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创投,凛冬将至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199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456字)

12小时前 中国创投,凛冬将至

来源:猎云网
估值的变化,不仅是PE/VC们关心的话题,更是很多创业公司的生死存亡的关键。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栀子。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今天,中国创投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以前是创业者堵门,现在是投资人堵门。不少机构为了拿到好项目,甚至放宽了一些投资条款。”解禁的3个项目,跟上市后的高点相比,几乎跌出了一半。现在退也只是回本。而且这种压力已经传导到了募资端。”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创投圈共发生3291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63.%;融资金额超过6660亿元,却同比下跌21%。其中,天使轮或种子轮融资事件占比7.32%,A轮占比15.65%,超过B、C、D轮的占比总和9.63%。

反观后期,战略融资事件占比52.45%,IPO阶段占比4.98%,并购占比9.02%,定向增发占比0.94%。特别是战略投资阶段,超过1700起,同比增长率达到223.1%。

换句话说,资本们为了避开估值太高投不起的尴尬,纷纷开始集中在A轮及以前投资,投早、投小的趋势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积极的用战略投资参与公司治理,或许在保障投资收益方面,只相信自己而选择亲自上阵。但在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严重的今天,这种选择的后果投资人早晚会自食恶果,只是时间问题。

今天,新冠疫情持续发酵,波及面和影响深度都在扩大,不少企业发展受到影响,融资进程也在因各种原因而大大变慢。加之,美股上市窗口依然面临困境,美元LP纷纷观望甚至撤出中国市场的声音频传。焦虑,或许正是现在投资人们的真实写照。

“最佳捕手”深创投出手50次,达晨变化不明显

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以及地缘政治等不利影响,2022年以来,对于一级市场PE/VC而言,明显的对项目估值和风控更为严格,而选择更早期阶段以及和那些远期可以实现盈利的赛道,似乎正在成为躲避二级市场回调的避风港。

从投资来看,2022年Q1,深创投出手50次,成为“最佳捕手”,领域涉及汽车制造、芯片研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相比去年一季度,投资22次,节奏变化 比较明显。

此外,红杉以出手40次位列第二,高瓴创投以34次位列第三,君联资本和小米集团则跻身前五。需要注意的是,以小米和腾讯为代表的CVC相比去年实现了投资节奏变动较大。

以腾讯投资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腾讯投资出手最多,共计87次;相比而言,今年仅出手24次,同期下降72.4%。据腾讯投资内部人士表示,从春节开始,团队已经开始限制出手速度,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另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一些头部机构,尤其人民币基金的节奏变化并不明显。

达晨今年一季度,智能制造投出8个项目,3个软件及信息技术,1个军工,1个医疗健康,2个大消费和企服。达晨内部人士表示,“从重仓的赛道比重来看,没有太大变化。去年总计出手投了91个项目,平均一季度22个。相比而言,节奏上差不多。”就其原因而言,其实主流赛道的投资逻辑不会有太大调整,影响节奏的无非是项目估值。

医疗投资数量最多,汽车产业投资最贵

从各热门赛道来看,2022年,医疗健康再次成为风口,借助资本力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也在向着高精尖端方向发展。

企查查显示,一季度,医疗健康、企业服务、芯片研发等领域是投资市场的首选,备受投资者青睐。其中,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507起,数量最多,披露金额为576.93亿元。

长久以来,医疗健康领域一直是资本长线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疫情时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医疗健康产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不过,医疗健康产业正在趋于成熟,投资更加集中在头部玩家,并购和战略投资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但整体而言,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了中国医疗健康科技发展成果,同时也是资本抢先布局的绝佳契机。

企业服务行业共发生301起,芯片研发行业共发生232起,但披露融资额最多的却是汽车制造行业,高达2216亿元。相对的,文化娱乐虽然仅产生融资事件46起,但融资总额高达508亿元。

此外,VC/PE在科创板的渗透率达到88.9%,可见对硬科技企业的青睐。相对而言,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比例不足 2%,投资机构仍有巨大探索空间。

项目估值太高,VC越发谨慎出手

另有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46%的投资人认为,今年投资项目的估值会比去年卡的更死、给的更低。不少投资经理也向融中记者表示,内部已经下了“死命令”,要审时度势,不得轻易出手。

在投资端,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由于无法进行线下尽调,许多机构的投资有所放缓,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早期融资规模继续增加,尤其是种子轮融资,估值过高,让很多机构难以出手。

仅以企服市场来看,从21年初开始,估值集体抬升,部分标的在FA支持下,漫天要价,一些千万合同额和几百万年营收的A轮及B轮项目,投后估值超20亿人民币的不乏少数,更有甚者超过30亿人民币。

某头部人民币机构投资人对记者吐槽,“今天的A轮融资体量,其实跟2010年的B轮融资体量差不多。真不知道是项目质量真的好了,还是‘钱不值钱’了。”

事实上,今天市场上,大多数机构为了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合适的份额,已经把战线扩张到早期,以期待投到好项目。但随之而以来的问题是,初创项目的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不高,且缺少财务数据,风险太高。

由此,反过来,不少机构对于早期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两年,在成功融到种子轮融资时,创业公司产生收入的比例在惊人地上升。完成A轮融资的公司中超过80%都是已经产生了收入,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也就是说,公司取得实质性的业务进展。要知道,想当初AI四小龙以及科创板的那些企业,在上市时都还处于亏损状态。

“简单一句话,现在的情况就是,无论A轮融B轮,D轮融E轮,都贵,并没有因为要向早期偏移就便宜。”上述投资人说到。

从退出端来看,上市也拿不到钱,退不出来干着急。

2022年第一季度,VC/PE 被投企业上市节奏也在整体减缓。不过,平均账面回报大幅提升,达到6.35 倍,近8年来新高。尤其,与2021 年相比,平均账面回报倍数(发行时)显著提升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

然而,让人悲伤的是,即使项目上市,投资机构可能也面临着拿不到钱、干着急的窘境。

一位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二级市场倒挂明显。解禁的3个项目,跟上市后的高点相比,几乎跌出一半了。现在退也只是回本。而且这种压力已经传导到了募资端。为什么大家都在讲做长线投资,需要更耐心的LP。因为退出需要时间。那可不就是另外的一个故事。”

今天,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一定是在中国,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一定是高科技。曾经,对于一些机构而言,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投资的一些项目业绩起不来,后续融资艰难,估值很难撑住。而当中概股在海外表现不佳,美元基金退出收益也将损失惨重。这无疑会导致美元LP在2022年变得更加谨慎。这对美元基金或者双币基金必然不是好事。

无论投资还是募资,中国创投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正如晨壹投资刘晓丹在LP大会所说,在资本市场剧烈调整的背景下,一旦退出受阻,价格倒挂,随着时间拉长,投资机构的压力骤升,中国投资机构洗牌在所难免。套用一句经典美剧台词,Winter iscomi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