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油”“电”为难?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20402-cd55f47b.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油”“电”为难?

• 2022-04-02 15:11:42  来源:瞭望智库 E1029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云贺 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

国家发改委消息,从今年3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110元。

是的,油价又涨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从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50元和720元。相应地,国内大多数地区的92号和95号汽油也都上调了价格,95号汽油更是直接迈入“9元时代”。

为什么说“又涨了”?

因为从今年算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有过六轮上调。

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六连涨”带来的感受当然是很直观的。

比如一辆年跑2万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加92号汽油的私家车,现在每年的油费将超过13700元,和2021年年底的油价相比,上涨了差不多2500元。对于使用95号汽油的车主来说,涨幅还会更大。

油价上调,焦虑的是燃油车车主,略显亢奋的则新能源汽车企业。

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声音,用各种生动的换算方式,比较加油和加电之间的差价。

实际上,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体量和消费者基数的壮大,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其实一直在被不断地进行比较。今天我们也准备来算一笔账,从消费者全使用周期的角度,看看到底哪种车更加划算。

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打算从购车成本、车辆的使用成本和流通成本三方面入手。

既然刚刚已经说到加油还是加电的问题,我们就先从使用成本入手。使用成本分为两大类:一是能耗费用,二是保养费用。

先来看能耗。

从这张估算表格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按照现有的成品油价格和电价,每年传统汽车烧油的费用,差不多是纯电动汽车充电费用的5倍左右,一年算下来能相差大几千乃至近万元,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20220402-85e6dab6aecf6162_600x5000.png

再来看保养。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不用定期更换机油和滤芯,所以保养的项目要少一些,常规保养费用也比燃油车低,年均差距大概在大几百到千元左右。

这里补充一点:我们没有把一些重要部件的维修更换费用算在里面。

比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占到整车成本的30%左右,曾经我们也看过一些新闻,说车主换电池的费用比买车还贵。但是现在很多头部厂商都有质保规则,有些是电池电芯终身质保,有些是8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在此我们就不赘述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购车成本。

最近这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的主流电动车型出现过几轮集中涨价潮。特别是进入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对旗下车型进行了调价。包括欧拉、蔚来、小鹏、广汽埃安、奇瑞新能源、比亚迪的很多款比较畅销的车型都上调了价格,变化范围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特斯拉更是创下了7天“三连涨”的纪录。

这一波电动汽车集体涨价,背后原因主要来自上游原材料的价格高企,叠加补贴退坡。

像镍、钴、铝和碳酸锂都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镍和铝现在还广泛应用于车身制造。

根据某投行的估算,仅镍价的飞涨,就会导致一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300多元。

目前来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利润空间比较狭窄的微型小型电动车。比如,前一段时间,欧拉的两款热门车型黑猫白猫都已经停止接单,背后的理由就是“卖一辆亏一辆”。

所以从这种趋势来看,再叠加今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步退坡,对于消费者来说,中短期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成本基本上是只升不降的。

最后再来看流通成本。

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残值,一直是个大问题。

目前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3年车龄的二手车平均保值率在50%以下,很多自主品牌保值率则普遍在40%以下。实际上,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保值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和燃油车三年车龄普遍60%-70%,乃至80%以上的保值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刚刚我们从购车、使用和流通三个环节,来对比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性价比,其实这本账算得还是比较粗浅,没有把一些隐性成本包含在里面。

比如,对消费者来说,找充电站和找加油站的时间成本可能会有差异,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所带来的环境成本,最终是均摊在包括车主在内的每个人身上的。

对于买车和选车,我相信每一个消费者心中都有一笔精细的小账目。

但其实,如果我们愿意站在更高的角度,就会发现还有一笔大账,也值得好好算一算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几次石油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许多数据和案例都可以证明,由于有了更多替代能源和相应的终端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石油供给侧的波动,对于经济和普通人生活的冲击力度是在下降的。所谓能源安全,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有这样一组数字:1973年,世界每创造价值1000美元的GDP就要消耗将近一桶石油。到2019年,这个数字已降至0.43桶。

同样,以往每一次油价高企,全球汽车销量都会出现大幅度下滑。

但是现在可以看到,油价高企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打击力度正在减少。所谓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争“的背后,其实也透露出一个很明确的积极信号,那就是: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产品,也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已经有余地,也有能力做出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而可喜的是,新选择也正在被更多人所接受。

十年前,也就是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还是0.07%,什么概念呢?每10000辆新车销售中,才有7辆新能源汽车;那么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是13.4%,而私人消费在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中的占比达到了70%以上。这个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我们相信,这不单是消费者做出的选择,更是一个国家,为长远计,应该做出的选择。

参考资料:

1.《2022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是如何影响产业链的?”,《华尔街见闻》,2022.3

3. “油价再涨,也别买电动车”,虎嗅,2022.3

4. “定了!油价上涨!”,央视财经,2022.3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ID:zhczyj),作者:云贺,瞭望智库研究员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