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工作台设计的两个底层方法论(案例+清单)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pd/559083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工作台设计的两个底层方法论(案例+清单)

2022-09-05
1 评论 2461 浏览 4 收藏 25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工作台用于实现企业或者组织经营目标的一个系统,旨在提升其服务人效,同时保证用户和企业之间利益价值最大化。那么,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工作台系统?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两个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uDH9CSlFdRTefx0r1EJu.jpg

本文要点概述:

  1. 方法论1:目标 <=任务=行为1+…+行为N
  2. 方法论2:行为=动机+能力+触发(福格行为模型)

何为工作台?

工作台:即指为实现企业/组织的经营目标,专为某个(或多个)角色(如教育行业的销售、辅导老师,或零售行业的店长、店员,或SaaS行业的CSM(客户成功经理)等)所提供的系统,旨在提升其服务人效,同时保证用户的服务体验,以此实现用户与企业价值的利益最大化。

它是以客户成功为中心,以服务反馈为手段,以绩效和过程管理为方法,以数据和指标为牵引,以实现服务品质规模化为目的。

关键指标是人效(即一个服务者可同时服务的最大用户数),愿景是实现服务品质的规模化

核心会经历四大阶段:

  1. 阶段1:服务动作标准化(即SOP)。一般是业务起步阶段,核心目的是打磨SOP,可先由3-5人参与,形成相对精细化的SOP,保证后续可进行规模化复制。它属于工作台构建的前期,重点是完成业务调研与验证,可暂不开始系统搭建;
  2. 阶段2:SOP线上化。一般是业务开始扩张阶段,经过前期的打磨后,核心SOP已形成,为保证整个业务可进行有效扩张,故需将对应SOP完成线上化,保证服务品质的可复制。它属于工作台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固化服务动作,保证服务可复制;
  3. 阶段3:数据化。一般是业务高速增长阶段,核心SOP基本已完成线上化,业务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保证用户服务体验与服务动作的最大化匹配,故需进行数据化的监控与验证。它属于工作台的成熟期,重点是开始质检、数据监控SOP,保证服务品质;
  4. 阶段4:自动化&智能化。一般属于业务成熟期,核心是完成关键场景的自动化替代,进一步提升人效,控制规模化服务团队的同时,保证服务品质。它属于工作台成熟期/衰退期),重点是探索可自动化/智能化的场景。

但无论哪个行业、哪个角色、哪个阶段的工作台搭建,均可运用这两条底层方法论。

一、方法论1:目标<=任务=行为1…+行为N

  • 价值:用于结构性拆解角色的工作流,保证其目标、任务与行为始终是一体的,避免产品设计脱离业务、不够体系化;
  • 运用场景:需求调研阶段。用它系统性梳理需求,用于后续进行产品架构、数据流转、产品设计时使用;
  • 表达工具:可使用脑图或用户体验地图表达均可(个人喜好后者);

目标是业务动作的终点,是任务与行为的目的地。比如销售工作台的业务目标是销售转化率,服务工作台的业务目标是续报率(或续订率);

任务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动作集,它与目标之间存在一种转换关系。即为实现目标,可将其拆分成多个任务(即任务集),任务之间又形成主任务与子任务的关系,每个任务可能又会有自己的目标。

比如以销售转化率为目标,则对应任务可拆解为:客户破冰、产品试用、价值服务、追单转化、客户交接等,而客户破冰任务,又可拆分为首次通话、客户信息采集、加微信、企业信息传达等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会有各自的目标,如首次通话率与时长、加微率等;

行为则是完成任务而采取的具体动作。比如首次通话子任务,可拆解成具体的N个行为:熟悉客户信息、完成关键话术梳理、确定通话目标、拨打电话、记录并录入关键信息等。

二、方法论2:行为=动机+能力+触发

  • 价值:结构性解构某个行为(或场景),让产品的细节设计有据可循;
  • 运用场景:产品设计阶段。聚焦某个行为(或场景)做深、做透时;
  • 工具:用户故事或直接用公式表达即可。

一次行为的发生,一般满足三个条件:动机、能力和触发。

比如首通电话前的行为之一:熟悉客户信息。

  • 动机:快速构建亲密感,完成通话时长的考核指标(业务考核指标点);
  • 能力:是否具备获取到客户信息的能力?(产品赋能点:如自动获取客户信息,并结构化展示在工作台)
  • 触发:什么样的时机和方式触发,可更有效保证行为真的发生?(产品赋能点:如提醒接受到新客户,提醒你的新客户有某个行为发生,货提醒你的新客户分配时间已过黄金2小时等机制设计)

那如何保证服务角色的行为有效发生呢?反过来则可从其动机、能力与触发三个条件进行思考、设计。

从业务指标层面,用考核指标关联角色绩效的方式,进行“动机”层面的设计;通过专业知识、SOP+话术赋能等,完成“能力”层面的提升;

从工作台层面,核心可围绕“能力”与“触发”两个条件进行设计。

那动机、能力、触发三个条件,到底从哪个条件进行设计,更能达成效果呢?

理论上说是三者缺一不可,但如果一定要排序,建议是能力;动机;触发。

首先,“能力”是对角色背后的真人的赋能,是对其个人具有真实指导与成长价值的。它就像是给角色在上坡路上,提供了核心动能与工具;

其次,“能力”可拆解,可有效赋能。如果一个行为所要求的“能力”有难度,本身是可以将其进行拆解,逐步完成,逐步提升。比如获取客户信息的能力,可拆解为先获取客户的基础信息、家庭信息、课程信息、学习目标、学情等,系统本身是具备数据获取能力进行赋能,同时,业务培训中,也可进行此专项能力进行培训。

反之,角色本身的“动机”是难以确定和发力。一般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角色个人绩效考核的设计完成,它是给角色设计,而不是其背后的人所设计,具有“被推动”的感觉,效果因人而异。比如有人就愿意舒服一些即可,宁愿少拿绩效,也不愿成为“困在系统”里的人。

至于“触发”则是基于“动机”、“能力”两个条件成立之下的“增值服务”,如果前两者缺失,则其价值意义全无,故将其排在最后。

三、案例:辅导老师工作台

首先,我们基于【目标<=;任务=行为1…+行为N】的方法论,拆解每个要素。

辅导老师的业务目标是:

  • 人效:由当前140~150人提升至250人左右(规模化团队的成本型目标);
  • 续报率:整体业务续报率保持在80%以上(订阅式服务的本质目标);
  • 退费率:在读学员退费率低于5%(订阅式服务的损耗目标);

三个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三位一体式的目标,缺一不可。

基于业务目标,我们拆解其任务集,并确认主任务、子任务,以及其对应的目标(或叫指标)。

pMrzLADX346BxInAuZ7T.jpeg

任务一:家访

目标是家访率100%

  • 子任务1:破冰首联。电话方式为主,微信方式为辅。目标是电话家访85%以上,且通话时长3分钟以上;
  • 子任务2:教材邮寄。确保地址正确,教材正常邮寄且受到。目标是教材邮寄率100%;
  • 子任务3:加微信&进群。完成家长的微信已添加,并进入班级微信群。目标是加微率100%;

任务二:课前打卡

目的是保持课前的亲密度,避免退费。

任务三:见面课

目的是完成设备与软件的测试、学习内容与服务传达,预期到课目标30%。

任务四:周中打卡

目的是保持学习习惯,以“事件式学习”完成亲密度强化。

任务五:备课

目的是提前学习教学内容,准备课后练习讲解视频,目标是每课次备课率100%

  • 子任务1: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是每节新课前的教学内容学习完课率100%;
  • 子任务2:课后练习讲解视频。目标是每节新课的课后练习讲解视频录制率100%。

任务六:到课

目的是督促学员到课,保证学习效果与课耗,目标是到课率90%。

  • 子任务1:预到课。目的是预先沟通到课情况,提前做好催到课准备,做到学员分层服务;
  • 子任务2:催到课。目的是提醒学员到课(排除已请假学员);

任务七:跟课

目的是确认学员到课,并保证课中互动效果以及课堂纪律维护,目标是到课率90%,且完课率90%。

  • 子任务1:开课前15分钟催到课。目标是预到课学员100%到课;
  • 子任务2:课中互动与答疑。
  • 子任务3:课中掉线学员跟进。目标是课中掉线学员5分钟内跟进并处理,一般是电话联系家长,如是网络、软件等问题时,则帮助其解决;
  • 子任务4:课堂表现记录。目的是对课中自己的学员高光表现(如上台、互动积极等)、低估表现(如不发言、不互动答题等)。

任务八:练习

目的是完成学习内容巩固,保证学习效果。目标是提交率90%,订正率90%。

  • 子任务1:催练习。目标是保证提交率90%,且时效不超过48小时;
  • 子任务2:批改练习。目标是批改率100%,且订正率保证90%;
  • 子任务3:作品效果反馈。目标是所有提交作品的学员100%有反馈;
  • 子任务4:班级练习排行榜外化。目标是每次课后一定要完成1次练习排行榜的效果外化;
  • 子任务5:个性讲解。目标是所有作品评级为【B】(S/A/B)的学员,100%要1对1完成单点讲解;

任务九:小灶课

目的是由辅导老师充当二讲的角色,通过班级小灶课的形式,讲解课后练习中,比较容易出错、有代表性的内容,保证学习效果更有效达成。目标是到课率60%。

任务十:回访

目的是保持与学员、家长的亲密度,有效反馈学员学情以及掌握其心理状态起伏。目标是月度回访率可达到80%,续报前所有学员单次回访率100%,且保证退费率5%以下

  • 子任务1:制定回访计划。目的是根据在读学员数,有节奏完成回访计划,保证回访目标可达成;
  • 子任务2:按计划完成学员回访。目标是单次回访电话时长;3分钟;
  • 子任务3:完成学员回访记录。目标是单次回访记录100%完成线上化;
  • 子任务4:预防/挽留学员退费。目标是保证退费率<5%,且退费挽单成功率;20%。

任务十一:续报

目的是完成学员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变现(也是校验教研内容、教师能力、服务品质等综合因素的核心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目标续报率是;80%;

  • 子任务1:预热。目的是通过私域渠道进行续报时间、优惠、学习计划等的宣传,营造续报活动的氛围。目标是预热期同渠道预约活动宣推;1次,且必须小于3次;
  • 子任务2:预约。目的是通过提前领取优惠券的形式,提前占班级名额。目标是预约率;85%;
  • 子任务3:报课&下单。目标是保证预约学员100%完成下单,同时尝试二次挖掘未预约用户。

任务十二:结课

目的是顺利完成班级学员的结课,顺利过渡到下次课程(包括可能完成辅导老师异动、班级合并等操作)。目标是保证投诉率为0。

特别说明:

  • 此案例业务模式是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业务。即一个教学班级1位主讲,负责每周1次的直播授课,同时将其分成N个辅导班级分别有M位辅导老师负责,主要是辅助主讲完成学员的督学、答疑等日常学习服务;
  • 业务模式不同,目标、任务不同。但本质类同,按此方法论进行拆解即可;
  • 拆解方式:可基于业务对此角色的目标设定、考核指标以及对应的SOP入手,合理利用用户体验地图等工具进行。(更详细信息,可见最后的【清单】部分)。

第二,基于对目标、任务的要素拆解,将其进行抽象成功能模块与产品架构。

2LyLeXpjOpoFY4t48EI8.jpeg

特别说明:本文重点是讲解工作台的底层方法论,避免文章不聚焦。此处快速略过如何完成产品功能抽象、架构设计等,如感兴趣可留言,后续单独分享。

第三,析出关键场景,并遵循【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方法论,进行关键场景、行为的拆解与设计,形成单点突破,并做到极致。

辅导工作台初期,可聚焦三个关键任务:到课、练习、退费。

一是到课。其关键子任务是:预到课、催到课,围绕关键场景的行为三要素,则可进行场景设计。

预到课:

  • 动机:复用【到课】主任务的动机(即企业对辅导老师所设计的【到课率】、【完课率】的绩效考核要求)
  • 能力:1)工作台提供【一键预到课】功能,通过微信群发能力发送预到课调研问题(如XX同学,周六下午14:00的【机器人的新世界】,你是否可如期到课?如是,则回复“1”或“可以”,否则回复“0”或“请假”);2)系统自动解析家长8小时以内的消息回复,并将对应【预到课】与【请假】状态进行联动标记,回传至工作台与企微;3)同时,工作台与企微提供手动更改标记功能;
  • 触发:每次课前2天的晚7点,自动生成【预到课】提醒,通过工作台飘单+钉钉消息两种触达方式,提醒辅导老师进行预到课任务;

催到课:

  • 动机:与【预到课】一致。
  • 能力:1)课前1天的晚上8点,短信提醒用户明天课程(仅限预到课时,未请假学员);2)课前15分钟,自动外呼学员上课;3)课前30分钟,自动在【跟课后台】标记学员进教室情况,且自动标记学员请假、自动外呼情况;4)提供手动外呼;
  • 触发:暂无;

二是练习。关键子任务是:催提交、批练习等。

催提交:

  • 动机:复用【练习】主目标动机(即核心依然来自绩效考核,辅以角色的自我责任心)
  • 能力:1)工作台提供【一键催练习】的群发功能,同时支持不同条件筛选学员;2)自动标记提交状态与时间;
  • 触发:课后12/24/36/48小时,自动触发提醒(如周六下午14:00的【爬虫小应用】课次的练习,已有32位学员完成练习,请关注剩余的18位学员的提交情况)

批练习:

  • 动机:类同。
  • 能力:1)工作台提供同课次学员的练习批改能力;2)提供优秀案例库与标准话术库;3)提供【一键反馈】功能,通过微信将练习的最终效果演示、批改反馈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学员;4)同步学员查看批改后的作品情况到工作台;
  • 触发:学员提交练习时,自动触发提醒;超过提交时间24小时未批改时,自动触发提醒。

三是退费。核心子任务是退费挽单。

  • 动机:复用【退费】主任务的目标(即对退费率的目标绩效考核)
  • 能力:1)提供退费预警的功能(如提供学员多课次的到课、完课、练习提交、课中互动数据情况的筛选,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风险等级预测后给出高、中、低三个评级);2)学员退费时,提供限时(24小时内)挽单功能,超时自动退费;3)提供快捷挽留或退费功能,并可记录退费原因等能力;
  • 触发:学员退费时,工作台飘单+钉钉消息提醒;退费时间超过5小时未处理时,再次提醒,并连同提醒一级管理者;退费时间超过20小时时,最后1次提醒。

每次的关键任务、关键场景,可聚焦1-3个即可,后续则可按照此方法论,进行循环式迭代,最终即可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台设计。

  • 工作台设计的调研阶段,可用【目标<=;任务=行为1…+行为N】的方法论,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并用用户体验地图等工具进行表达;
  • 工作台的规划与产品架构设计阶段,则可遵循1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结构化的抽象设计,并可用产品架构图(辅以优先级标记)进行表达;
  • 根据优先级判断关键场景后,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则可用【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方法论,进行场景化设计。

最后,这两条方法论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工作台的产品设计之中,只是此处将其用于工作台设计而已,更多适用场景,你可自行探索。

四、清单:如何进行落地实践?

1、预约1位业务负责人。弄清楚业务模式(包括流量模式、组织架构、角色定位),明确业务目标、考核关键指标(为何这么设计也重要),以及关键瓶颈问题。一般一轮沟通无法达成目标,所以建议至少2轮以上;

2、每个业务至少1位业务主管。按照【目标<=;任务=行为1…+行为N】的方法论,细化业务目标、任务以及SOP;

3、每个业务寻找1-2位TOP3服务者,并高频次与其进行轮岗实习、交流(建议每周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

4、当你对以上信息有认知后(一般至少2~4周,且上述3步均完成),则可利用用户体验地图等工具,将不同业务的辅导老师的行为进行提炼,完成初版;

5、每个业务分别1对1预约1位TOP、1位主管(建议单次时长1~2小时),将你的输出物(如用户体验地图)与其进行深度沟通与校准,完成终版;

6、从目标、任务、行为三个层次,服务者、管理者两个视角,进行对应功能模块进行拆解(一般可分为基础、工具、场景、数据四个维度),并输出一个当前阶段可预测到的终局产品架构图;

7、根据当前业务目标的差距、考核指标的闭环程度,提炼出关键场景(单次建议不超过3个),并在产品架构图中,标记出其优先级,确认演化路径;

8、按照【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方法论的指引,从这三者(尤其是能力+触发)层面拆解关键场景的产品设计。遵循聚焦、闭环、极致三原则,做深、做透关键场景;

9、按照迭代的原则,采用用户故事的方式,将每个场景(即子任务)独立形成一个需求版本,推进至研发阶段(可每次1个任务,也可同时迭代2-3个任务,视产研资源情况,但不妨碍每个需求的独立性);

10、按照月或季度级别,重新回顾【目标、任务、行为】的二次校验与调整(避免业务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按照版本的节奏,依次循环7/8/9三步。

专栏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众号:邢小作之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在线教育的产品,关注互联网教育,喜欢研究用户心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