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是否要进入医疗行业做产品,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54102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辑导语:医疗行业是个市场很大、机会很多的行业,要想进入医疗行业做产品需要了解什么呢?本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讲述了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基本概况、行业前景、机会和挑战以及进入医疗行业的办法等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7YMu7gE3kmBiiOHLwv3v.jpg

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问起关于医疗行业的事情,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总结下大家的共性问题,也是对自己现阶段知识点的沉淀。

结合大家的问题,我从行业概览、行业前景、机会和挑战、如何进入医疗行业这四个部分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医疗大健康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这个词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我们不妨再把范围扩大一点,上升到整个医疗大健康行业。

传统意义上的医疗行业,指的无非是有病治病,以医院为中心,从一系列的就诊过程中衍生中的各种细分领域(医疗器械、药企、医院信息系统等等)。

大健康行业则是倡导一种健康的方式,不止是“治已病”,更是“治未病”。

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

我在目前我国健康产业链的五大基本产业群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细分领域的补充,并列举了对应领域的代表公司,通过这张图大家可以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tQZxpL7MDnSvANBLYwn2.png

名词解释:

  • HIS:医院信息系统;
  • EMRS:电子病历系统;
  •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 RIS:放射信息科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五大产业群体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为主,医药制造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下游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及疾病演变等因素相关,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市场占比较大,达50.04%。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接近14%,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我国健康药老领域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33.04%

其次为医疗、保健品、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市场占比分别达9.49%、4.72%、2.71%。

RHgAeT4yHVoIPb5OHGHc.png

数据来源:健康界 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行业前景

先看一组数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营收突破7万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万亿元。

翻译过来,就单纯从市场前景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wXuAY03p6aiU93jCBLal.png

但仅仅凭借一组营收数据,可能显得有点片面。判断一个行业的前景如何,我们可以通过PEST模型来进行分析。

1. 政治环境(Political Factors)

聊起这个行业,永远绕不过的一个词是监管,自互联网医疗行业诞生以来,政策因素一直是驱动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其特殊性,互联网医疗行业早期发展一直受制于政策的相对真空与监管的反复。

根据整体发展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混沌期(2013以前)

政策相对空白,监管措施不完善,行业发展方向单一。

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作为主要任务,并提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

从此,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领域从单一的医疗信息化领域开始转到到诊疗、药品销售等领域,开启互联网医疗的新纪元。

2)萌芽期(2014~2016)

2016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互联网医疗首次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3)发展期(2017~2020)

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涉及监管、应用及试点方面,侧重于应用层支持和引导。

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

各地要坚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不断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和执行管理,加强监管。

4)爆发期(2020~至今)

政策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医保支付规范阶段,落地应用层。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

深化医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 一”服务行动。

因为当前我国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后续的政策还是会在加强医疗信息化和医疗标准化的建设上。

因为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再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发展,不会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

所以说,这是一个与政策紧密相连的行业。

2.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从2009年4510亿元增加至2018年1.57万亿元,累计支出将近十万亿,年均增长14.9%。

其中也不乏对互联网医疗的直接投入,例如,2020年青岛财政拟安排资金约7000万元,主要用于智慧血液平台、智慧门诊、远程会诊以及影像平台建设等,来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建设。可见国家不仅在政策上积极探索,在真金白银上也给予了大量支持。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GDP的快速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同步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相比于2010年累计增长1倍。

同时截止2020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9.99亿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13.6亿人。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基本民生保障的提高,人们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19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87.2亿,较2010年的58.4亿增长约49.37%。中国人均看病次数由2010年的4.4次,增加到了2019年的6.2次,涨幅达到40.9%。

全国卫生总费用从2009年的1.8万亿增加至2018年的5.8万亿,年均增长14.2%,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314元增加至4148元。

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劲的医疗需求增长也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契机。

3. 社会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对医疗的需求量一直处于比较大的状态。

我国目前也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危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约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以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 7%/14%/21%时社会进入轻度/中度 /重度老龄化的标准来看)。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2000年以来我国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医疗和养老在内。

这就是在第一部分我们提到的,健康养老占到整个行业的33.04%,未来这个比例还会有相应的上升。

另外因为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互联网医疗对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线上咨询问诊、在线购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群众大规模聚集,为线下紧张的医疗资源分摊了部分压力。

而且随着各种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平台的建设,小病可以直接预约咨询,网购药品,大大降低了就诊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互联网就诊的方式。

逐渐完善的体系和大家观念的改变,为医疗大健康的发展添砖加瓦。

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互联网医疗涉及的技术主要是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等,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也算不错。

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使得医疗在线化具有可能性。

5G技术的发展,为远程诊疗提供了便利,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比如21年3月有个案例,在贵州黔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通过实时连线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系统疾病专家,与本地的医生联合对患者进行远程查房,当天中午在介入手术室,患有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在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的远程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

随着5G技术的日益成熟,远程会诊、远程手术、隔离病房“云相见”都会一步步走入现实。

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可穿戴设备也开始布局研发适用于医用级别的产品,目前华为发布的Watch D手表可以作血压测量、心电采集,已通过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且通过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多家专业机构临床验证。

在完成血压和心电图这种专业数据的测量后,Watch D可以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医生进行解读,医生会帮你解读分析测量结果并提供健康管理建议。患者的指标监控更及时、更方便。

之前医疗行业信息孤岛严重,是因为各大医疗机构数据不互通,现阶段电子病历能大幅推广,云计算技术功不可没。

通过云储存技术实现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病历信息共享,使诊断医生通过双方身份验证,在系统中添加或变更病历信息,并实现多方采用,对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提升了效率。

人工智能也在医疗行业广泛应用,包括智能假肢、外骨骼和辅助设备等技术修复人类受损身体,医疗保健机器人辅助医护人员的工作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AI模型对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在必要时改变治疗计划。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需求。

5G通信技术的低延时、大宽带、广连接的特点,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加速了多终端互联互通的物联网发展。

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计算力和训练数据量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智能”。

各项技术相辅相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简单概括一下,医疗行业在现阶段国家政策层面上,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而且由于整体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因素影响,大家对医疗大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各项技术的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所以从整体来看,行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三、挑战与机会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大概心里有个数了,前景还是有的。但是,我想泼一盆冷水,它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1. 在这个行业会遇到哪些挑战

与之前的几波互联网浪潮改变行业的模式不同,互联网医疗在现阶段,还是主要致力于在原有的模式上“提高效率”

也只是集中在提高挂号效率、搭建信息化平台、优化取药时间这些辅助的业务流程上,而核心的诊疗阶段(打针、输液、做手术等等),还是需要在医院完成。

医疗行业的特点是什么呢?低频、刚需。

医疗的本质还是依托医疗机构,患者认准的医院和医生,而不是企业,他没法养成点外卖就想起打开美团、饿了么,打车就想起滴滴,旅行定酒店就想起飞猪、携程的用户习惯。

所以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相关公司,是没有概念的(除了部分做C端医疗知识科普的,丁香园,腾讯医典等)。

目前行业内的各大企业是什么特点呢,不赚钱。

除了医药电商外,其他都还未找到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前两年有一些企业在做医疗信息化,但这个市场终究会饱和,单纯的做部署,也无法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前段时间和同样一个做医疗的朋友聊天,他聊到他们现在虽然是在做平台,但是最终的盈利模式还是在卖药,盈利模式非常单一。

所以,无法切入核心场景、盈利模式单一、回报周期漫长,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和挑战。

2. 行业的机会又在哪里

但好在,在医疗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范围更广的大健康行业。

比如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及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行业。

这种模式也许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但它是属于医疗大健康的范畴,不再是单纯的“治已病”,而是通过改善你的生活方式习惯等,教你“治未病”。

这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玩法,比如各种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师的指导服务等等。薄荷健康21天健康全餐,就是在相关方面做的尝试。

如果你想挑战高难度,可以试试以服务医疗机构为主的公司,探寻下各种医疗环境下复杂的业务场景,对个人分析拆解问题的能力绝对有很多的提升。

如果你想快速入行,可以尝试从健康管理的公司入手,这是一个相对而言门槛比较低的方式。

四、如何进入医疗行业

每次大家问我,自己要不要进入医疗行业时,我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你想要进入医疗行业?”

这个问题我在上次跳槽的时候思考过,因为当时给家人买保险,我不在本地,拉取病历信息的时候太麻烦了,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医疗信息化还是做得这么不便捷,所以想深入这个行业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运转模式。

另外,就是人的一生中都离不开医疗,我可以通过工作积累些相关的医疗行业知识,这两点就是我进入医疗行业的契机。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底层动机,大家可以先仔细思考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进入医疗行业?”

比如之前问同是医疗行业的朋友时,他的回复是“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出来。”这格局是不是瞬间打开了!

大家面试医疗行业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大多数都要求有医疗背景或者相关从业经验,那之前没有,该如何跨行呢?

寻找医疗行业与本行业有交集的地方。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跳槽的文章里面提到,在准备简历时需要思考下后续的方向,简历至少要准备两个版本。

面向本行业和面向跨行业的。当时翻了一些不同行业的JD,总结下来产品面试时分为通用技能和行业知识。

通用技能:执行力、沟通能力、逻辑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性)、其他附加项(数据分析,运营能力等)。

行业知识:

  • 同行业:重点突出自己的行业知识,相关能力;
  • 跨行业:突出产品的通用软技能,并对目标行业进行基础的了解。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个点,通用技能是最核心的,因为行业知识你可以快速补齐,但是通用技能可能一时半会无法提升。

那么在没有行业经验时,你要怎么做呢?扬长避短。

我当时在Boss上整理了部分目标公司的资料后发现,其实有没有医疗背景,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结合你的经历,简历尽量往上贴近就可以了,另外再加上你对医疗行业的一些了解,来体现你的学习能力。

noEW31gO3uR4aWqpTB5j.png

做电商的朋友可以看看医药电商的机会,包括一些供应链、仓储等内容,这样你在电商行业积累的知识可以迁移复用,哪怕你没有医疗背景,但是在电商行业有相应的经验,也是有对应优势的。

医药电商这块的头部公司,可以分析下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模式。

waiwyNpDNqtvKKquuFdI.png

同理,做教育、直播的可以偏向医疗科普相关的,目前好多公司都在发力短视频这块,也是不错的机会, 可参考丁香园、就诊问问。

在To G,To B行业有相应经验的,可以考虑一些偏项目制的公司等等,其他行业我就不一一举例啦,相信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的。

转行前,先对自己有个基本的认知,然后从当前行业入手,寻找与医疗相关的点,学会扬长避短,针对性地进行投递和选择(转其他行业这个方法论也是一样的)。

有了目标的公司和具体的细分领域,那就快速执行起来吧,实践过后你会发现其实跨行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以上就是我从事医疗行业而来一点简单的总结和建议,有遗漏或不严谨的地方还请指正。

本文由 @筱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