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被质疑的牛津女孩:“求证”本应是“尺子”,为何变“刀子”?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25312.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2022-04-09 14:00

被质疑的牛津女孩:“求证”本应是“尺子”,为何变“刀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沐沐,原文标题:《牛津女孩被疑学历:“求证”本应是“尺子”,却又为何变“刀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85

网络审判中的“自证”,并不是沉冤得雪的美满童话,而是一个难有happy ending的荒诞现实。

 “今天我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系毕业了。”

3月14日,中国女孩朱雯琪在微博分享了一则自己的毕业视频,却不想因此陷入了“被求证”与“自证”的漩涡。

85

(牛津女孩朱雯琪分享的毕业视频)

将近一周的时间里,不断有各类博主从各种角度向内容的真实性发起挑战。

可是,面对着浩瀚的“求证清单”,她的证据再有力,也不过是精卫口中衔着的一枚枚“小石子”,很难对抗风浪,更别说填平大海。

不过,令人略感宽慰的是,她的“成绩”最终还是在外力的帮助下收获了应得的肯定。

85

(媒体的采访报道)

在媒体越来越多的采访与报道中,人们也展开了进一步的反思。

有人站在女性立场,批判“性别偏见”的桎梏。有人从职业角度,谈及“群体性人设”的束缚。

引发了反思的“被质疑”,或许能成为击中“性别偏见”的一颗石子,也或许能够为某个群体形象带来更为丰富的修辞。可这就是观众期待的“欢喜结局”吗?

纷争虽已休,“余韵”仍未止。

对她的围剿式求证,并非是衡量是非的尺子,更像是一把“伤人见血”的刀子。

而这却不是第一次,也绝非最后一次。

常见但不合理的声音:“你需要自证清白”

有人质疑其学历,有人质疑其能力,还有人质疑其目的。而这些质疑,都裹着极为相近的“话术外衣”。

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朱雯琪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既然你是牛津毕业的,那你的毕业证呢?”“既然你说你是学数学的,那你做道题证明一下自己。”

这样的声音,几乎存在于每一个陷入“真假争议”的事件之中。可常见的声音未必合理,他人的“建议”,也未必要依。

现实生活中,司法审判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即被告人不负有自证无罪的义务,若无证据证实其有罪,则应被视为无罪。

网络社会中,逻辑却恰恰相反,被怀疑者往往需要自证清白,否则就无法洗去嫌疑。

“我怀疑你,所以你要证明一下自己。”这句话听上去是多么霸道而不讲道理,可仍有一些人,将其奉为律例。

“既然你是清白的,那为什么不能证明一下呢?”“拿出证据并不难,你发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份证件就好了嘛。”

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被求证者”是否拥有证据,也不在于拿出证据的动作有多么简单,而在于:我本没有向你出示证据的义务。

85

(网友评论)

可遗憾的是,如此不堪一击的“求证”逻辑,却往往能够使发起“求证”的人立于不败之地。

相对应的,“被求证者”始终只能被动地接受质疑与攻击。

媒体采访中,朱雯琪表示,在自己向转发质疑贴的博主展示学历证明后,该博主并未道歉也未删帖。反倒是另一位数学大V提出了新的建议:做题。对于她的答案和思路,该大V倒是给予了认证结果:“应该是真的”。

85

(某数学大V对朱雯琪的解题思路表示认可)

可是下一秒,另一群人又围绕着“奖学金”紧随其后地展开了新一轮“求证”。

她的经历,恰好印证了那句“欲加之罪”。晒出证据,不见得会换来认可,即便换来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也不妨碍另一部分人趁机添加新的炮火。

在无止无休的“求证”与“自证”里,“被求证者”但凡有任何一环没有照做,那么他曾经所有的配合,就会反过来成为压在他身上的“锅”。

“为什么前面的质疑你都给证据了,现在却拿不出证据了呢?”

所有愿意给出证据的人,希望的无非是换来理解和认可,可遗憾的是,网络审判中的“自证”,并不是沉冤得雪的美满童话,而是一个难有happy ending的荒诞现实。

质疑他人,是对信任缺失的补偿吗?

在被网络审判收编为一种“酷刑”之前,“求证”一直是个实实在在的“积极行为”。

在现实语境中,“求证”行为意味着客观,代表着严谨。当某个结论或者某种猜想,还尚未能被认定为事实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求证”的方式寻找支撑。

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求证”行为,往往源于信息的缺失和全貌的未知。

因此,要求他人自证清白的逻辑虽不合理,但也并非每一个“求证”的人都怀揣恶意。对于一部分提出求证需求的人而言,他们所秉持的,实则不过是一种探求真相的围观者心态,希望通过“求证”的方式,来填补存在于当局者和局外人之间的“信息高差”。

比如:海外名校、数学建模,这的确是朱雯琪和身边人的熟悉领域,但在一部分人那里却是知识盲区。

再比如:局外人对她并非知根知底,全部了解可能仅限于那段视频。

85

(朱雯琪发布微博记录自己的毕业)

正如朱雯琪在采访中自述:那本是一段发到家庭群中的视频。“当时大家都在恭喜我毕业。”

可当这段视频被上传到更多陌生人的社交平台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鼓励就变成了质疑。

因为了解状况的差异,当一个带有私人化经验的个体生活被分享于面向公众的平台时,被误解很容易就会成为表达者的宿命。

85

(朱雯琪在微博表达自己对“分享生活”的看法)

不过,分析至此,我们的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新的疑惑:即便存在着信息差异,可为何人们更倾向于质疑既有信息,而非选择无条件相信呢?这就究竟是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般的批判式思维习惯,还是善意消解带来的“反向认知”呢?

带着这种疑惑,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网络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漫长而持久的信任危机。

在一次又一次的“翻车”事件中,网络社会的信任被一次又一次透支。就像善意的绸子,被烫了一个难以缝合的洞。

85

(骗人无数的“俄罗斯娜娜”)

就在几天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俄罗斯娜娜”被封号。这位操着一口“俄式中文”的外国友人,被发现其实是中国人利用特效技术假扮的。在网友“不要放过那个娜娜”的声讨中,曾经的“人美歌甜”的评论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互联网的记忆里。

当人们发现AI可以换脸的时候,曾经的心动一秒,就变成了如今的“社死”一刻。

当人们意识到视频是可以摆拍的时候,曾经为感人小视频流的泪,就变成了如今脑子里进的水。

“视频可以接,道具可以借。”被欺骗后发现的事实真相,就这样成为了人们嘴上和心里不相信网络信息的理由。

不过,倘若所有人都只是因为害怕被欺骗才提出“求证需求”,那么在得到对应的证明之后,“求证”就该到达尽头。可事实,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并非如此。

被异化的“求证”:是固守认知还是逃避现实?

使得“求证”变成一项不可能做完的任务的,是一部分人在求证之前,就做好的结果预设。

“我就是要证明他是假的,因此不管他是否出示证据,出示怎样的证据,我都可以得出我要想的结论。”这样的思路,才是导致“求证漩涡”的源头。

它早已脱离求证的本意,唯一的共通之处仅仅在于: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

只不过,它的目的是想让这些信息服务于自己的逻辑自洽。

85

(网友评论)

因此,被不断质疑的朱雯琪,即便是提供了官网照片,也依旧无法获得一句简单的道歉。

对于一部分不愿意相信她的人而言,“她在说谎”并不仅仅是一个被希望得出的结论,更是一个必须存在的支撑,支撑着他们一直以来相信的所谓的“真理”。

在对朱雯琪围剿式的“求证”中,这些人正在通过证明“她是假的”维护着自己脑海中长久奉行的“律例”。比如,“科研工作者就是没有精力打扮自己的”,再比如“这样的成就应当是男性的专利”。

因此,与其说他们是不愿意承认朱雯琪的学历,倒不如说他们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知并不合理。

85

(网友评论)

不论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刻板印象,还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它们都殊途同归地聚焦在了一种认知与现实的矛盾上。

当一种现象与人们的固有认知产生冲突时,人们更习惯于从外部世界找原因,很难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这与其说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认知,不如说是难以接受真相揭露出的现实。

这些现实包括但不限于:我没有精力兼顾形象和工作但有人可以;科研女性同样可以美美地打扮自己;优秀与性别无关。

不过,他人是否接受这种现实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对于一个装睡的人,我们非得不惜一切代价地把他叫醒吗?

抗争和反驳是有意义的,可却不该背负着“伤害”的前提。毕竟,在这种“扭曲”的求证带来应有的反思之前,它早已给当局者带来了足够多的伤害。

85

(电影《让子弹飞》截图)

实际上,存在于网络审判中的“求证”行为,不论是源于信任缺失,还是出于固守认知,亦或是为了逃避现实,其本质都是一种自我责任意识的出逃。

正如,网络两端的信息差虽然存在,可填补我们面前的鸿沟,却并非是遥远的他人的责任。又如,网络社会固然面临着骗局丛生的困境,可我们自己的忧虑又何该成为附加在他人身上的审判?而打破陈规正视现实所产生的阵痛,就更是该不交由他人买单。

抛却“律己”责任的“律他”,或许真的更像是一把刀子,而非尺子。

参考资料:

光明网《不存在一种女性叫数学女》

新京报《“牛津数学女孩”改变了“学术青年”认知形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沐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