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汇兑损失逼近盈亏线,那些在汇率风险中裸奔的外贸企业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0982069337062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汇兑损失逼近盈亏线,那些在汇率风险中裸奔的外贸企业

财经五月花·2022-04-22 12:47
专家测算,一个月内,美元兑人民币的隐含波动率从2.6%上涨至4.2%,欧元兑人民币的隐含波动率从4.6%上涨至10.5%,这同样意味着外贸企业可能面临的汇兑风险损失。

接连三天,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行。4月20日-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破6.39、6.40、6.45关口,22日盘中一度突破6.47。老梁的心神也随汇率起伏上下,从事跨境电商出口十余年,人民币汇率从未像今天这样困扰着他。

老梁主要通过eBay和亚马逊两个平台向欧洲客户销售户外商品,2021年销售额约为3000多万欧元。2022年一季度,老梁公司的销售额仍在继续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对欧元升值,结汇后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据老梁测算,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其利润率的影响超过5个百分点。

2020年6月以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持续波动上升,迄今涨幅超过16%,令出口贸易商利润承压。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告诉《财经》记者,2020年6月至2021年初,人民币升值主要表现为相对美元的双边汇率升值,影响出口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曾经测算过,按照企业收汇的账期来看,如果它没有做汇率风险对冲的话,基本上3个月就亏掉全部利润。”2021年以来,双边汇率趋于稳定,但由于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相对绝大部分非美货币升值,多边汇率上涨约8%,对外贸出口商竞争力产生冲击。

2022年3月以来,形势似乎开始逆转。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增强,美元指数持续走高,迄今涨幅接近3%。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31左右波动上行。4月19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向上,突破6.40重要关口;4月20日早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亦冲破6.40关口,为2021年11月以来首次。截至发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接近6.45。非美货币方面,欧元、日元、英镑等非美货币汇率亦相对人民币升值。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疫情导致国内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与美元走强两方面因素,或将使人民币短期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下一步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管涛表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核心内涵是指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有涨有跌,避免形成单边预期和走势。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常态,意味着企业更可能面临汇率风险。中国银行相关部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汇率波动对外贸商的利润影响程度尚无法简单界定,一般而言,货币汇率波动性越强,企业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外贸企业需要主动管理汇率波动风险,如果不管理可能会做错方向,汇兑损失将吃掉企业全部利润。”管涛提醒。

站在盈亏线上的外贸商

“我每天都在结汇,每天都在看着自己本来应该拿到的钱减少10%。”说起近期的汇兑损失,周军觉得非常无奈。

周军主要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向欧、美、日三地出口小家电、母婴、个护类商品,2021年销售额接近3亿元人民币。2020年6月以来,美元、欧元、日元都相对人民币贬值,让其结汇后拿到的人民币少了10%-20%。据他测算,2021年,汇兑损失至少是其营收的10%。

“我们收欧元的,包括收英镑的,感觉特别明显,”老梁对《财经》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是稳定的,但其他货币相对美元都在贬值,所以也变相相对人民币贬值,搞得我们好头疼。”

老梁的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他告诉《财经》记者,2021年人民币也在持续升值,但趋势相对平缓,还能通过产品提价等方式进行对冲。俄乌冲突暴发前后,欧元较人民币汇率短期急跌,每100欧元的结汇价格下跌超过20元人民币。跨境电商来不及提价,对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据老梁测算,近期仅汇兑损失令其毛利率损失超过5个百分点。

《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发现,2022年以来,以美元结算的出口商汇兑损失相对较小,而以欧元和日元结算的出口商面临较大的汇兑损失,部分外贸商毛利率已经逼近盈亏线。一位主要面向欧洲市场的传统外贸商告诉《财经》记者,汇率波动是他近期最大的负能量来源之一,并因此婉拒了采访。

连连国际外汇高级分析师邹杭甫告诉《财经》记者,俄乌冲突以来,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对中国大批出海的跨境贸易商而言影响不一。

据邹杭甫测算,从1个月的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可以发现,2月10日-3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的隐含波动率从2.6%上涨至4.2%,1月14日-3月7日欧元兑人民币的隐含波动率从4.6%上涨至10.5%,增幅仅次于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水平,市场风险大幅上升。“俄乌冲突的波及较大且长远,势必会打乱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布局和经济修复的计划,长期利空可能持续对欧系货币施压,而美元可能会成为这场冲突中唯一的赢家。”

以欧元为例,PingPong数字贸易研究院算了一笔账。假设某跨境电商企业主要业务是在欧洲的一些电商平台销售,销售收入用欧元结算,境内购货,账期3个月。2022年初销货,企业在一季度末收到的货款欧元结汇时,就可能遭受4%左右的汇兑损失。

除了汇率波动,跨境贸易商还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费高企等不利因素。据周军透露,原材料成本、运费和人民币升值“三座大山”让其近两年毛利率快速下降。2020年-2021年,其经营毛利率从40%-50%降至15%-20%,预计2022年还将进一步下行。截至目前,周军的净利润率约为8%-10%,接近行业最低水平5%-8%。“如果太低的话,这个行业就没人去做了。”

老梁的利润率已经走到了危险边缘。据他介绍,其企业2021年利润是2020年的一半,预计2022年的利润是2020年的三分之一。“今年净利率可能只有四五个百分点,一旦出现某个产品滞销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可能就要亏本。”

邹杭甫表示,近期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势必会推升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而提高跨境出口商的采购成本。如不能通过提高外币定价的终端销售价格,势必要承担通胀和汇率的双重压力,进而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运输线路受阻、能源价格攀升,可能进一步抬升物流成本。玉莽国际物流总监章晓飞预计,本轮疫情过后,海运费可能将迎来一波小涨。

对于2022年的经营目标,老梁表示,希望销售额增长20%。“现在各项成本都在涨,按照去年的情况,销售额增长20%利润可能不如去年,但是能基本稳住。”

汇兑风险敞口 “裸奔”

老梁等人的汇兑损失与近两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关。

据PingPong数字贸易研究院测算,2020年5月27日至2022年4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95%,兑欧元、日元的升值幅度分别为11.8%、23.7%。

近期,市场形势似乎发生逆转。3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抹掉前期涨幅,跌回2021年末收盘价6.37附近。4月19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向上,突破6.40重要关口,4月21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亦突破6.40关口。

中金公司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在突破重要技术点位后会有一定的走弱压力,但压力相对可控。中长期看,中金公司认为人民币汇率将向长期均衡水平逐步均值回归,并据此预计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65。不过,据《财经》记者了解,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也有不少观点认为人民币年内将继续升值。某期货研究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年内将升破6.0。

近期,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屡次提及,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管涛表示,所谓“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就是实施灵活的汇率政策,主要体现为“不干预是原则,干预是例外”,即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避免出现单边走势。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多位受访者告诉《财经》记者,预测汇率走势越来越难,“持币观望、逢高结汇”的老策略不灵了。“外贸企业要主动管理汇率波动的风险,如果不管理可能会做错方向,汇兑损失将吃掉企业全部利润。”管涛表示。

据前述中国银行人士介绍,跨境贸易商可使用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国际结算类产品和衍生交易类产品。国际结算类产品包括人民币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工具等,衍生交易类产品主要包括远期、掉期和期权及其他组合产品。“一般而言,客户可通过国际结算类产品调整本外币结构,达到外汇敞口的‘自然对冲’,而对于无法自然对冲的外汇敞口,可通过衍生交易类产品进行套保。”

尽管每天都在承受汇兑损失,老梁和周军都坦言,没有使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在外汇风险敞口面前,两人均在“裸奔”,而原因也出奇相似:不懂。

“个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懂了。”看着银行给出的汇率避险建议,老梁直言。周军大学本科的专业是金融学,但他坦言,对汇率风险管理一窍不通,其所在的跨境电商圈子,也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相关知识,“1000个里面不见得有1个懂”。在他看来,汇率风险管理是跨境电商从业者的盲区,大家甚至并不知道外汇风险有很多种对冲方式。

而这并非个例。驼驼数科是一家面向跨境电商的第三方跨境支付服务商,其总裁周缘昕告诉《财经》记者,该平台上大约50%的卖家收款时选择在平台上实时换汇,即直接收人民币;剩下50%愿意收外汇,其中会主动对冲汇率风险的不到10%。“总体来看,平台上会使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卖家可能不到5%。”

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周缘昕发现,很多中小微企业对汇率避险产品的认知存在空白,从老板到财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经验都很欠缺,很多老板可能都不知道还有避险工具。

2020年11月,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撰文表示,外汇局对24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后发现,企业普遍存在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大多数企业汇率风险敞口对冲比例较低,甚至有企业不进行任何金融避险,部分国内企业持有上亿美元的风险敞口。

PingPong数字贸易研究院表示,2020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超过2000家出现汇兑损失。

企业为何放弃避险

前述外汇局问卷调查显示,除了不熟悉外汇衍生产品,影响企业选择汇率避险的因素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往汇率单边走向助长企业押注汇率,二是部分企业仍存在“赌博投机”心态,三是部分企业认为套保成本高。

第一条因素与市场形势变化有关。

王春英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长期处于单边走向,波动幅度很窄,人民币汇率趋势预测比较容易,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企业押注人民币汇率的倾向。周缘昕亦告诉《财经》记者,“2015年‘8·11汇改’之前,很多外贸老板自认为对汇率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汇改之后,发现自己的判断已经追不上市场变化。”

第二、三条因素则与企业缺乏风险中性意识有关。

所谓风险中性,是相对于风险偏好和风险厌恶的概念,具体指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以实现预算达成、提升经营的可预测性以及管理投资风险等主营业务目标。

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企业无法正确对待外汇风险管理成本。王春英表示,很多企业对套期保值认识不到位,习惯将外汇衍生品价格和到期市场价格比较,并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业绩考核依据。

据汇丰中国资本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避险工具的成本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成本,主要体现在远期市场价格和即期市场价格之间的汇率差,这是由两种货币的利率水平决定的,是市场客观情况带来的成本;二是执行成本,即银行相关产品的费用。鉴于目前市场的成熟度,这部分成本已经下降到非常合理的水平。

针对市场成本,管涛算了一笔账,比如当前美元结汇价格是6.37元,一年期远期的掉期点子为600点,一年后的结汇价格是6.43元。此时锁定汇率,未来一年人民币升值,企业可能赚钱;如果人民币贬值超过6.43,企业可能亏钱。“但套保的作用不应以盈亏来衡量,其核心是锁定远期汇率,变不确定为确定,让企业能够按照6.43元的汇价,安心组织生产和经营。”管涛强调。

周缘昕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外贸商会将交给银行的保证金成本、手续费一并折算进远期汇率,如果认为整体核算后的远期汇率不达预期,就会放弃套保。

对此,王春英表示,避险保值就像花钱买保险,是要付出成本的,是以一个比较小的成本来管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这一点企业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除了主观因素,中小企业进行汇率避险,也存在一些客观障碍。有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出于收取保证金等原因,部分银行将汇率风险管理业务与授信业务绑定,未获银行授信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汇率避险服务。部分中小微跨境贸易商,可能长期通过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进行收付汇,销售规模也不小,但在银行系统中查无此人,进而难以获得相关服务。

汇率避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汇丰中国资本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企业来说,套期保值是一个整体过程,并不只是选择工具这么简单。公司首先要识别和量化潜在的风险,同时要制定出一套制度、并自上而下严格执行,比如:要不要做套保、什么时候做、做多少、用什么工具做等等。“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在决策和执行层面才能有据可循,并保证套保的顺利实施。”

中国银行相关部门人士亦表示,不同企业由于规模、经营模式、资产结构等存在差异,选择的汇率避险策略应高度个性化设置,但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简要归纳如下:一是成本原则,汇率风险管理业务是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二是冲抵原则,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应遵循套期保值要求,以对冲风险敞口为根本目的;三是不主动原则,企业不应过度主动管理汇率风险敞口,避免频繁判断和过多主动调整。

此外,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经营模式具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老梁表示,传统外贸商可以根据出口合同金额和出货时间去锁定未来汇率,但B2C类跨境电商做的是零售生意,预计未来销售额的难度比较大,锁汇操作比较困难。这也是其放弃管理外汇风险敞口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周军告诉《财经》记者,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企业当前更多与连连支付、PingPong等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合作,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操作方式灵活,对跨境电商商业模式理解也更深刻。“以前有些银行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几台电脑,很难相信我们销售额能有几个亿。”周军表示,如果银行能够提供便捷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他也愿意主动尝试。

银行的避险新生意

2020年以来,为推动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支持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外汇局等相关部门做了不少努力,包括开设“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专栏,阐释外汇衍生品交易案例,分享避险经验;将“外汇套保比率”纳入银行外汇考核指标,鼓励银行主动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等。

4月18日,央行、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第十八条,就是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具体而言,金融机构要及时响应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汇率避险需求,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汇率避险业务的担保,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能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

2021年初,王春英曾公开表示,企业管好汇率风险离不开银行的帮助。“全国能够提供外汇衍生产品服务的银行是115家,银行的类型包括大中小型银行、中外资银行。服务企业覆盖面是够的,关键还是服务质量。”

从外汇局对银行业务的了解和调研来看,一些银行认为,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外汇衍生品交易的专业性比较强,人员培训耗时长、投入多,收益相对不高,结果必然是对企业专业化服务不充分。“很多银行现在都提出要建设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大银行,如果不重视企业需求很难真正成为一流的银行。”王春英表示,“从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来看,2020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接近30万亿美元,未来可能更大,所以汇率风险管理确实是银行不能忽视的‘大生意’。”

据《财经》记者了解,当前汇丰中国、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已通过创新产品,将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纳入汇率避险服务范围。

例如,汇丰中国跨境电商收款服务平台上线,支持外汇即期和远期的报价,可以帮助跨境电商进行汇率风险对冲;中国银行则在探索外贸新业态领域供应链融资服务新模式,针对海外仓等业态,探索利用内保外贷、仓库经营租赁保函等产品等方面有所斩获。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大型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过程中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由中小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可能是更优选择,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在发力汇率风险管理业务。

某股份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其所在股份行很好看汇率风险管理业务,最近开会都在提。同时,该人士亦坦言,目前不少银行仍然把汇率风险管理当作其他授信业务的匹配服务来看待,不会立即见效益,前期还要具备很多条件,所以短期内只是“战略性”方向。

华南地区某城商行人士亦对《财经》记者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需求较大,部分城商行相关业务发展较快。据其介绍,汇率风险管理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也能沉淀企业的结算资金,与近几年商业银行进行财富管理转型的理由高度相似。

2021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王春英介绍,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推动企业套保比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

(作者为《财经》记者,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老梁、周军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唐郡,编辑:袁满,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