所高校的学生就可以注册,按照自己学习的专业或者其他筛选项进行工作筛选。

1

jijis

香港劳工处互助就业服务:这个是香港政府针对雇主和雇员需求建立的就业互助网站,除了可以根据工种和行业搜索空缺职位,还针对具体人群有具体的求职检索入口,如高学业人群、高龄人群、大湾区青年等。

1

除此以外,国内也有一些公众号会发布一些在港岗位的招聘信息,大家也可以多加留意。

每个学期初的选课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结合就业期望,我认为有两个维度需要考虑:

  • 所学的内容和日后从事的职业方向的相关性;
  • 所选课程的时间安排。

以我学习的传播类专业为例,两学期共四门必修课,四门选修课。必修课多关注传播学和互联网的理论研究和思维框架搭建,如果想对未来职场有进一步了解,或者希望习得更为具体的技能,则需要在选课上多花点心思。

当求职者在内地或者香港需要应聘某些岗位时,可能会对于某种技能有要求(比如一些非技术岗也可能需要掌握 Python 或者 SQL)。我读的专业可以选择新闻类选修课程(中文新闻写作、专题写作、新闻视频制作)、公共关系课程、市场营销课程或数据自动化课程等。根据日后的工作方向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如果你已经习得一些需求比较大的技能(哪怕只是略懂些皮毛)也会有更好的竞争度。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对选修课进行挑选。

1

一些课程列表截图

如果你希望更「卷」一些,在找正职工作前先找实习积累工作经验,那么在选课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课程的时间,尽可能空出两到三个工作日完整的时间,那么才会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实习。为了方便本身有工作的学生,一些学校会开设六点半以后到九点这个时间段的课程,也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的课程。如果空闲时间太碎片是比较难获得实习机会的。

在这个阶段你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找工作。如果你之前找的工作能够有转正机会,对于工作内容和待遇你也满意,这样就再好不过。但是如果希望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好好准备正职工作,不妨看看下面提到的建议。

结课以后,可安排的时间逐渐变多,这个时候就可以逐渐把简历投递的频率拉上去了。在我一开始应聘的时候,我只对几家公司感兴趣,所以也就只是投递了那几家公司。所以当我投递的为数不多的简历都被标上「Not suitable」状态的时候,难免感到失落和焦虑。

其实,就我和身边同学的求职经历而言,能够一击即中的投递经历实在很少很少,成功的 offer 后面往往是马拉松式的「搜寻岗位 - 投递 - 失败 - 再搜寻 - 再投递」的过程。多投几份简历,被 offer 砸中的概率也会多几分。但我并不是说,求职者往往就需要放弃自己的梦中情「司」。我们不妨把参加其他公司的面试作为对自身面试技巧的打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复盘。不断的训练是为了在更好的时候遇见。

在最后一门课程的最后一项作业提交后的半个月到一个月,学年所有的成绩就会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申请 IANG 签证了。IANG,全称 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这是非香港本地学生留港以合法身份工作必须要取得的签证。但申请前签证前,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两样东西,还是比较耗费时间的。

  • 找学校开立课程学业完成证明(Certifying Letter)以证明该生已经完成学业且说明预计毕业时间。一般来说办理 IANG 签证需要完成学位证,但是也可以由学校开具这个证明信代替,不然就要等到十一月中旬毕业证明发下来才能申请签证了。
  • IANG 签证需要有自己档案所在单位人员的签名。如果是从内地前往香港读书的话,我们需要确认自己档案所在地,然后打印 IANG 签证申请文档里的相关页数,让家人找到所在单位的相关人员签字后寄来香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的话,可以直接在 xx 本地宝上面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和姓名进行查询)
1

以中大为例,申请证明的入口(来源

1

专业人士来港就业申请表(ID990A)第八页

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从线上提交申请信申请到拿到申请信需要三周时间,从找到自己档案到家人把相关文件寄来香港需要一周时间。如果希望能尽快提交签证申请,那么就应该尽早准备。

一点也许不合时宜的鸡汤

以上就是我把我和我朋友的经历做了一些总结然后分享给大家。其中有成功的经历,也有失败的经历,虽然标题是面向想要留港工作的同学,但是提前做好规划,算好时间差以统筹学习-实习-工作的时间,不致于出现太大的时间间隙,我相信无论是在内地、港澳、还是在国外找工作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但是,其实我也在思考,人生是不是真的要安排得满满当当呢?还记得我本科毕业以后就马上入职了,错过了毕业旅行的机会,总以为只要熬个半年一年,总有机会补上。但是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可以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里进行一次无忧无虑的旅行。事业需要步步为营的思考和审慎的行事方案才能不断地向前奔跑,但是这往往也就意味着放弃路边掠过的美景。人不可能事事顺遂,如果是你,是否足够地勇气做出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呢?

用一句在网上看到的话和大家共勉:

「去做吧,反正都会后悔。」

1

来源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