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话13位经营者,复工后的广告公司有哪些风险和机遇?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77979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对话13位经营者,复工后的广告公司有哪些风险和机遇?

对话13位经营者,疫情下的广告公司如何抗风险?

2022年3月底,上海疫情突发,情况持续严峻,居家封控距今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

上海复工在即,上海国际广告节 × 数英 共同发起【疫情下广告业的生存与发展】专题探讨,连线了13家不同规模类型、不同业务布局、不同DNA的广告公司,与经营者进行了深度对话。

之前有业内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广告业早已经革命了,问题是我们是否看见并及时跟上?

这一次,一方面我们将直面企业经营现状,疫情影响程度,收集公司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会探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交流行业未来变化。

由于干货太多,为了减轻阅读负担,本次专题内容会分为(上、下)两篇。

两篇采访均涉及不同规模、业态的公司,便于大家更全面地了解。

下篇公司介绍:

dentsu 电通中国,致力于成为中国业务增长繁荣的互联解决方案生态体。
飞帆广告,成立于1992年,秉承“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稳健中求创新求发展。
剧星传媒,以视频为核心以内容营销为特色的整合营销全案公司。
利欧数字,头部本土数字营销集团,提供端到端全链路整合营销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品牌与业绩双赢。
W,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
Pickle腌黄瓜,拒绝循规蹈矩的独立创意机构,坚持骄傲出品。
微盟TEAM PRO,一家以推动品牌“生意可持续”为导向的全域数字化社交整合营销服务商。

关于身心健康、工资发放情况
三、四月企业收入影响、业务影响

Q1:封控期间,大家是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在家锻炼?

每天在家会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在自律方面做得还算可以,因此体重与疫情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自己有时候在家里走走,或者做八段锦。(很强)

金文森 Vincent JIN:

好像是胖了一点点,但是也有每天在家锻炼。

W的野狗头子:

我应该没什么变化,但大圣(W吉祥物,一只柴犬)肯定是胖了,因为没有出门遛。盛世做野狗,江湖远游,乱世造英雄,披靡颓唐

对话13位经营者,疫情下的广告公司如何抗风险?
W吉祥物

幸好家里有跑步机,还能经常锻炼。

黄国文 Deric Wong:

每天煮三餐,我觉得我自己变成厨师了。

Q2:公司对于员工给予了哪些关怀和支持,是否有感染情况,是否按时发放工资?

黄国文 Deric Wong:

我们上海团队大概有800人,按大家需求的紧急程度很快就安排了物资,但因为物流原因,大概用了两周才送完。除了物资以外,我们还有个三种语言支持的EAP系统。如果大家有困扰或者需要第三方的辅导,可以打这个专线。我们的领导团队有80余位,并且有自己的微信群,有什么信息都能够一起沟通决定。

我们也发布了一个疫情报告,汇总市场的声音,洞察一些新的机会去帮助客户们。随时跟员工update公司、客户的情况。公司全球总部也蛮关心中国的状况,我还邀请了我们的全球CEO和员工对话。

工资我们照常给,甚至还给员工加工资。往年员工review是在7月,今年我们提到了4月。因为自从2020疫情爆发之后,整个经济还是蛮有挑战的,过去的两年大家都很辛苦。员工们都在为公司做付出,所以更要好好对待他们

W的野狗头子:

我们有一位同事被检查出阳性,他现在已经从方舱出来了。在此期间行政部门、项目小组,包括我会直接跟他沟通,保证物资,安抚心态。可能他年轻,一周半就转阴了。

这个病的传染性和变异性让大家很恐慌,你很难去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变成了系统管理性问题。大家会一直面对这样的未知,很多结论都是因为信息不对齐。当员工有严重的恐慌时,还是要跟大家把道理给讲透。虽然未必能解决问题,但至少心里面会更踏实一点。

比较幸运,公司全员阴性。工资足额按时发放。

Jana:

比较幸运的是,公司没有员工阳性。

金文森 Vincent JIN:

很幸运,只有密接没有阳性。在物资最紧张的那段时期,集团紧急为员工做了点对点的物资礼包配送,针对一些不会做饭的员工我们也有配送相应的即食食物给到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按时发放工资是必须的。疫情期间大家都挺焦虑的,去除大家的焦虑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在疫情期间我们成立了抗疫防控服务小组,对员工身心方面都提供了支持、帮助和关怀。

生活方面,我们一共全员配送过两次物资,并对有困难的员工安排了相应的派发通道,持续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只要有员工在物资方面需要支持,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

精神状态方面,我们会定期组织部门主管对员工进行慰问,看看是否有我们可以帮上忙的地方。我们还会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社区志愿者之中,希望大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一起把困难的环境变好。对于工资方面,我们都是照常发放的。

通过每周例会了解员工情况,如果有困难,就通过大家努力一起解决。正常足额按时发放工资。

公司从3月份到现在都一直在做户外媒体抗疫宣传,比如戴口罩这一防范行为。以及刚开始封控时,很多一线抗疫人员碰到许多困难,诸如吃饭等。我们公司得知后做了物资捐赠,包括食物和抗疲劳饮料等。

Q3:与 2021 年相比,今年三月&四月的广告业务收入大概占比去年同期的多少?

影响非常大。我们基本上算是传统企业,线下工作比较多,跟去年4月份相比,其实都没什么收入。

Jana:

与三四月收入相比,同期大概减少25%~50%。

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大。三四月业务量大概只有去年同期的60~70%。

金文森 Vincent JIN:

大概是去年同期的75%左右。

4月份的收入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在10%以内。第一季度我们呈现了增长的态势,所以下降比例不明显,但对于3月而言,4月可能有20%~30%的下降。

黄国文 Deric Wong:

今年三月&四月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来比较,大概是75%-100% 。电通有三条业务线,只有媒体投放稍微有一些影响,CXM客户体验管理这条业务线完全没有,反而还有增长。

W的野狗头子:

和去年相比,进账一定是慢的。产出被打乱了,但是新的客户赢取率被提高了。所以按照签约率而言,反而可能比去年还要高一点。

Q4:疫情期间,业务和运营上受到的具体影响有哪些?又做了哪些调整和变化?

线下和户外大屏广告暂停了,我们也在不断和客户沟通,客户一般要求延长。目前还没有完全放开,但以往这个时间是广告投放的旺季,所以损失比较大。

W的野狗头子:

很多计划被搁置,被打断,制作和交付性的东西成本增加。但要说质的影响,我觉得广告行业谈不上。因为整个广告行业,除纯制作型公司,大多是智力交付。我们在家里工作和在公司工作其实是一样的。

另外,我们的本质偏咨询,而且创作模式有点像内部inhouse,W像是一个小系统,并不只是生产链条当中的一端,所以影响不算太大。

客户预期转弱,线下渠道卖不动货,线上渠道物流受影响,所以压缩了广告费支出,但是我们的成本支出是刚性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我们进行了适当的战略收缩。减员增效,提高人效比。同时围绕核心业务服务核心客户,在专业上做到极致,提高客户满意度

整体而言,几乎所有总部在上海,或者主力部门在上海的客户都被影响了。我们现在只能线上办公,被推迟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媒介投放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全国性的投放也开始陆续避开,比如封控的区域、上海附近,甚至包括华东。同时,有一些团队是不能完全线上办公的,例如直播团队、拍摄团队,以及部分线下活动创意团队。

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把所有封控城市的,像直播这类服务,往能正常工作运转的城市转移。我们也在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我们在4月中旬推出了优化电子签名、电子盖章、合同流转机制等。整体而言,由于疫情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会偏向于做更多确定性的决策,一方面在现有业务上继续深挖,另外一方面新业务、新投资上的占比会相应减少。

Jana:

会出现项目取消,或上线时间不断延迟等情况,导致工作安排产生变化。包括人员工作不太饱和,运营成本和运营压力会因此提升

之前经历过几次云拍摄,最尴尬的一次是拍摄地在广州,我们被困在上海,导演被困在北京。幸好之前和制作方合作了很多次,大家磨合得比较顺遂,才能成功度过危机。还有就是,在演员和制作团队的挑选上也有很大限制。

金文森 Vincent JIN:

一开始合同盖章和付款可能是最大的困难,后来我们通过线上电子合同服务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仍有些业务的开票和回款受到影响,一些外拍的任务也被迫暂停,也有之前已经在洽谈的业务受疫情影响被叫停。

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业务脚步可能放缓了,但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可以把不那么重要的项目缓一缓,利用这段时间,更专注、更精细地去做好人力架构,组织架构。修炼内功,为复工之后快速恢复做准备

黄国文 Deric Wong:

一、开票等财务流程受限,延长现金回款。上海是我们的总部,开发票等财务流程受到限制,延长了我们的现金回款,这件事情如果再持续下去可能会比较严重。

二、上半年投资紧缩,观望消费趋势,客户预算往下半年挪移。有些比稿的项目或者是新品牌、新产品的开发,客户是照常做的,也有些被延后几个月后,有少数项目取消。

三、品牌聚焦数字媒体流量红利,但对于接下来的618,我本人也不清楚会不会像往年那么疯狂。我觉得还是要保持乐观,正式复工后迎来报复性消费也是有可能的。

电通会持续保护客户媒介投放权益及效果,正常进行媒体付款。几乎每一周我们都会推出一份报告,从市场的发展、官方的措施等给到我们服务的客户一些方向建议。

抗风险举措、复工运营、应对行业变化

Q5: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广告公司如何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复工之后如何更好地运营公司?

W的野狗头子:

我们最贵的生产力是人。一家公司真正的抗风险能力,本质是抗人才流失的综合实力。这里的流失率,不是说离职率、解聘率,而是如何维持大家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和兴趣度。

我们要做的不是紧衣缩食、提高制度,而是真正关心到具体的人。每天只是关心风险、关心营收,其实是本末倒置。很多人在这次疫情当中失去了来上海的兴趣和勇气,很多的同事甚至出现了职业规划焦虑。因为被关在家里面,他被彻头彻尾地还原成了一颗螺丝钉

我们每隔一周都会送出一批W的大礼包,也做了很多的公益帮助聋哑人、高龄老人,甚至付钱请社工组成特殊志愿者队去帮助他们。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希望能够关心到具体的人,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广告公司的价值都是还原到以人为单位的生存价值。当一家公司重视生存价值,抗风险能力就会变得比较强。

Jana:

1、更关注官方措施和疫情的变化,希望以后在任何变化面前都能从容应对,做好各种准备。

2、优化电子发票机制。

3、更细致计算收支,安排工作。

4、争取和更多类型的客户品牌合作,分摊未知的危机和压力

企业的运作会有一些变化,要考虑从全线下过渡到兼顾线上,两者互补,才能保持平稳。其实从还没封控在家,公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把线下和户外搬到线上,做了一个线上广告展示厅。

另外就是开始着手线上线下同步的业务,也就是为客户做线下户外广告的同时,也会在线上同步投放。

黄国文 Deric Wong:

保持乐观。只要消费者还是在用媒体,就有内容产出的一个机会,只是在策划上需要更精准、更敏捷。尤其是大集团,需要更快地做决策,才能立刻抓住商机。

去年年底,我们推出的“2025发展规划”,就是为业务发展、抗风险服务的。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的优化,增加集团内部各部门的合作;很积极地招人,开拓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从不同的城市去看有什么资源是应该加强的;然后就是业务线整合和架构优化,让三条业务线互相协力,更好地服务客户;包括数据化创新、灵动空间的运用等,都是集团会去对接的机会,是我们会加速发展的方向。

抗风险能力,主要体现在“人、财、物”上。

首先,是“人”的状态保证。我们要克服很多的心理影响,包括战斗力、精神状态,甚至包括领导层对于未来预期的心态。

第二,是“财”,从财政的角度来讲,2020年的疫情对现金流的影响并没有现在这么大。这次疫情的不确定比较多,所以“财”上面的冗余就会比以前要求更高。这次给我们的经验是适当减少投资,尽量保证现金流为正。这也是我们在4月以后调整的经营决策。

第三,这里的“物”并不是简单的物资供给,更多的是机制。2020年我没有考虑电子发票,是通过快递中转上海解决的。目前针对上海疫情,我们会对所有的管理机制做制度上的更改和迭代,而且需要迅速。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次疫情的影响和挑战要比2020年大很多。上一次,大家更多的状态是一种「积蓄」,等待爆发的心态。而这一次,大家的心态更像是「过冬」,准备好迎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不管是过冬也好,积蓄力量也好,我们都应该在人、财、物上做好保障和匹配,因为我们不知道整个影响会有多漫长。在春天来临之前,要保证员工的生活,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

Q6:经过疫情的洗礼,现在广告行业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疫情导致广告盘量收缩下滑,对品牌广告影响可能会更大些,因此市场的优胜劣汰或者马太效应会更凸显,大量的中小型广告代理公司会倒闭,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集中于大型广告公司。

但也有些行业没有受疫情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利好,比如医药行业、预制菜、保险行业。能否抓住为这些利好行业做广告的机会,是代理公司能否在疫情中撑下去的关键之一。

Jana:

疫情后广告行业肯定会再次洗牌。项目量和预算减少了,留下来的公司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们更需要思考公司的核心定位和独特性,并优化服务和产出。

金文森 Vincent JIN:

我相信预算的缩减应该是最大的影响之一,两个月的居家让业务的拓展,重要的提案都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停摆。实体市场受到重创,必然导致下半年品牌市场费用的缩减,对广告公司业务的影响首当其冲。一些中小型广告公司的资金储备难以为继,会倒在这波疫情之下,客户会更加注重时效,我们需要在业务上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W的野狗头子:

一、疫情让大家更好地去重新审视实际的疗效

疫情加速了客户对深度策略型公司的依赖。再加上过去这盘生意在整体效率和应急性解决时效上有严重的断层,我看到的反而是机会。往下走,策略强、体系型输出的、强风格性表达的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我说的风格是去重新赋予品牌和品类独特说话方式的能力,真正帮品牌重新找到它的品牌调性。有些事情明明只有很强的流量效应,却能够被认为是成功,我反而觉得这是乱象。

客户也可能会更加重视实效,不是说一个具体的数据,而是真正对品牌、对效果的影响。这个时候是品牌逆风前行,反身抢位的时候。有野心的品牌商和客户应该是兴奋的时候。

以前流传这么一句名言,“市场好的时候广告公司是没有价值的”。坦白说,一家广告公司的价值在市场差的时候才会被看出来

二、洗牌的拐点在2022年之后更明显。

每一次危机再往下走就是重新的排位赛,洗牌这件事情注定的。良性竞争和洗牌是两件事情。竞争是让强者活下来,但洗牌恰恰是把强者给干掉。

我们一直在强调营销思维、传播思维、创意思维,但一直没有强调过产品思维,觉得这是雇主的事情。但没有产品思维的人、公司,熬不过未来两年的洗牌。不是说做点副业、周边、联名跨界的产品就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背后是你到底理不理解什么叫“卖货”?大多数创意人不关心卖货,只关心卖创意、卖想法。产品思维是真正意义上尊重和了解新的商业规律,并且自有能力去操盘一个产品全链路的营销

Q7:我们如何抓住变化中的机遇?明年,甚至更远的未来,广告行业会走向哪里?

Jana:

在重压和蛰伏后,行业肯定会有勃发的机会。疫情后的上海广告公司可以说是从战地走出来,对人性、日常生活、整个时代,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洞察帮助企业和品牌进行营销和沟通。

从业务来讲,复工后线上广告短期会有爆发式发展,可能户外广告相对慢一些。户外广告的宣传影响力和线上不一样,强输出容易让人记住。我们做过调研,比如餐饮行业会希望增加线上投放,所以还是要根据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来做相应业务调整。

从行业来说,只要能活下去就能看到希望。经济不好时,可能有一批企业冬眠或者倒闭了,那腾出来的市场空间就会被另一批优质企业填补了,这就是机会。广告行业其实属于服务业,只要有市场,服务业就不会倒闭。重点在于怎么经营,这需要经营者睿智的思考。

黄国文 Deric Wong:

一、市场方面

根据清华大学五道口研究院预测,今年第二季咱们的GDP会达到2.1,第三季可能会增长5%,第四季如果疫情管控得很好的话会增长到6%。全年来说,中国的GDP走向大概5.5%的增长,是很乐观的。再看整个广告市场,每一年大概有6%的增长。尤其是在2022年的时候,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行业其实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疫情最大的影响就是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外商企业,他们的投资会越来越谨慎。但有危机就必有机会,在这段时间缩紧会影响到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企业不应该以一个短期的影响来看他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这个也是我们做代理的责任,需要去帮客户找机会,鼓舞信心。

另外,品牌广告主比以往更期待新的营销模式来突破困境,满足企业品牌与增长的诉求。被争论已久的“品效”,即如何能更好地助力企业抢占消费者心智,满足其不断提出的新的营销诉求,成为广告公司破解的课题,也成为了争夺营销预算的关键。

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建设加速

数字化业务出现并购潮加剧。这说明行业内企业正在强强联合,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或者,也可能是疫情下的抱团取暖。

此次疫情对实体零售的冲击太大,客户都在找寻生存及新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线上化一定会是重点。尤其随着5G,AI,VR等科技的高速发展,广告公司也应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增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打造顺应行业,适合市场,符合客户预期的解决方案。

三、创意业务层面

消费者待在家中的时间变长,如何让brand客户建立在元宇宙的品牌体验,也是品牌与广告行业新的机会与课题。

此外,疫情对未来创意产业也造成巨大的结构性影响。一方面,重资产重人力的传统广告业人力结构会进行调整,更多的广告公司会往分散型人力资源调整;另一方面,好内容都是需要时间的。现在内容太多了,最短的时间把好内容做出来但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花24小时和48小时做出来的视频往往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有更多的时间,就能更好地做策划。

第一,行业会更看重宏观指数。现在PPI、CPI都不是很理想。疫情对于广告行业的传导,并不是复工后立刻可以看到业务的回升,对于广告公司的影响可能会延续至第二、第三季度。

第二,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家会更追求确定性的结果。我们无法预知疫情是否会反复,现金流可能要准备一年以上,相应而言投资和投入也会减少。

第三,经历这次疫情,在上海的每个人会有较大的心理变化。因此,针对上海市场的品牌重建、消费心理重建,不光只局限在简单的品效层面,而是要更精准地洞察上海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未来市场,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当冬天过去后,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新的周期去磨合新的业态。有胆量、有魄力的企业可以去尝试承接更多的机会。

事实上,我们也要有一个底线思维。疫情是否会反复我们并不知道,大家的心态都会更谨慎,甲方也是如此。这个时候,我们希望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可以给予更前瞻性的思考,或者付诸一些措施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W的野狗头子:

第一,公司和组织的价值被高度降解

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公司和反组织化的创业者。因为某种意义上,公司开得再大,你也只是一个包工头。只有伟大的企业才有可能去谈运营,而伟大企业必须建立在伟大的产品上。广告公司没有产品,运营、管理都无从谈及。广告好像只是一个服务协会,我们所有的组织能效的提高都取决于客户的预算。

真的需要大家聚集在一个地方上班吗?在家上班之后生意就大打折扣,员工就离心离德了吗?好像没有吧。如果广告行业不再存在,公司不再存在明显标志,那广告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更巨型、更活跃的人才市场。我一直认为没有产品思维和产品价值操作手感的行业,它的组织化是值得怀疑的。坦白说我已经在做这方面的一些实验了,共享员工、共享业务很有趣。

第二,还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甲方和乙方之分吗?我觉得这件事情已经被坐实了,其实是没有的。社会财富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才是流动的,生产关系、分工体系随时都在优化,那甲乙方的关系是不是也可以变成一个“合作社”?甚至是共同打造一个共牌?雇佣制我们已经走了百年,现在可以去探索一个共研制。

第三,我们需要把这个行业包装成娱乐公司,我们W叫做知识化娱乐。但凡在行业内有小本事的年轻人一定不会在任何一家公司待很久,他自己变成网红后又难以赚到更多的钱。留住他们除了加钱,还取决于有更强的内容创造力和真正的操盘力。中国的广告公司有没有能力做《黑镜》、《爱,死亡和机器人》?我相信大家绝对不会怀疑,我们只是缺少这样一个体系。这套体制能让广告公司的内容成为发行物。这就进行到一个结构性的异变了,广告公司会慢慢变成经纪人模式,变成娱乐化公司,迎来更多的一些创变。

企业具体需求,如何重振行业、城市信心

Q8:是否已享受过行业或者相关部门的扶持措施?希望公司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一是税收优惠;二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三是相关部门若有外圈项目,也给我们参与机会。

Jana:

希望能给上海本土公司多一点支持,不管是租金、还是税收减免都可以。从源头开始,从甲方乙方,再到制作方等,让现金流充足运作起来,让大家通过恢复期有所回血

希望在广告层面的扶持措施,尤其是对户外广告,能够稍微增多一些。

黄国文 Deric Wong:

2020年是有一些补助,可是今年疫情期间是没有的。税收的减免这件事情对我们国内的企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发展。

当然,不可以不提的就是人才培养跟赞助。不管行业如何发展创新,我们是需要有更多元化的人才引入和交流,这是非常需要注重的事。然后就是怎么帮广告公司创造产业生态,去挖掘更多的机会,这个要靠官方来支持。

还有就是一些广告行业大奖的支持。因为我们是做创意的人,创意需要大家的认可,才会激励大家更积极地去想创新。

每个企业的阶段和状态不一样,我们在2020年享受过房租减免等优惠。今年的房租减免优惠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的,我们目前享受到的是培训补贴,但是金额比较少。对于我们这样大体量的企业来讲,我们希望获得的帮助一部分是成本的减少,比如房租、社保、税费等,而更重要的是信心上的支持

我相信接下来上海各个行业的复苏,都需要全行业的支持。广告行业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者,我们也愿意参与到相关部门的经济建设中去。广告行业就像基建投入一样,本质其实是每个人有活干。我们也期待中小型的广告公司能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员工有稳定的收入,有活干,信心就能支撑起来

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信心。大家怕的不是找不到客户,怕的其实是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会造成所有的行业从业者不敢投入,更紧缩。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有一以贯之的措施宣导,给全上海,甚至全国的企业经营者信心。企业经营者有了信心以后,才会传导到乙方、丙方,这样行业才会走向正向的循环。我们也愿意甚至以不赚钱的形式把利益传导给下游的中小企业,让他们有现金流注入,能够正常的流动和经营起来。

Q9:疫情后,上海广告公司应该如何重振行业信心,恢复城市信心?

W的野狗头子: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好作品的传播力很大。我们一直要求W的作品要有深度。这不是为了卖弄深刻,而是必须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別再放我鸽子》是W海外制作公司「W野狗骑士团」为客户品牌「温哥华华人电台」制作的国际公益项目。我们不想只是讲上海,不想只是讲疫情,我觉得这个行业不缺抗疫的好公益,缺一个代表着全球世界现状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想去做的提高信心的事情。我们谈了乌克兰、香港、台湾,唯独不看上海,但谈完这三个东西之后,你会发现他们跟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第一,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垫资帮助相关部门做项目,我们也是愿意的。获得收益是次要的,我们更多是希望将资金注入到每一个广告行业的从业者、活动人员、创业人员,注入每一个普通的基层员工身上,这样行业慢慢才会活起来。

第二,在疫情恢复后,我们也会迅速去扩大本土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次疫情给在上海的每个人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冲击,需要针对性的心理重建、消费认知重建、未来支出消费理念重建等。同处上海的本土广告公司,从业者相较而言,会更了解上海人民的诉求和心理变化。

我们作为总部在上海的企业,有创意、策略、媒介、直播等全链路服务能力。我们也愿意为全国的品牌、上海的品牌在上海市场、在上海人民,甚至华东人民的心理重建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黄国文 Deric Wong:

疫情期间,我跟人事部长一直强调:咱们不可以放缓招新人,还要给员工加薪。我觉得这是态度的问题。在不确定的情况以下,我们更要保留乐观,相信应该做事就坚持做,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改变。只有乐观才能得到更多成就。艰难的时候领导的态度很重要,给予员工精神上的鼓励,给予人才就业机会,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

在具体的行动层面,除了招人,我们也加速自身以及客户的数字化部署,帮助客户管理危机时市场应急预案。我们也根据自己的调研和经验,总结出了后疫情时代品牌营销五大升级,给到更多客户方向参考:

营销方式升级:通过情绪共振和公益营销建立积极联想,占领消费者心智。
人群洞察升级:消费者宅家生活品质升级,品牌围绕品质生活打造细分消费场景。
渠道布局升级:社区商业在短期内成为新日常,品牌需深入布局社区毛细血管式社群的信息渗透,加速产销运营,提高商业战绩。
营销场景升级:聚焦消费者情感陪伴,可通过心理援助缓解消费者焦虑情绪,同时通过云娱乐和云社交激活消费者的日常乐趣。

上海国际广告节 × 数英 采访视频版

“每一个企业经营者,不仅是工作中某些领域的负责人,也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支撑。这次疫情,每个人都呈现孤岛状态,更让人感慨只有互相链接、互相团结,才能一起共渡难关!”——数英联合创始人叶海涛

之前的每一年都会说,今年是广告业比较艰难的一年。没想到,一年有一年的难,阴霾和雷电与自然界一样多。但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总会有人不停克服艰难,在诘问和探讨中寻找出路!

正如采访里大家所说:

“市场差的时候才是广告公司体现价值的时候。”

“伟大的广告公司伴随伟大品牌成长。”

......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已然身处伟大的泥泞中,只剩下脚踩泥土向前冲破这一条路。

上期回顾:

对话13位经营者,疫情下的广告公司如何反脆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