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股公司纷纷下场“抢矿”!锂矿巨头业绩暴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8634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A股公司纷纷下场“抢矿”!锂矿巨头业绩暴涨

“给宁德时代打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句话道出了新能源车企的盈利困局。但对此,宁德时代自然是不愿意“背锅”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将矛头指向 “上游材料价格暴涨”。

曾毓群的一语道破玄机,新能源中下游厂商实则都在给上游“矿企”打工。在有“锂”走遍天下的语境刺激下,A股公司开始扎堆“抢矿”。

8月18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无独有偶,8月15日,比亚迪也成功牵手江西宜春,比亚迪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此外,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特斯拉等企业也相继下场,正在收购或入股锂矿企业。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红周刊》表示,车企布局锂矿,实属正常的产业链延伸操作,在锂资源具有一定稀缺性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优质锂矿资源越来越少,抢矿锁矿确实是最有安全感的操作行为,以避免被“卡脖子”,在保证动力电池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还能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以确保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避免受到行业挤压。

原材料价格再创新高

车企业绩不振纷纷下场“买矿”

今年7月,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关于“给谁打工”的发言引发了行业热议,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的冲突把上游原材料企业牵扯进来,矛头由电池厂商开始转向了上游原材料厂商。

事实上,今年以来,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仍处于脱缰状态。上海有色网8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碳酸锂现货报价再度上行,国产工业零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上涨2500元/吨,均价为46.1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也上涨1000元,均价为47.7万元/吨,创下近3个多月的新高。

原材料价格飙涨的压力也逐渐向产业链下游的电池企业、整车企业传导,让不少车企业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境地。《红周刊》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车企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截至8月19日,共有21家整车上市企业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报,其中仅有9家车企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正。

在9家盈利的车企中,仅有长安汽车、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三家实现了净利润预增。2022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净利润预计为 50 亿元~6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189.14%~258.54%。长城汽车预计将实现 53 亿元以上的净利润。比亚迪暂排第三,净利润预计在 28 亿元~36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38.59%~206.76%。

梳理部分车企亏损原因,不难发现,有很多企业将矛头指向了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譬如,北汽蓝谷就明确表示,2022年上半年,芯片短缺、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江淮汽车也在业绩预告中表示,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

被称为“宁王”的宁德时代在今年4月以 8.65 亿元拿下了宜春一处锂矿勘探权,宁德时代收购加拿大锂矿公司100%股权,并替其向赣锋锂业偿还1000万美元的合作终止费。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表示,为确保获得足够的电池,公司将会进入采矿业。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去年7月至今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参与锂矿的交易超过20起,其中9起公布了明确的交易金额,金额累计超过110亿元。这9起交易的参与者包括福特、比亚迪,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

其实,除了车企在行动,非汽车产业公司也盯上了锂矿这一“肥肉”。2021年11月,金圆股份宣布以5.1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锂源矿业的原股东持有的51%股权正式进军锂矿开采行业,由此开始向锂矿转型之路。2021年12月22日,华友钴业公告称,拟以4.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津巴布韦前景锂矿公司100%股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红周刊》表示,如果锂矿供应不足,锂价过高激增成本,就会制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车企纷纷入局采矿业,主要是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有助于解决动力电池供应不足以及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稳定和产能有效发挥具有关键性意义。”

锂矿巨头业绩暴涨

造电池不如去卖矿

一边是下游厂商抱怨原材料价格太贵,另一边是上游锂矿巨头赚的盆满钵满,从14家电池原材料上市企业已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或者财报情况来看,上述企业取得或预判取得正向净利润和利润增长,其中12家企业净利润取得或预计取得数倍乃至上百倍增长。

2022年上半年,Wind锂矿指数14家成分股中,紫金矿业净利润上限破百亿元,为126亿,同比增长91%;盐湖股份、赣锋锂业业绩预告上限也高达90亿元,最高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44.55%、535.3%;余下10家公司净利润也均同比增长4倍以上。

在今年上半年这轮原材料涨价潮中,受益最大无疑是锂矿巨头天齐锂业,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10倍。7月14日,天齐锂业发布中报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13420.21%。截至目前,天齐锂业已拿下了半年报的“预增王”称号。

就半年报净利润来看,比亚迪净利润在28 亿元~36 亿元,天齐锂业的净利润大概相当于3.5个比亚迪,2个长安汽车,10个东风汽车,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在新能源高销量的带动下,各大券商仍对锂矿抱有涨价的预期。譬如,渤海证券研究所最近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2240万辆,渗透率将超过40%;华西证券判断在今年第三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备货热情高涨,锂盐价格较大概率重新开启上涨趋势,而锂精矿价格也将维持上涨势头。

国金证券亦认为,全年锂矿供需紧平衡格局确定,5~9月供需缺口收窄,10~12月供需缺口加剧,需求恢复或超预期,有望带动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2023年供需紧张略有缓解,但项目投产不确定性较大,高价格态势难改。

不过,随着各大厂商的布局,能否把碳酸锂的价格打下来?是否会对传统的锂矿巨头形成冲击呢?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红周刊》表示,随着各大厂商扎堆入局上游锂矿,势必会增加锂资源的市场供应,从而有望将锂价格部分降下来。但是车企大规模进入上游锂矿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却会推高锂矿资源的价格。锂矿价格居高,随着车企、电池厂商的入局,确实会对天齐锂业等原材料厂商形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应对车企和电池厂商进入锂矿资源开发领域的冲击就成为天齐锂业等原材料厂商需要面对的一个战略性挑战。

在祁海珅看来,车企布局锂矿资源,也不是为了打压锂价,当然对于锂产品的供求关系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很大,毕竟全球的燃油汽车加速电动化趋势已经形成,电动汽车保有量也是处于加速增量渗透阶段,客观需求旺盛,锂价易涨难跌,在高位运行的概率比较大。何况“十四五”提出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大量的新型储能配套服务,这都会加大锂电池的需求。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