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数字文具盒 | 都是输入、沉淀与输出,我的选择有什么不一样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512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数字文具盒 | 都是输入、沉淀与输出,我的选择有什么不一样 - 少数派

1
数字文具盒 | 都是输入、沉淀与输出,我的选择有什么不一样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参与数字文具盒征文活动


少数派一直是高效率人士最爱的分享平台之一,我也喜欢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学习别人的效率技巧,或者是体验新出的效率 app,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研工作流。最近浏览少数派中数字文具盒的征文,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我都非常认可,并且能够在我的科研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影子。想来也是该总结总结我三年的经验了,既是反思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流是否合理,也可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讨论何为有效的「学术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双一流的土博,毕业的主要条件是论文,所以这三年来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尽可能地多产出成果。但是在此之前,我是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科研训练的,并且为了匹配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我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相关知识,笔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经过1年多的探索和自我怀疑(以及摸鱼混日子),我终于在博二开始有了一点点产出,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口头汇报自己的工作,自此之后,论文对我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峰。当然这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团队的帮助,但是我自以为我的工作流帮助并加速了成果产出,不至于即将毕业的我简历还是一片空白。

那么我就从知识的输入、沉淀与输出来谈谈我的学术工作流吧,其中绝大多数方法并不是只有科研工作者才能使用,我相信,只要是喜欢学习的人,整理知识的目的一定是殊途同归的。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

知识的输入

之前说到,我在博一期间研究的内容几乎都是首次接触,所以大量的基础知识学习便是期间最主要的工作。感谢当今学术圈乐于分享和讨论的氛围,我所在领域——复杂网络研究——各方面工作都有前人完整的论述与著作(对复杂网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这个书单)。来自学长的建议:想要认真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千万不要看科普类书籍!!!否则,当你合上书页的时候,除了满嘴啊吧啊吧,你一定会后悔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书上浪费时间。专业书籍虽然读起来很苦,但是看完之后,一定大呼过瘾,干货满满,并且下一本需要阅读的书籍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确定下来。最重要的是,专业书籍会在内容之中标注出这个领域最为权威的作者、论文与课题发展过程,对后面更加深入的学习颇有益处。

阅读书籍和综述论文的过程中,我也尝试了很多笔记app来记录相关知识,如 Obsidian、Notion、印象笔记、Wolai 等,既有传统笔记 app,也有基于当今流行的双链和块笔记等概念的 app。我认为笔记软件只是承载记录的载体,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更为重要,并且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在迁移笔记上耽误时间。最终我选择了 Wolai,可能是因为喜欢秩序感,Notion-like 类的块状笔记所展示的秩序性非常符合我对美的感受,而 Notion 前几年在国内的网络问题一度让我崩溃。此时 Wolai 刚刚开始公测,国内类似的 app 也仅此一家,且其后续开发的功能也颇为击中我的痛点,这些会在后续会详细来说。

参考卡片笔记的思想,我将重要的概念均作为一个小的卡片记录下来,里面用浓缩且学术化的文字来阐述,这些知识既可以在我写长文的时候随时引用,也可以在收集足够多的知识后合并为一篇综述,用来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些轻量化的卡片也在我补充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的过程也不会因为笔记的体量而感到压力(如果单篇笔记的文本过多,增改内容的时候瞻前顾后,反而最终的笔记很难说能成为脉络清晰的知识)。如下图所示,这些概念将作为永久笔记保存在这里。而当这里的卡片内容逐渐增多后,我便开始着手合并相关的概念,整理成为综述。

1

图1: 概念卡片与综述

阅读论文占据了研究生主要的工作时间,而论文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对我来说,选择精读论文的渠道为两种:公众号订阅 Top 期刊。科学研究的圈子可能比各位想象的要热闹的多,几乎不存在独立研究的个体,大家都希望能够和其他研究者有所联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工作。公众号就是连接同领域研究者的方法之一。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集智俱乐部》经常分享前沿概念与论文精读,微信不可避免地打扰我们深入阅读的过程,尤其是推出了应用内通知功能之后。所以我习惯将文章保存在稍后读 app 如 Cubox 之中,抽出时间深度阅读,并记录自己的灵感。如果是不错的文章,我并不会删除它,而是将其移出收集箱到更加专业的文件夹。对于近期可能用上的文章,我会将其星标,方便查询。每到周末,我都会尽可能地清空我的收集箱,避免文章长时间积压在稍后读 app 之中。下图是我在 Cubox 中的阅读,没想到三年收藏的文章已经 300 多篇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学术相关的内容。

1

图2: Cubox 首页

我用来订阅 Top 期刊的 app 叫做 Researcher,它可以像浏览抖音那样浏览论文(虽然使用两者的心境绝对不一样),查看摘要,并且可以订阅目标主题或者期刊,方便研究者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文章。对于一些公开的论文可以直接下载,不公开的论文也可以复制 DOI(下一步大家应该都懂)。这个 app 拯救了我一次又一次的组会汇报,平时积压的论文看完了我也会在其中搜寻新的论文。我在组会之中多次推荐给我的师弟师妹们,如果想追踪最新的顶刊论文,用它就对了!

1

图3: Researcher app

所有需要精读的论文,我都会将它们下载到 Zotero 之中,这是知名的文献管理 app,今年的大版本更新也让学术相关的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这个 app 内完成,例如论文阅读、订阅、整理和引用,最重要的是,它不仅免费还能多端同步。上一步获取的需要精读的文章我会先放在@Unread之中,@Temp是撰写论文的临时使用的文章(这个是不是最好不要说),@工作台是撰写论文必要的文章,其他的@是更加明确的标签,#标记了文章的主题,这是我最近优化后的流程。阅读完文章之后,我会根据文章的内容移动到对应的文件夹之中。这样的逻辑也被我用来管理电脑中的文件,至少我的桌面现在不会杂乱无章了。做好分类也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必修课。

1

图4: Zotero for Mobile

知识的沉淀

阅读论文的过程,也是知识沉淀的过程。其实知识沉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有一个习惯,尽可能降低工作的上手难度,将难点平均分配到每个步骤之中。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行动了,工作总会被推着前进的。和大家一样,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会使用左右分屏,一面论文一面笔记。对于文章中的重要内容,我有着自己的一套颜色系统:

  • 黄色标记文章主要观点,用绿色标记重要背景知识,用紫色标记与自己想法相关内容,用红色标记有疑问或不同意的内容,用蓝色标记专业名词。

很可惜 Zotero 的高亮色只有这些,我只能物尽其用了。也看过其他人的笔记,颜色低饱和非常好看,整篇文章都被涂满了高亮。我认为,高亮的作用是为了第一时间回想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定位到自己未来会引用的部分。高饱和度方便查找,而区分颜色除了快速分类之外,还避免了一些无意义的标注(例如我刚开始学习如何阅读论文的时候,任何没见过的名词的定义都会标注。过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找到想引用的句子,不得不重新阅读这篇文章,因为抓不到重点)。这样的颜色系统也被我引入到笔记 app 之中,虽然 Wolai 提供了多达30种色彩展示,但是我用到的也只有上述 5 种。

记录笔记的方法,我结合了卢曼学习法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来引用和改写文章中的内容。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阅读的文献大多来自英文期刊,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改写的过程。偶尔会顺着自己的想法扩展下去,对于自己的观点,使用 app 的标签系统标记,之后再通过标签过滤后统一整理。有时候突然迸发新的想法,会打开速记模块先记录下来,等坐到办公桌前扩展这个想法,或链接到以前的笔记之中,或新建一个卡片等待实验。

正如我之前所说,知识沉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将记录笔记的难点分配到改写、整理、新建知识等流程之中,每一步都是可达的,也就消除了对知识输出的畏惧感。我使用 Wolai 作为沉淀知识的笔记 app,也是因为它完美嵌入在我上述的所有流程,并且美观、高效。那么,它是怎么辅助我沉淀知识的呢?

模版与数据表格

1

图5: Wolai 的模版按钮

论文常见的两种类别是理论性文章实证性文章,对于不同的类别,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笔记结构,所以模版功能是非常必要的。Wolai 的数据表格支持通过模版新建,可以节省我们构造大纲的时间。以理论性文章为例,我的大纲如下图所示,这是理论性文章常需记录的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1

图6: 大纲

利用数据表格的属性,我们可以为笔记记录一些元数据,如作者、期刊、关键词等,可方便我们利用相关属性分类和快速查找,也方便我们后续的回顾。如图 5 所示的数据表格 Tab,利用关键词快速筛选高阶网络相关的文章。

角标和脚注列表

Wolai 第二个契合点是角标和脚注列表。Wolai 可以在笔记中增加角标,当鼠标移动到角标之上,可以查看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并且笔记中的所有角标内容都会在最后用列表展示,如下图所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论文的引文和引文目录,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不用使用其他方法曲线救国,直接添加一个角标即可。据我所知,除了 Obsidian 可以用插件实现相同的功能,这是唯一可以原生提供角标功能的笔记软件。

1

图7: 角标和脚注列表

引用和小窗预览

Wolai 是一个双链笔记 app,他支持对其他笔记的引用和反向引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实现很多极其方便的功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例如,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概念卡片,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引入到文献笔记之中,方便随时查阅。如下图所示,我在其他笔记中引用了概念卡片的二部图,如果我需要查询他的相关概念,鼠标悬浮就可以看到我之前为其所做的笔记。如果要回顾该知识,选择右侧打开即可查看全文。

1

图8: 小窗预览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使用:我们所阅读的文章通常是关联的,为一篇文章所著的笔记也会引用其他文章的结论。例如我在一篇文章中利用到了HON这个概念,该概念是直接引用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于是我可以在笔记中引用该文章(对应于例子中的HONEM),快速查找相关知识点,避免了重复笔记。

1

图9: 关联笔记

不仅是文章,Wolai 还可以引用数据表格。这个功能我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只用到了参考文献的引用之上。如下图所示,我在撰写某篇文章的相关工作时引入了初创企业相关的背景,此时我引用了文献笔记的一个视图(初创企业),快速筛选了相关的笔记,并且不用跳转到其他页面之中。

1

图10: 数据表格引用

利用双向链接可以在 Wolai 中实现标签系统。Wolai 是不提供标签功能的,但是标签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利用双向链接可以变相实现该功能。首先新建一个标签页面,里面存储着代表标签的页面,当我们在别的笔记中使用到标签后,直接引用该页面(标签可以用#表示,这样在引用标签的时候方便和其他页面区分,快速查找),此时标签页面的右边就会显示被引用的次数,如图中我最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2 个,分别是预览框所示的内容。虽然可以间接实现标签功能,但是我还是在这里呼吁:Wolai 的开发者考虑一下加入标签功能吧,我想要一个好看的标签筛选页面。

1

图11: 标签系统

其他不错的小功能

这便是我使用笔记软件的方法。为了避免被骂软文,其他的小功能我就简单提提。虽然是小功能,在我的学术工作流中还是经常用到的,不过这些并不是 Wolai 独占的功能,大家选择合适自己的 app 即可。

  • 今日速记。有时候突然遇到灵感,我会首先记录在今日页面,后续再扩展成笔记。
  • 手气不错。随机打开一个页面,可以指定范围。这个功能通常在复习的时候使用,我会在周末阅读一篇已经读过的论文,除了整理笔记,有时候也可以产生一些有用的想法。我也建议大家偶尔看看自己以前的笔记,人的认知是逐渐成熟的,说不定会加深对以前概念的认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说了这么多内容,相信大家对于为什么 Wolai 契合我的学术工作流有着深刻的理解了。不过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一款笔记之中,记录学术笔记这件事,软件应该是最低的需求,重要的是你的思考。笔记软件终究是辅助工具,如果囿于形式,仅仅在转移笔记的过程中,就足够耗费你的青春。十年前,大家用的最多的笔记软件还是 Word,但是那个时候涌现出来的新发现真的足够振奋人心:06 年深度学习首次被提出,仅过十余年基于此发展的人工智能便可击败人类最强棋手柯洁;09 年社会科学的大佬们联名发布《计算社会科学宣言》,而今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偶尔我也会思考,也会仰望星空,即使我们手上只是一块石头,谁又能质疑我们不能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呢?

知识的输出

撰写论文使用的 app 说实话并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即使我非常喜欢 LaTex,但是导师还是让我用 Word 来提交终稿。不过在写 Word 之前,我们还可以挣扎一下。

在少数派混迹的 3 年间,我最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知识体系是一个网络结构,知识在其中是流动的。网状扩展的知识体系能够让我们避免对事物偏激和片面的理解,并且新的知识就在节点之间迸发。所以,知识输出的过程,我们更应该避免工具的桎梏,让思考浮于知识体系之上。

1

图12: 笔记图谱

其实在沉淀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展望输出知识的方式了。思考应该是在对某一领域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厚积薄发,进而产生的知识间的连接。所以,无论用什么软件,在记录笔记时,一定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引用。同时编程思维在理科领域十分适用,在理顺我们的思考时,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思维导图(Wolai 刚更新了这个功能),或者能够使用伪代码列出思考的前后逻辑顺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能否回答,如果理论站不住脚,后续的工作都是白费力气。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论文撰写部分。

那么我是如何撰写直至发表一篇文章的呢?以前面所提到的软件集合为例,利用 Cubox 整理扩展的知识后,在 Zotero 中记录第一次阅读对该文章的印象,然后在 Wolai 中记录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能被我引用的部分,阅读足够多的文献直到产生对于某个领域的想法。这时候需要探究该想法是否可行,再次进入上面所述的流程,此时注重的应该是引用内容和你的想法之间的链接,并且可以通过颜色系统对这些链接进行分类和归档,直到建立起你所研究的课题的整体框架,此时分类归档的结构应该与你目标的期刊行文结构相同。当整个逻辑可以跑通之后,便可以进行实验,详实和系统地记录实验结果,证明自己的想法。

对于上述流程我也建立了相应的模版,便可以像流水线一样撰写一篇文章。不过,原材料「想法」是需要逐渐积累的,它制约了你产出的数量。

1

图13: 引用的分类归档模版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便可以根据你导师要求的文件格式来撰写自己的文章。比如我的导师要求提交 Word 文档,那我不得不使用 Word 来撰写论文。不过此时的写作,并不是从头开始,我们打开整理好的引用和想法的归档,将这些笔记内容串联起来。这样的方法比我们最后才开始写作要方便得多,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引用的文章整理好了,也降低了论文写作的启动难度。这与我们在第二部分所说的将难度分散到各个步骤之中是一脉相承的。关于 Word 文档中引用文献的方法,Zotero 提供了 Word 版的插件,B 站上也有大量的教程,如果有学术萌新,在写作之前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学术工作流了,我对软件的态度一直是物尽其用,不增加重复的 app,所以也不用像其他少数派们那样列出一个思维导图帮助理解整个流程(毕竟也才4个软件嘛,相信大家一定看得懂)。以上内容也是毕业之前对自己的审视,回望半个读博生涯,除了专业知识,我还学会了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当然还有与自己和解的能力。我也曾焦虑到失眠和白了头,也因为不能长时间陪伴女朋友而对她感到愧疚,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飘忽不定(谁能想到博一的我还叫嚣只发顶刊,如今能够顺利毕业就好)。博士圈的大家还是很单纯的,虽然偶尔贩卖焦虑,但是大家都在相互扶持,坚持走到终点。我感谢我的导师,也感谢朝夕相伴的同门师兄弟姐妹们。接下来的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也一起走吧。

1

图14: 祈祷快快毕业

1

图15: 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 暑期征文 数字文具盒 火热征稿中,分享学习方法,拿走现金奖励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