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atrix Talk × 试播集:聊聊关于读书的那些小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283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自《试播集》栏目播出以来,喜爱阅读的作者们便经常集结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言、阅读趣事。本期 Matrix Talk,机器人就趁着世界读书日与他们相约一起,聊聊关于读书的几个小问题。

Q: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挤出时间看书的?

@斯利普固:最多的读书场景是地铁通勤,近几年 80% 的书都是在地铁上看完的。我在地铁上看书尤其投入,可能是觉得这个时间本来就是垃圾时间,如果看书了,就赚到了。我就没有因为住得离公司远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反倒是周末在家有大块时间的时候,通常会看不进去书,大概是觉得这个大块的时间是可以用来娱乐消遣的XD。

即便是完全在通勤路上看书(纯地铁时间大概 30 分钟),一年下来也能看个 10~20 本左右。相比较爱看书的人来说,这些不算什么。但是相比以前没有看书习惯的我,已经是一个很让我满意的结果了。

@潘誉晗:为了能保证自己尽可能完成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年我都在想新的方式。今年我主要采用的以下三种方法:

  • 比起碎片化时间,把玩乐作为阅读的奖励。对于很多工作党而言,碎片化时间他们会更乐意去放松或休息。不是说他们不想阅读,而是工作的强度会让他们觉得已经很疲惫了,所以不想再看文字类相关的事物。为了保证自己的阅读量,我规定自己只要看完15分钟,就可以去吃好吃的——早饭/中饭/晚饭。只要阅读满半小时,就可以安心去看剧集,看一个小时书就可以去看电影。所以今年,我把阅读和剧集的时间规划得很不错,也可以读像《虚无时代》《第二性》这样的大部头。
  • 做好阅读手帐,每天制定阅读的基本目标。从 2005 年读初一起,我至今已经坚持手帐十七年,随着对于漂亮手帐的热爱,对于日常手帐的细分,我也做得越来越详细。阅读手帐就是我今年新增的一本手帐之一。首先,我会在自己的日常手帐大致写一下今天阅读的目标,要读书一定是第一个要写的任务,然后制定以下每天要看的内容,比如说看几章或者说是看到哪里。等一天结束临睡之前,我会在阅读手帐上复盘记录自己这一天的阅读了什么,时长是多少,同时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打卡,这样仿佛立 flag 的方式给了我很好的动力去坚持。
1
1
制定每天的阅读计划,然后在阅读手帐上记录阅读的内容和时长
  • 分难度阅读也很好,同时开读平衡压力。在阅读大部头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有感觉自己面临崩溃的阶段。今年二月份开始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大部头的悬崖,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阅读马拉松」活动开始,我接连读了《虚无时代》《第二性》《萨巴斯剧院》还有《时尚及其社会议题:服装中的阶级、性别与认同》这样的长篇大部头,所以我选择大部头和轻松款同时阅读的方式。读累了大部头,我就看一眼轻松有趣的故事;读崩溃了密密麻麻的字,我就乐呵呵地打开绘本和漫画。于是在这样平衡压力的情况下,推理小说和那些较为轻松的文学作品反而成为我消遣和排解压力的美好存在,而当我觉得自己看了漫画深感罪恶的时候,我又会马上翻开放在一旁的严肃文学。所以今年,虽然我目前只读了 47 本书,但是因为这样的分难度系数的阅读方式,我也读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纪实类书籍。

@ElijahLee:只要愿意,肯定是有时间读书的。我的读书时间很固定,首先是上下班通勤,工作日来回累计会有 50~60 分钟的通勤时间,一般来说我会保持平均 40 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同时利用好早晨清醒的时间,选择一些严肃的作品进行阅读。另外是周末出去逛咖啡店,也有机会读一两个小时。最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在入睡前的 30 分钟我会读一些轻松的作品,帮助入眠。

@Jindunwaiting:「挤」这个词非常精准,读书最多的是在求学时代,而工作后只能挤时间阅读了。从前我阅读的图书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类,而现在可以分为「工作相关类」和「工作无关类」,如果是和工作相关的,那就可以在上班时光明正大阅读,算是提高工作技能的毕竟途径,如果无关工作,那就是「摸鱼」了。当然,我个人认为说是「摸鱼」是很不恰当的,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很多人文社科的书籍都会激发我在教育活动中的灵感。

除了工作时间外,「如厕阅读」和「睡前阅读」也是我挤时间的方法。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在这两种情况下读小说,不然你可能得痔疮和睡不着,读读新闻报道等非虚构的短材料就好。

Q:聊聊你做读书笔记/写书评的心得?

@斯利普固:在这之前我就一直想写些东西,用来整理自己的脑子。无论是某段时间对社会、生活的看法,还是看完一本书之后的感悟。写东西,能有助于思考,帮助理清一系列混沌、模糊的想法。因此看到《试播集》这个活动就第一时间参加了,可以通过 DDL 这个东西来让我去写东西,毕竟很多事情自己知道是有益的,也还是需要外力来推自己一把。通过写下一两千字,来复现一下自己看完一本十万字的书之后,脑子里还剩下些什么内容。

@潘誉晗: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除了推荐书之外,自己写书评,写自己真的想写的那些感触比概括书籍的内容来得重要。所以读后感,重要的是读后的感想而不是读后的故事维纳或者总结,如果要看这样的内容,其实我看书籍背后的简要就可以。没有约评压力对我来说发挥的空间会更大,因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出版社约评的时候其实也很好,因为我会要求自己这一篇一定要好好写,写出深度和厚度,因为有着一定的任务在。所以两相结合,不能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文字输出的感觉。

@宇宙浪费指南:关于读书笔记的事情,我有两点想说:

1)不必有「不做读书笔记就白读书」的心态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处在不一样的阶段,看一本书对同一个人来说的收获也不同,可能某本书对于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满含干货,但对于工作几年的人来说则收益不大,这种情况并不是要强求输出什么读书笔记的。

读书也不是很功利的事情,不必为总是遗忘读过的内容而感到懊恼,也不必为读一本书的时候没太多收获而觉得浪费时间。我在阅读时一般秉持「佛系读书」的态度,哪怕整本书中只有一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这次阅读也是成功的。

2)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笔记

我过去一年读的书很杂,有文学性很强的书籍,也有专业性很强的书籍,文学类的书籍确实很难输出像专业性强的思维导图或者系统的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文学性的书籍就没什么笔记做,这一点是我过去的误区,只不过文学类的书籍要做的背景工作很多。

致用类的书籍只需要依据书里的内容来总结和发散就可以了,而文学类的书籍需要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这本书的「周边」,比如是否改编成了电视剧等,不光需要摘抄所谓的金句,也需要梳理书的脉络,提炼书的内核。

@ElijahLee:今年一个契机是少数派的试播集栏目,我为两本书撰写了推荐文字,倒也是一个记录读书心得的激励手段。不过我认为最近试播集推荐的书过于严肃了,希望大家多读些人文艺术感性的内容,这才是世界,这才是生活。

@德坤:我最早写读书笔记是想通过投稿给系统内的报刊和内部出版物赚取稿费,实现「读书+写作+赚钱」一举多得。后来的想法逐渐改变,将读书笔记看作是一种「长坡厚雪」的行为。三浦紫苑在《我在书店等你》中评价星新一,认为他是通过一篇又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说证明自己「曾经活过」,超越「生的空虚」。那么我的目的便是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证明自己「曾经读过」,通过这件「有趣的行为」和平凡的人生进行对冲。

Q:你更喜欢实体书还是电子书,为什么?

@斯利普固:我更喜欢电子书。因为我读书的大多数场景是在通勤中,或者是在旅途中。这类场景下,电子书非常便携。在极个别情况下我才会去买实体书(如李沧东的两部小说)。

但是最近慢慢开始有点喜欢实体书,即便大部分书还是会在手机上看。无论是在平台购买或是订阅的电子书,都不属于自己。偶尔会遇到打开一本电子书收到了平台已更新的消息,这让我感到有点不爽。有一种我能看到的内容会随时被别人(大多数情况不是作者本人)篡改的情况,并夺去我看到作者原本想表达的内容的权利。而实体书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买到手之后,就是自己的了,它永远也不会因为外力而改变,除非我想。然而这些也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吧,毕竟便携的重要性对我来说还是太重要了。

@潘誉晗:我自然是更喜欢实体书的。理由只有两个:

  1. 我目前的眼睛度数是两眼 800 度,实在没有信心阅读电子书。
  2. 因为有摘抄书籍好词好句这样的习惯,所以更喜欢实体书拿在手中然后可以写划痕线的感觉,而且有的时候碰到大部头难读懂的书,需要写备注笔记,有实体书会更方便。

@宇宙浪费指南:必须是电子书,理由如下:

1)不占用物理空间

以我一年几十本书的节奏,实体书真的太会耗费钱和空间了,大多数的书也是读完一次就不会重读的类型,更别提我还爱读英文原版,又贵、流通性还比中文书差得远,出二手也不是很容易。基于这个主要原因,我已经多年没有摸到过实体书了。

2)方便做读书笔记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尽管实体书也可以借助一些OCR工具来做笔记,但在体验上势必没有电子书流畅,也觉得会很打断阅读体验,尤其是读英文书的时候,查单词真的没有电子书方便。

@ElijahLee:这个问题经常被问到。我喜欢电子书,因为实体书太贵了。不是书本身贵,而是搬家贵、占空间贵、打理贵。之前在微博看到有个博主测算过 一本书占地的费用,按照我所在的杭州房价来算,把一本书摆在家里的占地空间费用是62.5元。好贵。

所以我现在都是电子书,我是不爱看纸质么?

@Jindunwaiting:不挑,都要。纸、手机、阅读器,都是载体而已,主要看内容。具体的原因在我的「投名状」里讲过了,请大家移步。

Q:你如何管理自己的图书?

@斯利普固:我的阅读平台是微信读书。在读书软件里我基本不做特殊的管理(曾经试过但觉得麻烦,后来就散养了),毕竟想要找到什么书,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同时,我会在 Notion 记录自己的读书状态。看了什么书、作者是谁、什么时候看完的、自己的评价是多少星……都会记录在这里。我觉得读完书之后,提炼出来的记录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因此我主要管理这一部分内容(有点类似以前人买了书都会在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日期和购于何处)。同时这也能方便自己回顾过去,以及如有机会向他人推荐时可以挑选。

@潘誉晗:书架到顶,按照出版社和书籍类型放书。

1
1

@ElijahLee:电子书用不管理(笑)。

说起读书清单的话,我会用 Things 做等待阅读的书籍清单,读完之后在 bear 里打分。我知道有些读者会用 notion 做书籍管理,把出版社、出版年份都记录下来,我目前没有需求。

1
1

@Jindunwaiting:一年搬了两次家,所以我的实体书现在还装在箱子里,只能凭印象找。不过老家的书倒是摆得齐整,有的按作者拢一堆儿,有的按题材放一起。这就是摆书(管理图书)的有趣之处,你总能找到不同的编排方式,一直玩下去。

之前,有一个管理图书的好工具叫《晒书房》,每次买回来新书,先扫条码录入,也可以迅速查到自己是否买过某一本书,避免买重,可惜的是,去年它消失了。晒书房是我用来存目的工具,对于已读未读图书,我的管理方式很简单,用 Excel 自己做表格录入,当然,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用豆瓣来标记,我也试过,但豆瓣越来越臃肿,我始终没坚持下来。

所以,对我来说,管理图书靠的是「大脑 + 晒书房 + Excel」吧。

11

Q:最喜欢的虚构/非虚构类的作者是谁?

@斯利普固:高中时最喜欢韩寒,因为那时候的自己处在一种「不懂」的状态,甚至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可能都是「不懂」的。看了韩寒的文字之后开始「懂」,或者想要「懂」了。渐渐的,大家已经「懂了」,逐渐有了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后来,人们可能不再需要这样的文字或内容来启发自己了。近些年韩寒的内容(可能主要是电影),也逐渐失去了当年的那种魅力,我也不再过多关注。

因此,现在很难说是最喜欢,但是他的作品或内容确实对某个时期的自己有着很深的影响。还很怀念当年在新浪博客上看他的文字。

@潘誉晗:我现在最喜欢的非虚构作者是英国的扶霞·邓洛普,剑桥学霸因为热爱中国美食跑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获得过四次美食「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奖写作大奖,伦敦家的厨房供奉着中国的灶王爷,疫情前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中国各地寻找美食。她出过两本关于中国美食的食谱《川菜》《鱼米之乡》,而且是相当认真的而是食谱,目前在看《川菜》,从中国烹饪的类型到常见香料都做了一一介绍,食谱也是地道川菜。而在她的《鱼翅与花椒》和《寻味东西》里,我又看到了一位外国友人对于中国菜的无比热爱还有希望可以打破饮食文化的误解界限的那一份真诚的心。

@宇宙浪费指南:每个时期的我都有阶段最爱的作家,当前这个时期最爱的是毛姆。他的作品真的是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有人评价他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总是用刀锋般的文字划开人的内心」,于我而言,他讲述的故事和尖锐的戳穿是恋爱脑的一针强力清醒剂。

他聪明、毒舌、锐利,对于人性有敏锐的洞察力,残忍又真实的讲述着有关人性的故事,但心里又揣着一轮明月,一边厌恶世人一边热爱世界,一边看透人生一边又抱有期待,对理想主义者来说,他的书或许能提供一条出路或安慰吧。

@德坤:苏枕书是负笈京都的爱书人,为京都的旧书行业写过多篇文章,其作品也可以概括为「京都系列」。在作者娓娓道来的笔下,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往事,不同文化带来的思考,被融合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共同组成了属于作者也属于读者的京都。我所阅读过的苏枕书的书为《松子落:京都九年》(有两篇读书笔记)和《春山好》,读苏枕书的文章,有一种情与理交融的感觉,仿佛于无声处,被作者带入了她的世界,在少许增长了些知识的同时,也被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染了。

Q: 如果你只能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哪本书给少数派读者?

@斯利普固:《三体》。这确实显得有些俗套。但是它曾经带我走进过一个我能触及的、最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那种体验是读书的魅力,也是读书给我的收获。在最为宏大的叙事当中,更容易让自己忘却渺小的人类所做的无畏斗争,进而让自己短暂地抛开生活中很多本不值得提及、却让自己烦恼不已的各种琐事。这是我在书中能获得的短暂的安宁和想象,而很多时候我读书的目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静。《三体》其实可以成为一个科幻类作品的引子,有更多优秀的作品(甚至是很多年前的作品)都值得品读。如果还未读过《三体》的读者,可以试试看。

@潘誉晗: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是我读过最好的短篇小说集,没有之一。其由七则短篇小说构成的合集,所以读起来相对轻松,没有大部头那样的负担感。其次,以作者的故乡布雷顿角为背景产生的故事,是一群人的人生记录,有心怀远方之梦的少年;有回忆过往的大学教师;也有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老年人。可即便如此,在看似没有那么顺遂的人生旅途中,布雷顿角依然有生命在延续。

布雷顿角是加拿大很偏僻的小地方,很多年轻人出走,但是这个小小的故土依然活着。麦克劳德的作品其实并不多,只写了 16 个短篇,但确实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尤其是这样的内容,是从来不修改的。

而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陈以侃老师的翻译也相当令人惊艳,是我近四五年看过的作品中,翻译最出彩的两部文学作品之一。他真的把翻译届所提倡的「信、达、雅」给做到了极致,推荐给学生看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立刻打电话给我:「这是我今年读过来最好的短篇小说,翻译也很大程度上让整部作品变得更加出色。」

1

@宇宙浪费指南:《深度工作》。从提出结论,到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个结论为什么站得住脚,以及一些人通过这样的方法做出了什么成绩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再到最后如何执行。本书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我心里致用类书籍的范本。

被邮件和IM信息轰炸、辗转于一个又一个的会议、被一些堪称时间黑洞的软件瓜分掉时间和精力,经常有那种「啥也没干一天就过完」的感受,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如此 。繁杂的多线程工作导致我丧失专注力,我也曾在 这篇文章中表达过这个困扰。

本书指出知识工作者 60% 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浮浅事务上,这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作者提出「深度工作」的概念,还系统地给出了针对日常生活工作的深度工作的策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解决「丧失注意力」的困扰。

1

@ElijahLee:只有一本书的话,那肯定推荐《红楼梦》了。如果读过这本书,你基本上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史分为「没有读过《红楼梦》」和「读过《红楼梦》」这两个阶段了。(同样适用于《百年孤独》、《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至于推荐的原因,有非常多。首先是人的故事。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的社会是由人所构成的,我们每天都要和朋友、家人、同事以及陌生人打交道。《红楼梦》给了一个生活的范本,往大了说是人情世故、为人处事,往小了说就是每天的故事。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讲究说话处事的环境(我想大多数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红楼梦》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样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他/她为什么这样说、他/她为什么这样做。现在青少年中有一种「宅」的趋势,少与人打交道、独善其身、疏于维护关系,一种扁平化的人际关系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群居性的本质。如果亲密关系的相处也是如此,就会非常危险。

第二个原因是,《红楼梦》的文学性。撇开里面大量深奥的诗词、判词和谶语,《红楼梦》在组织平淡的日常故事时,感受语言的流畅性、人物的流动性,会对自己欣赏文学作品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可以把读书史分为没有读过和读过《红楼梦》两个阶段了。现在的我已经无法阅读网文了,尽管高中和大学时期读了很多,但现在读不下去,比如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开端》,我找了小说来读,只读了两页,语言太贫瘠了。除了书籍,《红楼梦》还有很多周边的出版物,电视剧、论坛讲座,都可以作为鉴赏中国文学的重要辅助媒体,比如《蒋勋细说红楼梦》的录音,听完之后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这部小说的精妙,自己对于文学的欣赏也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Jindunwaiting:《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正是「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这种话耽误了大众去接受这一部杰作,《红》有爱情元素不假,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市井图像、文化内涵、权谋争斗、人性善恶等等等等。一切哲学思想争论都可以在《红》中找到相关的例子来对应,它是无所不包的。这样的书其实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应该都有,比如莎翁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等等。汉语作品中,除了《红楼梦》,《金瓶梅》也是这样的书,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