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积分小感——3.简单积分 - Square_Circle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blogs.com/Square-Circle/p/1622180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微积分小感——3.简单积分

所需的前置知识:
1)函数的概念
2)实数理论
3)极限理论(第0章
4)导数与微分(第1章
5)微分学基本定理(第2章

§1.定积分

—1.定积分的定义

​ 定积分的发明源于对曲边形面积的研究。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求二次函数 f(x)=x2 与直线 x=0,x=1 以及 x 轴围成的曲边形的面积 S 。

初看令人束手无策。对于一个素昧平生的新问题,我们还是要拿出微积分学的初心——“用有限逼近无限,用离散逼近连续”。最简单好求面积的图形是什么?矩形。那么,我们不妨将这图形切割成矩形。将区间 [0,1] 等分为 n 份,以每份的右端点的函数值为高,计算出面积和:

Sn=n∑i=1f(in)⋅1n=n∑i=1i2n3=1n3n∑i=1i2=1n3⋅n(n+1)(2n+1)6=13+12n+16n2

当 n→∞ 时,Sn 趋于 S ,也就是:

S=limn→∞Sn=limn→∞(13+12n+16n2)=13

得出结论 S=13 。

​ 更一般的,对于求函数 f(x) 与直线 x=a,x=b 以及 x 轴围成的曲边形的面积,我们如法炮制。首先从小到大取闭区间 [a,b] 内一定数量的点 a=x0<x1<x2<⋯<xn−1<xn=b ,取点可以不均匀(这在极限意义下都是无关紧要的),然后将两点之间的距离 Δxi=xi−xi−1 (1⩽i⩽n) 作为矩形的底边。对每一个矩形底边 Δxi ,在区间 [xi−1,xi] 内取一点 ξi ,并以这一点的函数值 f(ξi) 作为矩形的高,算出所有矩形面积之和:

Sn=n∑i=1f(ξi)Δxi

然后取极限。注意到由于是不一定均匀的取点,单纯令 n→∞ 是不能达到逼近曲边形面积的效果的(例如取区间 [a,b] 的 1/2,1/4,1/8,⋯,1/2n 处),我们应令 λ=max{Δxi}→0 ,也就是所有的底边长度的最大值趋于零,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S=limλ→0Sn=limλ→0n∑i=1f(ξi)Δxi

等式最右边就是定积分的定义式[^可积性]:

∫baf(x)dx=limλ→0n∑i=1f(ξi)Δxi

形象地看,定积分的符号就是将 S 拉长成 ∫ , f(ξi) 写成 f(x) , Δx 写成 dx ,并标上区间左右端点得到的。定积分是因其结果为定数而得名的。

附注:
此处的 dx 在初期可以理解几何诠释中矩形的无穷小的底边,但它的实际作用是说明积分的变量。这要到后面的分部积分法和换元积分法的时候才会体现。

—2.定积分的性质

​ 如上定积分的定义局限于 a<b 的情况,简单粗暴的补充:

∫aaf(x)dx=0,∫abf(x)dx=−∫baf(x)dx

就可以对任意的 a,b 做定积分了。

​ 定积分满足如下显然的(所谓证明不过是套定义式罢了)运算法则:

(ⅰ) 加减法则:∫ba(f(x)±g(x))dx=∫baf(x)dx±∫bag(x)dx
(ⅱ) 系数法则:∫bakf(x)dx=k∫baf(x)dx ( k 为常数)
(ⅲ) 连接法则:∫baf(x)dx+∫cbf(x)dx=∫caf(x)dx

​ 或许你已经准备计算一些常见函数的定积分了,但是……这个定义式几乎没有任何用处——绝大多数函数的求和是没办法计算的。别急,插个题外话,一切便豁然开朗。

§2.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定义

​ 求导是一种将函数变为另一个函数的运算(这被称为“算子”),如同定义了加法之后便要定义它的逆运算——减法,我们定义如下的求导的逆运算:

若两函数 F(x),f(x) 满足 F′(x)=f(x) ,就称:

∫f(x)dx=F(x)+C

其中 C 为任意常数,此运算称为对 f(x) 的不定积分, F(x) 称为 f(x) 的原函数。

常数 C 的存在,是由于常数不会影响求导结果。正因如此,不定积分的结果不是一个函数,而是一个函数集合 F={F(x)+C|C∈R} ,这也就是其被称为“不定”积分的缘故。

​ 出于严谨,我们要检验一下不定积分的完备性,也就是不会出现 G′(x)=f(x) 且 G′(x)∉F :

证明: F′(x)=G′(x) 当且仅当 F(x)−G(x) 为常数。

  • 由前推后:令 ϕ(x)=F(x)−G(x) ,则 ϕ′(x)=F′(x)−G′(x)=0 ,由【第2章 §2 —1. 定理零】,ϕ(x) 为常函数,得证。

  • 由后推前:显然。

于是我们完备地得到了不定积分的定义。

​ 根据不定积分的定义,有显然的恒等式:

∫f′(x)dx=f(x)+C

我们把函数 y=f(x) 的导数写成微分之比 y′=dydx 的形式,自然地约掉 dx 得到:

∫y′dx=∫dydxdx=∫dy=y+C

于是,我们可以理解为: ∫ 和 d 是一对互逆运算![1]

​ 不定积分的相加和乘以系数有如下显然的运算法则:

对于函数 u=f(x) ,v=g(x) :

​ (ⅰ) 加减法则: ∫(u±v)dx=∫udx±∫vdx
​ (ⅱ) 系数法则: ∫(k⋅u)dx=k⋅∫udx ( k 为常数)

但是不定积分的乘法和函数嵌套法则则涉及复杂的技巧(以至于它们甚至失掉了“乘法”和“嵌套”这两个基本的名字,改为了“分部积分法”和“换元积分法”),我们会专辟一节加以讨论,此处且按下不表。

—2.微积分基本定理

​ 读到此处你一定会发现一件怪事: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定义迥然不同,但它们却有极其形似的名称和记号。这一切都源于如下大名鼎鼎的微积分基本定理(又名牛顿-莱布尼茨定理):

若 F′(x)=f(x) ,则:

∫baf(x)dx=F(b)−F(a)

我们有时记等号右侧为 F(x)|ba ,如同时记 F(x)=∫f(x)dx ,就能得到如下的优美式子:

∫baf(x)dx=∫f(x)dx|ba

​ 是不是令人折服?现在运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之:

证明:若 F′(x)=f(x) ,则:

∫baf(x)dx=F(b)−F(a)

摆出定积分的定义式:

∫baf(x)dx=limλ→0n∑i=1f(ξi)Δxi

对于任意一段 [xi−1,xi]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2],有:

F(xi)−F(xi−1)=f(ci)Δxici∈(xi−1,xi)

由于 ξi 的选取是任意的,不妨令 ξi=ci ,那么:

n∑i=1f(ξi)Δxi=n∑i=1f(ci)Δxi=n∑i=1(F(xi)−F(xi−1))=F(xn)−F(x0)
∫baf(x)dx=limλ→0n∑i=1f(ξi)Δxi=limλ→0(F(xn)−F(x0))=F(b)−F(a)

命题得证。

​ 有了微积分基本定理,我们就自然地搭建起了微分和积分的桥梁。从现代的角度,这定理描述的是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关系。但在微积分草创之时,其意义则十分重大:从几何角度,“积分”就是求曲边图形面积,“微分”就是求曲线斜率;从物理角度,“积分”就是求连续变化系统的宏观状态,“微分”就是求连续变化系统的微观改变;微积分基本定理就是在说,以上这两对操作分别互逆!

​ 有了微积分基本定理之后,我们就可以专心于“如何求不定积分”这一问题,定积分的内容将很少以重要的形式再出现了。

—3.微积分基本定理的相关结论和例子

​ 如下结论从证明的路线上来说,理应出现再微积分基本定理前边(至少是同时),但是从微积分基本定理回望它们会显得更容易理解。

  1. 积分中值定理

    对于区间 [a,b] 上的函数 f(x) ,存在 c∈[a,b] 使得:

    ∫baf(x)dx=f(c)(b−a)

    令 F(x)=∫f(x)dx ,则由微积分基本定理结合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baf(x)dx=F(b)−F(a)=F′(c)(b−a)=f(c)(b−a)
  2. 原函数存在定理

    对于函数 f(x) ,如下的函数 F(x) 是其原函数:

    F(x)=∫xaf(t)dt

    给定自变量增量 Δx ,则函数 F(x) 获得增量:

    ΔF=F(x+Δx)−F(x)=∫x+Δxaf(t)dt−∫xaf(t)dt=∫x+Δxxf(t)dt

    根据积分的定义式,记 f(x) 在区间 [x,x+Δx] 上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 M(f),m(f) ,有:

    m(f)Δx⩽∫x+Δxxf(t)dt⩽M(f)Δx

    当 Δx→0 时,有 limm(f)=limM(f)=f(x) ,于是由夹逼定理:

    limΔx→01Δx∫x+Δxxf(t)dt=f(x)

    套用导数的定义:

    F′(x)=limΔx→0ΔFΔx=limΔx→01Δx∫x+Δxxf(t)dt=f(x)

    意既 F(x) 是 f(x) 的原函数。

    附注
    这一定理是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证法(抑或另一种形式)。许多求导与积分的结合,或这极限与积分的结合,往往可使用这一定理。

​ 下面举一些简单但有趣的积分计算的例子:

  1. sinx 下的面积

计算函数 sinx 与 x 轴在区间 [0,π] 上围成的面积 S 。

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由 (cosx)′=−sinx ,有:

S=∫π0sinxdx=(−cosx)|π0=cos0−cosπ=2
  1. 两个函数所夹的面积

    如图(文件 §2-3-2.ggb )计算由 f:y=x2,g:y=√x+1,x=−1,x=2 围成的阴影面积 S 。

    首先算出 f,g 两函数的原函数(不妨令积分常数 C=0 ):

    F(x)=∫f(x)dx=13x3,G(x)=∫g(x)dx=23(x+1)32

    我们将如图的阴影分为三块:以 A,B,C 为顶点的曲边三角状面积 S1 ,以 C,D 为顶点的叶子状面积 S2 ,以 D,E,F 为顶点的曲边三角状面积 S3 。整个积分区间 [−1,2] 相应分为三段 [−1,xC],[xC,xD],[xD,2] (先不解出 C,D 的坐标),分别算出:

    S1=∫xC−1(f(x)−g(x))dx=(F(x)−G(x))|xC−1=F(xC)−G(xC)−F(−1)+G(−1)S2=∫xDxC(g(x)−f(x))dx=(G(x)−F(x))|xDxC=G(xD)−F(xD)−G(xC)+F(xC)S3=∫2xD(f(x)−g(x))dx=(F(x)−G(x))|2xD=F(2)−G(2)−F(xD)+G(xD)

    将上三项相加,带入 xC≈−0.724,xD≈1.221 ,得到 S=S1+S2+S3≈2.29 。

  2. 运用积分夹逼

    求证:18⩽100∑x=11√x⩽19

    由于下面两幅图(文件 §2-3-3.ggb ),其中橙色和蓝色部分是原和−1 ,青色和黄色的部分是函数 f(x)=1√x 在区间 [2,100] 和 [1,99] 上分别做的积分,

    根据图像有 S青<S蓝=S橙<S黄 ,因而我们可以得到:

    2√100−2√2=∫10021√xdx<100∑x=21√x<∫9911√xdx=√99−√1
    18<2√100−2√2+1<100∑x=11√x<2√99−2√1+1<19

    附注
    此题当然有初等解法。注意到:

    √x+1+√x>2√x>√x+√x−11√x+1+√x<12√x<1√x+√x−12√x+1−2√x<1√x<2√x−2√x−1

    因而原和满足(此处将 x=1 单列是为了夹逼的紧度):

    1+100∑x=2(2√x+1−2√x)<100∑x=11√x<1+100∑x=2(2√x−2√x−1)18<2√100−2√2+1<100∑x=11√x<2√99−2√1+1<19

    然而认识到这一不等式,上两图的积分图像也是不可或缺的。

§3.特殊积分法

—1.分部、换元积分法

​ 根据已经熟知的求导法则:

(f(x)g(x))′=f′(x)g(x)+f(x)g′(x)(f(g(x)))′=f′(g(x))g′(x)

有对应的积分恒等式:

∫f′(x)g(x)dx=f(x)g(x)−∫f(x)g′(x)dxf(g(x))+C=∫f′(g(x))g′(x)dx

第一个式子被称为“分部积分法”。而第二个式子常写作

∫f(u)du=∫f(u(x))u′(x)dx

此时它起到将 u 换为 x 的作用,被称为“换元积分法”。如上两法的微分形式如下:

∫udv=uv−∫vdu∫dydxdx=∫dydududxdx

​ 此两法的详细内容会在下一章讨论,此处先以两个例子感受一二:

  1. ∫secxdx

    令 t=sinx ,则 dx=1cosxdt ,代入原式:

    ∫secxdx=∫1cosxdx=∫1cos2xdt=∫11−t2dt

    对于这个分式,采取裂项的手段处理(这也会在下一章详细讨论):

    ∫11−t2dt=12∫11−tdt+12∫11+tdt=12ln(1−t)+12ln(1+t)+C

    由于 t=sinx∈[−1,1] ,故 ln 内不必带绝对值。回代 t=sinx ,并化简:

    12ln(1−t)+12ln(1+t)+C=ln√1−sinx1+sinx+C=ln|tanx+secx|+C

    得到答案:

    ∫secxdx=ln|tanx+secx|+C

    附注
    另有一极巧妙的做法:

    ∫secxdx=∫sec2x+tanxsecxsecx+tanxdx=∫ln′(secx+tanx)⋅(secx+tanx)′dx=ln|tanx+secx|+C

    套用 f(g(x))+C=∫f′(g(x))g′(x)dx 。

  2. ∫exsinxdx

    令 u=ex,v=sinx ,套用两次分部积分法:

    ∫exsinxdx=exsinx−∫excosxdx=exsinx−(excosx−∫ex(−sinx)dx)=ex(sinx+cosx)−∫exsinxdx

    于是得出:

    ∫exsinxdx=ex2(sinx+cosx)

    附注:此类形如 exf(x) 的积分常用分部积分法,通常最终会在等号右侧重现原积分。

—2.反常积分

​ 反常积分,是指在积分区间内被积函数有未定义点或无穷点的定积分,这些点被称为“瑕点”。例如

∫+∞−∞xx2−1dx

就有 −∞,−1,+1,+∞ 四个瑕点。

​ 总可以通过拆分,将有多个瑕点的反常积分拆分成仅含有一个瑕点,并且瑕点位于积分上下界的反常积分。既然函数在瑕点处无定义,容易想到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极限逼近。于是得到反常积分的定义(以下的 c 皆是函数无定义的点):

∫caf(x)dx=limt→c∫taf(x)dx(t∈[a,c))∫bcf(x)dx=limt→c∫btf(x)dx(t∈(c,b])∫+∞af(x)dx=limt→+∞∫taf(x)dx∫b−∞f(x)dx=limt→−∞∫btf(x)dx

​ 我们尝试求一下本节开头的积分。有些初学者在可能会做如下论断:

由于被积函数 xx2−1 是奇函数,所以

∫+∞−∞xx2−1dx=limt→+∞(∫0−txx2−1dx+∫t0xx2−1dx)=limt→+∞(∫t0−xx2−1dx+∫t0xx2−1dx)=0

如此做的错误在于试图仅用一个字母解决两个极限。正确的做法是先算出不定积分:

∫xx2−1dx=12∫1x−1dx+12∫1x+1dx=12(ln|x−1|+ln|x+1|)+C

然后老老实实按定义:

∫+∞−∞xx2−1dx=lima→−∞∫−2axx2−1dx+limb→−1∫b−2xx2−1dx+limc→−1∫0cxx2−1dx+limd→1∫d0xx2−1dx+limp→1∫2pxx2−1dx+limq→+∞∫q2xx2−1dx

首先取出第一个积分:

lima→−∞∫−2axx2−1dx=lima→−∞12(ln|x−1|+ln|x+1|)|−2a=lima→−∞12(ln3+ln1−ln(1−a)−ln(−1−a))=−∞

依次计算剩余积分,得出的结果分别是 −∞,+∞,−∞,∞,∞ ,这些无穷互不关联,于是原积分的结果是一个不存在的值。

—3.体积、弧长、表面积积分

​ 所谓“面动成体”,积分给予了我们强大的计算面积的工具,那接下来自然就可以开始体积的计算。我们要解决的是称为“旋转体”的立体的体积。对于一个定义在区间 [a,b] 上的函数 f(x) ,我们将它与 x 轴、直线 x=a,x=b 围成的面积绕 x 轴旋转一周,求得到的立体的体积。

​ 回到积分定义的本源,我们对曲边形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分割成多个矩形小条,累加来近似。如果我们将这个矩形组成的近似物绕 x 轴旋转一周,则可以得到一组圆盘,每个圆盘的半径为矩形的高,也就是这一区间内某点的函数值,高为矩形的宽。因此,旋转体就可以横截成多个圆盘,累加来近似。

​ 将思路落实成式子。首先分割区间 [a,b] 为点 a=x0<x1<x2<⋯<xn−1<xn=b ,然后将每两点之间的距离 Δxi=xi−xi−1 (1⩽i⩽n) 作为圆盘的厚度,同时在每个区间 [xi−1,xi] 内取一点 ξi ,并以这一点的函数值 f(ξi) 作为圆盘的半径,算出所有圆盘体积之和:

Vn=n∑i=1π(f(ξi))2Δxi

仿照积分定义的那个极限:

V=limλ→0Vn=limλ→0n∑i=1π(f(ξi))2Δxi=∫baπ(f(x))2dx

​ 让我们以一个实例练手

求半径为 r 的球的体积。

球由半圆旋转而成。半径为 r 的半圆对应函数

y=√r2−x2(−r⩽x⩽r)

套用旋转体体积公式:

V=∫r−r(√r2−x2)2dx=∫r−r(r2−x2)dx=(r2x−13x3)|r−r=4π3r3

就是我们熟悉的球的体积公式。如下图(文件 §3-3.ggb ,蓝色为球,绿色为推导过程中的圆盘):

​ 除了绕 x 轴旋转,还可以绕 y 轴旋转。此时的函数 f(x) 与 x 轴、直线 x=a,x=b 围成的面积旋转所得的立体,就可以如洋葱一般分割成数层柱壳,其中第 i 层的体积为 νi=f(xi)π(x2i+1−x2i) 。若直接将其累加套入极限,是无法整理成积分的形式的。我们可将其近似为以内层圆周长 2πxi 为长、柱壳厚度 Δxi 为宽、柱壳高度 f(ξi) 为高的长方体,其体积为 vi=2πxi⋅Δxi⋅f(ξi) 。将其累加:

Vn=n∑i=12πxif(ξi)Δxi

仿照积分定义的那个极限:

V=limλ→0Vn=limλ→0n∑i=12πxif(ξi)Δxi=∫ba2πxf(x)dx

​ 旋转体当然还可以由绕非 x,y 轴的轴旋转得到,统一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变换为坐标轴之后再积分。

​ 积分的作用还可拓展到一维领域——求曲线弧长。若要求函数 y=f(x) 再闭区间 [a,b] 内的函数图像曲线的长度,首先分割区间 [a,b] 为点 a=x0<x1<x2<⋯<xn−1<xn=b ,然后算出每两点之间对应的函数图像上的点之间的距离:

li=√(xi−xi−1)2+(yi−yi−1)2=√1+(ΔyiΔxi)2Δxi

将这些距离累加并求极限:

L=limλ→0Ln=limλ→0n∑i=1√1+(ΔyiΔxi)2Δxi

注意到当 λ→0 时, Δxi→0 ,则根据导数的定义有 ΔyiΔxi∼f′(x) ,于是:

L=limλ→0n∑i=1√1+(ΔyiΔxi)2Δxi=∫ba√1+(f′(x))2dx

​ 我们尝试根据这个式子求圆的周长:

半径为 r 的半圆对应函数 f(x)=√r2−x2 ,则

f′(x)=−x√r2−x2

套用弧长的公式:

L=∫r−r√1+(−x√r2−x2)2dx=∫r−rdx√r2−x2

换元 x=rsint ,则 dx=rcostdt ,积分下限 [−π2,π2] (注意定积分换元时要一并替换积分区间),原积分变为 (此区间内 cost⩾0 ,无需讨论符号):

L=∫π2−π2rcostdt√r2−(rsint)2=∫π2−π2rdt=rt|π2−π2=πr

因此圆的周长 C=2L=2πr 。

​ 将曲线绕着轴旋转,就可以得到旋转曲面。读者可仿照求旋转体体积,自行推导如下两个绕 x,y 轴旋转得到旋转曲面的表面积:

x轴:  S=∫ba2πf(x)√1+(f′(x))2dxy轴:  S=∫ba2πx√1+(f′(x))2dx

§4.积分的实例

—1.万有引力势能

​ 我们考虑一维空间中的情况[3]。经典力学中,质量为 M,m 、相距 x 的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对方,其大小可看作关于 x 的函数:

F(x)=GMmx2

假定在原点有一质量为 M 的质点,定义无穷远点为势能零点。首先计算质量为 m 的质点从无穷远点移动到 r0 点过程中万有引力 F 做的功。我们取足够远的一点 r1 ,将移动过程 [r0,r1] 分为 n 段,假定每一段上 F 不变,累加所作的功(此时引力方向与移动方向相同,功为正):

Wn=n∑i=1FiΔxi

使区间长 λ→0 ,右端点 r1→∞ ,得到引力做的功的定义:

WG=limr1→∞limλ→0Wn=limr1→∞limλ→0n∑i=1FiΔxi=limr1→∞∫r1r0F(x)dx=∫∞r0F(x)dx

这是一个反常积分。做出不定积分:

∫F(x)dx=∫GMmx2dx=−GMmx+C

代回原反常积分得到答案:

WG=∫∞r0F(x)dx=limr1→∞−GMmx|r1r0=GMmr0−limr1→∞GMmr1=GMmr0

由于无穷远点为势能零点,因此 r0 点的万有引力势能:

V(r0)=V∞−WG=−GMmr0

—2.质能方程

​ 我们考虑一维空间中的情况[4]。在狭义相对论体系中,两个相对速度为 u 的惯性系满足洛伦兹变换:

{x′=x−ut√1−u2/c2t′=t−ux/c2√1−u2/c2

若对于一个惯性系有一个速度为 v 的物体,那么另一个惯性系中此物体的速度

v′=dx′dt′=dx′/dudt′/du=uc−2(x−ut)(1−u2/c2)−3/2uc−2(t−ux/c2)(1−u2/c2)−3/2=x−utt−ux/c2=v−u1−uv/c2

​ 假设有两个相对速度为 u 的惯性系 S,S′ ,质量均为 m0 的两个质点分别相对于 S,S′ 静止。两质点相撞后合并为一个质点 M ,其相对于 S,S′ 的速度分别为 v,v′ 。假定参考系中物体的质量 m 是速度的大小 |v| 的函数。那么由于质量和动量守恒,对于两个惯性系分别有:

S:{m0+m(|u|)=M(|v|)0+m(|u|)u=M(|v|)v⟹m0m(|u|)+1=uvS′:{m0+m(|−u|)=M(|v′|)0+m(|−u|)(−u)=M(|v′|)v′⟹m0m(|u|)+1=−uv′

于是得到 v′=−v ,又根据惯性系间的速度变换 (显然,u>v):

v′=v−u1−uv/c2⟹−v=v−u1−uv/c2⟹uv=1+√1−u2/c2
m(|u|)=m0√1−u2/c2

​ 于是可定义定义质量为 m 速度为 v 的质点的动量 p 为:

p=m(|v|)v=mv√1−v2/c2

从而质点如此运动时所受的力 F 为:

F=ma=mdvdt=dpdt

同【§4—1】中的功的定义,此力 F 在区间 [0,s] 上做功:

WF=∫s0Fdx=∫t0dpdtvdt=∫p0vdp=∫v0vdpdvdv

根据动量的定义计算其导数:

dpdv=m√1−v2/c2−mv⋅−v/c2√1−v2/c2(√1−v2/c2)2=m(1−v2/c2)3/2

带回原积分:

WF=∫v0vdpdvdv=∫v0mv(1−v2/c2)3/2dv=mc2√1−v2/c2|v0=mc2√1−v2/c2−mc2

记洛伦兹因子 γ=(1−v2/c2)−1/2 。由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假设初始动能为 0 ,那么点 s 的动能就为 Ek=γmc2−mc2 。我们视第一部分 γmc2 为总能量,第二部分 E=mc2 为静能,就得到了质能方程。

—3.蒲丰投针问题

平面内有无穷条相距 a 的平行线,将长度为 b 的针丢在平面内,求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

首先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用数对 (x,θ) 描述针在平面内的位置,其中 x 表示针的中点到距离最近的平行线的距离, x∈[0,a2] ;θ 表示针与平行线的夹角, θ∈[0,π2] 。则针与平行线相交就可以描述为如下不等式:

x⩽b2sinθ

我们将满足解的数对 (x,θ) 表在平面内,就会形成如下蓝色区域:

§4-图4

​ 我们所求的概率就是蓝色区域面积与棕色矩形面积之比。在用积分求出蓝色区域面积之前,要注意到当 b>a,sinθ>ab 时,蓝色区域会被限制成矩形,此时要分开求积分。于是:

  1. 当 b⩽a 时,

    S=∫π20b2sinθdθ=−b2cosθ|π20=b2P=SS0=b2a2⋅π2=2bπa
  2. 当 b>a 时,

    S=∫arcsinab0b2sinθdθ+∫π2arcsinaba2dθ=−b2cosθ|arcsinab0+a2(π2−arcsinab)=πa4+b2−12√b2−a2−a2arcsinabP=SS0=πa4+b2−12√b2−a2−a2arcsinaba2⋅π2=1+2bπa−2πa√b2−a2−2πarcsinab

综合起来:

P={2bπa(b⩽a)1+2bπa−2πa√b2−a2−2πarcsinab(b>a)

读者可自证:给定 a ,总有 0<P<1 , P 随 b 的增大严格减小,当 b→∞ 时 P→1 。

​ 这个实验在历史上曾用来估计 π 的大小,不少人做过此实验(下随意取几例):

试验者 时间 投掷次数 相交次数 π 估计值
Smith 1855年 3204 1218.5 3.1554
Lazzerini 1901年 3408 1808 3.1415929
Reina 1925年 2520 859 3.1795

而其中多数要么很不精确,要么有造假之嫌。这个实验的“用概率估值”的精神被大名鼎鼎的蒙特卡洛方法继承,现在在计算机领域仍广为应用。

—4.不规则物体的引力

求平面内线密度 ρ 的曲线 (x(t),y(t)),t∈[a,b] 对质量为 m 的质点 (p,q) 的引力的大小。

老规矩,分割区间 [a,b] ,近似计算出每一段的质量:

Mi=ρ√(ΔxiΔti)2+(ΔyiΔti)2Δti

取每一段上的一点 (ξi,ψi) ,算出其到质点的距离:

Li=√(ξi−p)2+(ψi−q)2

计算出此段对质点的引力大小:

Fi=GmMiL2i=Gmρ√(ΔxiΔti)2+(ΔyiΔti)2Δti(ξi−p)2+(ψi−q)2

将力分解到坐标轴方向上:

Fix=Ficosθi=Gmρ(ξi−p)√(ΔxiΔti)2+(ΔyiΔti)2Δti((ξi−p)2+(ψi−q)2)3/2Fiy=Fisinθi=Gmρ(ψi−q)√(ΔxiΔti)2+(ΔyiΔti)2Δti((ξi−p)2+(ψi−q)2)3/2

求和求出合力,并套入极限:

Fx=limλ→0n∑i=1Fix=∫baGmρ(x(t)−p)√(x′(t))2+(y′(t))2((x(t)−p)2+(y(t)−q)2)3/2dtFy=limλ→0n∑i=1Fiy=∫baGmρ(y(t)−p)√(x′(t))2+(y′(t))2((x(t)−p)2+(y(t)−q)2)3/2dt

于是这个引力的大小就是 F=√F2x+F2y 。


本章介绍了积分的定义、基本计算方法和其应用。狭义来说,积分是微分的逆操作(这将在第五章微分方程充分体现)。广义来说,对某一个函数的“累积”操作总可以抽象成关于这个函数的一个积分(积分甚至不一定连续,例如在数论中狄利克雷卷积就可以视作一种“积分”),再加以解决。积分也因此广泛地应用于物理、信息等各个领域。在下一章节,我们将介绍对于各种常见形式的积分的计算方法,那将是一个纯粹技术性的章节。

                 Square−Circle:2021.∗.∗∼2022.5.2 

  1. 另一种理解是将 ∫dy​ 视作函数 f(y)=1​ 的积分,那么如上的操作就是下一节的换元积分法。 ↩︎

  2. 这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使用条件,应由函数的可积性保证。详细的讨论会十分繁琐,并会涉及测度论等高深内容。读者仅需理解为“大部分常见的连续可导函数都可积”即可。 ↩︎

  3. 势能的定义实则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多维空间中的定向、零点的选取、积分是否与路径相关等。这里采取的是一维空间中的方便的简化。 ↩︎

  4. 以下内容参考了微信公众号“长尾科技”的文章你也能懂的质能方程E=mc²↩︎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