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甘比、刘銮鸿接连私有化上市公司,刘銮雄家族在下一盘大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6268344191142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甘比、刘銮鸿接连私有化上市公司,刘銮雄家族在下一盘大棋?

野马财经·2022-08-08 13:00
刘銮鸿私有化这步棋赌对了吗?
v2_76c1c9ded3b74a4ea3001e462550605b_img_000

选择私有化利福国际的刘銮鸿,一年内仍面临着65亿港元的债务压力。

中国香港富豪刘銮雄家族近两年颇为低调,继妻子甘比之后,近日其胞弟刘銮鸿也抛出了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提议。 

8月7日晚,停牌3天的利福国际(1212.HK)宣布一则消息,要约人Emerald Energy Holdings Limited建议将公司私有化,每股现金注销价为5港元,较停牌前股价溢价62.34%。

其中,提出计划的要约人Emerald Energy Holdings Limited由利福国际董事会主席刘銮鸿全资拥有。

受此影响,8月8日复牌,利福国际股票大涨,截至收盘,利福国际的股价为4.63港元/股,涨幅50.32%,总市值约70亿港元。

v2_360359c5a32849559f5bb4faf1c525aa_img_000

来源:Wind数据

拟支付19亿港元回购股份

事实上,此次拟被私有化的利福国际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由刘銮鸿及其家族成员共同管理,目前其股东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实控人家族,由刘銮鸿及其一致行动方(星展集团成员除外)合计持股1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6.49%;另一类是独立股东,持股3.5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51%。

v2_c6f47cdbf9b7419286622096aeb2e5f9_img_000

来源:利福国际公告

昨晚(8月7日),利福国际在公告中详细介绍了上市公司私有化方案,要约人Emerald Energy Holdings Limited将以5港元/股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发行的约3.77亿股股权。假设计划期间不会发行新股,涉及资金将不超过18.84亿港元。

利福国际表示,为免生疑问,此次计划股份既包括独立股东持有的3.53亿股股份,也包括星展集团、刘氏家族遗产信托、刘玉珍、陈凯韵(甘比)等所持有约0.24亿股股份,合计计划股东持股占比约为25.09%。

而私有化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由刘銮鸿及其SPV(特殊目的公司)实体United Goal与Dynamic Castle公司100%持有。

三天前,8月5日,Emerald Energy Holdings Limited已经与摩根大通銀行新加坡分行(JPMSG)签订贷款协议,JPMSG将向要约人提供非循环贷款,为此次回购提供现金。

财务顾问星辰亚洲融资表示,相信要约人有充足的财务资源根据条款履行其就全面实施建议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刘銮鸿并不是刘氏家族中第一位提出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老板。早在去年10月,其哥哥刘銮雄的妻子陈凯韵(甘比)曾试图推进华人置业(0127.HK)的私有化退市,但最终因股东反对,该计划于去年12月被终止。

如今仅8个月后,弟弟刘銮鸿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次刘銮鸿的私有化愿望会成功吗?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分析,从公告发布后利福国际股价上升的情况以及短期公司难以在股市募集的情况来看,预计本次私有化成功的概率较大。

为何私有化利福国际?

官网介绍,利福国际是扎根于中国香港的龙头零售营运商,在中国香港专门经营中高端百货店,主要营收来自于百货店的特许专柜销售以及货品销售等。

不过自2019年,中国香港零售环境开始下行,再叠加2020年后疫情的影响,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利福国际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财报显示,2019年和2020年,利福国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42亿港元和19.93亿港元,降幅分别为18.72%和43.73%。

2021年,尽管利福国际实现22.9亿港元的营收,同比上涨了14.88%,但仅为2018年43.58亿港元总营收的52.54%。而这一年,利福国际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2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3.05亿港元,同比下降1042.17%。

v2_5097830dedfa49beb037a9eb323fb7ba_img_000

来源:利福国际2021年财报

其中,踩雷恒大等内地房企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福国际介绍,2021年,利福国际持有的若干内地房企所发行的股本及债务证券录得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22.81亿港元,其中约14.99亿港元是由于恒大集团所发行的证券所致。

进入2022年,利福国际业绩下滑趋势仍未停止。7月28日,利福国际对外披露了2022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27亿港元,同比下降12.8%;净利润-4.75亿港元,同比下降316.11%。

与此同时,利福国际还面临着不小的债务压力。

截至2022年6月30日,利福国际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和债券合计为65.06亿港元,同期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4.8亿港元,短期偿债有较大压力。

v2_d54e9b5f645f4a498bb4ecc3ebe52bc1_img_000

来源:利福国际2022年中期财报 

而在此期间,为改善公司业绩,利福国际也做了多项努力,包括打造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区的启德项目等。

启德商用地块由利福国际于2016年摘得,2017年12月开工,包括两栋商业大厦,又被称为“双子塔”。按照规划,双子塔竣工后,除了将迎来新的崇光百货店外,还将设有其他零售、娱乐、餐饮及生活时尚的配套服务设施。

截至目前,利福国际透露,启德项目投入预算已经达到140亿港元。当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施工,而零售综合大楼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投入商业营运。

此外,2020年11月,利福国际还在伦敦收购一项位于圣詹姆斯的优质永久业权商业物业,并返租回予卖方,租赁期于2024年5月届满,未来可为集团锁定稳定的租金收入。

对于此次选择私有化退市,利福国际提到,短期内预计公司将难以在股市募资,选择私有化将有助公司降低与维持上市地位所需的开支及管理资源,亦可为公司作为私营实体提供更多灵活性。后续在制定及实施策略或寻求商机方面,公司不会因上市而受到监管限制,也无需关注短期市场反应。

王小嫱分析,在经济下行以及公司短期难以在股市募集的背景下,其此时选择私有化可以说是明智之举,是利福国际进行自救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利福国际提到,一方面有助于公司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无需关注短期市场反应,能够提高效率。

“大刘”与“细刘”

刘銮鸿在中国香港被称为“细刘”,其兄长刘銮雄人称“大刘”。刘氏兄弟祖籍广东潮州,早年子承父业,继承了父亲刘火荣的岳记吊扇厂,也算是个小富之家。

1978年,刘銮雄与梁英伟创办吊扇生产企业爱美高,后发展成爱美高集团。1983年8月,爱美高上市,当时总资产已达5亿港元,刘銮雄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而这其中,弟弟刘銮鸿功不可没。

爱美高集团让刘氏兄弟赚到了第一桶金,在当时他们还是赫赫有名的“实业家”。但此后,兄弟二人找到了一门新生意——“证券投资”。

1983、1984年间,刘氏兄弟开始投资美国的国库债券。因为有将近12个小时的时差,兄弟二人轮流颠倒时间、晨昏错乱近1年后,他们卖掉了手上所有美国国债,赚了近10亿元。

正是凭着这10个亿,刘氏兄弟四度狙击中国香港知名公司,相继收购了李冠春家族的华人置业、中国香港富豪李兆基的中华煤气、中国香港巨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一度闹得满城风雨。刘銮雄也因此赚到上千亿的身家而名声大噪,刘銮鸿均参与其中,两人一明一暗,配合默契。

相对于常挂在娱乐圈头版的刘銮雄,弟弟刘銮鸿较为内敛保守,更有传统潮汕商人的低调作风。即便不显山不露水,“细刘”也是一方商界大佬,他曾身兼华人置业、广生行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主席及董事,并掌控利福国际、利福中国(2136.HK)、利福地产(2183.HK,现三盛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在2022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刘銮鸿身家约70亿元,但较前两年的超百亿身家缩水不少。

这次私有化的利福国际集团是刘銮鸿旗下的主要资产,中国香港最大的百货公司——崇光百货(Sogo Hong Kong)就是该集团旗下的,在中国香港黄金地段有两家崇光百货——铜锣湾的旗舰店以及尖沙咀店。

刘銮鸿旗下的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利福中国同样也是百货零售商,2016年从利福国际分拆单独上市,其在内地经营着上海久光百货、苏州久光百货及大连久光百货。2022财年中报显示,利福中国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下降22.38%,净利润2788.4万元,同比下降83.47%。

在经历疫情重创后,利福国际和利福中国再也不是当初那头动辄可以靠着租金年入几亿的现金奶牛了。而利福地产是利福国际集团2013年分拆上市的地产板块。不过,上市不到4年,利福地产就被刘銮鸿以13亿元卖给了闽系地产商林荣滨。

随着利福国际私有化,刘銮鸿家族也仅剩利福中国一家上市公司,其一手打造的“利福系” 将成历史。

许家印朋友圈的大佬之一

和哥哥一样,除了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刘銮鸿也在海内外投资了大量地产物业。亚洲金融危机后,刘氏兄弟联同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以35.5亿港元成功购入铜锣湾地标商场SOGO百货,后来成为刘銮鸿旗下资产。

跟着哥哥刘銮雄在英国置业的脚步,2020年11月,刘銮鸿的利福国际集团斥资2.5亿英镑,收购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广场1号的英国石油总部大楼。

2021年2月9日,中国香港地政总署公布,以九龙仓集团为代表的财团以72.5亿港元中标太平山顶文辉道9及11号住宅地,每平方楼面地价50010港元,创下中国香港新纪录。太平山山顶是中国香港楼价最贵的豪宅区,在山顶区可俯瞰维港景色。此次中标的九龙仓财团,就包括了刘銮鸿,以及大嫂甘比、中渝置地(1224.HK )主席张松桥三位个人投资者。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与刘銮鸿合作的一众中国香港大富翁中,郑裕彤、张松桥、哥哥刘銮雄都是“大D会”成员,是伴随许家印十余年不离不弃的亲密合作伙伴。

那么,刘銮鸿的利福国际为许家印的恒大集团输血,一点也不让人意外。2020年4月8日,利福国际公告披露,于二级市场购入恒大三笔美元票据,共计代价约为1.29亿美元(包括应计利息),约合10亿港元。

利福国际所购入的3笔美元债中,有两笔是中国恒大附属公司景程公司发行的,年利率分别高达11.5%、12%,分别于2022年、2023年到期;最后是中国恒大发行的7亿美元2024年到期优先票据,按年利率10.5%,利福国际购入5000万美元。

利福国际当然也不出所料地被卷入恒大集团2万亿债务的漩涡之中。2021年财年业绩报告披露,公司金融投资大幅下跌,主要因为公司所持有的若干房地产公司的股份以及债券合计亏损22.86亿港元,其中在投资恒大集团上就亏损了14.99亿港元。

作为许家印好友的刘銮雄也不遑多让。华人置业在今年3月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投资恒大上的亏损就达到了近109.2亿港元,其中已变现的亏损约为78.7亿港元,未变现亏损约为30.5亿港元。

v2_6340e2459c15400bbc7a0292c47e2daf_img_000

不管与许家印还有多少利益纠葛,71岁的“大刘”和69岁的“细刘”似乎都已经做好了各自的退场准备——华人置业、利福国际都抛出了私有化计划,刘氏二代也都走上了台前。

中国香港“狮子下山”的时代成就了“大刘”和“细刘”,来自河南许家印则乘上了来自1992年吹起了一阵春风。机遇总是赋予这些善于抓住时代机遇,敢冲敢闯的少数人。但命运不总是殊途同归,至少许老板还远未到退场的时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野马财经”(ID:YMCJ8686),作者:苏影、梁春富,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