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众说纷纭的 MBTI,你真的看懂了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351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最近 MBTI 可谓是火出天际,作为吃瓜群众的我最初同样对这个事物持否定看法,毕竟光看其对类型的解读,就很容易将其与星座学说视做一丘之貉。直到我看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叫做《为啥一点也不科学的 MBTI 测试,有那么多人愿意信?》,文中还提到了一篇作为参考资料的《MBTI 怎么又火了?这种人格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两篇文章里遍布心理学、测量统计学等领域的术语,「科学地」将 MBTI 驳斥的一无是处。作为应用心理学研 0 的门外汉,勾起了我熊熊的好奇心:MBTI 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是 MBTI?

1

MBTI 类型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简单的说,MBTI 是一项针对人格类型进行测量的测验,最终经由问卷答案形成一个匹配你人格类型的答案,并给出解释。而测验的意义在于,是理解和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由于所有类型都是平等的,因此没有最好的类型。

1

我们能从文中很清楚的了解到作者观点:MBTI 的创始人并非心理学科班出身。这简直就是作者的杀手锏,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非心理学出身的人能做出什么像样的心理学人格量表,这种源自灵魂的拷问几乎将 MBTI 直接抹杀。但,真的是这样吗?

碧瑞斯和麦尔斯母女的确并非心理学出身,更不是硕士、博士,结合当时美国的教育情况,女性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堪称凤毛麟角,这种情况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后才慢慢改善。更重要的是 20 世纪初期,心理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1913 年行为主义流派的华生向主张研究意识的冯特发起挑战,从而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在我看来,此时的麦尔斯母女其实更像是心理学蛮荒年代的开拓者。

有意思的是,MBTI 在心理学领域引起的争议的确不小,并非所有人都认可 MBTI 的效度。在阐述我的观点以前,我想先列举 20 个 20 世纪心理学领域的大师:

姓名斯金纳皮亚杰佛洛依德班杜拉罗杰斯斯坎特米勒桑代克马斯洛奥尔波特埃里克森艾森克詹姆斯麦克兰德卡特尔华生勒温赫布米勒
性别

这些鼎鼎大名背后的性别标签中含男量高达 100%,20 世纪心理学界的状况只能说男性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哪怕换成是我,非科班出身 + 男性地位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也一定会认为这对母女充其量就是借心理学名头敛财的不入流货色罢了。

很显然,麦尔斯母女并不这样想。她们在创造 MBTI 后,也同样意识到其理论的不足之处,四处奔走积极完善其理论。麦尔斯的父亲偶然间向华盛顿医学院的校长提起他女儿的工作,麦尔斯因此获得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检验自己的理论;1962 年麦尔斯受邀在「美国心理学学会」发言,这是获得学界认可的重要突破;此后在 ETS 主席的支持下被允许用于研究领域。这些努力使得 MBTI 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1969 年麦尔斯遇到了玛丽·麦考利博士,后者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对麦尔斯的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两人在佛罗里达大学中创建了一个实验室,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心理类型应用中心」(CAPT),其所发起的「类型测量学会议」参会人数与日俱增,类型测量学逐渐兴起。1975 年,咨询心理学出版社(CPP)成为 MBTI 的出版者,从此 MBTI 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席卷全球的浪潮就此开启。

从 MBTI 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MBTI 的发展绝不仅仅是麦尔斯母女的功劳,它是众多学者、机构通力协作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从一开始就攻击 MBTI 理论创造者的背景,完全忽略 MBTI 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实,这算不算是一种狭隘与偏见呢?

我在翻阅文献的过程中,对 MBTI 身上「伪科学」的标签同样产生了质疑。根据 Furnham 等人的研究,将 MBTI 量表与其他得到心理学界认可的知名人格类型测量量表进行相关分析:

  • MBTI 中的内外向维度与 16PF 中的内向人格因素间有 0.7 水平的相关1。E-I 维度达到 0.001 2以上相关水平的因素数多达 7 个,T-F 维度为 5 个,S-N 维度 3 个,J-P 维度 1 个。
  • Furnham 将「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与 MBTI 相互关系,其中「外向性」与 MBTI 的 E-I 维度高相关(0.7);开放性与 S-N 维度高相关(0.7);宜人性与 T-F 维度高相关(0.45);严谨性与 J-P 维度高相关(0.5)。

从以上线索可以看出,MBTI 所测结果与其他著名人格心理量表呈现出相当高的相关程度,肯定是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性的。众所周知,伪科学一定不是科学,只是披着科学名号外衣的胡说八道,但 MBTI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显然并不在伪科学的行列内。

信度与效度?

1
1

信度3与效度4是测量统计学的专业术语,这里两位作者都从信度与效度的角度对 MBTI 提出批判。但奇怪的是,两位作者均只是普及了信度与效度的概念,却没有真实数据来支撑 MBTI 缺乏信效度的结论。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人格量表的信效度单纯从统计角度来看的确不高,例如效度仅有 20% 的量表,其测验结果说明行为的变异中只有 20% 的因素可以由人格之间的差异来解释。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人格测量的意义,因此学界通常会设立一个可以接受的标准,而 MBTI 的信效度指标其实相当可观,重测5一致性高达 75%-90%。下面以两位我国心理学家对中文修订版 MBTI 量表的信效度研究为例。

1

这是截取自中文心理学核心期刊「应用心理学」的文献《心理类型量表(MBTI)的修订初步》,由我国学者蔡华俭所作。关键信息如下:

  • 被试选取:279 名在校大学生;
  • 量表选择:以 1998 年 MBTI 的最新修订版本 MBTI-M 型为蓝本进行修订。量表翻译由蔡教授及英语专业翻译共同完成翻译,由具有相关量表使用经验的人员修改,最终由另一外心理学教授审定并综合多方建议最终定稿;
  • 重测策略:样本量较小(32 人),间隔一个月进行重测。

信度:迄今国外对 MBTI 的信度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几乎在所有的研究样本上 MBTI 的四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都很高,无论是逻辑分半、连续项目分半还是 α 系数其值均在 0.86 至 0.94 之间 ;

蔡教授获得的关于原始版本 MBTI 信度的数据。

效度:这表明样本观测数据与模型拟合近乎完美,该量表的结构非常清晰,完全符合理论构想,具有非常理想的结构效度。

蔡教授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对数据和模型的拟合性进行检验,得出上述结论。

因此蔡教授认为:翻译后的中文修订版 MBTI 量表都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其 MBTI 修订工作是相当成功的,在中国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较为理想的鉴别力以及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

这是截取自同样属于中文心理学核心期刊「心理学报」的文献《MBTI 人格类型量表的效度分析》,作者是苗丹民。苗教授通过对多达 2123 名西安在校大学生使用翻译后的 MBTI-G 量表进行测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结构效度,只有 6 个题目具有较低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同样得出了修订版 MBTI 具有较高效度的结论。

两位我国心理学学者使用现代统计学工具,对 MBTI 量表做了学术上的数据分析。那么,与两位互联网作者作比较,到底谁对于信度与效度的解释更有说服力呢?尤其是作者崇巍,身为医学、心理学专业学者,在文章中呈现出的非专业程度着实令我震惊,明明他拥有去查证 MBTI 信效度的能力,但文中只字不提前人对 MBTI 信效度的研究,哪怕您不认可已有 MBTI 信效度分析的结果,您完全可以从被试样本、统计方法等等学术角度提出批判,毫无学术学者的严谨性。

1

尤其是这一段令我对这位学者的立场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他所使用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将读者带到了沟里。本身题目「你是喜欢坐在屋里看电视,还是喜欢找人侃大山」,这里其实是在问你对独处时光的偏好,崇巍用「特殊境况下的选择」偷换了「一般境况下的选择」,如同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其实是芒果,但当你极端口渴时,有人问你现在是喜欢西瓜还是芒果,你必定会选择水分含量极高的西瓜。

这里需要先讲解一个概念,就是 MBTI 中反复提及的「偏好」,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对某种心理功能或态度具有天生的偏好。我们对该理论的真正科学性暂且不表,但崇巍在不了解量表使用方法的前提下,用这种方式来说明「MBTI 的题目存在问题」这一结论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至此,已经足矣证明这两篇互联网文章对 MBTI 的批判不能说是胡说八道,至少也可以说是毫不严谨。需要承认的是,因为我国学者对 MBTI 的研究相当少,其用于研究目的而修订的中文版 MBTI 量表也存在一定的生态效度的问题(跨文化、跨群体),所使用的统计学工具也仅仅限于 α 系数等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同样需要慎重看待。

但,用「一点也不科学」「从头到脚不靠谱」这种形容词来形容 MBTI,我只能用「一点也不科学」「从头到脚不靠谱」来形容两位作者了。

为什么测不准?

1

现在我们已经对 MBTI 的诞生背景以及理论所具备的信效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就对 MBTI 测不准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1.量表版本

无论是百度搜索、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如果你去检索 MBTI,一定会发现链接指向了各种李鬼 MBTI,却唯独没有指向李逵 MBTI。可以说,目前在普罗大众能够获得渠道中,哪怕是我,也被导向了李鬼 MBTI。这些 MBTI 量表既没有获得正版授权,所使用的版本也含糊不清,其所测的结果可以负责任的说是毫无价值的。

MBTI 于 1942 年问世至今,已经过数次修订。麦尔斯最早开发测试了新的题项形式和计分方法,其后又有众多专业心理测量学家做了改进,每个修订版较前一版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最新的版本是 M 量表和 Q 量表。以下给出官方网站

  • 麦尔斯官网:https://www.myersbriggs.org/
  • 官方 MBTI 在线测量:https://www.mbtionline.com
  • 官方授权的中文版 MBTI:http://skillandwill.com

市面上充斥各种类型的 MBTI 量表测量服务提供商,例如将自己包装的非常像官方授权的「16personality」;价格也是鱼龙混杂,从9.9起步到上千元都有。官方提供的在线个人自测量表价格为49.99USD,可以说是相当昂贵了。

2.施测对象

1

从前文我国两位学者所选的被试来看,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获得了相当理想的信效度水平,其论文所引用的外文文献也指出几乎所有群体的被试都具有极高的内在一致性。必须得承认,MBTI 作为一个外国人格量表,需要对其跨文化效度进行研究,翻译的中文修订版量表其信效度也依赖于翻译质量。在互联网上反馈测不准的同学,哪怕有专业 MBTI 施测者指导,使用正版 MBTI 量表,也同样可能因你的群体相对特殊,致使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3.施测过程

在测量统计学中,对心理量表的施测过程有着非常的限制。心理量表的测验结果准确性非常依赖标准的施测过程,要素如下:

  • 受过专业训练的施测者
  • 标准稳定的施测环境
  • 受测者合理的动机及情绪水平

MBTI 在测量人格类型时, 采用了被测者自我报告、问卷选答、他人报告与测评师辅导下的类型探索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估模式, 其评估并非简单地依赖于问卷结果。若没有测评师参与,仅使用问卷,结论的误差率高达 30%,在未经认证的测评师的误导下,结果更糟。因此,MBTI 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资格要求,严格执行规范施测程序,通过全方位的评估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并做出准确的解释。

这是来自另一位心理学学者的硕士论文,这一段很好的说明了严格遵守施测程序的必要性。官方提供的施测流程分为五步:「心态调整」—「作答问卷」—「概念介绍」—「计分比较」—「阅读类型描述并确认」。即使以最标准、严格的方式完成 MBTI 测试,其结果仍可能有 20% 左右的误差。

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被错误信息误导而获得的 MBTI 量表,以及测验环境、流程明显不具备以上要求,所得误差显然会更大。如同一根卡尺,一个根本不知道如何读取游标卡尺数据的人,在充满噪音与震动的车间,满腹牢骚的去测量产品数据,如何能够苛责他能够获得精准的测量数据呢?纵然游标卡尺是具有极高测量信度与效度的工具。因此,诸如「第一次测的不准」、「测几次结果都不一样」这些灵魂拷问,也就可以从这个角度予以解释了。

MBTI 的真相

关于 MBTI 本身

MBTI 相比 16PF 和其他人格量表,其优点显著:题目少、计分方式简单,类型概念也更容易被非专业人士理解。其对类型结果的解释涉及适合工作和风格的描述,都属于当下大众关注的焦点。必须承认,人类心理之复杂超乎想象,MBTI 仅仅 16 种人格类型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它未来需要不断拓展的方向。在这场 MBTI 的纷争中,我看到纷繁复杂的人类本性。有些人狂热而执着,不断的深化研究 MBTI 以期实现准确测量人类人格、揭开人类心理秘密的最高境界;有些人自利而傲慢,带着全盘否定的粗暴,却难以掩饰其夹带私货的卑劣。

我并不为 MBTI 站台,但我尊重已有的事实。

关于人格类型测量的应用领域

在我翻阅文献的过程中,MBTI 普遍被用于职业评估和选择等领域。而现实中,的确有非常多的大型机构使用 MBTI 量表对员工进行评估。在这里我想聊聊关于大五人格在西方民主选举中发挥作用的例子。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借助非法获得 Facebook 数据,利用大五人格模型对选民进行区分,通过定向广告来改变选民行为,为我们川建国同志提供竞选服务。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观看小 Lin 说的视频「你是如何被大数据+心理学操控的?|脸书丑闻」。所以,一个优秀的人格类型测量其应用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 MBTI 火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盗版量表的横行,还是浑水摸鱼的非专业心理从业者,能够看的出来心理类型测量领域是相当混乱的。这些有违心理学职业道德的现象,我希望大家一定要予以警惕,正确的寻求心理咨询。毕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人将 MBTI 测量结果视作娱乐,花小钱寻欢作乐无可厚非;但也有人会将 MBTI 类型视为人生方向,错误的测量结果其后果之严重我难以想象。随着人类自身的秘密被不断挖掘,我们正在成为透明人的道路上裸奔。祝好,读者们。

> 下载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