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254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 - 少数派
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去年我读了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 Happy city by Charles Montgomery (《幸福的都市栖居》),这本书从「人」的角度出发,回答了「什么样的城市会让人幸福」这个问题。

我的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度过的,从家乡的小城市,到南京、到上海、后来出差也在深圳和常州待过好一段时间,现在来了欧洲。我逐渐意识到,我生活的状态会极大地受到城市本身设计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什么?我为什么喜欢 A 而不喜欢 B?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脑海里浮现又沉没,找不到头绪。但好在我遇到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机会告诉我自己——什么样的城市让我幸福?

当然,有人会说「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群体的「幸福」更是难以衡量,而城市设计与国家规划也不无关系。但这篇文章不谈哲学也不谈政治,更多的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分享我对于城市的看法。

城市是什么?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和写作这篇文章的我,我们的日子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里度过的,但城市到底是什么?

在杂糅了 Wikipedia 和书里的定义之后,以下是我对城市的定义:城市首先是一个大型的人类居住地,这里永久性地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在城市管理者所定义的地理边界之内,人们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

进一步而言,城市对于个人而言,不仅仅是工作、娱乐的地方,它还提供了我们尽情生活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接受挑战、和人联结。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商业形态、大量人口所带来的冲突与机会,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够以相对较高的自主性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个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譬如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出行选择的方式、和自然的距离、对第三空间的利用、以及基于匿名性强弱而对自己行为的改变。

我们作为个人很难改变城市的环境,我们只能选择——选择一个让自己能够幸福生活的城市。

为车而建还是为人而建?

首先,一个好的城市,或者说一个让人幸福的城市,一定是为人而建的。

为人而建的意思是,城市结构和道路的设计不是为车而建,而是按照人的需求来——作为行人,我能不能相对自由地在城市里行走,而非时时刻刻都需要与车辆并行?我能不能有自主性地选择出行方式,而非「只能开车」?路边的风景是一味的方形混凝土建筑,还是能让我一路欣赏过去的老房子?

在这个光谱上,上海和阿姆斯特丹都处在相对「为人而建」的这一边,而诸如北京、美国的大城市,则是在另一边。

从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过去十年间我去过北京两次,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天,虽然都很幸运的没有遇上雾霾,但是在我的回忆里印象最深的,一直都是那极其宽阔的马路。如果我看到了朋友在马路对面,可能十分钟之后我们才能在几百米开外的天桥或者人行横道旁见面。

常常也有人诟病美国的城市也是这样:如果在美国没有车,就像是没有腿。美国许多城市把停车场的数量作为设计的 KPI 之一,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有超过一百万个停车位置,平均每一辆车有四个停车位1,这意味着大量原本可以用于建造公园、游乐场、社区的位置都用来建造停车场。

相反的,上海的城市就相对更加人性化。高楼、弄堂、租界、黄浦江,上海大部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都能持续地带给行人以新鲜感,让有人在城市里行走的冲动。我大学期间常常会在周末坐火车来上海「暴走」,大学毕业之后来上海工作也时常和朋友相约在大大小小的街道走上几个小时。也许是从南京东路一路走到静安寺,或许是在夏天的新华路骑车、又或者是在多伦路附近看看展。一路上光是视觉上能接收到的复杂性就让人沉醉,也可以选择所有能想象的交通方式去到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大浦东除外),马路也不是宽到你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马路对面。而阻碍你在人行道行走的,不是栏杆,而是梧桐树、卖水果的摊面、坐在路边晒太阳的阿姨。

阿姆斯特丹,或者说大部分的荷兰城市,更是把「人(以及单车)」作为城市设计的目的。城市景观的复杂性自然不用说——各种历史建筑、石板路、路边的咖啡馆和露台、各种自行车、随处可见的运河和教堂,以及一路畅通的自行车道、大块大块禁止车辆进入的区域,历史的厚重和年轻人的轻快交织,如果没有过多的游客和天高的房价,谁不想在这里住上一段日子呢?如果说未来的某一天,阿姆规定市区内禁止车辆进入,我也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一个 tips:如何「检查」一个城市是不是为人设计的?看看是否能找到一条让你行走了一个小时,还不会觉得厌倦的路线;以及能否骑自行车一路骑到目的地,而不是在半路上突然没了自行车道。

1(不要误会,最左边的单车才是常见的单车😛,粉色的单车和穿着彩虹毛衣的大爷是阿姆的「都市传说」)

通勤时间越长,幸福程度越低

无数研究证明,一个人通勤时间的长短和幸福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通勤时间越长,幸福程度越低。

在上海,由于城市面积大,商业中心相对集中,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建,所以即使是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设计,诸如十多条地铁线,通勤依然是让人痛苦的——不仅时间长,需要排队上地铁,还得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里待上几十分钟。

如果开车呢?潜在的堵车不用说,本身开车就是一件让人神经紧绷的事情(对于无论多么熟练的司机而言都是如此),所以说实话开车并不是非常理想的通勤方式——为什么要在本来就压力重重的工作之外,给自己增加压力呢?

在荷兰,通勤则是一件容易许多的事情。

首先,城市面积小。阿姆斯特丹的面积有 219.4 km²,而上海的是 6340 km²,那么其实只要不是住在郊区,在通勤上花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 1 小时;同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很小。在荷兰,居住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一个城市是相对常见的事情。

比如我现在居住在阿姆周边的一个城市,从出门到进入阿姆的办公室只需要一小时。所以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尤其是阿姆的高房租,很多人都选择在别的城市居住。而通勤方式上,除了地铁、巴士、有轨电车之外,单车是城市通勤首选的方式,一路畅通无阻,还能锻炼身体,天气好的话更是完美。

值得一提的是,火车也是日常通勤的方式,荷兰的火车和国内不同,不需要提前购买车票,也没有指定位置,刷了卡之后直接选择要乘坐的班次就好。得益于通勤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远不如国内的城市人口密度,我能够在通勤路上做很多事情——看书、和朋友聊天、甚至工作(可以算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这样似乎通勤也不是那么让人痛苦的事情了。

与自然接触——自然与自然的多样性

生物学里有个假说叫做 Biophilia Hypothesis(亲生命学假说)

Humans possess an innate tendency to seek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and other forms of life.

人类拥有一种寻求与自然和其他生命联结的天性/倾向。

各种各样的研究也是不断地证实了这个观点——「看着自然的病人比看着砖墙的病人需要的止痛药更少,恢复得更快」、「生活在公园较多区域的人更愿意伸出援手」等等。

任何一点自然的存在——自然光、自然景观、城市公园、乃至城市周围的国家公园,都能够给城市生活增加幸福感。而具有复杂的、多样的自然,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也是不同的。相比较小区里光秃秃的几棵树,大片的草坪会更好;相对于单调的草坪,在湖边的草坪会更好;相对于有湖、草的公园,很多不同种类的树和动物的公园会更好;相对于城市里的公园,森林、雪山会更好。

但大面积的、多样的自然环境还不够,接触频率也同样重要。我是要「专门去一次公园「才能享受到自然,还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就能穿过一个公园?

自然不应当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

著名照明企业 Signify 一个创新团队研发的一个产品 Nature Connect ,是一个安装在会议室的光照系统,极其真实地模仿了自然光效果,也是社会人的最后一点挣扎了。

1(Nature Connect产品介绍截图)

从我个人的体验上来说,上海和阿姆的自然覆盖率都不算高,但是矮子里拔高个,阿姆的提供的自然「可触达性」更高。在阿姆有几个不同走向的城市公园:东西走向的 Westerpark,南北走向的 Rembrantpark,市中心的 Vondelpark,南部的 Amstelpark(阿姆的公园都是免费的),以及其他各种分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公园。人们可能上下班会路过这些公园,可能和朋友见面会在公园而不是购物中心,又或者是去那里躺在草坪上晒一下午太阳。人们的生活和这些公园是融为一体的。

另外在荷兰的城市里还会有诸如 Community garden(公有或者私有的土地,所有者可以种植药草、水果、蔬菜等) ,children farm(城市里的小型农场,一般会有羊、猪、兔子、马之类的动物生活,小孩子可以进去 petting)之类的更加「复杂」的自然。

如果生活的城市没法选择,至少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自然吧!

1(城市附近的某个公园)1(children farm)

在城市里做个文化人

选择在城市生活的一大原因一定是这个城市能够带给人们的精神上的满足。除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外,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往往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场所。毕竟人多的地方,就会有「搞事」的人。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上海无疑是优秀的。我四五年前刚来上海的时候,经常会参加一些免费的活动,尤其是语言交换的活动。当时我常常参加一个英语交换的活动,场地是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 KTV 里,全免费,但每次开始开始聊天之前,都会有人传教,而且其实参加的人一半也是教会的,不过我也就当听力练习了;还有一个中日韩交流活动。给 30 元茶水费,就可以在咖啡馆里和其他人聊天,韩国人和日本人肯定是有的,但是更多的还是中国人,偶尔也能发展一两个长期联系的朋友。令我惊讶的是,这个活动到现在还在一直举行。

后来开始工作了,稍微有一些钱了,于是想去学学西班牙语和吉他,发现家附近就有一家不错的西语培训学校,也能找到很不错的吉他工作室。

离开上海的前一年,我迷上了听 Live,高峰时期一个中秋节会安排两场 Live,我也是摩登天空等 Live 场所的常客。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咖啡馆的密度,尤其是在浦西。当然咖啡店并不仅仅是喝咖啡的地方,还是学习、工作、见朋友、或者就只是家之外消磨时间的地方。丰富的第三空间2的存在,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

阿姆斯特丹在这一方面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和上海的有所不同。由于我是在疫情期间来的阿姆斯特丹,一直到现在也才是刚刚完全放开的状态,所以还没能有机会完整地体会阿姆的文化生活,但就我目前的感受而言,阿姆的文化活动更多的注重在空间的利用。上文提到,阿姆有很多和城市融为一体的大型公园,这些公园内部的功能性很丰富,除了和朋友行走在不同的景观中,还有很大的草坪可以躺在上面看书、野餐、喝酒、protest,也有餐厅、甚至博物馆。如果说在上海朋友聚会是以商场为活动中心的话,在阿姆就更加以公园为活动中心。运河附近也是第三空间的一种,不管是在运河上划船、还是在运河旁的餐厅吃饭喝酒、或者仅仅是沿着运河走上几个小时,都是极好的社交活动。又或者是各种各样的二手书店、咖啡馆、图书馆。去年的国王节(荷兰国王的生日)虽然正值疫情期间,但是在当时我住的附近街道上,满街都是穿着橙色衣服和头饰的人在 party,以至于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人的人我有些心悸。

至于戏剧、音乐会、DJ 活动我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机会参加。但总的而言,阿姆的文化生活很好地利用了城市的各种空间,能够尽量发掘有限空间的潜力。

1(去年国王节期间的 Westerpark)1(运河旁的餐厅)

匿名性,或者说对自我身份的控制感 

自主性(autonomy)是人类的幸福感来源之一——我做的这个选择是基于我自己的意志选择的吗?是我真心想做这件事,还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做的选择?

而城市之所以能够让人幸福,就来源于其所带来的匿名性,让我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城市里的众多人口,让我们遇到熟人的几率并不高。而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其实对自己也不会太过于在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重心。这样的「匿名性」虽然也有相应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给了每个人对于自我身份的控制感——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展现不同的自我。但同时,我们还是能够感到与人的联结——无论是和陌生人,还是和朋友、熟人。

匿名性这一点在上海和阿姆斯特丹我都能充分地体会到。上海自不必说,偌大的城市里,能够遇到熟人的几率少之又少,又因为城市够大、人口够多,城市里居住的人也足够多样,所以「出挑」并不是一件怪异的事情。

但我在阿姆斯特丹体会到的匿名性,除了有众多人口带来的福利之外,更多的还是我作为一个「外来者」所体会到的无关感。我对于他们的生活是陌生的——躺在单车上骑车是正常的吗?在草坪上睡觉是正常的吗?背个徒步包在城市里走是正常的吗?初中生卷头发是正常的吗?进一步而言,正常(normal)到底是不是他们所看重的「品质」?「不正常」是不是就是一种「正常」?

同时,我身上所展现的特质、我的行为,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对于彼此的未知也给我的「发挥」带来了极大的空间——我在这里是特殊的,我的任何行为无所谓正常与出格,我开心就好。这样看来,我的确也是尝到了「生活在别处」的甜头。

所以,什么样的城市让我们幸福?以人为中心建设的城市、能够以较短时间较多方式通勤的城市、有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的城市、能通过各种方式联结人的城市,但同时,还是一个能让我们能够自主选择身份的城市。

但是城市生活绝不是完美,当我们选择居住在城市,我们获得了一些东西,但也失去了许多。

1

城市不是生活的所有可能性,乡村、村镇、雪山、草原、沙漠、大海,可能性无处不在。但无论在哪里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1关于美国的停车场 - Vox https://www.vox.com/a/new-economy-future/cars-cities-technologies
  • 2“第三空间”由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提出,他称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将在宽松、便利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定于为第三空间主要特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