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考编的小镇做题家们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2-07-17/doc-imizirav387075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考编的小镇做题家们

2022-07-17 09:09:3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深燃    我有话说(5人参与)

920b-2eb63f14e00532f390f30691fe8dc926.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 | 王敏 邹帅 宛其 李秋涵  编辑 | 李秋涵

  来源:深燃

  最近,由于明星考编争议,“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

  这原本出自出身于小城市或县城的学子用来自嘲的“梗”,现在根据网络上的解释,泛指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学习,擅长应试,高考考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从诞生起,这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词。有人认为用它定义一群努力学习的贫寒学子是一种冒犯,也有人欣然接受,将它视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嘉奖。抛开对定义的争议,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群勤恳学习,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普通人。

  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考编正成为年轻人的重要选择。在完成了“考上好大学”的目标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选择了考编之路。

  他们怎么看待“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呼?为什么选择考编?考编后的生活满意吗?最近,深燃和5位考编的小镇做题家们,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他们中,有的来自山西偏远小山村,高考成绩是全省前100名,在考大学选专业时就在为考公做准备;有的高中三年没日没夜地念书,顺利考上大学,刚毕业就拿到了国企offer,正在等入职通知;有的小时候没有看过任何动画片,上大学后会因为信息闭塞感到自卑,但凭借着会做题的自信,从985毕业后花1个月时间考进银行;有的大学才拥有自己的手机,知道自己在考试上的优势,毕业时选择考国企,三年后顺利拿到了北京户口;有的靠“读书改变命运”信念支撑,考编了10多次终于上岸,决定要在有限的资源里,尽自己努力把生活过好。

  他们都有过刻苦的学生时代,对“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感触颇深,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农民工父亲对我的期望,

  就是端上“铁饭碗”

  呦呦 | 22岁 山西 应届毕业生

  我出生在山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父亲是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戴着简易的安全设备从事危险的建筑和煤矿工作,年收入不到5万元。劳累不算是最大的痛苦,安全没有保障和被拖欠工资才是最让人绝望的事情。

  没有资源的父母,对我的期望就是考上公务员或者当老师。在我父母眼里,只有考上公务员端上“铁饭碗”才是好出路,他们不愿让我再过四处求人、没有保障的生活。

  我家地处偏远,高中时代我只能上寄宿学校,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在校期间我也很难不认真努力学习,这也算是贫穷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高考我排在全省前100名,超出一本线大概七十多分。

  从大学选专业开始,我就已经在为考公考编做准备。我本来想报南方的大学,但是妈妈强烈反对,希望我可以离家近一点,最后我报了北方一所985大学。因为在网上看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对考公务员有帮助,就报考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最后阴差阳错分流到政治学类专业。

6069-65b491947644e7b402dca09c09af56d2.jpg

  进入大学后,我在一半希望一半自卑中度过。很多人都觉得大学学的东西没用,我不是很认可,我学的专业知识重塑了我对政治、对国际格局、对世界的理解。自卑则更多是在生活上,我是在大学才第一次坐电梯、乘地铁,第一次看电影、去旅游。

  尽管考公考编主要是家里人的要求,但我也觉得,在时代的风浪下,普通人走错一步,就可能掉入深渊,我自己也向往稳定的生活。

  今年暑假我刚大学毕业,目前规划是先去私立学校当政治老师。工作之余就准备考试,用两年时间考进体制内,第一年先体验考场,积累经验,第二年冲刺上岸。目前已经考了两场,一场差了0.2分,另一场还在等结果。

  我对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深有感触。少部分人出生在“罗马”,大部分人出生在山底。少部分人享用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可以出生就走捷径,大部分人一生被困在山底,而学习考试成了大部分人主要的向上的绳索。“做题”是大部分小镇人走出小镇的途径,也是大部分社会底层人实现温饱、过体面生活的途径,所以我觉得小镇做题家绝对不该遭到嘲笑。

  别人都觉得我刻苦,我觉得还不够

  艾亚 | 23岁 云南 应届毕业生

  我家在西南地区的小乡村,家庭比较困难。爸爸在我15岁的时候去世了,生前跟亲戚们借的钱,三年多才还完。我妈妈不太识字,卖过早餐、水果、冰棍,现在在菜市场卖菜。

  我觉得自己前18年是毫无规划的,别人觉得我很刻苦,但我觉得自己不够刻苦,而且刻苦得太晚了。

  考学的路上,我总是“刚刚好”。刚刚好上了重点高中,刚刚好考上了师范大学,超出一本线20分。

  高中三年,因为没日没夜地念书,导致身体出了很多小问题。腰肌劳损、偏头痛、掉发、结膜炎......距离高考已经过去很多年,我是很不愿意回想高中那三年的,但一到腰酸背痛的时候、动不动就眼球充血的时候、失眠头痛欲裂的时候,我还是会回想起一些片段。

  2018年上大学,前两年我连社团都没有参加。大三开始意识到自己走出学校后毫无竞争力,所以开始留心各种考试,大三大四参加了学院和当地电视台的合作项目,考试就比较多,因为英语还可以,大三考了教师资格证。

eb70-f1be0540770b9765d6d4a745e11020fb.jpg

  我是应届生,从打定主意到参加国考,中间大概有四个多月的时间。编制内是稳妥的,应届生身份非常珍贵,我觉得不能错过。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学会评估自己,再去匹配相应的岗位很重要,决定要考试,最好不要夹带太多的不甘、期待。

  现在,我拿到了一家国企offer,在家等入职通知。我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工作以后要面临的问题肯定还有很多。我的未来职业规划是离开家乡,如果能够调动,想要去别的城市。

  “小镇做题家”原本算是一种自嘲。现在被拿来嘲讽小镇青年,其实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讥讽和示威,一开始我很愤怒,但现在有一种奇异的平静。我们拼命考试做题,用这些来交换我们的未来。我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普通人汲汲营营一生非常正常。

  我考编就是想要一份保障,想要一点安全感。

  一个月考进银行,

  会做题也是一种能力

  夏羽 | 30岁  重庆  自由职业

  相比于“小镇做题家”,我觉得用“乡村做题家”来形容自己更贴切。人们总说乡村信息闭塞,但没有对比,他们是没法想象到底有多闭塞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上学,小学期间唯一的课外书,就是一本堂哥送的作文精选,那时没有看过任何动画片。小学毕业考试后,我去街上买明信片,才知道世界上有“王菲”这个人,当时也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初中第一次听周杰伦的歌,我才慢慢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歌星”存在。

  这些信息闭塞的结果,让我对世界的认知很片面、很局限。

  我从小学习成绩排名靠前,高中时没有住校,而是向父母申请了在校外租房,因为没有关灯时间的限制,并且可以不用排队接水,这能节省出很多时间来学习。最后高考我成绩超过一本线五十多分,顺利考上了一所985高校。

  但进入大学以后,我反而感到有点自卑。周围厉害的人太多了,当时自己心智也不成熟,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又太在意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除了会做题,别的好像什么也不会。

  我擅长理科,但大学念的专业偏文科,我除了和数学有关的课程名列前矛,其他的课程都学得不理想。

  这种不自信让我也有些害怕在公开场合发言。大学课堂上需要演讲展示的环节,面试社团活动的时候,我的表现简直就是灾难现场,没有底气,上台总是怯生生的。

9c3b-c1a7ffd6b25998314c52e62bf863c1f1.jpg

  毕业时找工作,面试状态也不够好,大厂进不去,小厂又不愿意去,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后,我还是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在工作了近一年,决定和男朋友组建家庭后,想安稳下来,选择了考银行。

  我当时准备了一个月,时间不算多,每天像大学考试周一样全天学习,一次就考上了。我的确是个小镇做题家,大学时用一周的时间,就考过了需要考三门的证券从业资格证。

  但考上银行后,我才发现,那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上班的地方偏远,要值夜班,周围同事年龄大,思想比较古板,没有共同语言,感觉每天工作都很煎熬,两年后,我选择了辞职。

  经历过一番折腾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很多。以前知道的知识少,对外界的认识也浅,看到“985废物”就会对号入座,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好像只会考试,别的什么也不会。后来自己一直断断续续地看了很多书,对生活有了独立思考,慢慢和自己和解,也对现在的自己感到满意。

  对“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我也不反感,至少可以说明我们学习能力很强,而其他的能力也可以靠“学习”这个基础能力来获得。在面对新事物时,作为学霸的心理是,首先会思考“这个我或许能学会”,“我可以去试试”,更敢于去尝试,这给我带来了很多自信。

  会做题也是一种能力,我很庆幸自己是乡村做题家。

  考进985也曾迷茫,

  也曾埋怨父母“不争气”

  刘星 | 28岁 北京 国企员工

  我是一名典型的农村留守学生。爸妈在广州工厂打工,我和弟弟在老家上学。只在过年时,父母才会回家看我和弟弟。

  上学时,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和弟弟的日常生活,他们年纪大了,不会和老师打交道,只会叮嘱我们在学校要好好听话。而父母在外,更是给不了实际的帮助,他们对我的期待只有“考高分,上好大学”。

  好在我自小学习不错,从不让长辈操心。初中升学,我就考到县城最好的一中,高中也直接考上一中的重点班。2012年参加高考时,我考了650多分,年级排名前十。老师说计算机专业会发展很好,我也没多想,就按照老师的建议填报了北京理工大学,顺利被录取。

  这一路,父母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开销,我是靠着“考上大学才有出息”的信念走下去的。

  中学时,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我相似,要是父母是在县城当公务员,就是非常好的家庭背景了。到了北京我才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有多大。同一个班,就有不少同学是大城市来的,他们从小就接触计算机,有的甚至已经学过编程。

bdab-e55879b0fc085f1a5bf497fb5304d475.jpg

  我是靠着大一暑假做兼职,才有钱买的电脑。也是因为上大学,父母才给我买了一台手机,也是这个时候,我才从同学那里第一次见到苹果手机。

  不仅如此,我还观察到,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无论在视野、谈吐,还是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都比小城市来的人要更从容。

  整个大学,我都在思考,就算是985毕业又怎样呢?

  到了大三,很多人都在考研或去大厂实习,在这种焦虑和对未来的茫然中,我打定主意,一定要考编,再不行也要进国企。当时只是隐隐地觉得,考试是自己擅长的,也是自己的竞争优势。结果不错,我只考了一次,就被一家国企录用。

  和去大厂的同学相比,拿到手的钱自然低一点,但我还是感到安心。记得2016年毕业,当时拿到手的工资有1.5万元,还有不错的公积金和补贴,公司也提供单身公寓住宿,我住在西二旗地铁附近,租金只要1500元。三年之后,我还拿到了北京户口。

  进入国企之后,工作不忙,加班可以调休,也从来没有过996。这一点在结婚之后优势更明显,我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现在回想,这个决定没有做错。

  其实我就是依靠“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也就是别人口中的“小镇做题家”。在大学,甚至到了参加工作,我有时还埋怨过,要是父母“争气”一点就好了,我也许有机会可以去外面闯一闯。直到前两年,我女儿出生,这几年看着单位不断进来新人,从他们身上,看到和我当年一样的慌张,做事畏缩,我也开始跟自己和解,不再回想出身,而是更关注当下。

  我很理解,现在年轻人想要考编,求一份稳定工作的心态,和当年在大城市的我一样,就想抓住一些实际的东西。他们没有机会试错,不敢试错。现在提到“小镇做题家”,网络上还能引起如此大舆论,也是因为高考刺痛了很多人吧。

  靠做题从小镇走到省会,

  在有限条件中做最优的选择

  张小雨 | 26岁 四川 教师

  我来自一个小乡镇,父母都是农民工。小时候他们在外面打工,由外公外婆带我。那时他们对学习不看重,我成绩一般,整天就是和小伙伴玩。到了初中,爸妈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我带到了城里念书。

  城里的同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跳舞,我什么也不会,心里是自卑的。我发现自己学习还不错,就开始有意识的努力,那时候就会学到晚上10点。后来考上省会重点高中,我摸索到了做题的规律,学习很突出,在班上一直是前五名。

  整个高中,我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学习到晚上12点才睡觉。当时目标很坚定,一定要考上985、211,支撑我的信念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但回头去看,其实这时候我视野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我念的是文科,其实我的理科也不错,如果念理科再读数学、计算机专业,会更好就业,但父母因为自身的阅历没有办法给我指导,我也只是凭着兴趣选择。选专业也是,高考我英语考了138分,我觉得自己擅长这方面,于是就读了英语专业。但现在看来,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学我也很努力。我发现自己从小地方来,说英语时口音重,就在网上一个音标一个音标的学口语,还参加了很多考试。我雅思考了7分,考过BEC高级,专四专八的成绩也不错,还拿过一等奖学金。

6af8-2521afd4ceea61ea2a7f98b8cbf0066e.jpg

  我想过毕业后要闯荡一番,转折发生在实习的时候。

  大三,我就开始去北京实习,去过外企,去过杂志社。我发现,在这里即便是学历很高的人,没有家庭的帮助,也没办法买房立足。我想,即便在北京的世界500强外企工作,也没法在这里扎根,但如果直接回家乡,我也不甘心。

  于是我决定回省会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考编。

  考编这条路我其实走得不顺畅,一年多时间,我考了10多次,要么是笔试差一两分,要么就是卡在了面试上,后面考上了几次,却也不是自己的理想去处,所以始终在努力。

  小镇做题家的能力,这时候帮助了我。念高中时,我培养了自己做题的能力,知道怎么画思维导图,怎么复习,怎么对抗记忆遗忘曲线,这套方法我也用在了考编上。一开始没有经验,后面考多了不断反思和总结,最后终于上岸,成为一名在编教师。

  现在,我对自己的生活挺满意的。教师在省会城市算中等收入群体,和我一起入职的同类应届毕业生,工作一两年在家里的帮助下也都买房了。

  这就是一名小镇做题家女孩的经历,我依靠着不断做题、考编走到现在,从小镇走到省会城市。我觉得“小镇做题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中做最优的选择。

  我想用自己的经历,给小镇做题家们一些力量和温暖。不是说我们出身不好,资源有限就放弃努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可以在有限的资源里,尽自己努力把生活过好。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呦呦、夏羽、艾亚、刘星、张小雨为化名。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