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位无人车教授的造车“忽悠”计划|无人驾驶|无人车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6-11/doc-imizirau780314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一位无人车教授的造车“忽悠”计划

e386-b673c6f1e380a5d7bfe618b602319da6.jpg

  作者| 宇多田

  出品| 虎嗅科技组

  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本周的百度集度汽车发布会,本来还开放的直播弹幕,在越来越多的骂声中被默默关掉。

  “他们觉得反正大众不懂无人驾驶,所以可能也觉得大家没见过车。” 一位激光雷达工程师看着那像是半成品的概念车,以及一看瞬间可戳破的设计细节,几乎是乐不可支。而不少业内人均表示,就是当动画片来看的。

  多年来,最擅长用技术概念进行自我麻痹的科技大厂,掩盖不掉大众与汽车产业的“群嘲”式袭击。

5bdc-ed5afc87d2f56fbd1cf9b37354b3c3b3.png

  不少人调侃,在极为粗制滥造的VR场景里,只记住了这个希加加

  这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用新技术的光环与未来承诺,去填补当下的空白”,是企业从互联网学到的惯常套路与伎俩(只是历史上从没搞定过2C市场的百度,这次劣质的太明显了)。

  这一伎俩不小心蔓延到各行各业,尤以中国尚未成熟的软件技术行业与汽车产业为重灾区。

  而让我们最感到诡异但又甚觉有趣的,是L4以上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前赴后继的“换皮”入场。

  不得不说,百度开了一个“好头”。

  去年6月到11月,短短5个月曝光造车又矢口否认的小马智行,既是中国融资最多的L4自动驾驶企业(估值85亿美元),也曾是“L4造车资本局”的典型忽悠选手。

  只不过,他们在资金、人员等复杂因素驱使下迅速放弃,再次寻找可行之路,包括老老实实进入了一线车厂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招投标进程周期。当然,妖魔鬼怪仍在内部孵化,idea层出不穷。

  “造车故事”并非不好,只是发现难度太大。高达百亿人民币的入局门槛,即便有地方政府鼎力支持也难掩一地鸡毛。

  因此,当我们笃定,大环境下,缺乏落地实践和资金的L4创业公司,不会再重演造车的拙劣故事时,

  “前”有图森前CEO陈默,在图森美国上市并成功退出后,再次在美国攒局搞氢能源重卡造车项目Hydron,过去几个月已融资超8000万美元。

  先不论能否成功,我们更担忧的,是这股“热情”再次被抄到国内,照本宣科继续搞钱,但似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后”有L4自动驾驶企业中一贯高调的AutoX与独树一帜的CEO肖教授,以一份流传甚广的PPT和3年生产销售计划,建立了新的造车话术体系。

  事实证明,我们错了。错在一直笃信世界没有那么多人傻钱多的人。

  疯子还是骗子?

  无论如何,AutoX都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企业之一,这一点必须承认。

  根据官方,2013~2016年在担任普林斯顿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创始负责人的AutoX CEO 肖建雄,一直在产业内被尊称为“肖教授”,还曾被选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青年科技人才奖项 “35 Under 35”。

  然而,肖教授的美式高调与夸张宣讲用词,让产业对这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评价,逐渐走向令人不安的境地。

  有人觉得这只是创始人的风格问题,但也不少人说这就是一家满嘴谎言的骗子。

  譬如,2020年,AutoX曾放出一段“没有司机驾驶的无人车在深圳公开道路行驶视频”,并宣称“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无人驾驶”。

  但后来,据记者调查,视频里的乘客为“演员”,而这些车也并未拿到牌照。甚至深圳监管部门也公开表示“从未批准”。

  此外,他们在上海的牌照也曾因过度宣传被停1个月。

来自AutoX的公开视频
来自AutoX的公开视频  

  再譬如,2021年中旬,他们曾推出“高达200万人民币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准备卖给需要组建车队的车厂或政府,被调侃为“堆料王”。这个时候,一提AutoX,产业里都会会心一笑。

  而这个时间点,无论车厂还是同僚,几乎都在追求低成本交付方案。因此,该举动被一位产业人士形容为“深陷绝望后的奋力一扑腾”。

方案里传感器有50个,算力2200Tops……挺卷的
方案里传感器有50个,算力2200Tops……挺卷的  

  还有后来,他们在2022年大肆宣扬打破了“1000辆无人车车队规模”全球纪录,相当于碾压谷歌Waymo和国内百度。

  然而,无论是从单车成本计算,还是有人向我们提供的现场照片细节来看,这个所谓大规模车队都有很多水分。

655d-731166769df93201d249e71f2e6e5da4.jpg

  图片由人在现场拍摄,很明显,这些可不是200万的配置。而且更大的问题,是粘贴感严重

  当然,技术没错,工程师也没错。

  但一家企业,以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高声呼号与赛博朋克式的剑走偏锋,不仅不再适用于当下的软件市场,也绝不适用于“虽迟但总会挨”的消费级汽车市场。

  我们从天眼查找到了由肖教授注册的“艾莱克斯汽车科技(保定)有限公司”,诸项信息看起来均很平常。这的确是一家由AutoX创始人肖健雄在2021年6月控股的汽车公司,但并没有显示跟AutoX主体的关系。

853a-af339b8d08cbe0a70f2154143f55e5a8.png

  然而,在这份名为“艾莱克斯汽车”的PPT上,除了用词有些令人震惊,与其说它是一份企业商业计划书,更像是一份面向地方政府的、披着造车皮的无人车宣传书。

  首先,我们并不清楚计划书里的“全球最大”“中国唯一”等字眼,是否触犯了中国相关广告法规。但这些说法无论是否夸大或违背事实,均动摇不了robotaxi产业目前的不确定性。

b15c-aa5d2ff9ce8af98417c478a1ba3b271c.png

  更不用说Robotaxi迷雾般的市场前景,不然也不会出现企业融资困难,倒戈车企的举动。

  对于市场潜力的吹捧,相信产业人士、投资机构与一二线城市早已祛魅。而这里的“前景说”,似乎更像是做好了“三线以下城市产业下沉”的准备。

  当然,以2050年为节点是没有问题的,就看怎么在30年时间里保证资本持续输入。

676e-e617b4d1ae3417dc812e597db6bbfff5.png

  此外,还有自动驾驶产业里常见的“一叶蔽目”戏法(下图),用部分排名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

  再次强调一下,加州车辆管理局每年发布的《自动驾驶脱离报告》从来都不是一份榜单,它只是一份企业自发上传的加州测试数据。

  两年前,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把测试重心放在国内,这个数据的可参考性就更小了;另外很重要一点,截止2022年2月,谷歌 Waymo 的总测试里程数超230万英里,而 AutoX 仅5万英里,这里的数据仅仅是MPI数据。

b8f4-83cff4479f510623efe6bc6c3528f5f4.png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这些用来证明自己自动驾驶能力全国领先、前景巨大的夸张赞美,基本占据整个计划书一半篇幅,但却迟迟不见造车计划细节。

ea71-f2e9b59a340cf667a3f7308f65f3e19e.png

  即便不是产业人士,大众如今也有了关于L4自动驾驶的基础认知——百度、小马、文远、元戎等无人车企业,似乎都被“这无数个唯一”或多或少冒犯了。

  事实上,只有在最后几页,我们才看到关于AutoX造车的产品介绍与时间表。

  但略显诡异的是,除了寓意来自于《道德经》的品牌名——“至简汽车”,我们哪里都没看到字里行间体现出“道德”二字。

  他们用很多朦胧的字眼来强调自己的汽车智能化能力,对于是否有能力生产一辆完整的车,则显得暧昧不清,也缺乏必要的规划信息。

0955-af0ea879c0a5ebc3e5616d95c47c634c.png

  但更让人觉得荒诞的是,这些很科幻的汽车概念图和架构图,似乎均来自于网络下载,并非企业原创设计。我们看出,有部分来自于苹果公司的原创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否是大忌?)

  盗图这件事情,很难不让人担忧其造车是否会像某大厂一样,做一些必要的借鉴。

f717-3cd9ae3650c1174fc371fa7e4ee3cdca.png

  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未见汽车架构与产品设计图,先见型号和参数;未见产品,先拟定了市场销售时间表”。

  这也许便是科技公司向传统产业发送的致命一击?用“出其不意”来致胜。

5159-17c1a4c4475569d8eb16e0e50e5cd341.png

  先卖企业(政府)客户再卖消费用户的市场策略……很具有本土化特色

3eef-e037e4bac41bdf221801a1c2b0beac9d.png

  他们的目标市场很奇特——无人驾驶市场。这是指所有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型号?

  按照至简汽车不同年份的消费者市场目标数据和生产计划,他们想在4年时间里,取得那几家造车新势力成立至少6年才达到的销售目标。

2ffc-aa5882aafcfd70006f3fb441c0f05648.png

  翻越完毕后,很明显,这一份PPT比较明显的一个意图。首当其中,是通过地方政策倾斜和招商计划拓展无人车采买业务,但拓展细节几乎没有,用词虚头巴脑。

  另一个隐性意图,是给地方画饼融资的意图,最终通过“造车”这一新故事继续融资并上市。

  肉眼可见,“上市”这件事对于目前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难度较高。不少企业在奋力拆解架构的同时,也在努力让账面更加好看。况且,上市之后就真的好过吗?

  而在这家名为艾莱克斯的AutoX子公司的优势里,“上市成功率高”赫然在列。不清楚这个结论如何得出,但很显然,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与技术储备不是必要条件。

69d3-3ac0e6a348dad666c4cb90bc4c42ad1e.png
广告

  实际上,这份商业计划书在我们稀里糊涂读完之后,更加迷茫。我们在试图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

  沉默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即便一直热切关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但我们也许的确错了,因为的确没有充足的能力叫醒愿意装睡的人。

  “在打着自动驾驶招牌的某科技公司要造车时,曾有不少投资人劝我也跟进去:‘管他们真的造不造出来车,又跟我们无关,先把这波(先入位置)抢了再说。’” 一位有威望的业内人士向我们回忆2020年的这段对话,现在来看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三年过去,国内无数“车展一次游”的造车创业团队,几乎没有给购车韭菜们以“尝鲜”机会就迅速陨落,的确证明了造车可圈地圈钱的“刚性需求”。

  只能说,让产业荒腔走板的,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之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