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前端这几年--11.关于一年一换的魔咒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godbasin.github.io/2021/10/10/about-front-end-1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工作也有些年了,虽然常常换工作,但实际上我也很希望有一份热爱又持久的工作。

换工作的魔咒?

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个职业魔咒:每年都得换一次工作/工作环境。

如果算上部门内的主动调整,该魔咒的的确确从未被打破,从 2014 年开始一直到现在。

我常常在想,到底是自身的问题呢,还是命中注定?毕竟换了不少工作,的的确确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是什么击退了你的热情?

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说得好听点就是自我意识很强,说得不好听,就是“自私”、“自我”、“任性”。

一些大佬们对我的评价常常是:能力很强,很特别,但不好管理。作为一个打工人,我的自我意识有些过剩。团队对每一位成员都有所要求,领导们也会对大家有所期待,同样的,我也会对所在的团队、对领导们有反向的要求和期待。

因此,磨合是我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而实际上,工作后遇到的人基本上也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了,即使再怎么尝试,一些观念和目标也无法达成一致。

我最喜欢的状态是,一个团队内的成员,都有一致的目标,共同往一个方向努力。实际上,规模越大的团队,就越难达成这样的状态。当合作、相处的人开始各自有了自己的打算,竞争意识已经超过了合作意识,相互之间开始抢功劳、甩锅,甚至仅仅是目标的不一致,都会导致工作上的不顺畅。

有句老话:将爱好当做工作,最终会丢掉这个爱好。

实际上,工作中最初拥有的热情,都是在各种磨合、冲突、矛盾中一点点失去的。直到我们失望了,热情消退了,便“仅仅把工作当做是维持生活的手段”。工作逐渐难以有所期待,于是我们期盼着生活里能有所改变,成家和生育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也是凭着爱好成为开发,让我疲惫的往往不是写代码本身,而是工作中遇到难以磨合的问题。常常产生矛盾的点在于,每个人的取舍并不一致。举个例子,我认为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产品和用户的,产品的体验、用户的感受很重要。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关注技术和 KPI 会对职业发展更重要。这是一个常见的矛盾点,虽然这样的矛盾并不存在高低之分、也不存在对与错,但它会影响到我们工作中对各个事情的优先级划分。

最常见的,莫过于我们常常需要主动 push 其他人,来协作完成我们需要的一些事情。因为在对方眼里,很可能有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很小的事情,但夹杂着个人情绪、特殊场景之后,就容易被放大。我们都知道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沟通的基础,但工作中能做到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常常会跟别人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这会导致我们慢慢对工作失去了耐心和热情。

为何无法专注做一件事?

全神贯注写代码的时候很开心,但每天能专注写代码的时间却很少,因为一份工作对我们的要求远不止如此。我们要有 owner 意识,要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思考如何优化。

随着职级的上升,对开发要求中,代码实现往往占比越来越小。推动方案落地,常常需要多方配合,需要不少的沟通成本;推动项目按照预期运行,又涉及各种风险把控、多方的进度管控。开发需要一专多长,方案调研、项目管理、风险管控、沟通能力、推动能力,一个本只需认真思考更优实现的人,被要求将精力分散到各个地方。

对于研发群体来说,适合全方面发展的人本就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的人,对涉及沟通的事情觉得疲惫和无趣。而多线程处理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难以做好,常常会顾此失彼,因此对于大多数研发来说,更适合给予某个领域让其负责。

理想情况下,大多数的研发只需要负责好自己手上的事情,少部分热爱又擅长沟通的人将其管理和串联起来,便是较和谐高效的协作方式。

至于如今大多数工作都对我们有了更多的要求,主要原因大概是:

  1. 有挑战、需要完全专注和具备技术不可替代性,这样的工作内容很少。
  2. 僧多粥少,工作内容的简单性,直接提升了开发人员的可替代性。
  3. 为了提升竞争力,因此个人、团队都对普遍群体有了更多的要求。

因此,专注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选择少之又少。相比之下,选择提升个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待遇,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怎样的团队能做出好的产品?

我最近常常在思考,导致团队目标割裂、难以做出团队成员自身也认可的产品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从团队规模来看,小团队的确更容易比大团队达到目标的一致性,也更容易各司其职地专注自身的领域,齐心协力产品获得更好的体验。由于团队的一致性对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要求,因此小团队可通过严格把控成员质量来达成,比如选择目标一致的成员。而在大团队里,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分歧,从而导致人人自危。

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大公司体制下,产品的成败与个人的关系有所割裂。产品做得好,并不意味着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理想的收益;产品做得差,也并不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承担结果。

很多公司都有绩效考核与职级晋升两种激励体系,这两种激励是与团队成员有最直接利益关系。因为开发的工作往往无法量化,都是由直接或间接上级给出结果,因此,KPI 工程、PPT 工程、汇报氛围也一并形成。相比于思考把产品做好,替领导解决问题、提升自己在团队的影响力、建立自身的技术壁垒,更容易获得直接的收益,而后者并不一定需要把产品做好。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团队成员并不在意产品是否能获得成功,也很少认为自己会与该产品生死与共。底层抢着去做更容易晋升、更容易拿到好的考核的工作内容,上层也在思考怎样扩大团队规模、也给团队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产品是否做得好,或许只有该产品的初创者、拥护者会在乎,而他们往往又难以在这样的氛围内坚持下来。

所以,经历了好些快速扩招的团队之后,我对选择迅速扩招的团队有着极高的警惕。但事实上只要在这样的体制内,只要产品的发展看起来比较顺利,或是还有机会,团队扩招显然无法避免。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产品发展得顺利,也不知是祸是福。

能动性和惰性的平衡?

团队对成员是有所要求的,这样的要求有时候会推动其成长,有时候却也会抑制其能动性。

我们常常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性格、脾气、追求的人,找到其闪光点并提供让其发挥出能力的环境,这对管理者有极高的要求。而大多数管理者都难以做到,因此会选择更加简单的管理方式,抹平团队差异性,通过培训、考试以及粗暴的横向对比、优胜劣汰,统一团队倾向和能力,批量产出高可替代性的团队成员。

大多数的产品开发,很多时候都是用常规的方式和套路便可,并不需要能力突出的团队成员。而对于追求极致和需要突破的产品来说,则需要个性更强的成员来推动产品发展。

如果想成为管理者,那么很大程度上要接受自己并不能完美地面面俱到,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学习使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来维护和管理团队。

对于团队管理来说如此,那么对于团队的个人呢?

作为团队的成员,是愿意适应被抹平个人的差异性,被团队推动着,努力提升自身的短板不被淘汰呢?还是更希望突显个人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呢?这或许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个人的优势究竟在哪,也是很多人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我也常问自己,千里马一定要有伯乐才能成为千里马吗?又或者,千里马的伯乐,不可以是千里马自己吗?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多一点的信心,给自己多一些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的心里有一个想象中理想的团队,这也是我不断更换工作环境的原因。

理想的团队极难寻得,且即使找到,团队依然在不断变化,团队里的人也在不断变化。曾经有好几次,最初加入的团队环境和氛围都十分喜欢,但随着产品不断发展,团队在扩招过程发生了许多事情,最终原先喜欢的那种感觉早已不在,热爱不再。

我也常常在想,团队规模的调整,的确不可避免地给团队带来一些冲击,那么,团队在调整之后是否能与原先达成一个平衡呢?还是说原有的能动性、开放性、突显的个性是否都难以共存呢?我还在观望。

理想的团队,到底会存在吗?

真希望有一天能打破这一年一换的魔咒呀。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